标题 |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校园吗?谁来夸夸自己的校园?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在数学课本上学过的图形吗? 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上的钟面上、剪刀上、红旗上呈现红色线,标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作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一起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二、目标1的教学。 1、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剪刀、三角尺、钟表)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上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2、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 3、同学们“角”娃娃是图形王国中最调皮的一个,它喜欢藏在其他的物体上,请你仔细观察能把我们教室的角娃娃找出来吗? 4、你们真棒!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角娃娃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丙条边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 5、课件演示: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6、指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7、同学们学得这么带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为大家变个魔术。(两根硬纸条变成角,并让这个角随意变大变小,让学生自己用两支铅笔来模仿老师变魔术,在变魔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8、你能判断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吗? (首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然后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出两个角一样大,并知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同学们拿出小圆片,这个小圆片有角吗?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折一个角吗? 10、同学们对目标1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呢?下面都来检测一下。 (1)、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2)、请写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目标2的教学。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 2、边示范画角边说明:先点一个点火,再从这个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课件出示: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4、自己试着画一个角,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5、检测目标2的学习: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检测。 1、请标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2、自己画一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2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58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学具袋(内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圆形纸、20厘米长的线绳一条)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数学的图形王国里走一走,看看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新知识,获得什么新本领,好不好? (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猜图形,揭示角。 1、课件出示四个图形,每个图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们的角,猜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角,课件演示将角剪下来。 活动二:观察角,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角的样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出示几个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图形中引入角,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线”这一知识,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活动三:联系实际,找角 1、 在生活中找角。 2、 在图形中找角。 课件出示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图形中找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组长拿出学具袋,小组内每人任选一样物品做角。 活动五:玩活动角。 1、学生操作:让其中一条边不变,转动另一条边,有什么发现? 2、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一长一短,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从而体会到教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角,玩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些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六:体验感悟,画角。 课件演示画角过程,学生在本上画角。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共同编一首儿歌做总结。(板书) 一个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实物投影、三角板、活动角、;学生每人一个活动角、一副三角板、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你对角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课本38页校园一角情境图) 图中那些地方有角? (用多媒体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a.说说角的样子? b.指出下列各角中的顶点和边 2.动手实践,感知角 活动一:折角。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你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折角是让学生能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角,进一步感知角,获取实际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带角的图形,真正感悟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这就把角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深深的印在学生心中,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二:超级“变变变” 同学们,拿起你桌面的活动角,我们一起玩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变大,变小,那位同学能告诉我,教师怎么变大,怎么变小的?角变大时边变了没有? (通过活动,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的奥秘,感悟其中的道理,自己会讲出来,充分的感知角,用变魔术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画角 每人动手画一个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三、拓展延伸 1.下面的图中各有几个角?你能找到吗? 2.画一个有更多角的图形。 四、回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4一、激趣引新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稻香小镇——望亭,鱼米之乡美景尽收眼底。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问:看,在这些物体上,你能找到哪些曾经学过的图形? 师:小明同学也有发现,听,他发现了什么? 问:你们发现角了吗?角是怎样的呢?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角、认识角、研究角。(板书课认识) (设计意图:课前视频《稻香小镇——望亭》动感的画面,震撼的音乐,一方面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冲击,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并再现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画面中藏着要认识的新的图形——角,如此忆“形”引“角”,顺其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新问题,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 二、探索悟新 (一)认识角 1.指角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吗?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 教师用笔描出“.”,然后取走三角尺。 问:这是角吗? 师: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指角呢?(边示范边讲解)先指这里的一个点,再沿着两条边指,最后像这样在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弧线,这就是角。 生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再同桌互相指一指。指出课件中物体上的角。 师:这些物体上有很多的角。为了把这些角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物体上的一些角移下来(课件演示角下移过程)标上角的标记,它们就成了数学上的角。 (设计意图:多次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找“角”容易,指“角”困难。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对不准确的指角方法进行纠正、示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向“数学化”的过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指角活动,不断强化对角的形状的感知,为之后的抽象和概括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撑。)