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八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导入 1、我先作个调查,看过腰鼓表演的同学请举手。 2、看后你有何感受? 3、对,那是心灵的呼唤,那是生命的宣泄。今天我们来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题目是── 二、整体把握 1、请大家自由高声地朗读,朗读前标上序号,并思考问题: ⑴ 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⑵ 说一句话: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⑶ 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2、讨论明确上述问题。 三、分角色读主体部分 1、读课文。 2、仿句。 四、品读 1、结尾句的含义。 2、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美在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3、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为什么这样深情地歌颂这片土地 ?歌颂什么?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围绕这一话题,可以作相应的问题探讨。 五、结束语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炼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给你们一份礼物:《龙泉日报 菁菁校园》等你去发表一篇文章,正标题自拟,副标题是──我读《安塞腰鼓》 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八)板书设计: 3 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背诵,默写古诗。 (二)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晓:从日不从目,日出而晓。与烧比较字形,右上没有一点。 眠:目字旁,闭目则眠。 闻:与问比较字形,课文中是听到,现在的意思是用鼻子嗅气味。 2.请学生说说字义。 (三)练笔: 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晓,看到作者把景色描绘得这么美丽生动,你们想不想写一写呢?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的美景。 2.出示挂图(画面是春景),再听听音乐,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小组互相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3.师生共同点评。 (四)布置作业:抄写字词。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春晓》教学设计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 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 图上有哪些景物? 2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3 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 (5)看图理解图意 (6)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 2 按笔顺书写生字 3 教师范写 4 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1 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2 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3 指名说,师生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教学设计方案 篇4可爱的草塘教案 课题:语文第 9 册 5 可爱的草塘 教学目标 A1了解北大荒草塘优美的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A2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A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自豪激情造句。 A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北大荒草塘优美的景色,丰富物产, 教学难点 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扩展学习 ●读写结合 仿照第5自然段写景,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补充阅读 ●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目标 A1、A2、A4 第二课时完成目标 A2、A3 第 1 教时 1.揭题 从课题看,这篇文章写什么?关键词是什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想知道草塘有什么可爱?) 作者为什么要写可爱的草塘? 注意了解学生对草塘的理解。(草塘≠小池塘) 2.初读,整体感知, 范读,提问,引导读后回忆。 草塘在哪里?给你什么印象?与你的猜想有何不同之处? 草塘有什么可爱?草塘里都有些什么? 根据听读内容在脑海构想画面。 回忆。 带问题自由轻读课文。 继续回忆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预习要求,了解背景知识。 3.再读课文,搞清结构 出示课后思考题1。 (前两问。) 引导明确本文的分段主要方法(按问题分) 帮助学生明确每一段的起讫。(见教参) 对照思考题自读课文。 找出思考题相关的段落。 4.学习课文 第一段作者初到北大荒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会这样? 我还能怕?是什么意思?指名读第一段画出句子。 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第2教时 1.学习第二段 你觉得草塘有哪些特点?仔细体会表现特点的词句。 这一句全都是说草塘的大吗? 茫茫是什么意思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草塘的美的呢? 引导体味意境(知道作者的观察细致,表达确切,在表达中渗透自己的感情。) 讲解色差的成因。 指明朗读§5 你对出现的草塘图有什么感受?作者见到草塘时是什么心情呢? 默读第二段, 反复带问题阅读,批划找出相关语句。 边读边议体会意境。 草塘一望无边,很辽阔。向远看去,看不清楚,模模糊糊一片绿色。先找出句子品味出围绕绿写 理解写法:从写颜色(静态描写。)到草动(动态描写) 练习朗读。 听读,看图或大家闭上眼,边听边想。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画出句子,理解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分层,练习朗读,背诵。 这么大这么美 ,走了进去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才是说草塘大。//浪花翻滚着是说草塘美。一层又一层跟蓝天相接浪花翠绿翻滚着。发光、鲜亮~太阳光照 拟人句欢笑着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这时候很高兴,听到草动的声音就觉得草跟人一样,在欢笑。仔细瞧墨绿色 强调朗读,通过再造想象培养语感 2.指读第三段 小丽给我讲了哪几件趣事? 小丽是带着怎样的语气讲述的? 她为什么感到自豪地?这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学生自读,揣摩教师的提问,理解课文。 根据理解练习朗读。 把握物产丰富。 非常好玩。 3. 仿照第二段学法,自学第四段。 提示自学:按两层,先看逮鱼,再学河景。 逮鱼 波光粼粼是什么意思?只是说阳光照射水面发光吗? 河景 讨论知道: 写了草塘鱼多的特点, 不单单说水发光,还有鱼在水面上挤挤挨挨,鱼鳞也一闪一闪发光。说明鱼多得挤到水面上。 反复朗读,体味景色的特点,及作者的表达。 