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
范文 |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集锦五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物理的学习方法,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打好基础。做好学生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 三、具体措施 1、 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力量。 加强教法研究和发挥最高效益。 2、 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 3、 强化月考,关注教学成果。 4、加强试题收集与研究,了解并掌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能力训练为依据,复习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 第二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依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使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五、实施计划表 时间 内容 周 1 3.1—3.7 第一轮,声现象,物态变化 2 3.8—3.14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3 3.15—3.21 光综合练习 4 3.22—3.28 电流,电路 5 3.29—4.4 欧姆定律 6 4.5—4.11 电功,电功率 7 4.12—4.18 安全用电,电与磁 8 4.19—4.25 电学综合练习 9 4.26—5.2 力学综合复习 10 5.3—5.9 第二轮复习,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实验 11 5.10—5.16 创新型科学探究题综合复习 12 5.17—5.23 创新型科学探究题综合复习 13 5.24—5.30 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 14 5.31—6.6 综合复习 15 6.7—6.13 综合复习 16 6.14—6.20 考前指导,中考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2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初级中学。学生差异、分化很大。简单地说,这些学生将来所处的社会层次的跨度也是很大的。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实施初三最后总复习阶段的教学呢,我想从自己多年从事初三教学工作的情况来说一下一些想法和做法。 第一轮时间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历时5周,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梳理。这一轮复习可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各知识块的知识复习要交叉进行。根据《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初中物理共分13个单元。前7个单元为力学知识,接下来是光学和热学知识,各占2个单元,最后是电学知识,共4个单元。如果复习时按其次序逐章复习,学生事先知道了顺序,同时由于同一知识块的单元知识放在一起,学生往往会产生枯燥的感觉。可以先讲一部分力学知识,插讲一个光学单元,再将一部分电学知识,再插一个热学的单元。第二个原则是先主再次。根据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中考涉及10个重点知识,在每年的试题中必考,而且所占的比例约60%。这10个重点知识分别为力的概念、平衡力、密度、压强、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串并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共涉及7个单元,可以先复习这7个重点单元再复习其余次要单元。如先复习力、密度、压强,浮力、机械、运动可以放在最后。因为学生在复习之初,都会较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疲劳。这时再复习其次的6个单元。这6个单元不仅次要,而且相应地难度也较低,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度过这一段时间,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第三个原则是初二、初三的内容交叉进行,也无非是给学生一个调节,加强新鲜感。 第二轮复习,从4月中旬到下旬,即区水平测试之前,为时2周。这两周以这时块为单元进行复习,并穿插历年的模拟卷的强化训练。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轮复习,虽然对13个单元都过了一遍,再由于第一轮历时较长,许多知识容易遗忘。再者要把各单元知识适当综合,以使学生能较早接触,适应水平测试题。因为水平测试题难度与中考接近,而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次考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填报志愿的问题。第三轮复习,从5月初到5月底,即毕业考之前,历时3-4周。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放在一些中等题上。主要进行一些专题复习。同时由于一部分学生毕业考后要分流入学,采用分层教学。课后作业把10个重点知识再过一边。 专题复习可以可以分成4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问题专题,如:故障分析、归纳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电学实验压轴题、固体压强推导题、液体压强中的模型应用等。第四类是弱点问题专题,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但是由于是初二的知识,又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 这4类专题复习可以交叉进行,视学生情况而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取舍。 比如作图和计算专题,这些题目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太简单了可以不用,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尤其是基础很差的学生,这部分题目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及格,是否能毕业。所以要花大力气,保证这类专题的复习。对于这部分学生还有一个复习重点是历年的毕业考试卷的强化训练。专题复习和历年的毕业考试卷交叉进行。教学时,前半节课讲解,后半节课学生独立练习,课后批改以后,对每个人进行个别辅导,独立订正,直到全部通过合格为止。然后让他们再来做一份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特别是第一次带初三的青年教师,感到茫茫题海,无从下手。怎样从宏观(整体复习方案)、微观(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在近几年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实践和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制定严密的计划,采用三轮复习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考复习前应制定严密的计划,计划要细,细到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做什么类型的题,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计划还要全:包含复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过关考试,学校组织的联考、全市统一的毕业会考等,另外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和练习,也要合理安排。复习中要强调重点,多练难点,不漏知识点。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逐渐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习是必要的。 第一轮:抓住课本,夯实基础. 可看课本再现知识,再有针对性的选择习题,以点代面,突破薄弱点,教材中的难点。