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社会领域中秋节的教案 |
范文 | 社会领域中秋节的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领域中秋节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领域中秋节的教案1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 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挂图15号; 2. 活动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活动过程: 1. 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与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引导幼儿讲述、分享。 2.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问: 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家》第17~22页“嫦娥奔月”。 4. 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故事。 5. 关于中秋习俗的交流与分享。 活动结束: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人们一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社会领域中秋节的教案2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1、中秋夜圆月图片 2、《嫦娥奔月》故事与视频 3、各地过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 4、准备几块月饼 活动过程: 1、看图引入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中秋节的夜景,鼓励幼儿想象月亮上有什么? 2、介绍《嫦娥奔月》的传说,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知道的中秋节习俗。 ①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并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②了解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 引导幼儿讲述中秋节的习俗;教师出示各地过中秋节的照片。 3、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教师把准备好的月饼切块,大家一起分享品尝月饼。 社会领域中秋节的教案3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 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自制贺卡 活动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 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社会领域中秋节的教案4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2、大带小,尝试用搓、揉、团、压的方法制作出月饼,掌握收口揉圆的方法和印花按压的力度。 3、通过“大带小”活动,体验长大了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及一起制作、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前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请家长带领幼儿去超市,了解月饼的种类、制作材料及包装等。 2、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饼、赏月等中秋节课件。 3、油面、馅料、月饼模具、帽子、围裙,桌布等。 4、洗净双手,做好桌面、器具的消毒工作。 5、背景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1.大班小朋友分组向对口班级中小班弟弟妹妹们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古老的民间习俗。播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课件。 教师小结: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说说自己见过的月饼。 教师出示课件,从形状、图案,馅儿、包装等方面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制作步骤,大带小一起制作月饼。 1、一起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后个别发言。 2、教师现场演示:先取适量的油面团,在手中搓圆,然后压平,包上少量的馅,慢慢用手把饼皮向上推,收口揉圆。将模具上均匀沾一层薄薄的面粉,防粘,放入粘了面粉的饼团,用模具轻轻一压,再慢慢推出饼团,要保持月饼表面光滑。 3、提出制作要求:大带小一起用搓、揉、团、压的方法做出月饼,大班小朋友要帮助鼓励小班小朋友,要有耐心,失败了可以重新做。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结伴选择馅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 三、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大带小一起介绍一下制作的月饼是什么形状、图案、馅料。大班小朋友说一下制作过程中是怎样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的? 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伙房用烤箱烤熟,让孩子们一起品尝分享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并合影留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