画出写作者心情的词句。 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仔细一看,挤挤挨挨的都是鱼// 我惊叫。 连忙脱掉拾 前后联系想词句的意思就能理解深些 用工整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清净河景的清净。 4. 回到整体,明确暗线,揭示中心。 2.明确课文暗线。(作者的感情变化)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揭示中心,回扣题目。 理出描述我思想感情的词句。 体会其感情的变化。 理解变化的原因。 欣赏录音。 用段意合并法。 引导理解作者的想法中包含的对景色的感情。 5. P283布置作业 仿照第5、7自然段写景,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造句:自豪激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5目标预设: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考试的内容及为什么特殊。 4、 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会认识本课11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考试的内容及特殊性。 4、 树立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文: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考试的?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2、 如果你是电视台的台长,你要选什么样的人当“小小卫生员”的节目主持人? (读中悟,了解课文内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训练思维。) 三、精读感悟 1、 指导学习1-2自然段 小动物们为了参加考试,把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请你找出描写他们样子的句子,用-----勾出来。他们穿得那么漂亮,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导朗读。 2、 学习课文3-6自然段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合作学习,讨论:当小熊、小猴、小狐狸看见果皮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小兔不怕弄脏自己的衣服吗?它看见果皮时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3、 学习第7自然段 你们讨论得很热烈,可是究竟谁能当节目主持人,还得请熊猫台长来宣布。请大家齐读第7自然段,看看你又知道什么?(除了结果还应谈到对“特殊考试”的理解。) (通过讨论,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真正让学生读懂、读会。) 四、延伸练习: 1、 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白兔能当上节目主持人了吗?请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句话。 2、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 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 一、复习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二、表演课本剧 1、 读一读:进行读书比赛 (1)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边读边想,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领悟小动物的神情、思想。) (2)我们来读吧,你们一定能超过自己。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2、 演一演 (1) 课文读得那么好,要是演一演,一定更精彩。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试一试吧。 (2) 你愿意演谁?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一下角色怎么分配,怎样表演才更精彩? (友情提示:表演小动物应该有动作;表演时要注意小动物当时心里的想法,脸上要有表情;小动物说的话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自己编的。) (3) 学生在小组内试演 (4) 学生观看并评价。 (表演这种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能很好地把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融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复习生字,读写生字。 2、各小组出一个保护环境的考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扩词训练。 1、 教师出示词卡,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2、 你能给下列生字找朋友吗?特()()()试()()()宣()()()绕()()() (开火车扩词训练,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各界词语。) 二、写字练习 1、 仔细观察下列生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漂亮? 2、 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的字间架结构怎么安排? (“特、试、持、块”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左边稍窄右边稍宽。) 3、 学生临摹,自评修改。 (写字训练不在于字数多少,而在于字是否工整美观。) 三、拓展性学习: 同学们,请你们在小组长的副食下,想出一个保护环境的考题吧。在这周内,小组长要仔细观察大家是否完成了考题,一周后在全班报告考试结果。 (此项活动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能成为“万兽之王”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的道理。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这句话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在我们身边总能听到这句话。那么,你知道本文“从现在开始”是讲的什么事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现在开始》(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 3.找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4.找出课文中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5.同桌互读生字;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有几个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抽卡认读生字,词语。 4.组词练习。 四、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了解放事发生的原因。 2.指导朗读。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读,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告诉同桌知道了什么? 二、指导学习2~4自然段。 1.自由读。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3.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相机讲解。 4.理解“上任”的意思,说说猫头鹰上任后的表现。 (神气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5.动物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不得不服从,叫苦连天) 6.第二位上任的是谁,与猫头鹰相比,它又是怎么做的? (指导学生抓住“激动”一词,表现袋鼠上任后欣喜的样子) 7.这时动物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直摇头,又不得不服从,只好苦练跳的本领。) 8.前两位上任者都让百兽叫苦连天,接下来轮着谁了?学生找出相关段落,默读。 9.百兽面对第三任“大王”,心情如何?小猴子又是怎么说的?大伙儿表现怎样?(担心~吹呼) 三、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l.读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互相谈论。 2.“万兽之王”的评选结果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笑眯眯、郑重) 3.指导朗读。 四、朗读全文。感受课文中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分别说说三位上任者的所作所为及众兽的表现。 二、指导写生字。 1.认读生字。同桌互认,自由认读,比比谁记得快? 2.扩词,比比谁的词又对又多。 3.指导写字,重点学习。 令:ling后鼻音 轮:左右结构,轮流。 直:独体字,不要少写横。 期:左右结构,左边的“其”不要多写一横。 第:上下结构,与“弟”加以区分。 4.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三、指导完成“读读写写”。 四、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选万兽之王 袋鼠:跳着走路 尊重别人 小猴子:照自已习惯方式日子 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色是“朗读感悟,想象体验”。 1.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体验情感。教学设计中以重点词句为“抓手”,以朗读训练为“桥梁”,借助课件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童话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练读、演读、悟读,进而体会童话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神气极了”的精彩演读、“议论纷纷”的'情境创设、“叫苦连天”的角色体验、“跳得怎样”的词汇积累与运用等,都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重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的特点。 2.引导对话,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关心童话中的人物,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与小猴子、猫头鹰、袋鼠的对话中,既是对文本所蕴含价值观的感悟和认同,也是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 其次,本课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方面颇见功力。一是教师依学情变化,调整教学方案,体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的思想;二是对精读与略读处理恰当。精读段落──浓墨重彩,细腻而活泼;略读段落──惜墨如金,简洁而明快。三是讲究变化。如第四自然段,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默读中静心思考,从书中找疑,在合作中解疑,质疑、解难与朗读训练有机结合。 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教学重点: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味文本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以及父亲为什么快活。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并标好自然段。 2、多媒体课件。 3、田字格。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喜”和“重”。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8自然段,让学生初步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朋友,你们看,它们唱着歌儿来了。(播放鸟叫声图片) 看了这些鸟儿朋友,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鼓励学生能抓住鸟儿的羽毛、声音、颜色等方面用上优美的词语来赞美鸟儿)。 预设:这位同学懂得把句子说完整,真棒! 你能用上优美的词语来赞美鸟儿,真了不起! 这位同学能从鸟儿的声音来赞美它,值得大家学习!??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有位父亲也和同学们一样,也非常喜欢鸟儿,今天,我们就学学这位父亲和鸟之间的故事吧。 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吧! ( 预设如果学生课题读得不到位:老师想给你们提个醒,如果你们能把“父亲”的“亲”读得轻些,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题读得更加动听,让我们再来试试吧!)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A、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 情况。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生字你会读吗?(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B、检查字音。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生字的字音要特别注意的?(指名回答。) C、识记生字。看来生字的字音难不倒大家了,那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你们觉得比较难记的,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蒙、腾、黎”的识记方法。) (2)认识生词。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生字的字音和字形了,那老师把这些生字藏进词语中,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父亲 惊动 快活 潮湿 容易 气味 猎人 黎明 雾蒙蒙 热腾腾 浓浓的 喃喃地)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让这位小老师带领大家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指名学生领读。) (3)、检查句子。 那老师把这些词语送回句子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6句,请学生齐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方式。) (4)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看来大家都预习得不错,那预习完课文,你们知道父亲喜欢什么?(指名回答: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指导朗读。 三、品读课文。(学习课文3—8自然段) 1、自由读第3——8自然段。 是啊,父亲非常喜欢鸟儿,他对鸟儿也应该非常地了解。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3到8自然段,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父亲对鸟儿的了解,请你用“——”画出来,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交流。 