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①梳理课文内容。 ②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③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诵读感知 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3、默读,搜集、感知特点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4、讨论概括,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三、合作探究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2、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3、“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4、“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5、“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6、“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7、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四、语言品味 1、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2、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五、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六、拓展延伸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教材简说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二、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知识目标:1、懂得教育对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2、明白自己享有受教育的权3、知道义务教育的特征。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和维护受教育的权利的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本框包括两部分: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其中第一部分是重点,第二部分是难点,同时它也是第二框内容的铺垫。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教学流程: 一、先学 1、导入:观察两幅图片,题目是《我要上学》。图中的大眼睛女孩名叫苏明绢。 下面是她在的自述:“照片上的我,正上小学一年级。那时,我家全年的收入仅仅够全家吃三个月,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下河抓鱼,用换来的钱,买点口粮,维持生计。1990年9月,我上学了。当父亲把100多元学费交到老师手里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知道这是父亲砍了多少柴、卖了多少鱼才挣来的钱,我更不知道以后父亲是否都能给我拿出钱来交学费。 1992年,“大眼睛”的照片在国内外各种报刊上刊发,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我也成了希望工程的“名人”。此后,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业,并于20xx年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我要上大学”的梦想终于实了 旁白: 从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的她,已顺利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如今,昔日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被已成银行白领。 那么,她靠什么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呢? 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探究这位“大眼睛”姐姐的成长历程。 板书课题: 知识助我成长 1、知道受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理解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3、知道义务教育的含义,理解其特征。 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本节的学习目标。 4、诵读课文,感知课文:(时间5分钟) 老师温馨提示:学们要注意教材中的插图,并出示自学指导。 5、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内容,自主完成下列各题,找到答案,可以画在书上,答案分散的,可以集中在一起。 比一比,看谁找的快,看谁找的准。 1、教育对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2、读完59面下插图,把你的答案填在书上。 3、什么是受教育权?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哪些特征? (学生自主答题,不懂的可小声与小组同学计论,解决为了的也可举手询问老师。时间6分钟后老师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 二、后教 老师巡视学生自主答题情况,抽查学生答题答成度和质量,梳理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研究、答疑。 三、探索 发现 材料一:记者采访放牛娃时的一段对话 记 者:你为什么放牛? 放牛娃:挣钱记 者:为什么挣钱?放牛娃:找媳妇 记 者:为什么找媳妇放牛娃:生儿子记 者:儿子将来干什么?放牛娃:放牛 听了这样的回答,记者陷入了沉思。 材料二: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 1980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这孩子成绩好,退学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放牛娃重返了校园.1984年,他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 这个放牛娃就是英雄航天员聂海胜。 材料三:在《大国崛起--德国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早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 教学设计方案 篇4【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这篇文章,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三、语言品读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四、反问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如: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3、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4、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5、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五、质疑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1、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3、我们对自然正确的看法应当怎样? 4、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有目的吗? 5、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是否也一样?那么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6、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六、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七、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同时在文字里我们也读到了作者一种大生命观:生命平等,生命尊严的理性之美和人文关怀。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之美好境界当是人与自然真正和谐之境界。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六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把故事的内容演一演。 3、了解课文的内容及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春秋末期,齐国有个大夫叫晏子。 板书: 晏子 他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想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之所以也称为晏子,肯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板书: 使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 ⑴ 动口、动手、用心朗读。 ⑵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全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三、细究重点,突破难点 读了课文,大家都知道楚国国势强盛,楚王想侮辱晏子,可最后却不得不尊重晏子,(板书: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这是为什么呢? 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快速默读这一段,思考、讨论: 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么对付的?找出有关的句子。指名回答,并板书: 钻墙洞:钻狗洞=访狗国 ⑵ 品析晏子应付的话,体会妙处: 晏子的话到底妙在什么地方呢?(出示晏子的话。) ① 指名读晏子的话,想想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② 如果晏子想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些,该怎样说? ③ 为什么晏子不把他的话说得更明白有力些呢? ⑶ 指导朗读: 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出示课件)让我们冷静地来读一读。 2、自学四、五自然段: ⑴ 小组合作学习四、五自然段,要求: ① 反复诵读,理解楚王和晏子话中的含义,不懂的地方用笔划记出来。 ② 根据第一个故事的板书,设计这两个故事的板书写下来。 ⑵ 反馈自学情况: ① 质疑问难。 ② 选择有特色的板书指名上台书写。 ③ 表演评价。 3、刚才我们认真学习了这三个故事,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个故事进行表演,可以是组内合作,也可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 4、从语言、动作、感情几方面进行评议。 