这轮复习实际上是完善初中物理复习目标,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便于学生记忆。这么多的知识点如果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变成新课的浓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效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眼、动脑、动手,分析讨论问题,然后再总结,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要为学生包办一切。对于一般性的考点通过练习再现,对于考点中的重点、难点要以例题形式出现。如对力学中的难点《浮力》的复习,首先要深化对浮力公式的理解,F浮=液gV排中, 液不是物体的密度,是物体所浸入的液体密度,V排也不是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只有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才等于V物。其次对浮力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举例分析,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用弹簧称二次称重法测物体所受浮力,漂浮物体的计算等,最后对浮力与压强,简单机械有联系的简单的综合题也要涉及一些,这样既让学生尽早接触综合练习又能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第二轮:把握重点,专题复习。 (1)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分为选择,填空,实验(包括操作实验),计算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3)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轮:针对考点,强化训练。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四、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五、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六、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中考物理考试要点分析 知识点主要有,力学主要有四个:二力平衡(包括一条直线力的合成、功、功率、机械效率、),密度,压强,浮力。电学主要有三个: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力学主要要理解力的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三个重要力:一个是重力、还有摩擦力和压力。在学力学时,应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并且力争建立物理情景,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对于每一个力学概念要加强理解,力争弄明白每个概念怎么来的,它在讲述什么内容,这个概论有什么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必要的训练,多做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 电学 电学计算题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作为中考的压轴题.现行大纲规定: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形.为了增加中考试题难度,提高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者往往在电路的变换上做文章.如: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往往有别于常规,给学生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 我们认为:解析电学计算综合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用以下基本知识去简化电路: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2、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3、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5、短路模型:用电器和导线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可以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 6、电压表的连接有别常规时,可据关联分流法判断电压表跟哪部分电路并联,就是测那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力学: 近年各地中考力学计算题主要以浮力问题为中心,把浮力、密度、压强、做功等问题结合在一起,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归纳起来,可以为如下几类: 一、浮力、密度型 例:(山西)如图1,重0.9牛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25厘米3。若对该物体施加0.3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时,该物体刚好全部浸 入液体中。(取g=10牛/千克)求:(1)液体的密度。(2)物体的密度。 二、浮力、压强型 例:(河南)将质量为0.25千克、体积为0.1分米3的物块挂在弹簧秤下。 求:(1)将物块没入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多少?(2)若盛水的容器 是一个底面积为0.2分米2的圆柱形铁桶,则物块放入水中后,水对铁桶底部增加的压强为多少? 三、浮力、密度、压强混合型 四、解方程组型 例:(北京)某人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米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下0.5米处的过程,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54焦。当将物体拉到有1/5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牛。不计绳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3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九年级的内容相对八年级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九年级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5.结合学校的“书香校园”活动,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并记录学习笔记。 时间安排: 3.9----4.30第一轮复习理化生实验考试 5.5/6第二次质量预测 5.9----6.24第二轮复习及专项复习 九年级的教学紧张而繁杂,这些只是我的设想,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4一、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发展性目标: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生活中热现象。 融通性目标: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二、教学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教学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转换法 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的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学 【课件图片展示】同学们,我们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宏观世界,那么,如果深入物体内部,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回顾第十一章的“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学习,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播放课件) 1.物质由_____组成。 2.