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演练方案 |
范文 | 精选演练方案模板合集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练方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演练方案 篇1一、演练目的: 1、加强对师生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掌握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护自救逃生能力。 2、让学生熟悉逃生的路线、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集合地。 3、检验老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组织处理能力;学校及各区域负责人的应急指挥和合作协调能力。 二、演练时间、内容及主题 时间:20xx年5月12日 内容:学生在教室上课期间发生地震时的避震和疏散 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增强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三、活动指挥小组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组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四、基本要求: 1、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行动迅速。 2、学会自保,撤离中严防绊倒、碰撞。 3、服从指挥,按预定顺序、线路撤离。 4、应急警报响起后,学生要先躲于课桌或墙角处,然后利用地震的`间隙再按指定路线有序并迅速跑出。 5、在疏散过程中,要猫腰抱头或利用课本等物品顶在头部一直到达疏散地点。 6、到达安全地带,以班为单位集中,由组织教师或干部清点人数,向领导报告情况。 五、教师注意事项: 1、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活动的动员,讲清活动的意义和要求,特别注意预设撤离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活动。 2、班主任与上课教师听到撤离信号后,要迅速到位,各尽其责,紧密配合,师生共同疏散。 3、演练时,班主任跟随学生一起疏散,注意观察、发现并处理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做好总结。 六、学生注意事项: 1、有特殊疾病不能参加演练的同学,提前告知班主任,免于参加。 2、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遇到障碍,最前面的同学要设法快速排除障碍,保证后面同学迅速撤离。 3、如有学生跌倒,后面的两三名学生迅速停下,呼叫并组织其他学生绕行,避免踩踏。随后扶起跌倒学生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压。 4、在清查人数时,如果发现人数不齐,不要回原地寻找,应立即报告老师,教师向领导汇报后由领导处理。七、演练路线 前院: 四年级出教室后,沿墙根撤离,经过道时靠西侧走,到后院旗杆下集合。 五年级出教室后,沿墙根撤离,经过道时靠东侧走,到后院旗杆下集合。 后院: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出教室后,直接到旗杆下集合。 八、演练程序 1、筹备阶段 制定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演练方案及人员分工,注意事项。 2、演练阶段: (1)启动程序:老师、同学们,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2)警报声发出时,上课教师说:“注意,地震了!”全体学生在5秒钟时间内,迅速下蹲于两张课桌之间的空隙,或躲于墙角,并用双手护住头部,教师打开门,躲于墙角或讲台桌下。 (3)警报发出约10秒钟,利用地震的间停时间(由教师自行掌握:感到地震暂停可以疏散时)迅速组织疏散学生:上课教师组织学生按门远近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确认教室没有学生后撤离。 (4)各班疏散到安全地后,班主任教师站在本班队伍最前列,尽快统计本班人数,如发现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不符,要查明原因,并迅速准确地报告给疏散组组长。疏散组组长将集合情况及时汇总后向总指挥报告。 3、总结阶段: (1)完成上述演练步骤后,全校师生站在操场原地不动,由总指挥作总结讲话。 (2)演练结束,各班按顺序回教室。 九、演练点评在这次防震演练中,全体师生表现的很好,基本上掌握了防震知识和逃生技能 ,提高了防震意识。 但也存在一点问题:个别学生演练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懒散、慢,达不到演练目的。 宣布此次演练圆满结束。 演练方案 篇2一、演练目的: 为贯彻落实园内9月18日的防震安全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幼儿具备初步的.自救互能力,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顺利逃生,特制订如下安全演练活动方案。 二、演练原则 听见演习警报后,带班教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组织幼儿迅速撤离,并在到达安全地带后与保育员老师一起,集中幼儿,清点人数。 三、具体活动安排 演练时间:xx.9.18 疏散地点:大操场 演练对象:中四班全班师生 演练准备: 1、在班级开展谈话活动,使幼儿做好思想准备。 2、带领幼儿先预演一次。 演练路线: 按晨间活动路线,从二号楼梯道快速跑到大操场。 演练过程: 1、听到警报声响起,迅速组织幼儿跑出教室大门。 2、组织幼儿二号楼梯口迅速撤离,李老师在前,董老师在中间,赵老师在最后,带领幼儿有序的离开教室。 3、引导幼儿在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护住后脑勺,做好简单的自我保护和自救,并教育幼儿不能惊慌、抢道。 4、抵达安全地点后,安抚幼儿情绪,清点人数,确保不漏下一名幼儿并向总指挥汇报。 5、演练结束后,有序的组织幼儿退回教室,总结评价安全演练活动。 演练方案 篇3一、演练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5月12日下午大课间 3、地 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报警信号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报警信号一响。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报警信号第二次响起。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3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讯号:