3、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师:谁来说说你画出的句子?(指名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课件出示句子) 师:你从父亲的哪些动作看出了父亲对鸟儿的了解? 预设1:学生找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结合板书:望 闻 师:“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这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又”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生:看了很多次,闻了很多次) 师:你能说说这类的词语吗?(生说。指名3、4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了又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听、说、写、跑等都是什么样的词语?(动词)以后当一件事情做了很多次就能用上这样的词语,使我们说的话变得更加生动。 师:父亲为什么要望这么多次,闻这么多次?(预设1、生:父亲非常喜欢鸟。师:父亲这么喜欢鸟儿,他对鸟儿也应该非常了解,那么这么爱鸟的父亲在树林中为什么还要望这么多次,闻这么多次?请你联系上文找找答案。引导学生找出“雾蒙蒙” 。)小结:像这样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预设2、生:因为这是一片雾蒙蒙的树林。) 师:那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带有浓雾的树林。)指名学生回答:(很多雾,看不清楚。) 师:在有着这么多雾,看不清楚的情况下,父亲居然能发现林子里有不少鸟,可见父亲?(指名1、2个学生回答。生:父亲对鸟很了解。 父亲非常喜欢鸟。) 朗读句子。谁能带着父亲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2、3个学生读。全班齐读。) 在雾蒙蒙的树林,父亲通过上上下下地——生读:望了又望,用鼻子——生读:闻了又闻。父亲通过望、闻这两个动作就发现了——生:林子里有不少鸟。 (2)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课件出示句子对比:他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 A、齐读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点。 B、“喃喃地说”是怎样的说?声音是大声还是小声?速度是快还是慢?(指名读句子。)父亲为什么要“喃喃地说”?(体会父亲对鸟儿的喜爱,生怕惊动了鸟。) C、对比两个句子,体会“喃喃地说”。 D、句式训练。 a、小明考了100分,他()地说:“我终于考了100分了。” b、小红刚买的铅笔丢了,她()地说:“真倒霉,我的铅笔又不见了。” c、今天是小东的生日,他()地说:“( )。” 小结:平时,我们在说的前面如果也能用上这样的词语,不仅使句子更加生动,还能让我们体会到人物的心理。那我们也来说一说吧。 师:谁还找到了其他的句子,也能看出父亲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3)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师:你从这句话中什么地方看出父亲对鸟儿的了解?(没有风,叶子在动;闻到了鸟味。) 师:父亲在说这句话时的声音应该?(指名生: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结合板书:话音轻 父亲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是因为什么?(生:父亲很喜欢鸟。)板书:爱鸟 你能把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指名2、3个学生读。全班齐读。) 预设评价: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父亲生怕惊动了鸟,话音真轻啊! 轻点,别惊动了林中的鸟。 你能加上动作读,真了不起! (3)“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指导读。 师:父亲望见没有风,叶子在动,知道了什么?(生:林子里有不少鸟。预设评价:你也能(你们现在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真了不起。)父亲还闻到了鸟味,而我呢?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那真的有鸟味吗?父亲是怎么说的?(指名回答:“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课件出示句子。) 师:你们觉得父亲在说这句话时能像刚才同学那样读得那么大声吗?那声音 要怎样?(轻声,生怕惊动了鸟。)看,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多么有用啊!现在你能学着父亲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吗?(指名1、2个生读。) 感悟爱鸟 师:那树林里过夜的鸟是怎样把自己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的?请看看图片,谁来说说?(紧紧地挨在一起。靠在一起。) 师:是啊,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紧紧地挨在一起,把自己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这样才散发出了鸟味,而这淡淡的鸟味,只有谁闻到了?(父亲)为什么只有父亲闻到了? 预设1: 生:父亲闻了又闻。师:是啊,父亲闻了又闻,闻得多仔细啊。父亲能在浓浓的草木气味中,闻出了我闻不到的这淡淡的鸟味,可见父亲?(指名1、2个生回答:爱鸟 了解鸟)结合板书:爱鸟 预设2: 生:父亲很喜欢鸟。 师:是啊,正是因为父亲喜欢鸟,才能在浓浓的草木气味中闻出那淡淡的鸟味,看来父亲对鸟真的非常了解。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小结:父亲的望,父亲的闻,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鸟儿的了解,父亲轻轻的话语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去感悟父亲对鸟儿的了解以及他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四、指导写字。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两个生字宝宝(课件出示“喜”和“重”字。) 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该怎么把这些生字写漂亮吧! 1、这两个生字读什么?(强调“重”是多音字。喜字可以怎么记?(生说,师:十粒豆子落口里,真欢喜。) 2、学生自由观察生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生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个长横,横向笔画很多。)是啊,这两个生字的主笔就是长横,写得时候要平稳。横向笔画多的字,只有一个长横,笔画要紧凑些,横之间要写得匀称。(课件出示要点) 3、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4、学生练写,师巡视,强调“双姿”。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138页,认真描红生字,并书写一个汉字。老师要把带有“奖”字的小红花送给那些坐姿、握姿漂亮的同学。 5、展示作业。 请看看这位同学写得“喜、重”字,请评评他的字哪儿写得漂亮?评价时,请你抓住他是否把老师刚才强调的书写要点做到了? 6、学生继续练写。 现在请大家接着再写一个,注意是否把长横写平稳了,笔画写紧凑了。 《29 父亲和鸟》教学反思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我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的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我觉得,这堂课有这么些比较好的地方: 1、情境导入,畅谈感受,渲染了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理,让学生去感受,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还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落实低段的教学目标,夯实了识字写字教学。