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范文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去过紫金山吗?今天,老师想再带领大家来认识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华山”。(板书,齐读)这个“华”字是个多音字。(板书) 2、你们去过华山吗?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图片,简要介绍)华山在我国的陕西省,它又高又险,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登华山的路只有一条,而且曲折难走。 3、古时候,7岁的寇准登上了华山,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咏华山”。(板书,齐读)这首诗,大家都会读吗?试一试吧!(齐诵古诗)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分行带读 3、再次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二)分段学习 1、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高、美丽等等)板书:高 2、是呀!课件出示:华山真高。(指名读) 3、华山的最高峰有2160.5米,而我们熟悉的紫金山只有448米,就是说,要5座紫金山加起来才能和华山相比。或者说,要600多层楼才有华山那么高。课件出示:华山真高哇!(再指名读) 4、华山这么高,爬到山顶容易吗?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读一读?(理解“艰难”)。(指名读词、句子) 5、虽然难爬,但华山顶上却是别有一番景色,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配乐范读三、四两句,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6、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蓝天、山、太阳、白云) 7、自由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想想蓝天、山、太阳、白云在哪儿?课件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8、(指名读,指名说它们的位置)相机在黑板上画上简笔画:在头上、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 9、看到的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可以做动作) 10、你们读得真好!老师比原来更喜爱这这雄伟的华山啦!我想要赞美它一下!师朗读第一节。 11、你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赞美华山吗?课件出示: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2、站在华山顶上,小寇准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华山的雄伟、高大,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已经--情不自禁了。(出示词卡,指名读) 13、小寇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课件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齐读 14、你读懂了那一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其实课文里就藏着这首诗的意思,你能找出来吗? 15、配乐朗诵诗歌,加上动作。 16、寇准用短短几句诗就写出了华山的高和美,怪不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谁能学着先生的样子来夸夸他? 17、7岁的寇准已经能写这样的好诗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18、再次配乐朗诵诗歌。 19、小朋友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对华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们喜欢华山吗?(通读全文) 三、学习生字 1、小寇准的诗得到了先生的赞扬,小朋友们,你们想和他一样吗?那么,老师要看看今天哪个小朋友写字时最认真,姿势摆得最端正,老师也会对你连连点头称赞的。 2、看与、齐、称三个字的笔顺。 3、这三个字,你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很好的记住它们? 4、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笔画。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星星》这首歌么?今天上课前我们先听一听这首儿歌,好不好?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3、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互动) 1、自读课文。要求: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3、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大家认真听。问题: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板书。如: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下面同学们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好,哪个同学读懂了这个问题?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1)开始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让学生练习朗读。 (2)后来爸爸带他去散步,他发现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美丽。你能给大家读读这句话吗?让学生练习朗读。 重点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黑夜和白天是一样美的)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5、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教师出示: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会看到什么?练习用书上的句式说话。进一步体会夜晚的美丽。 6、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练读后,各自展示。听者评议 四、小结 五、指导生字书写(反馈)。 “步”,上小下大,下面是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在竖钩,右边没有点。 “光“第一笔是竖,不是点,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h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 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 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 (“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节 1、学习第3节: 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 (颜色) 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直接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 2、强调蚂蚁和蝈蝈的读音。(再读课题) 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夏天真热。指名读 。齐读。 是呀,夏天真的很热,太阳像火一样,这就是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汗流浃背 大汗淋漓。 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吧。齐读。 2、整体感知: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你觉得小蚂蚁搬得累吗?自己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辛苦、累。 (3)是呀,小蚂蚁搬得很累,汗都流出来了。用一个词表示就是满头大汗。 (4)读好满头大汗。指名读,齐读。 (5)小蚂蚁背呀、拉呀,有没有偷懒的,谁来读好这个词?个个满头大汗。 4、同学们想一想:小蚂蚁除了用背、拉的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呢?(推、抱、扛、抬、顶、举、咬、拖)交流。(动作演示) 5、是呀,小蚂蚁非常辛苦,天气这么热,还在卖力地搬粮食,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 6、小蚂蚁真勇敢,真勤劳呀!用我们最美的读书声来夸夸这群小蚂蚁吧。 三、品读文本,感受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蚂蚁在烈日下起劲地搬粮食,干得热火朝天,蝈蝈们在干什么呢? 