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新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 |
范文 |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范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能填几?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范文2教学目标: 1、 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分分填填,温故铺垫。 1、 填空: 三( )十二 ()六十二 二( )十八 ()六十八 2、 ⑴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 )个。 ⑵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 )人。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师:一天,猴妈妈买了12根香蕉,要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要使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满意,猴妈妈要怎么分香蕉呢? 生:平均分。(板书: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 磁铁代替香蕉分一分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表示有2只猴子,用磁铁代替香蕉,有谁要上台来帮忙分香蕉? 师:我们看每只猴子分到了6根香蕉,每只猴子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了。 2、 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师:像这样平均分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师:注意,这个算式里面有一个新的数学符号“÷”,叫做“除号”。你们看,它的中间是一条横线,上下有两个小圆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把这个算式读出来? 生: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学生跟读2遍。 师:现在谁能说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6表示每只小猴子分到6根香蕉。 师:那么整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6根。 3、 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意义 师:现在猴妈妈让小猴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那么需要几个盘子呢?(板书: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个盘子。) 师:可以看出一共是需要3个盘子,能把12根香蕉分完。 师:这个分的过程是平均分吗? 生:是的。 师:那我们还是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刚才分的结果。12÷4=3(个) 学生读一遍这个算式。 师: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4表示1个盘子装4根香蕉,3表示用了3个盘子。 师:整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把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3个盘子。 师:我们都知道加法、减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同样的除法算式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师:(总结)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除得的结果叫做商。 师:刚才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运用了除法,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解决呢? 总述:以后我们遇到平均分的问题,比如求每份是多少或求分成了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三、实践操作,拓展思维。 1、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除法算式表示。(学生分小组合作,在全班交流。) 2、看图填一填:(同学们帮小猴解决了难题,小猴又拿出一些水果来感谢大家。)出示水果图。 (1)12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2)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 3、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6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得几根骨头? 4、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5只猴,正好分完。猜一猜,这堆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5、数学书38页试一试。 四、总结回顾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范文3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 2、出示只题图:你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3、揭示课题。 二、感受新知 1、 动手操作 现在老师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可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老师呢? 2、学生汇报分的情况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电脑上拖动苹果演示学生的分法。 3、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分 4、 根据这种分法,你能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 1和9 1+9=10 9+1=10 10-9=1 10-1=9 2和8 2+8=10 8+2=10 10-2=8 10-8=2 …… 4、对数游戏 老师出示一张数学卡片,你伸出的手指数和老师的数字合起来是10。如我出2,我出8,2和8组成10。 三、巩固练习 (1) 连线 (2) 摘苹果 (3) 猜电话号码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范文4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分苹果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 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 (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a、除法横式: 20 ÷ 6 =3(个)……2(个) b、除法竖式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