教学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了课文,课堂伊始,我就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从生字的字音、字形入手,让学生由字入词,由词入句,逐层递进,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3、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本节课中,我特别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情境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欣赏了鸟儿的精彩图片并要求学生说感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时,引导学生练说“ 了又 ”这类的词语,并进行了小结,让学生明白当某种动作做了很多次时,就能用上这样的词语。在引导学生理解“喃喃地说”时,我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对比,找出优劣,并让学生进行练说句子,让学生明白在说的前面用上这样的词语,可以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总感觉课堂上还有牵着学生走的痕迹,仍然放不开。如果换一种思路,又怕自己把握不住。特别是在感悟部分,虽说已经设计了“从哪些句子看出父亲对鸟儿的了解?”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在反馈时,我还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老师的事先预设,牵着学生“走”,在学生的学路和我教师的教路发生裂层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良好的知识功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缺乏的正是这种教学机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多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流程,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课堂中的生成能更精彩! 教学设计方案 篇8一、课时要求: 1、讲读24小节,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2、理解到处、又、很、也、怎么办、一个一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用看见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三、教具: 1、多媒体2、瓶子及石子若干3、录音机 四、教学形式: 分组教学实验法讨论法五官体验法尝试法 五、教学过程 :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1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A、出示词: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 B、数一数:瓶的第9笔是什么?(乙) C、出示: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D、请把书翻到第110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选词填空,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⑴自己做。 ⑵交流:谁愿意来说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 ⑶都对了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 2、新授: A、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B、⑴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⑵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 ⑶我们来读读课文。(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开始。 ⑷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 C、学习第2节。 ⑴真聪明,找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始。 ⑵轻声读交流 ⑶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①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 愿意把第1句读给孙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②用看见说话。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 你看见了××,××怎么样?(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 ⑷①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学习第2句) ②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开始。 ③小组自学讨论 交流: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 ④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 Δ 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⑤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齐读)(看图) ⑸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 ①自由找伙伴②指名2对③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D、学习第3节和第4节。 ⑴是呀,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⑵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 ⑶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乌鸦看见_____,于是,它把_____ ①小组自学。 ②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 ③请一组派代表来说齐说。 ⑷点出: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 ①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水会慢慢升高) ②乌鸦喝到水了吗? 动手做交流 小结: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请小朋友和孙老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 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 ⑸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3、总结全文: A、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 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B、朗读全文 C、总结: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