分子是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很____的,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____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数量很______。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我们能够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实验:1.学生参与:请同学们判断桌子上甲烧杯中无色透明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2.演示实验: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之间的扩散实验。 由上面的两个实验,引入分子的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现象。 证明:气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递进提问:气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也能发生扩散现象呢?课件展示: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 证明: 液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 课件展示:1.铅片和金片的扩散。 2.存放煤的墙角,几年后墙壁表面厚厚的一层都变黑了。 证明: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 总结: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探究活动(二) 提问:扩散现象能证明什么?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证明了: 1.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 分子间有间隔。 学生分组动手实验:30ml的酒精和30ml的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总体积。3分钟后请学生回答看到的现象,证明了什么?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60ml。 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探究活动(三) 提问: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想:温度。 猜想的理由(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证明扩散快慢跟温度有关):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1.同样大的糖块放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扩散的快。 2.其他情况相同时,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比放在家里干的快。 3.妈妈炒菜时,老远就闻到香味,但吃菜的时候却感觉没有那么香。 学生动手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凉水,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 水,用钢笔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 扩散现象。(3分钟) 结论: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扩散越快。 (三)启思点拨 提问:1.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为什么不会飞散开来? 2.分子间存在间隔,那么固体和液体为什么很难被压缩?(学生讨论3分钟) 请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师出示:“弹簧连着乒乓球”教具。讲解:用两个乒乓球代表某种物质的两个分子,中间用一个弹簧连接。分析: 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平衡状态)时,两分子(两乒乓球)之间的距离设为r0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 F斥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F斥,表现为引力。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F斥,表现为斥力。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r0 时,F很小,几乎为0教学小结:(学生一起大声读一遍,加强印象) 一、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随温度升高而日趋明显。 3.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发生。 4.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 (四)差异评价 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想我将会… 我还有疑惑的是… 第十六章 第1课时 分子热运动 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学 思考后回答 1.物质由_____组成。 2.分子是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很____的,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____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数量很______。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 1. 判断无色透明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2. 演示实验:NO2气体和空气扩散实验。 注明:1) NO2气体制取方法:(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 NO2气体是红棕色的有毒气体。 3)NO2气体处理:用NaOH溶液。 3. 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 证明:液体之间是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师:三鑫美不美? 生:美。 师:爱不爱三鑫? 生:爱。 师:我们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三鑫。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宏观世界,同学想不想知道,如果深入到物体的内部,有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在第十一章第一节就学习过分子的有关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后回答几个问题: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分子是很小的,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数量很多的。 师:1m =____nm 10-10m=_____nm 生:1m=109nm 10-10m=0.1nm (好,掌声!)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分子大小) 师:通过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回顾可知;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师:请同学们判断我们实验桌子上大烧杯里面无色透明的物质是什么液体? ?学生动手实验(3分钟) 生:是酒精。 师:大家的判断跟这位同学的是否一样? 生:是。 师:我们为什么能够判断它就是酒精这种物质呢? 生:闻气味。 师:通过闻气味能够判断是酒精,说明这个酒精分子进入到空气中,然后通过我们的鼻子可以判断它是酒精。 师:下面我们进行课本P124实验。 首先,教师将这个实验的装置简单的介绍一下。 师:装置由两个集气瓶和一个毛玻璃片。 下面集气瓶中装的是NO2气体,上面集气瓶中装的是空气。 师:NO2气体在化学中我们学到过,它是 生:红棕色的气体。 师:NO2气体是红棕色的有毒气体。 师:它的密度跟空气的密度相比较,哪的大? 生:NO2气体的密度大些。 师:下面我将这个密度大的NO2气体放在下面,我们看看它能不能进入到上面的空气中? 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用浓硝酸和铜起化学反应生成NO2气体) 现象: 过一会可以看见下面的NO2气体分子进入到上面的空气中,上面的空气分子进入到NO2气体中,最后两集气瓶中的颜色几乎变得均一。