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 |
范文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入本课。 二、新授: 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一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鼓励学生: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交流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 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 三、看图列式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 2、鼓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路。 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 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四、练一练: 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三题,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2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12x4x6=288 小组三:12x3x8=288 小组四:12x20+12x4=288 小组五: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研究笔算方法 8、巩固法则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学的口算乘法练习。 二、新授。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提出问题:卖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3、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并问:12×3怎样计算? 4、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5、出示第二个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6、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计算:15×3 与12×3有什么不同 7、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三、练习。 完成P3第1~4题 1、2题可独立完成。 2、4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适当的辅导。 四、评价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提高?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列出算式:1、12+12+12=361、12×3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计算方法。教师板书:10×3=302×3=6所以12×3=36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尝试解答。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可以用笔算的计算顺序来解答也可有其他的方法,必须掌握扎实,多复述。 做完后小组交流 学生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2×3=3615×3=45 10×3=302×3=610×3=305×3=15 30+6=3630+15=45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 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 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4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 2、体验小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不同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具准备: 投影片(P4的情景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文具店里学到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师出示下图) 师:图片中告诉我们什么? 生1:奇奇文具店中铅笔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 生2:丁丁玩具店?? 师:你能从中提出个数学问题吗?生3:哪个文具店中的铅笔盒便宜? 生4:要买书包应到哪个文具店去买???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师:同学们想一想,去哪个文具店中的买铅笔盒便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师:谁能说一下。 生1:去奇奇文具店买,因为4.9元小于5.1元。师:你是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呢? (3)汇报交流。 生1:因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く5.1元。 生2:因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淘气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 同学们说帮不帮?(帮) 师:小淘气想买一块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买,同学们帮他选一家,好不好?(好) (1)学生自己比较大小。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比较的?(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填一填。 1.25元○2.4元0.48元○1.3元0.05元○0.50元3.06元○3.60元6.00元○6.0元4.95元○4.94元小组自己练习。 2、到哪个商店去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1:我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生2:我知道小数的大小比较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元○5.1元 ①4.9元=4元9角②5.1元比5元多,5.1元=5元1角4.9元比5元少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6【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判断、举例等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并会直观地区分这两种现象。 2.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学具纸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运动画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不过呀,在没有看画面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认真观察的同时要开动你聪明的脑筋思考:它们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的样子一样吗?同学们还可以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它们运动时的样子。好,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出示课件:火车,电梯,缆车,轮船,风扇,钟摆) (学生认真观察) 师:那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时的样子分分类吗?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分为一类,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的,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轮船,风扇,钟的指针的转分为一类,它们都是转动的。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 (板书:平移、旋转)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平移和旋转”。(把课题补充完整) 游戏: 『二』 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你能正确判断出下面的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 (出示课件:判断平移和旋转)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呢?(指名举例)。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刚才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平移和旋转做出来吗? 师: 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它的,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楼在现实中会平移,旋转吗?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会,有的说不会;下面老师就领着大家一起去看一下工程师们是如何让整栋大楼平移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上海音乐厅,始建于1930年,是当时上海的一流电影院,1959年改成音乐厅。为了更好的保护它,上海市政府决定对它整体平移,20xx年从原址向东南整体平移了约66米,使得上海音乐厅终于重放光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的过程。 师:同学们,听了这件事,你们说神奇不? 师:是啊,真是太神奇了!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只要我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面让我们也来研究研究平移吧! 『三』: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创设情境,感知平移的距离。 情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要给图中的这座房子搬家,请同学仔细的观察小房子是在做什么运动?(平移)向哪边平移的?(右边),你们能判断一下这小房子到底是平移了几格吗? 师: 好的,同学们,先别说出答案,请你拿出你们手中的这两张卡片,自己动手移一移,移动一格,数一格,然后说出这个房子是向右平移了几个格呢?也可以两个人商量商量看,好,现在开始。 师:同学们小房子向右移动了几个格子。(6个) 师:同学们,其实要看一个房子平移了几格,你看的这个点不能变,你不能说一会看这个点,一会看那个点。 师:同学们看老师来演,我们先在原来小房子上找到一个定点,然后在移动后的小房子上找到这个点,这个点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2)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师:好的同学们,这个问题咱们搞明白了,如果给你一幅图让你来判断它们分别向哪平移几格,你能准确的作出判断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移一移,数一数。 【四】.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师:刚才孩子们又能移,又会数,如果请你们在纸上把平移后的图形画出来你们会吗? 师:比如说我想请你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之后的图形画出来,你们能吗? 生:能 师:别急着动笔;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来演示。 