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监测方案 |
范文 | 关于监测方案集合六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监测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监测方案 篇1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规定(试行)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市XX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季行动方案》渝食安委 按照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的XX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卫办监督〔XX〕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 结合我县实际,发〔XX〕164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从而了解和分析我县食品污染水平。获得XX年 自治县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以及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数据。 (二)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进行风险预警,降低我县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及责任单位 (一)其中:检测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完成以餐用具消毒效果监测及食品监测。样品来源采取购买的形式采集(见附表1责任单位: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配合单位:县 食药监局、工商局、商务局、卫生监督所。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微生物及毒素、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等风险因素进行监测(见附表2责任单位:县质监 局。 (三)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见附表3责任单位:县工商局。 (四)餐饮服务食品、餐饮具、工用具等进行监测(见附表4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五)生猪、肉牛、山羊饲养场等畜禽养殖和预混料进行检测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和菜克多巴胺及动物疫病等进行监测。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 (六)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开展监测。责任单位:县农委。 (七)食源性疾病监测 1.监测单位 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②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 对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学处理,县疾控中心协助质监、工商、食药监局等部门开展食品抽样检测。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和报告。 2.监测内容 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报告。 ②食品安全事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报告。 三、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四、保障措施 同时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设备投入,县财政将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顺利开展。 五、信息通报 及时上报县食安办,监测责任单位发现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或特定食物中污染水平异常增高时。由县食安办立即通报各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监测方案 篇2一、指导思想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明确职责,加强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严密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提高科学防控能力,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发势头,促进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达100﹪,监测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不超过3‰,无公害防冶率达到90﹪以上。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治早、治小、治了”的目标。 三、组织落实 为确保我县20xx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落到实处,决定成立20xx年度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同志组成,同志兼任技术负责人。 根据我县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全县各场站配备一名测报员负责本辖区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名单见《20xx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数量及责任人汇总表》)。各单位测报责任人如有调整需在3月8日前将名单报局灾害防治股。县局灾害防治股负责调查期间的技术指导与质量抽查以及全县资料的汇总上报等工作。 四、测报点设置及监测面积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测报网络体系建设。结合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全县共设置各类测报点94个,其中:省级黄脊竹蝗专职测报点1个、市级萧氏松茎象专职测报点1个、县级测报点92个(具体为松材线虫病测报点18个,松针褐斑病测报点2个,杉木炭疽病测报点1个,油茶炭疽病测报点4个,油茶软腐病测报点4个,杨树病害测报点5个,萧氏松茎象测报点14个,松墨天牛测报点18个,松毛虫测报点12个,黄脊竹蝗测报点4个,杨树食叶害虫测报点5个,杨树蛀干害虫测报点5个)。 全县实际监测面积726.9256万亩·次(其中:松材线虫病2×79.7976万亩,松针褐斑病2×0.9782万亩,杉木炭疽病2×1.6881万亩,油茶炭疽病2×3.2403万亩,油茶软腐病2×3.2403万亩,杨树病害2×0.1906万亩、萧氏松茎象2×69.6569万亩,松墨天牛2×82.1923万亩、马尾松毛虫监测3×78.5952万亩、黄脊竹蝗监测2×4.20xx万亩,杨树蛀干害虫2×0.1906万亩,杨树食叶害虫2×0.1906万亩)(具体详见附表)。 五、工作要求 (一)抓好信息的采集。今年测报工作以林业工作站、林场(厂)的测报员为主,林主、护林员为辅,各自负责辖区内的林业有害生物预警工作。要坚持点面结合和专群结合,做到测报信息真、早、准。各单位要结合营林生产和森林管护,扩大森林病虫情的监测面。要大力宣传普及森防知识,调动林主和广大林农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测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抓好信息的上报。各场站测报员要根据各类森林病虫害上报要求,按照“20xx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资料上报时间安排表”(见附件)时间以“测报资料”形式上报县局灾害防治股,资料上报要规范、迅速准确、全面完整、实事求是。严禁迟报、缺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发生。对病虫情监测工作不及时,使病虫情蔓延成灾,造成经济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批评,扣除森防测报补助费,并将上报资料列入年度绩效考核。 重大、突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要及时做到一事一报,其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发生面积、发生程度、扩散的区域和蔓延趋势。 (三)抓好测报工作的档案管理。建立森林病虫情信息资料建档保存制度,县、乡(场)两级对测报信息进行存档管理,分类保存。各单位设资料柜,保留本辖区内各年度采集的原始森防测报信息,并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管理,保证信息档案的完整和长期保存。 (四)抓好测报质量检查。按照“质量为先”的要求,强化森防测报质量检查验收。严格执行森防测报检查验收制度,把森防测报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森防测报的全过程,县局将按照有关测报规定加强对各单位测报员的测报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基层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六、经费保障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属野外作业,任务重、时间紧、作业环境高度流动分散,为确保监测预报工作顺利开展,县局将按照人社部、财政部有关林业调查规划事业单位职工野外工作津贴标准(人社部发〔20xx〕60号)优先保障工作经费。 监测方案 篇3为保证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掌握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状况,并根据监测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研究完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通过监测工作及监测信息的发布,进一步加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引导人民群众健康消费。20xx年确保实现全区蔬菜、大米、水果农残超标率(定性快速检测法)控制在2%以内。 二、监测重点 20xx年在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的基础上,对蔬菜、水果、大米生产基地进行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动态监测,对获证“三品”农产品和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专项抽查,全面掌握全区农产品质量状况。 三、监测方式 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采取定期定点抽检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对蔬菜、大米、水果、食用菌等大宗农产品以定期定点监测为主;对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农产品、获证“三品”农产品以及食用菌产品采取专项抽查的方式进行跟踪监测。 被确定为监测点的单位应该积极配合,接受抽检。凡拒绝抽检的,该单位在该次抽检中被定为不合格产品的生产或经营单位。 四、监测承担单位 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承担,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由所在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承担。 五、监测任务 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全年依法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例行(日常)监测工作,在各监测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农残抽样检测,全区全年完成抽检任务960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所在乡镇农产品质量例行(日常)监测工作,全年完成抽检任务480个。 六、监测种类 监测的蔬菜种类在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西葫芦、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生菜、菜心、蕹菜、芹菜、扁豆、荷兰豆、四季豆和豇豆、食用菌中选择。 监测的水果种类品种以生产的西瓜、桃子、李子、梨子、葡萄和柑桔为主。 七、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一)检测项目和方法 农残快速检测法。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情况,执行ny/t448-20xx标准。 (二)判定依据和原则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进行判定,所监测项目全部合格者,判定为“该批次样品所检项目合格”,有一项指标不合格者即判为“该批次产品不合格”。 八、监测结果报送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将开展例行监测工作的结果每月底用电子邮件、传真或规范文件形式报送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 监测方案 篇4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管理,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五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2、全面深入了解我县教育教学现状,科学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所有学校争先进位的积极性。 3、促进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防流堵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4、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作为评价各校教学质量的依据。 5、逐步建立全县学生发展状况数据库、学科质量数据库,为全县教育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范围及内容 监测对象为全县中、小学在籍在校生(以学籍电子档案为依据),监测范围为《课程标准》规定开设的所有科目。 监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监测试题难易得当,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监测方法采取纸笔监测、面试监测和实际操作监测相结合。 三、监测办法 质量监测总分为120分(其中附加分20分)。监测类型为集中监测、随机监测、特长监测三种。集中监测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等五项赋分。随机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赋分。特长监测按比赛获奖、大课间活动、测试三项赋分。 (一)集中监测(60分) 高中、初中、小学的集中监测分别为高考、中考、小学毕业考试(明年以后将在三年级举行一次监测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分数)。 高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四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20分、15分、20分。 初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五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0分、20分、10分。 小学的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的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5分、15分、10分。 计分办法如下: (1)集中监测巩固率,即参加考试人数与参评人数之比。小学巩固率达97%、高初中达95%,记5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为防止人为的淘汰差生,巩固率可记负分,以充分抵消因淘汰差生而提高的其他几方面的得分。 参评人数=(学籍数+转入数+复学数+其他)-(转出数+休学数+其他)(县内转入、转出均应主动到教育科备案,转到县外应到教育科审批,否则视同流失)。 (2)集中监测平均分,即学校总分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 集中监测平均分赋分: (3)集中监测及格率,即学校总分及格人数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及格分数=总分×60%。 集中监测及格率赋分: (4)集中监测优秀率,即学校总分达优秀人数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优秀分数=总分×80%。