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优秀的京剧教学设计 |
范文 | 优秀的京剧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的京剧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的京剧教学设计1《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 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想象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法: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点拨议论”的方法。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悟”“勾”等学法。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趣谈”是什么意思? 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主要表现在: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 3.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使用,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五、出示要求,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要求:自读《亮相》一部分课文,看看作者讲出了京剧的什么艺术特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说员,要向外宾们介绍京剧的这种艺术特色,想一想,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来讲呢? 2.提示学生注意讲出以下两点: (1)双方交战正激烈时,演员的动作忽然停止。此时无声胜有声。 (2)双方交战,一方败阵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耍“杂技”,凸显人物英雄气概。 3.学生当解说员,模拟场景练习解说。 4.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京剧艺术特色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优秀的京剧教学设计2一、课文内容分析 《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课文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等方法,分别以马鞭等道具、亮相等舞台动作为例子,把京剧表演在道具运用及动作造型方面的一些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课文内容新鲜,语言简洁,叙述方式生动有趣,画面感强,适合学生自学。课题右侧配有一幅插图,图中女武生一身京剧行头,手持马鞭,目视前方,英姿飒爽。这幅骑马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京剧人物威风凛凛的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艺术的一些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书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大部分学生对京剧艺术不太了解。学生理解文章里相关的专业术语会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应多补充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以理解文章内容。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难点: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将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避免段落的逐步分析和讲解。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充分放开学生手脚。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组织教学。以下设计都是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调控运用,以达成教学目标。 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谈话说出京剧的价值和地位,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增加学生了解京剧的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读通、读准课文。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驰骋尴尬虚拟高扬低垂 装饰约定俗成绱鞋底酒宴 唯恐不可开交戛然而止越发 3.了解京剧特点。 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了哪两个例子? 4.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 (板书:虚拟) 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举杯饮酒) 5.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演员表演绱鞋底,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 第三自然段:演员表演举杯喝酒,实际上并不真喝。 (3)作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6.体会表演特点。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别人听。注意讲清楚: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师生评议,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板书:亮相静止杂技) 7.拓展阅读资料。 京剧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京剧在剧本、表演上,善于以虚带实,以虚托实,往往以实情作媒介,诱发观众的联想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运动。使之在艺术欣赏中发挥其想象力和审美经验,同时,由于高度综合行当齐全,题材广阔,艺术手段丰富,演员经过严格训练,而技艺精湛,因而创造的人物形象能够达到传神、言情、写意之妙,使观众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得到艺术欣赏的满足。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京剧片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可以加深对相应部分文字的理解,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大有好处。让学生了解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为学生看懂京剧打基础,为学生能够喜欢京剧艺术,增强鉴赏能力做铺垫。 板块三:弘扬文化,爱我国粹 京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京剧不仅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讲究合仄压韵。同时又把歌、舞、诗、画、武术、杂技等融合到一起才形成了“以故事演歌舞”的表演特征,处处给观众以美的感受。歌星李玉刚在他的歌曲中融入了京剧的因素,他的舞台花旦扮相很美,他用他的方式传承着京剧。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宏扬光大国粹艺术。 1.欣赏京剧脸谱。 从观脸谱到辨脸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画一画脸谱。讲一讲脸谱与人物的故事。 2.选段分享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查找的剧目和唱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给予学生主动的学习空间,从而在学习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在欣赏中拓宽学习的边界,激发学生探索京剧之美,感受艺术之美的兴趣。 优秀的京剧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 “碎花脸”、“歪脸”等。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设计: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设计: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方法设计: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 资料收集: 教师、学生:戏剧的种类,脸谱的谱式及特点,脸谱图片、脸谱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京剧唱腔片断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学生回答(戏剧或京剧) 有谁能唱一曲或学着刚才的京剧哼一曲。 