师:先找到图形中的一个点把它平移,再找到其余各个点,把它们平移到相应的格子,然后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师:请大家把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画出来,自己用刚才的方法画画看 (学生动手画图) 『五』总结 师:随着钟表指针的旋转,这节课也即将结束,孩子们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的是(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像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像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是旋转呢? (学生自己总结,老师补充)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例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身边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好吗?课堂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一下有平移和旋转得到的美丽的图案,去感受一下平移和旋转带来的艺术之美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7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简单小数的比较问题。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认识小数对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过小数甚至用过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旨在将日常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地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加、减法的计算。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位或两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做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课标分析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发展数感。 2.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会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4.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8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进行加法、退位减法。小数点对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主体图。(用幻灯投影或挂图) 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到商店里买学习用具。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些商品的单价:铅笔盒6.8元,书包25.8元,练习本2.6元,橡皮擦0.5元,卷笔刀0.8元,铅笔0.6元,水笔 1.2元)。 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 1、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小数,请猜一猜,我们也应该学习小数的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教学例3 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 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 (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 (3)要点分析。 ①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 ②观察算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 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3、教学例4. (1)提出问题: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直接计算。 0.2元=2角 8角-6角=2角结果正确 (3)出示例4 一枝水笔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①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 ②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 1.2-0.6=0.6元 ③说一说计算要点。 两点:一是小数点对齐;二是减法退位,方法于整数减法退位是一样的。 4、课堂小结 (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96页的“做一做” 第(1)题是小数加法。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既有小数加法知识,又有小数大小比较知识。 第(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进行计算。 2、补充问题。 图中“找你6角”,猜一猜:小红给售货员多少钱,可能,买了什么商品? 启发:找出购买商品的钱数尾数有4角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1-3下列各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9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 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10【教学目标】 1.能正确估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是几位数,能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板演竖式计算。 81÷9 84÷7 54÷3 68÷2 80÷5 56÷4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商是几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主题图,并提出问题: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 师引导思考:求“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同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88÷6=□。 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学生交流估算:因为600÷6=100,所以888÷6的商肯定比100大,商一定是个三位数;或者先假设商是三位数,那么最小的三位数是100,100×6=600,而888比600多得多,所以商一定是三位数;或者888÷6,百位上的8比6大,所以商一定是个三位数。 师质疑并引导:到底我们估计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竖式书写过程,师最后课件出示完整过程: 888÷6=148(千米) 2.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图片,让学生结合方格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先指名学生看图说一说,再根据学生汇报加以说明:先把600平均分成6份,600÷6=100,在竖式百位上商1;再把240平均分成6份,240÷6=40,在竖式十位上商4;最后把48平均分成6份,48÷6=8,在竖式个位上商8.结果是100+40+8=148,所以888÷6=148。 3.估一估商的位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估一估练习题。让学生按照上面学习的方法来估一估下面三个除法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并在小组内交流估计的方法,再算一算验证一下。 4.小结:当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1题。 (1)画一画,分一分,然后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在小组内交流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再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2题。 (1)让学生估一估每个算式的商是几位数。 (2)学生计算各题的商,并对照估计的商,初步判断结果的正确性。 (3)交流对照计算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3、4题。 第3题,第(1)小题是求把685本平均分成5份,求一份是多少,列式:685÷5=137(本);第(2)小题是看584厘米里有几个4厘米,列式:584÷4=146。 第4题,先求一共有多少颗幸运星,用375+309=684(颗),再把这684颗幸运星平均分成6份,装在这6个盒子里,列式:684÷6=114(颗),即为每个盒子装的颗数。这里要注意的是,“送给幼儿园的6个班”这个条件是多余条件,在这里与所解答的问题无关。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还学习了判断商的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三位数,商也是三位数。 【教后思考】 在求商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几位数,让学生在除的过程中理解第一次得到的商应写在百位上,然后尝试列竖式进行笔算,并引导学生将前面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上来,优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2、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叙述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带了一个蛋糕来为他祝贺,他们俩会怎么分这个蛋糕?(对半平分) 每人能分到几个蛋糕?(讨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 1、(交流,汇报)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几个蛋糕呢?(半个) 2、半个蛋糕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3、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指导的读法和写法。 4、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个蛋糕。 5、动手操作 (1)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纸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颜色,并说一说。 (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看图说一说 A、把一个圆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是( )个圆形纸片。 B、把一个三角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纸片的,是( )个三角形纸片。 C、学生自己选一个图形说一说。 (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一个正方形、圆……都是一个整体,因为整体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 (二)、认识 1、小胖和小丁丁正准备切蛋糕时,小巧和小亚也来祝贺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们决定四个人平分这个蛋糕,那又该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替代蛋糕,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 (1)交流方法。 (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样想的? (3)说一说是什么意思。会写吗?一起来书空一下。 2、动手操作 (1)你能从另外一些图形中找到吗?