四、课堂总结,学习写法 1、总结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晏子出使楚国时与楚王进行斗争的三个小故事,仔细琢磨了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领悟了他的话中软中带硬,十分巧妙,终于使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那么,你相对晏子说点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受到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与写作特点两方面来谈。 五、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1、为了更好地了解晏子,推荐阅读《东周列国志》一书。 2、复述故事: 如果你是当时晏子使楚的随从,回齐国后,你会怎样向齐王汇报情况? 3、齐王得知这件事情后,他会怎么说?齐国的老百姓得知后又会怎么说?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四个字的词语: ⑴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 ⑵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 ⑶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 ⑷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 ( )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受到侮辱 巧妙反击 挫败楚王 钻墙洞 钻狗洞=访狗国 只好开城门 不中用 下等人──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水土不同 只好赔不是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的】 1、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的尾巴的再生的特点等有关科学常识,并受到文明礼貌教育。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课文提供的知识和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图。 师: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评:根据小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编成谜语,唤起学生头脑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词用谜语引出,可以避免生硬地介绍有关知识,然后由壁虎自然引出课题。教学环节的衔接流畅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评:教会学生由题目提出问题,既训练思维,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第1遍读课文: 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确, 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第2遍读课文: 指名7个学生,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读后老师正音。 3、第3遍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师:我们读3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 评: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此处设计的三读课文,各有要求,而且逐步提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的指导。 三、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出示图一: 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思考: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⑴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学生选第1、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 出示活动投影片《小壁虎挣断尾巴》。 读后判断: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①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②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⑵ 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 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评:一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都是说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通过投影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挣断的。并在此基础上讲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 ⑴ 要求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老师读的语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说说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 ⑵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评:让学生听听,说说,练练,引导他们开动脑筋,认真读书。 3、看图,听第3~5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⑴ 思考: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附图。 ⑵ 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评:结合看图听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并使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4、读议第3~5自然段: ⑴ 学习第3自然段: ① 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 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② 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氨“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③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评:通过2组对话的比较和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带着情感去朗读,这样,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 ④ 演示活动投影片: 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 ⑤ 小结: 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最后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评: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这一段,采用“扶”的办法,初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⑵ 半扶半放,教学第4自然段: ① 学生自读: 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 ② 指名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③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黄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④ 师生分角色朗读。 ⑶ 以放为主,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① 学生自学本段: 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3、4两句写什么? ② 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 让学生找出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 (摆、掌握方向) ③ 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评:对于叙述顺序相似的3、4、5自然段,教师采用教──扶──放的方法指导,不仅使教学环节避免了重复,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能力。 ⑷ 总结3、4、5自然段: 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让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评: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词语,有很强的直观性,把这几个重点词放在一起,学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领会,效果很好。 6、读议第6、7自然段: ⑴ 指名读课文: 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⑵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 评:通过抓一组反义词,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全概括了,教学环节简洁,又抓住了关键。 ⑶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评:这样等于让学生复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告诉”一词的意思。 四、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练习: ⑴ 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⑵ 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⑶ (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⑷ 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评:总结课文,既要归纳课文,又要进行语言训练。 五、知识延伸,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2、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评:这样训练学生说话,既拓宽了知识面,又依照课文进行成段说话的训练,将增长知识和有条理地说话训练结合起来。