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学教案 |
范文 | 【推荐】科学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用冰画画 2、冰块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玩冰块,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 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二、引导幼儿知道0摄式度以下水才结冰。 1、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水龙头会结冰吗? 2、为什么现在是冬天,我们屋里的水龙头没结冰呢? 3、教师小结:只有在0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屋里很暖和所以水龙头不结冰。 三、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1、教师:刚才玩的冰块是老师把水放在冰箱里结成的,里面放了一些彩色的纽扣,谁能想个办法把纽扣取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1)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2)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3)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 (4)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 (5)让幼儿观察实验结果。 四、让幼儿观察刚才玩的冰块,思考讨论: 1、说说冰块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冰块也融化了? 3、教师小结:手有热量,空气里也有热量,冰块吸收热量就融化了。 4、总结:刚才我们玩了冰块,冰是又冷又滑的,它受热后会融化成水。 五、趣味练习:用冰画画 活动结束。 科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生蛋和熟蛋的不同。 2、喜欢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鸡蛋 2.生蛋熟蛋若干,碗1个,水果刀一把。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1.出示照片:鸡蛋 你们看这是什么?(鸡蛋) 2.妈妈不小心把生蛋和熟蛋放在一起了,怎么办呢? (启发幼儿想办法) 二、找一找 1.出示实物鸡蛋 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它们谁是生蛋宝宝,谁是熟蛋宝宝。 2.请个别幼儿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摇一摇,它们是否有不同的地方。 教师给熟蛋宝宝贴上标志。 三、比一比 1.出示一个生蛋和一个贴标志的熟蛋。 (1)生蛋和熟蛋宝宝要进行转圈比赛,看谁转的时间长,我们一起来做裁判好不好? 教师在桌子上同时转动两个蛋,请幼儿仔细观察它们转动情况。 (2)谁得了第一名?为什么? 我们把生蛋磕在碗里 再把熟蛋剥开,再用刀对切 看看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一样。 (3)请幼儿看一看、晃一晃,拿手指碰一碰,幼儿观察生蛋和熟蛋的不同。 四、区分生蛋熟蛋的方法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1.旋转:生蛋不能旋转;熟蛋可以旋转。 2.摇动:生蛋摇动有晃动;熟蛋则没有。 3.外表:生蛋表面有污点(鸡刚生出来的蛋是湿的);熟蛋较干净。 4.照光:生蛋对太阳光有透明感;熟蛋没有。 5.温度:生蛋用手触摸(长时间)比熟蛋温度低些。 6.生命:生蛋有生命;熟蛋没有生命。(是否可孵化) 科学教案 篇3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科学教案 篇4设计意图 冬爷爷还不肯带走冬天的寒冷,春姑娘却已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一朵朵美丽的迎春花早早地接到了春姑娘的电报,绽开了它薄如丝绢的花瓣,像一只只玲珑可爱的小喇叭,报告着“春来了”的喜讯。以“迎春花”为这次活动话题,引导幼儿寻找春天开放的花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认识迎春花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用简短的语句较完整地描述迎春花的特征。 2、让幼儿观察迎春花,知道它是春天最早开的花。 活动重点: 认识迎春花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迎春花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春天来了 1、谈话活动,启发幼儿说说哪些迹象说明春天来了。 小朋友们,你们从哪里感觉到春天来了? 2、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春天到了。 迎春花是什么样的? 二、寻找、观察。 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去寻找春天最早开的花。 这种花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叫它迎春花? 迎春花美不美?它把我们的花园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 2、幼儿分散去寻找。 3、找到后,大家一起观察。 近看迎春花是什么样的? 三、幼儿观察,教师总结归纳。 说说观察的结果,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四、欣赏儿歌 教师先启发幼儿用语言来描述迎春花的特点,从幼儿描述的语句中提炼出简短的儿歌。 五、学会并懂得爱护花儿。 (1)讨论:春天很美丽,怎么保护春天里的花? (2)学习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帮助幼儿理解爱护花园里的花。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迎春花。 2、区域活动中投放棉签画“迎春画”,儿歌欣赏等。 3、寻找春天的花。 亮点与建议: 教师教态自然,图片准备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让让孩子大胆观察、大胆表达。幼儿常规较好,温馨的课堂氛围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观察迎春花,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认识。通过提问以及老师的引导,让幼儿表达自己对迎春花的想象和认识。整个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很高,也知道了我们要爱护花儿,不乱摘。这次科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迎春花,萌发了对春天的向往和憧憬,更激发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带着孩子去寻找春天的秘密,发现春天的美丽吧! 通过自身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梳理,能有效的帮助自己 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出教学方法中 改进的策略。俗话说:教无学法,贵在得法。不能说尽善 尽美,但只要尽量领悟纲要精神,力求有所思考,在思考 中提高成长。 科学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玩玩小吸盘 1、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玩玩饮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