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尖尖的地方,有它的名字,叫顶点。(板书:顶点)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角的顶点和边。 师: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不同的角,找到共同的特征,使学生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巩固角的基本特征 1.判断辨析,再次巩固角的特征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北太湖风景区,你们想去玩吗?想去看美丽的油菜花海吗?那必须通过稻草人的考验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吗? 稻草人1:欢迎同学们来参观油菜花海,请跟我来吧! 稻草人2:小朋友们,我要先考考你们的判断力。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师:是角的,我们用这个手势表示(√),不是的用这个手势(×)。 学生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稻草人3:你们的判断力真强,我要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继续跟我来吧! 2.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稻草人4:小朋友们,角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们能找到身边物体上的角吗? 同桌合作,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3.数一数图形中的角(想想做做第2题) 稻草人5:小朋友们,想进入油菜花海大门就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密码是由每幅图角的个数组成的数,看你们是否能顺利找到密码,进入油菜花海!加油! 指名学生上台数一数,写一写。 师:小朋友们,你们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开门大吉”,好吗? 课件出示油菜花海视频,视频最后有绿化带工人在修剪树枝。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富有层次。通过角的辨析,生活中找角、指角,以及在图形中找角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角的认识,明晰角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角作为图形中的一部分,是隐含在很多图形中的。) (三)感受角的大小 师:为了使景区更美,油菜花海路边的绿化带里,园林工人正在修剪树枝。(课件出示绿化带工人修剪树枝的两张图片,一把剪刀张开得大,一把剪刀张开得小。)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角了吗?仔细观察剪刀上的角,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 师:也就说明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有大小) 问: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创造一个角?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奇的造角工具,请同学们拿出来,创造一个角,完成后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学生活动。 启发:我们做出的角称为活动角。现在我们就好好地来利用这个活动角,看看你的本事大不大!请听要求—— 师:这是老师做出的角,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大很多的角。再举给大家看一看。 问:你是怎么做的? 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还小很多的角。做好的举起来。 问:你是怎么做的? 师:通过做角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名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把角变大,再大一点,变小,再变小一点。 问:现在你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生: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桌两人各做一个角,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一些,谁做的角小一些。做好的角不能变哦。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名交流。 师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情况,教师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前举起角。 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学生意见不一。 师: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呢? 指名学生上台来演示比较的过程,发现这两个角的大小相等。 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把顶点对齐,再把一条边对齐。 课件出示边长不一样的两个角,问:这两个角呢?哪个大,哪个小?怎么比? 师:见证结果的时候到了。课件演示重合。 课件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慢慢拉长,问:如果把这个角的两条边拉长,角会变大吗? 课件演示把角的边慢慢缩短,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问:所以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 生: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剪刀张开的大小初步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再让学生每人做一个活动角,并用活动角分别做出比老师做的角大和小的角,力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接着,通过同桌做角、比角,结合课件比较了边长一样、边长不一样的角,但角的大小相等,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注重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和体验。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对角的大小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最近油菜花海管理人员想在长方形油菜花地地里建一个儿童游乐场,如果割掉一个角把剩下的地用来建造游乐场,猜一猜,这块地还有几个角? 学生先猜一猜,再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展示,课件同步演示。 问:你们还能想到不一样的剪法吗?可不可以拐着弯剪? 师:看,这样拐着弯剪,就会剩下6个角。如果这里拐的弯越来越多,剩下的角就会越来越多。你看我们数学就是这样的变化无穷又充满乐趣。 (设计意图:这个拓展练习,学生通过猜想、验证,交流提升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的猜想,愉悦的思考,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角。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呀!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让我们用一个手势来表示一下成功的喜悦。你看到角了吗? 师:因为有了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探究角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成功的喜悦,有人用V字,有人画√,使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看角多了一份数学的眼光。)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5教学内容: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平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2、师:选择你喜欢的标注方法,标注一下自己的角。 四、认识直角、钝角和锐角。 (一)比较角的大小: 1、师:我们还回过头来观察这些角,除了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演示课件第五张) 2、生:边有长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师:那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个来比一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生观察比较(师用课件操作反馈)。 (2)师:你们用的是观察法。 4、(课件演示:一红一蓝两个角)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生观察可能出现的结果:蓝角大,因为蓝角边长) 5、师:到底哪个大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等我们探讨完这个问题,再来比较这两个角(请你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思考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6、生活动、思考、交流。(课件演示结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师:现在请你比较红角和蓝角的大小。(师课件演示:两个角一样大) (二)分类: 1、认识直角。 (1)我们还回到生活中这些角,有一种角长得很规矩,很特殊,是什么角?(生:直角) (2)师:你们能把直角挑出来吗? (3)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直角? 2、分类。 (1)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角分一下类,分类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不同角的特点。 (2)师:直角为一类,其它的角与直角比,分为两类,你会分吗? (3)生:独立分类。(师演示课件:依据学生的回答拖动角进行分类) (4)课件演示结果: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师: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三类角,怎样排? (6)师:请你们观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么角? (7)师:又来了一些角的朋友,请你挑一挑。(课件演示) (8)(课件演示一个近似于直角的角)师:请你判断这个角是直角吗?(生自由发言)当你用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这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量一量。(课件演示) 3、做直角。 (1)师:现在你们桌子上都有一张不规则纸,你能折出直角吗?(生折交流) (2)师:你们是这样折的吗?(课件演示) 4、找直角(课件演示)。 (1)在平面图形中找。 (2)在钟面上找。 五、欣赏角。 