(点评:王秀荣) 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1、2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进入中学虽然才三个星期,但已经有如春天的小树一般在慢慢长大,你们的思想在变化、个性在崭露。你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便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解决生 字词。 杈 犄 逮 颤 怦 三、 指导自读。 1、 读方法:写人记叙文,写人要写事-何时、何地、何事,写事可写完整故事,也可写片段生活,写人要写人物形象,在故事之中展现(外在形象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指人物性格特征)要从故事情节读出人物形象。 2、情节 妈妈追查 、逼迫 →爸爸讲理由→插叙回忆→我收回木雕 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情谊深厚)。 经过:要收回(木雕贵重)。 结束:收回(不好)。 3、人物:态度(语言、神态、动作)。 各人持什么态度,这样做好不好,表现各人如何处事? 爸爸: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态度生硬固执。(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值,不知友情更可贵。)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 “我”:重情、软弱。 万芳:仗义、明理。 4、“这样做,不好”(学生在书中找出,并且讨论)。 -影响孩子心理,孩子之 间的感情,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 5、“反悔,能不 能全怪我”? -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但我是迫不得已,主要怪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孩子之间的感情。只知木雕贵重,不知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不知尊重孩子的感情及人格,态度简单生硬。 6、应怎样处理? ——不收回,或向万芳母亲婉转说明。 7、汲取什么教训? -小孩子做事应该先同父母商量。 -父亲送给女儿时也应讲清如何名贵,要珍藏好。 ——我的父母可以婉转向万芳妈妈说一说两个孩子怎么要好,提一提交换礼物的事。 8、课文倾向 ——不要伤害孩子的心,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应该妥善处理孩子的幼稚行为。 四、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 篇8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32页“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抽象出得数是6、7的加减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与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得数是“6”和“7”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的参与到讨论得数是6、7的加减法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具准备:磁扣 磁板 挂图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能说说你们喜欢做什么游戏吗?今天教师也要和你们一起来做游戏,你们欢迎我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猜数游戏。(板书课题:猜数游戏) 师:对于能够积极参加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同学老师将会奖励他一枚笑脸,谁得到的笑脸最多,谁就是今天游戏的获胜者。 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1、能认真听老师提出的要求。2、能倾听小朋友们的发言。3、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说话完整。听清楚游戏规则了吗?好,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单手猜数的游戏。 二、猜数游戏 1、数数 师:请同学们数出我在黑板上贴了多少枚棋子?(师贴,生数) 师:好,现在我从中拿出一部分,谁来猜猜我手中有多少枚棋子? (学生或许猜多了或者是少了,教师给予相应的“多了”或“少了”的提示) 师:他猜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数数。(师在黑板上贴出来) 2、拆分“2”与“4” 师:现在老师把这6枚棋子分成2堆,注意观察,老师左边摆了几枚棋子,右边摆了几枚,一共是多少枚棋子呢?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左边摆了2枚,右边摆了4枚,一共摆了6枚。 师:根据这个你能列出2个加法算式吗? 生:2+4=6 4+2=6 (板书2+4=6 4+2=6 ) 师:那么如果老师把这6枚棋子贴在黑板上2枚,谁知道我手中握着几枚? 生:4枚。 师:你怎么肯定是4枚? 生:因为一共是6枚,减掉黑板上的2枚,所以手中就有4枚了。 师: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 生:6-2=4 (板书6-2=4) 师:如果我在黑板上贴了4枚,谁知道我手中又有多少枚呢? 生:2枚 师:你怎么知道是2枚呢?用减法算式表示呢? 生:6-4=2 (板书6-4=2) 3、学生带领做游戏 师:刚才同学们猜的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那么还是这6枚棋子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来做这个游戏呢? 师:你向大家说你是怎么摆的,一共摆了多少个? 师:谁能根据他摆的棋子列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呢? 生答师板书 4、全体动手操作 师:刚才老师用这6枚棋子摆出一种方法,又找了一名同学也来摆出了一种方法,并且都列出了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你们也想亲自来摆一摆吗?好,那就拿出你们手中的学具,边摆边想,看看这6枚棋子还能摆出哪几种方法,并把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记录下来。 生动手操作,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的板书。 5、小结: 刚才我们把6枚棋子分成两堆,摆出了四种不同的方法,除了左右摆一样多的情况下可以列出一加一减两个算式,其余每种分法都可以列出四种算式。 教学设计方案 篇9课题 生物的特征课型新授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实物】石头、菊花(带有枯枝)、树叶、蝗虫、蚯蚓、杯子、水等。 【提出问题】观察并区分以上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区分的理由是什么? 二、问 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5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4)教材中的10幅图片各说明生物的哪项特征? (5)观察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 (人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菊花的枯枝是生物吗? ) (6)说一说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总结。 【总结要点】: (1)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呼吸、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3)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4)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气、排尿。 【你说我辨】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1、蟑螂捕蝉,黄雀在后。 2、葵花朵朵向太阳。 3、蜻蜓点水、金蝉脱壳。 4、望梅止渴 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课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 1、阅读以下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2、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粒小麦种子、一棵小树苗,它们都是生物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p6练习2 五、巩固训练,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花开花落 b.北雁南飞 c.孔雀“开屏” d.潮涨潮落 (二)、拓展题 请说出散曲名家马致远的《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判 断依据是; ___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六、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 【知识网络】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产生的废物 2、生物的特征 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产生的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公报》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对文学、真理等不懈追求的精神。 2、学习心理描写,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画出优美词句。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学无术 不屑一顾 异想天开 责难之词 无微不至 3、再读课文,写出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4、画找出文中几处心理描写的地方,读一读,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感悟心理描写的作用。 (例:最后一段,作者用一种愉悦的心情写出了自己的闲适与满足,实际上是作者苦中求乐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嘲。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5、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并简要回答: (1)我为什么一定要订阅《大公报》? (2)我怎样裱糊房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用心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6、质疑问难,交流研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