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最高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中、小学均扣0.5分。 (5)集中监测后30%的平均分,即各校位于后30%的学生的平均分。 后30%学生平均分赋分: (二)随机监测(高中40分,初中、小学25分) 即教育局每学年随机对全县某些学校、某些年级、某些班级、某些学科随机进行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三项赋分。高中以每学期末联考数据为依据,分值为平均分15分、及格率10分、优秀率15分。初中分值分别为10分、5分、10分。小学分值分别为10分、10分、5分。其计分办法是: (1)随机监测平均分赋分: (2)随机监测及格率赋分: (3)随机监测优秀率赋分: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高中扣0.4分、初中扣0.3分、小学扣0.2分。 参评人数、及格分、优秀分规定同集中监测。 为减少随机抽样的偶然性,对乡镇中心小学的村完小实行按类抽取,中心小学在学年初把全镇村完小按教学质量平均分成三类,并上报质量监测中心。在随机监测前抽签决定监测的学科、类别、学校、年级和班级。一类高中的随机监测以每学期的联考成绩为依据,二类高中以抽查数据为准。 (三)特长监测(15分) (1)比赛获奖(3分) 即每学年各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中小学生运动会、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获奖情况。计分办法如下: ①获县级以上个人一、二、三等奖的分别计10、8、5分。 ②获县级以上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00分、80分、50分。 所有活动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的,折半计分,以表彰文件、通报及获奖证书原件为依据(若按名次发奖,按1:2:3比例转化为一、二、三等奖)。计分办法是: 比赛获奖赋分: (2)大课间活动(3分) 学校举行大课间活动正常,且活动内容丰富,能有效提高学生锻炼水平。大课间赋分: (3)测试(9分,其中体育3分、音乐3分、美术3分。) 即:县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进校进班随机抽取学生,对学生音乐、体育、美术等知识和技能进行监测,计分办法是: 测试赋分: 高中不进行特长监测。 (四)发展性指标(20分) 发展性监测指标分为两项,即学年进位10分、学段进位10分。 (1)学年进位,即各学校集中监测排名比上学年集中监测排名进位情况。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10分,上年排名在前10%-15%名今年保持的.加8分,上年排名在前15%-2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虽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应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后得0分。 学年进位赋分: (2)学段进位,即各学校学段末排名比学段初排名进位情况。高、初中学段初成绩以入学成绩为准,小学学段初成绩以三年级集中监测排名为准。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10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0%-15%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8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5%-2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虽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应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后得0分。 学段进位赋分: 以上各项累计得分为各校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评定得分,其中发展性指标为附加分。初中学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实施,小学、高中学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实施。 四、评价办法 (一)分类比较: 高中: 第一类:一中、二中、新集中学、苏皖学校、大志中学。 第二类:四中、沫河口中学、刘集中学、小圩中学。 初中:所有公办民办初中,以及完中的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初中部。 小学: 第一类:局属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校本部等19个学校。 第二类:15个乡镇中心小学(以乡镇为单位)。 第三类:村完小、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各项分值以集中监测为依据。 同一类别的学校之间进行比较。 (二)分等评定: 优秀等次:监测总分达80分以上的单位 良好等次:监测总分达70-79分的单位 合格等次:监测总分达60-69分的单位 不合格等次:监测总分低于60分的单位 五、奖惩 (一)凡监测总分为优秀等次的单位,教育局颁发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其中乡镇中心小学全学区教学质量虽然达到优秀等次,但仍有五分之一教学质量不合格完小的,该乡镇中心小学不授予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 (二)凡监测总分排名较上年进位超过五名以上的单位,教育局颁发教学质量同比进步奖。 (三)凡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单位,通报全县,并责令整改,对第一年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学校进行重点帮扶,对校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学校校长引咎辞职。 (四)凡中心小学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为不合格等次的,通报全县,并责令整改,对第一年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小学校长及业务副校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校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小学校长及业务副校长引咎辞职。 (五)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综合评估。 (六)集中监测按各科任课教师总数20%的比例设学科教学一、二、三等奖(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2:3)。 六、违纪处理办法 (一)学生违反考试纪律,情节严重的取消考试资格,凡冒名顶替或在试卷上做特殊标记的,该学科作零分处理。 (二)学校对参考学生资审不严,为学生冒名顶替提供条件或为学生提供作弊便利的,该学科按零分处理,并视情节轻重,对校长及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三)监考教师不按考试规范程序操作,违反考试纪律,造成考场秩序混乱、集体作弊、出现雷同卷的或阅卷教师工作不负责,造成阅卷、统分误差大,查实后取消下一年监考资格,阅卷资格,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四)县局抽调下派的考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不按考试规范程序操作,造成试卷泄密、混装、倒装或少装答卷,将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五)凡人为淘汰差生,或在学籍上弄虚作假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监测方案 篇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十个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决定于年开展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本次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充实并完善国家、省及我市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了解我市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全市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一)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文化体育局群体科。 (二)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另行下发)。 (三)区、市、县应建立领导机构,区教育局、市教育体育局、南皮县教育文化体育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三、监测网络与任务 区、市、县要沿用年建立的监测网络开展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不得擅自改变原有的监测网点,若个别原乡村抽样点现变为城镇,则受试对象依然视为农民,如有变化须上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后方能改变。 (一)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1、拟制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培训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 3、向各县、市、区发放监测卡片、手册和软件; 4、指导、监督、检查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5、编印市监测工作简报,宣传、指导开展监测工作; 6、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7、检查、验收、汇总各县、市、区送交的监测卡片,完成数据录入和统计运算,研究分析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连同监测卡片向省体育局报送; 8、完善和管理我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及相关资料档案。 (二)各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1、拟制本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培训本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组建监测队,开展监测工作; 3、宣传监测工作,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4、检查、验收、汇总监测队送交的监测卡片,完成数据录入并连同监测卡片报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三)监测队必须具备的条件 1、每队至少拥有名以上培训合格的.检测员(至少名女性); 2、配备国家体育总局提供和指定的体质监测器材; 3、必须有医务保障,确保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四、监测对象与抽样 (一)监测对象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至周岁的中国国民,分为幼儿(—岁)、儿童青少年(学生)(—岁)、成年人(—岁)和老年人(—岁)四个年龄段。 (二)类别与样本量 1、幼儿分为城镇幼儿、农村幼儿两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四类样本。以每岁为一组,四类样本共计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抽样人,全市样本量人。 城镇幼儿是指父母拥有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城市的幼儿; 农村幼儿是指父母拥有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农村的幼儿。 2、成年人分为农民、城镇体力劳动者和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三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六类样本。以每岁为一个年龄组(岁),六类样本共计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抽样人,全市样本量人。 农民是指拥有农业户口、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 城镇体力劳动者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员; 城镇非体力劳动者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员。 3、老年人分为城镇老年人、农村老年人两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四种样本。以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岁),四种样本共计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抽样人,全市样本量人。 城镇老年人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城市的老年人; 农村老年人是指拥有农村户口,本人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 全市总样本量为人。 (三)抽样原则 本次监测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监测对象。 五、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体质监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 (一)幼儿问卷内容 1、幼儿本人情况 (1)出生时体重 (2)出生时身长 (3)出生时胎龄 (4)出生后四个月内喂养方式 (5)是否食用以下食品:油炸食品(炸鱼,炸薯片等),甜食(糖果,巧克力),方便面(干脆面),碳酸饮料(可乐,汽水等),洋快餐,膨化食品 (6)平均每周有几天会吃到以上食品 (7)是否参加体育类、文艺类特长班 (8)在家的主要看护人 (9)通常每天睡眠(包括午睡)多长时间 (10)上幼儿园情况 (11)在幼儿园身体活动(包括游戏、玩耍、上体育课)情况 (12)在幼儿园静态活动(如上文化课、看动画片、绘画等)情况 2、幼儿父母情况 (1)父、母亲出生日期 (2)父、母亲身高 (3)父、母亲体重 (4)父、母亲受教育程度 (5)父、母亲职业类型 (6)近半年内,父母是否平均每周参加1次以上(含1次)的体育锻炼 (二)成年人问卷内容 1、受教育程度 2、您的职业类型 3、您工作单位的性质 4、您主要的工作场所 5、近年来,您参加本单位(村、镇)组织的运动会或单项比赛的次数 6、您所在单位(村)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 7、您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 8、您的居住地点离工作场所的距离有多远 9、您的居住场所是否有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 10、您通常每周吃早餐的情况 11、通常情况下,每周外出就餐〔包括到亲朋好友家聚会等〕(超出平时饮食量)天数 12、您是否食用以下食品:油炸食品(炸鱼,炸薯片等),甜食(糖果,巧克力),方便面(干脆面),碳酸饮料(可乐,汽水等),洋快餐,膨化食品 13、您平均每周有几天会吃到以上食品 14、您通常每天睡眠(包括午睡)多少时间 15、您经常熬夜吗 16、您是否感觉到有压力吗 17、您认为自身的体质状况如何 18、是否患有下述疾病(经医院确诊) 19、是否“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受试者 20、通常情况下,您使用的交通方式和时间 21、通常情况下,您工作时的状态 22、通常情况下,您在闲暇时间的体力活动情况 监测方案 篇6为了保证我院的门诊医疗质量缩短病人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的等候时间提高病人对门诊诊疗工作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办法。 一、门诊流量监测 (一)门诊流量监测应包括以下信息 每个诊室尚未接诊人次,还应包括超声科、检验抽血处等医技科室的`等候人数。 (二)我院对门诊流量实行实地监测由门诊办公室负责上午10:30及下午4:00各监测一次,门诊办公室应定时巡查门诊各楼层对门诊流量实行实地监测。 二、医疗资源调剂 (一)门诊办公室有权对全院医疗资源进行调剂以满足门诊工作的需要。 (二)各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应积极配合门诊办公室的医疗资源调剂工作15 分钟内按要求派遣医生或其他工作人员支援门诊工作。 (三)门诊办公室根据门诊流量监测获得的等候诊疗的病人数量、实际提供服务的医生数或窗口数、每个医生或窗口接待病人的平均速度判断为尚未诊疗的病人提供服务需要的时间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或服务窗口。 (四)对于偶发的大量病人等候诊疗的事件,门诊办公室通知相关科室主任或住院部增派医生或增加窗口支援门诊工作。 (五)如果某个科室经常出现大量病人等候诊疗的事件,门诊办公室应协同该科室开展质量改进项目,通过流程重建等措施解决问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