课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小结。 (一)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应该能发现,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们又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6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40页。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画角的方法,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验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主体画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1.课件或图片出示校园生活情景图(有角的地方可以随机闪动。) 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不必强求学生把所有的角都说出来,只要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演示。 3.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学生观看课件后先在小组内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组内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班内交流。 探究体验 1.直观感知角。 (1)引导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指一指身边物品中的的角,并用手感觉一下物品中角的样子。 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上角,如:桌子面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文具盒上面的角,书面上的角……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点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去掉实物,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A.先在抽象出的图形中依次闪动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B.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汇报交流时,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出角的样子。 学生观察由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组交流角的特征,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C.拿出画有角的图纸,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闭眼想像角的样子。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角。 (1)用纸折角。 A.提问:你能用圆形纸折一个角吗?比一比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学生折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选大小不同的角进行展示,出现不规的角,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C.让学生体验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 (2)硬纸条做角。 A.小组合作,制一个活动角。 B.移动角的两边,观察角的大小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4.画角。 A.自己试画一个角。 B.演示画角的方法。 C.按照正确画法画角。 5.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此些新的收获? 学生闭眼想像角的样子,并用手势划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有的同学可能不会折,小组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折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折的方法。 学生把小组内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边展示边说明折的方法,并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自己独立体验。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和图钉,先想一想怎样做,然后动手做出活动角。 小组的一名同学移动活动角,其他同学观察比较,把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自己感觉满意的角。 学生畅谈收获。 实践应用 1.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请说明理由? 2.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订正时老师可以投影出示,学生边指边说。 3.比较角的大小。(练习八的第3题。) 订正是可以用活动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验证比较的结果。 4.拓展题。 下图中有几个角,数数看? 全班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数的结果。 学生先观察,然后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目标导学 1. 播放暖场音乐—《一闪一闪亮晶晶》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师:(出示三小校门照片-主题图)走进我们整洁美丽的校园,隐藏着好多好多的数学知识,有三角形的小旗子、长方形的匾额……这么多的图形就组成了我们美丽的校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图形——角(板书),你能找到角吗? 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多位学生上台展示 师: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脱去华丽的外衣,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二、合作探究 互动雅学 (一)角的特征教学 过渡:(板书抽象的角)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独立思考,指名多位同学说 1. 教师归纳:所以角有一个尖尖,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做边。 2.同桌互说 3.小结: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和老师一起说一说。 4.数学游戏:谁的眼睛明又亮 过渡: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想玩儿吗? (1)第一关:判断角。出示红卡:第1题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火眼金睛,最快地找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请拿出红卡第一题 独立思考、同桌互查、全班汇报 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或者找角的时候,都要用到角的特征。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有一个条件不满足,那么它就不是角。 (2)第二关:找生活中的角(指角,并说明原因)出示红卡:第2题 师:大家都会判断这些是不是角,其实角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本数学书上就有好多角,在这个面上,这里有角,这里也有角,在这个面上呢,这里有角。(摸面、圈角、指顶点和边) 师:那这个物品的哪些表面有角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小结:我们从生活中的物品抽象出了许多数学角,希望大家以后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物品。 (二)角有大小 过渡:生活中处处都有角,我们这把折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角 1.课件演示,感受角有大小。 2.小结:所以角有大有小。 3.比角 师:这怎么比啊?(上台演示说理由) 4.折角(出示学习指南卡)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折的角?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2组上台汇报,展示一组奇形角)是角吗? (三)画角 1.自主尝试画角 2.播放动画,规范画角 3.拍照作业,欣赏角 三、点拨指导 提升领悟 反思小结:到这里,我们和小精灵的`旅程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和角有关的哪些知识?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通过比、折、画的方式认识了角。那你们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蓝卡吗?请拿出蓝卡第一题。 四、检测反馈 博学拓展【出示分层实践卡】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加强学生的直观操作和探索活动。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条若干,手工纸若干,图钉若干 教学设计 【活动一】引入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片,这是什么? 生:是圆形的纸片。 师:老师今天就用这张小小的纸片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大家想看吗?那可要看仔细了,我先将它对折,再折。然后用剪刀这样一剪,猜一猜变成了什么? 生:五角星 师:哦!真厉害,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边揭示谜底边展示在黑板上)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板书:角) 师:真聪明!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一起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师:黑板上的五角星是一颗闪烁着智慧的数学星,我们将奖给在这节课上开动脑筋,善于发现,积极发言的同学。 【活动二】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藏着角,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它也藏着角宝宝,你能将它找出来吗?现在就拿出你的三角板,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这三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个角都是尖尖的。 生:角的两边是直直的,很滑。 师:引导学生有序再次摸一摸角,对这就是角。那我们数学上又是怎样来表示角的呢?看清楚了。(示范画角)老师怎样画出角 生:先打一点,再画出两条直直的线。 师:点,直直的线。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他们有没有属于自己名字呢,请孩子们自学数学书32页。