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想象一下,蝈蝈们除了唱歌,睡觉,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干什么? 2、对比总结,引导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 3、蝈蝈们的生活如此自由自在,怪不得在看到蚂蚁搬粮食的时候都笑蚂蚁是傻瓜。 (1)蝈蝈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嘲笑,讥笑) (2)蝈蝈会怎么笑话蚂蚁呢? 可以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说说。 (3)(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蝈蝈嘲笑蚂蚁的语气。 4、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蝈蝈看见蚂蚁在搬粮食,不但嘲笑蚂蚁是傻瓜而且自己都躲到了大树下乘凉。你觉得这是几只怎样的蝈蝈? 5、让我们拿起书,摆好读书姿势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蝈蝈自由自在的样子。 6、朗读比赛:同学们,同样是在夏天,蚂蚁和蝈蝈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请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做勤劳的`蚂蚁,读第一自然段,第三、四组的同学做懒惰的蝈蝈,读第二自然段,比比哪一组读得棒。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 (1)听,(课件播放风声)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看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天气这么冷,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4、此时的蝈蝈: (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真是一群可怜的蝈蝈呀! 5、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女生读蝈蝈的句子。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六、课外作业,延续语文的快乐 1、背诵课文。 2、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教材分析: 《识字8》是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语言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本课虽为谚语,但韵文味道很浓,各句虽然意思独立,但从韵脚来看全文一气贯通,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好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谚语的意思,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教学难点: 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谚语课前可以写成纸条或写在黑板上,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最近几天,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从哪儿学来的?(及时表扬学生多途径地积累生字) 2.今天,我们识字的课文将与科学有关。(随机出示课题,指名读) 3.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科学小知识呢?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悟,解决字词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2.全班交流 3.小结:科学知识真是无处不在啊!(教师过渡语: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想要更好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就需要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了,请大家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桌互读互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识记“初”,给“寒”字组组词。 6.读准了生字,再读课文,会更好。请小朋友们拿起书,大声读课文。觉得自己读得好的,用笔画个月亮,奖励自己。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句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⑴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奖给自己弯月亮,有的小朋友奖给自己圆月亮(教师板画),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一句是写弯月亮?哪一句是写圆月亮?(随机出示: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①“娥眉月”是什么样的?读词语“娥眉月” A、摸摸自己的眉毛,瞧,弯弯的眉毛下面还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呢,指“目”你记住它了吗?“眉”还可以组哪些词? B、出示:眉毛、眉头、眉心、愁眉苦脸、眉开眼笑 C、给“愁眉苦脸、眉开眼笑”做做动作。 ②“月团圆”指的就是这个圆圆的月亮。每月十五、十六时候,月亮是圆圆的。 ③初步认识农历,朗读句子。 A、老师这里有一张月历,你能把“娥眉月”和“圆圆月”画到相应的日子里吗?(指名说) B、原来初三、初四、十五、十六藏在这里呀!你真了不起! C、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① 导入:如果看到太阳、星星,我们又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 指名读句子。 ②质疑问难: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③根据学生需求组织教学 朝看太阳辨西东 如果早上,你看到太阳,知道是什么方向?(看图或用简图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也可以读句子说理由) 夜望北斗知北南 A、说“北斗” a、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说“北斗” b、课件演示或看插图:北斗七星闪烁,请学生连一连,说说发现。 c、说话:北斗星像什么。(出示:北斗星像 。) d、生字复现:“斗”是今天要学会的生字,你想怎样记住它。 B、你知道面对北斗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引读句子:“夜望北斗知北南” C、指导朗读句子。 3.合作学习第3~5句话,互帮互助,读懂句子。 ⑴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课文中还有3句话,讲了3个科学知识,小朋友可以合作学习,看看哪一组本领大,自己学懂课文。学习的时候,老师建议你们先读句子,再说说句子中的意思。注意,一个小朋友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要认真地听。 ⑵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⑶反馈:你读懂了哪一句话?(读句子,说句意)随机复现生字、加强识记,随机指导朗读。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湖畔:湖边 畔:边(出示图片,请学生点一点)例如读读“湖”,湖畔;再给“湖”找个朋友。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南归:从南方回来 归:回 寒: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一场:chánɡ 秋雨一场场地下,气温也慢慢降下来;十场秋雨后,冬天也就来临。 4.通过课文得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少知识。我们可以从月亮的变化,知道 ;可以用看太阳和北斗星的方法知道 ;可以根据蜻蜓飞的高低,知道 ;可以通过大雁和燕子飞的方向,知道 ;还可以秋雨下的场数,知道 。 5.小朋友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学习,一下子就把课文的意义读懂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⑴要求:老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 ⑵同桌对对歌。 6.介绍谚语,看图背诵。 ⑴师:课文中的5句话,都叫谚语。谚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⑵那你能记住这些谚语吗?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背诵课文。 7.还知道哪些谚语?展示给同学。 四、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这个字的哪部分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五、作业布置 记住课文中的谚语,能把这些谚语告诉家长或小伙伴。 板书设计: 北斗星 斗气 转身 转动 一场雨 广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