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总结: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现象。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可以证明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那么肯定有同学想知道,液体和固体之间是否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呢? 生:可以。 师:可不可以,我们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演示实验: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 师:请同学们思考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密度哪个大? 生:Cu SO4 溶液。 师:我们将 Cu SO4 溶液放在量筒的下面,水放在上面。 因为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需要很长的时间,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者扩散经过10天,20天,30天后的现象。 证明:液体之间是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4. 1)金的扩散现象。 2)。煤扩散到墙里的现象。 证明: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活动(二) 5.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6.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后得结论。 现象: 3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60ml。 活动(三) 7.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晒衣服 8. 墨水在热水中和冷水中扩散快慢。 (三)启思点拨 课件展示: 1.金的扩散现象。 2.煤扩散到墙里的现象。 证明: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总结: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同学们想想:它能够告诉我们哪些微观世界的知识? 同学之间讨论30秒。 生: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师:还能够说明说明? 学生思考,但思考没有结果,教师通过实验启发。 师:为了便于同学们思考,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器材:两个量筒,酒精,水。 师:用两个量筒分别量取30ml的水和酒精,然后将酒精到在水中,看看混合后的也液体总体积是否有60ml。 ?学生动手实验(3分钟) 师:请一位同学将自己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叙述出来。 生:30ml的酒精和3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6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好,掌声!) 师:扩散现象,是我们看见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它能推测我们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这种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什么方法? 生:转换法。 师:好,那么请同学们再思考:扩散到底有没有快和慢呢? 生:有。 师: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温度。 师:同学们猜想是 :温度,那有没有理由? 通过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初步的证明:扩散现象跟温度有关呢? 生:冰块熔化。 师:冰块熔化,是同一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扩散现象是发生在两种及以上的物质之间。所以,冰块熔化不属于扩散现象。 生:冲咖啡的时候用热水,溶化的要快一些。 师:很好,是扩散现象跟温度有关,还有没有? 生:衣服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些。 师:很好,衣服上的分子在太阳下,温度高些,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快一些。还有没有? 生:我们在化学课的时候做的品红在温水中的扩散速度比在冷水中要快。 师:好的,下面我们正好一起来做做这个实验。 ?学生动手做实验(3分钟) 师:通过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证明了什么? 生: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热高,扩散得热快。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 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师:分子不停的在做无规则的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为什么不会飞散开来?分子间存在着间隔,为什么固体和液体又很难被压缩呢? 学生讨论30秒。 生:固体和液体为什么不会飞散开来,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好,掌声!) 师:总结: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引力实验 分子作用力演示模型 演示实验:两铅块相吸实验。 师:我这里有两铅块,我先在地面上摩擦几下,好,同学们看看它们能不能粘在一起? 生:1.能。2.不能。 师:请同学们看好了。 现象:下面的铅块没有掉下来。 师:铅块受到重力,但不会掉下来,说明什么? 生:上面的铅块和下面的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 教师出示:乒乓球弹簧模型。 师:我这里有一个模型,可以便于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 这里,老师用两个乒乓球代表某种物质的两个分子,中间用一个弹簧连接。下面我们来分析: 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平衡状态)时,两分子(两乒乓球)之间的距离设为r0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 F斥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F斥,表现为引力。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F斥,表现为斥力。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r0 时,F很小,几乎为0 课堂小结:(教师给出总结,学生齐读) (四)差异评价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在炉边烤火感到暖和 B.打开酒精瓶盖能闻到酒精气味 C.刮风时路上扬起灰尘 D.铁钉放久了生锈 2.互相接触的物体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___现象。它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之间。 3.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 A.扫地时灰尘满天飞 B.放入杯中的糖使整杯水变甜了 C.在无风的房间里打开一瓶香水,过了一会儿,整个房间都有香味 D.滴入水中的红墨水使水变红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5一.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担任九(2)班和九(3)班的物理教学工作,这两个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极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探究,而且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1—16章,主要是力、机械和运动能量、质量和密度等现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电、磁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六.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