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掌声鼓励。 2、播放京剧表演片段(点击课件片段欣赏) 学生欣赏并思考:京剧中的人物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小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 屏幕显示:京剧脸谱) 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哪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3、京剧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各种谱式) 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讲解: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1)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2)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3)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4)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5) 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4、脸谱色彩知识 (1)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2)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5、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三、欣赏:(课件显示各 种脸谱、有脸谱图案的服装、工艺品。) 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各脸谱谱式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选几个学生穿上文化衫(上有脸谱图案)进行时装表演。激发形式的创作热情。 口头小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脸谱艺术还被广泛地运用到时装、工艺设计和其他的艺术之中。 四、示范(点击课件:示范画法) 选择不同颜色的海棉纸,画头形、定五官 1、在海绵纸上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 的中轴线。 2、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确定人物类型 用线画纹样 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用剪刀见下纹样,并粘贴(注意色彩之间的搭配)。 五、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1、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2、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3、用水不能过多。 六、作品展评: 1、交换作品,分组模仿时装模特进行表演(播放有节奏感的音乐)。 2、学生观看、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设计奖。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画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京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谱式,创造了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优秀的京剧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以浙江省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三、教材分析: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中根本无法把它全部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对象:六年级。 六、教具准备: 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 2、电脑多媒体课件。 3、京剧脸谱。 4、京锣。 七、主要教学方法: 1、谈话法:用于京剧历史,行当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觉京剧的魅力。 八、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 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 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 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 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六、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七、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八、下课。 1、用京剧念白作师生告别。 2、用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优秀的京剧教学设计5一、前期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京剧脸谱更是五彩缤纷,精彩奇特,是一种富有民族性、夸张性的化妆艺术。作为龙的传人理应把它发扬光大,使之源远流长。为了让幼儿对它有些初步了解,学会欣赏京剧,我设计了这一系列活动。 二、目标编制: 1.了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外国没有。 2.简单认识红、白、黑三种主色调的脸谱,并能简单区分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剪剪、涂涂、画画、唱唱、跳跳,让幼儿体验劳动后的成功喜悦,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创设一种教学氛围,布置好各色大型京剧脸谱图片或壁挂若干张,并突出三个主色调:红、白、黑。 2.准备其它人物、动物脸谱,如小白兔、黑猫警长、孙悟空等。 3.录像机、录像带(幼儿表演的京剧选段)。 4.提供多种手工材料:剪刀、胶水、颜料、毛笔、废旧挂历纸、毛线头、碎纸条、文件袋、信封等。 三、策略设计: 活动一:瞧瞧比比夸夸 老师带小朋友到“怪怪屋”去瞧瞧,装念咒语开门。 1.“怪怪屋”里有啥?词汇:脸谱。 2.比比这些脸谱一样吗?你认识哪些脸谱?词汇:京剧脸谱。 3.这些京剧脸谱用来干什么?京剧是哪国人唱的? 老师小结:唱京剧的人脸上要涂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京剧脸谱。京剧是中国的一种戏曲,是中国的国粹,只有中国才有。因为它好听好看,外国人也很喜欢,中国人真了不起。 活动二:看看说说学学 唱京剧的人脸上涂得这么怪怪的、花花的,那么说话、动作跟我们一样吗?请看录像后回答。 1.你发现他们什么地方跟我们不一样(边说边跟老师学)? 走:走圆场步;笑:长笑。 简单的武打动作和语言。 2.看看这些京剧脸谱颜色相同吗?启发幼儿看主色调即底色,区分红脸、白脸、黑脸。 3.老师简单介绍各自性格特征。 红脸代表一些忠诚、勇敢的人。白脸指一些狡猾的人,如“芝麻官”,白脸也叫“豆腐块脸”。黑脸指一些说话粗声粗气、忠厚、正直的好人,如“包青天”。 4.玩游戏:“小小眼睛谁最灵”。 ①从“怪怪箱”里找出京剧脸谱戴上,并随音乐走圆场步,看谁跑得好,拿得对,音乐停了,没拿到的算输。 ②按老师的要求从“怪怪箱”里找出白脸(若干)、黑脸(一个)、红脸(若干),戴好。黑脸锣一敲,红白脸开始走圆场步,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躲得好,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活动三:做做玩玩乐乐 1.画京剧脸谱。 老师预先在旧挂历纸上勾画出几个主要线条,其它让幼儿涂色,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亮。 2.用信封、材料袋做成京剧脸谱玩偶。 3.用毛线头装胡须、头发,用各种彩色纸做脸谱上的装饰物。 活动延伸 1.在理解京剧内容、情节的基础上,让幼儿欣赏简单的戏剧片断。 2.请有关的专家来作指导,现身说法地教幼儿掌握一些技能技巧。 3.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也参与学习京剧,举办“家家乐”京剧迷活动。 4.带幼儿参观京剧团,向幼儿介绍京剧服装、道具等。 四、评价方案: 1、整个活动取材新颖,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2、幼儿在唱唱念念中学唱京剧,增强了幼儿的爱国情感。 3、整个活动趣味性十足,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