再告诉老师 生: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师板书) 师: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角,它可是个顽皮的家伙特别喜欢捉迷藏现在它藏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我们赶快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生:小组活动 师:瞧,它又藏到了图行客人中,我们把它找出来。 【活动三】创造 1.折角 师:孩子们真棒,一个也没有逃出你们的慧眼。那你们想不想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角呢?现在拿出你们的手工纸,比赛开始! 生:折纸 师:展示几个动作快的孩子的做品。(这是角吗,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2.做活动角 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试试吧 【活动四】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活动五】牛刀小试 1.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p35练习八第2题) 2.开放题:对着正方形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活动五】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有哪些收获,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回到家再找一找,角是不是又藏到你家去了呢?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9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8、39页、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3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角,会画角就可以了。这部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主题图 “美丽的校园”和例1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二是强调在实际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安排了“做角”“画角”等若干活动,都是想让学生在亲自的动手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设计理念: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联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学有用的数学。 2、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角的概念。 3、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小黑板(分别是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每一个图形都被遮住了一部分) 让学生猜一猜。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 追问:“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1、联系实际找角(课件出示主题图) (1)、学校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爱这个大家。瞧,在这个美丽的画面中,人们在干什么?哪儿有角?(生仔细观察汇报) 生1:老师拿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生3:老爷爷手里拿的剪刀上有角。 …… (2)、再仔细观察我们周围,你发现哪儿有角?把你的发现小组里说说。学生交流,师巡视。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角”有时很淘气,藏在物体中,找一找这些物体的身体中哪里藏有角? (课件出示:“剪刀”、“插有吸管的饮料筒”、“水龙头”) 学生讨论后,电脑闪烁各角,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师:观察这些角,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这些角有什么地方不同?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结果。让学生知道角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后,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边。 仔细观察这些角,你知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吗? (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直观的把角从物体中抽去出来,客观地比较出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降低了教学难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动手操作折出角 师:同学们认识了角,想不想做一个角?(想) (1)、师:请同学们拿出圆形纸片,这张纸上有角吗?你知道怎样才能折出角呢?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纸对折,再对折,折出一个角。折得角有大小) (2)、把你折好的角指给同桌看。 (3)、摸角 学生摸一摸自己折的角,发现什么?有什么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同学听。 小组汇报:(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是顶点,和两条直直的线叫边。) (在动手折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参与、合作交流能力。) 4、动手做活动角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仅能折出大小不同的角,还能正确摸出有角的物体。那你们能不能用桌面上的2根硬纸条和1个图钉,做出一个角来呢?(生做,师巡视,随机指导) 师:玩玩你做的角,你能让它变大变小吗?你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怎样让角变大,怎样让角变小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如果老师把角的边剪短,角的大小变了吗?再剪短,变了吗?把你手里的活动角的两边减去一些,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想想刚刚的活动,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本是很枯燥难讲的知识,教学中通过对活动角的操作,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很容易的就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5、角的画法: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折出了角,也做出了角,想不想画角呢?(想) (1)、(课件演示)师再示范,请同学们仔细看,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生先说画法,再动手在纸上画。 (3)、展示学生作品。(选有代表性的贴在黑板上) (在动手操作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学的高兴,学的开心。) 三、目标训练,拓展提高。 1、做一做。(看谁的眼力好)练习八第1题(课件出示)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练习八第2题(课件演示) 3、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练习八第3题(课件演示) (以闯关的形式进行练习, 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乐学、爱学的心理状态。) 四、归纳总结,共同点评。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还会找角、折角、做角、画角。同学们学的很认真。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自由发言)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逻辑思维能力,使学过的知识形成系统性。) 五、课下作业,拓展延伸。 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再数一数有几个角。 (培养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0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剪刀 三角板 师: 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生1: 角尖尖的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 边)《白板批注》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呢?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 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角,大家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谁说的正确呢?大家仔细观察,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 画角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 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1第1课时 《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价 第2课时 《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 探索新知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 1、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2学情分析: 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去判断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渗透集合与无限的思想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锐角与钝角的概念,会辨认锐角与钝角。 教学难点: 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观察“鸟巢”引入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角”。 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角的名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角”,你有什么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复习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复习直角:在这些角中,找一找有没有自己已经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直角)怎么验证呢? 二、新授: 1、认识锐角和钝角: (1)请小组合作给角分类并反馈。 (2)认识锐角与钝角的特点。 (3)巩固认识的锐角和钝角: a.完成书本练习P52并反馈。 b. 指出三角尺上的角。 2、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1)情景出示大三角尺与小三角尺在吵架,大三角尺说它的三个角大,小三角尺说它的三个角与大的一样大,你们怎么认为呢?同桌讨论。 (2) 学生上来演示比较,教师在大屏幕上再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4)学生拿出学具角摆角。 (5)教师摆角。 (6)学生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叉口有关。 (7) 讨论三类角的大小关系。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说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是什么角。(9:00、9:45、10:00、9:30) 2、判断。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 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 ( )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 四、课堂小结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3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 教材分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找直角——判断角——折直角——画直角四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同时这几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纵向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形成空间观念,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直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年级学生虽然没有形成直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直角,对直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小大的比较。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认识直角,会用直尺画直角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角有( )个顶点(1个顶点),( )条边(2条边)。 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 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观察一下三角板上有没有你认识的角。学生观察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呢? 3.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尺画直角。 (1)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2)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 先画一个点→以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另一边画一条线→画成一个直角。 (3)电脑显示画直角。 (4)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巩固应用 1.练习八的第6题。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检验。 2.练习八的第7、8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3.生活中的数学。 这里学生可以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直角?哪些地方用到直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尺画角?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4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重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2、用尺画角 教学仪器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完以后,出示红线标出图中的角。由此引出课题:“角” 二、教学例1 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角。学生说完以后从其中的三种实物(吸管、剪刀、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做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 学生活动 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说:请同学们指出老师手中的纸上的角。 学生指完后师说:其实除了这四个角以外我还可以用这张纸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 三、教学例2 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画角。教师示范。画角时教师要注意强调两边的画法。(方向)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师巡视 四、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题。 五、总结: 你知道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 2、找找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5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 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习)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顶点 边 边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6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钟面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 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 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习。 ①填一填:(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3.复习认识时间 (1)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②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2)及时练习 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9时) ②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 ③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4:00 7:00 6:50 10:20 【设计意图】在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 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习知识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选择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 4.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7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长度单位及角的初步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情实际,本节课的复习主要是结合教材习题有序地进行。 1.复习长度单位知识时,首先结合习题引导学生复习长度单位,然后通过举例、示范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最后通过猜测、测量线段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对线段的含义的掌握和理解。 2.复习角的知识时,有效地利用教材呈现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情境图进行复习,使学生对角的含义、角的分类、画角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一支铅笔 学生准备 尺子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 (1)复习厘米、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较长的距离时,用()作单位。 ②举例说明1厘米,1米各有多长。 (食指宽约1厘米,小明高约1米) ③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米=()厘米 (2)复习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出示一支铅笔,提问:如何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一端,将铅笔紧靠尺子放置,看铅笔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对着刻度几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复习“线段”的知识。 (1)复习线段的含义。 提问:什么样的线叫线段? (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2)复习线段的测量方法。 ①课件出示: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 ②估计、测量、汇报。 (估计第一条线段长3厘米,实际长4厘米;估计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实际长8厘米) (3)复习线段的画法。 ①提问:怎样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沿着尺子,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刻度几的地方) ②操作: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自主画线段) 3.复习“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1)复习角的组成。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复习角的画法。 (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 (4)复习学过的三种角。 ①课件出示图形,学生指认并说出各种角的特点。 (第一个角是锐角,第二个角是直角,第三个角是钝角。生活中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同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②画一画学过的三种角。 课件出示:以下面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