(每人再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这些图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没有它的? (3)看图说一说 A、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纸片的( ),是( )个正方形纸片。 B、学生自己选一个图形说一说。 (4)正方形和圆形纸片的涂色部分同样都是它们的,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12教学内容: 平方分米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dm2,建立1dm2的直观表象,知道它的写法 2、知道与它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让学生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与它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准备: 准备的正方图形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同桌互相说说学过哪几类单位?各有哪些? 1.我们学过那些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厘米、平方米 3.你能说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生: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 二、 中心 1、师:拿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进行比较。 阅读书P5对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定义,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 2、师:举例说一说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约是1平方分米。 3、师:你知道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吗?小组讨论 生讨论:可以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上打1厘米为边长的方格,观察1平方分米里有几个1平方厘米。 生动手操作(通过1分米=10厘米,把边长分为10段打方格)。 得出结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你知道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将100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搭成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 得出结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4、练习 10dm=______m 10dm=_______cm 10cm=________dm 1m=_______cm 8m2=_________dm2 6 dm2=_______cm2 700dm2=_______m2 100cm2=_________ dm2 三、小结 师: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检测练习: 练一练: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6000平方米=( )平方分米 板书: 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13教学时间:总第1课时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口算练习。学生计算,汇报交流。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3)试一试。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时间:总第2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口算。7×8+3=6×6+4=5×9+7=2.用竖式计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4)归纳总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3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2.探究算法。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3.归纳小结。 4.检验算式。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4课时 课题:练习一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2.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三、综合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第9题、第10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14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通过比较,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并学会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来自———,那你们知道刘老师来自哪里吗?(不知道)我来自中国蜜桔脐橙之乡——寻乌。【出示图片】 师:在我的家乡寻乌,家家户户都有果园,漫山遍野都是果树,同学们看:【播放果园图片】 师:这节课我们就边欣赏果园图片边解决数学问题。同学们看:这片果园就是我的邻居张大爷家的。【出示图片一】果园里种有桔子树和脐橙树。 出示复习1、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这个问题你能直接解答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已知条件或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棵树没有告诉我们) 师:对了,要解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问题,题目的已知条件必需要告诉我们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数量,现在我给这道题补上2个已知条件。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有40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让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说出算式和答案。 二、新授 (一)【出示图二】 师:看,这是李大伯家的果园,这片果园里有那些数学问题呢? 出示例1: 桔子树34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多6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指两名读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讨论例题的解法,师问。 (1)根据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能直接计算出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脐橙树的数量。) (2)师:要解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我们必需知道什么?(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数量) 师:桔子树的数量第一个已知条件直接告诉了,脐橙树的数量第二个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告诉,但我们可以根据第二个已知条件给出的信息先算出脐橙树的数量。怎样列式?(指名回答) 师板书:①脐橙树有多少棵? 340+60=400(棵) (3)第一步算出了脐橙树有400棵,第二步就可以算出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了,怎样列式?(全班回答) 师板书:②一共有多少棵? 340+400=740(棵) 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740棵。 (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有40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340+400=740(棵)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多6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①340+60=400(棵) ②340+400=740(棵)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2个已知条件,都是求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这两道题都有2个已知条件,而且问题相同,为什么这道题(准备题)用一步解答,而这道题(例题)却用两步解答呢?(因为第一题已知条件直接告诉了我们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棵树,而第二题已知条件只直接告诉了我们桔子树的棵树,橙树的棵树没有直接告诉了我们,所以,需先求出橙树的棵树。) 师小结:我们在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时,必需认真审题,弄清条件与问题,如果根据已知条件能直接求出问题的答案的,就用一步解答;如果根据已知条件不能直接求出问题的答案的,就要考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需用两步计算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师:今年邻居张大爷和李大爷为了发展果业,又开辟了一片果园,看:【出示图三】 这里又有两个数学问题,出示练习题1、2、 1、今年,张大爷家桔子树种了50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少种了100棵,张大爷家一共种了多少棵果树? ①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同桌讨论解法。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师板书算式及答案。 2、今年,李大伯家桔子树种了400棵,桔子树比脐橙树少种了100棵,李大伯家一共种了多少棵果树? ①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师板书算式及答案 四发展练习 【出示图四】 师:秋天到了,两位大爷家的果园丰收了,黄澄澄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两位大爷想让我们帮忙算一算果园的收入,你们愿意吗? 出示练习 张大爷家的桔子买了4万元钱,脐橙卖的钱数是桔子的2倍,张大爷家的桔子和脐橙一共卖了多少钱? ①(出示练习要求:把题目读一读,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把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师巡视指导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订正答案 3、李大伯家的脐橙买了9万元钱,脐橙卖的钱数是桔子的3倍,李大伯家的桔子和脐橙一共卖了多少钱? ①(出示练习要求:把题目读一读,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把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师巡视指导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订正答案 五、小结评价 在我的家乡——寻乌,像张大爷李大爷这样的果农有很多,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收获着成功和希望。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努力,你又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六、拓展练习:创编只有2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15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