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长征》评课稿 |
范文 | 《长征》评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怎样写评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征》评课稿 1《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听了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值得学习: 1、课前准备充分,图片资料丰富。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沈老师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再现红军长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等。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长征的一些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从课始到课终,王老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 同时,我认为还有地方值得商榷。本首诗的背景资料丰富,沈老师对诗中出现的五个事件并没有详细进行介绍,我认为可以把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故事穿插在课堂当中进行补充教学,这样能够较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不当之处,敬请谅 《长征》评课稿 2《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在“走进毛泽东”的专题中,无论是毛泽东,还是红军长征,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都比较遥远和陌生,这是教学难点所在。 对于这一课,我们研究过好多种讲法,但都脱离不了老一套,最近在《小学语文》上发现一个教学设计,感觉设计很独特,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尹老师选择了讲这一课,经过反复试讲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先通过了解毛泽东、了解长征、了解律诗,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基础。接着,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然后,进入重点研读部分,以“问”统领全课,牵一“问”而动全“诗”,同时引入图片、视频、故事、资料等教学资源,渗透对比、夸张、想象、诵读、读写结合等语文元素。最后,以毛主席的真实讲话小结,并引发学生“长征后”的思考。 本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通过“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一问史实:红军长征难不难;二问红军:红军长征难不难;三问自己:红军长征难不难,虽然采用了同一问题“长征难不难”,却指向三个层次、三个维度,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层层切入,让学生既直观地了解到长征的确非常艰难,感受到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我们红军依然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前两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和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后一问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远离学生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对长征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由于本课所述内容背景与学生生活时空距离较远,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为增加课堂气氛围,增进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课前老师播放电影《飞夺泸定桥》飞夺铁索桥片段,通过视听形式,触发学生多感官,让学生感同身受,为课文理解做铺垫。 《长征》评课稿 3导课部分,老师通过播放《长征组歌》,以恢宏的气势来激发孩子热血澎湃的情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接着,老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历史时代背景,对长征前后的历史让学生有较深入地了解,为后面理解文意与情感体验作铺垫。 读文正音中,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文,再重点强调“透迤”等字词读音,并讲解“涯”与“崖”的不同,多音字“磅”。 再读课文,感知文句意思中,老师先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接着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尤其对朗读停顿做了较准确深入的指导。老师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并实时对学生作出评价,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本诗的朗读节奏。阅读古文、诗句,正确断句是理解意思之基础,只有正确的把握停顿,才能对句子作出正确的理解。这一点老师讲解到位,指导比较深入,学生对你诗句的停顿把握非常好。接下来老师小学生进行朗读比赛,重点检查学生对停顿的把握情况,同时在朗读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老师再次要求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出气势,孩子对文句理解还不到位的基础上,在情感上的把握可能有所欠缺,读得不是特有气势,老师在这一点上指导也稍微欠缺。 接下来教学,老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诗句,本节课共完成了前两句的理解。老师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先是让学生理解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再从总体上理解的句意。本环节当中,可能是由于时间问题,老师讲解的较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减少,积极性也较差。例如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或独立学习的形式去理解词义、句意,老师稍作点拨补充指正即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要从多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联系生活,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控究欲望,放尽学生想象的翅膀,提高独立、创新能力,大家可参考小学语文《名师魅力课堂激趣艺术》。 《长征》评课稿 4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正在朝向“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而我们现在的高效课堂正是迎合了这个教育理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写语言,用语言。高小云老师的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这首诗所处的历史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久远,学生对长征的.产生原因、具体经过不是很了解,而且文章内容是以诗词的形式表现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意、领悟诗所要表达的情意也是一个难题。课一开始,高老师借用多媒体的力量,播放长征示意图,再配上娓娓道来的讲述,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了强烈的情感碰撞。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长征》的情境。为更好地学习下文,构建起情感的基石。 二、利用资料,巧解难点 高老师通过多媒体,视屏播放飞夺卢定桥的故事,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高老师带着学生反复朗读,引领学生细心感受,体验情感,积淀文化。朗读贯穿课堂始终。从开始自己试读,到带着感受读,到教师的指导朗读,到最后的配乐深情诗朗诵,读中理解,读中体味。学生读得越来越有味,读出了诗的意境,读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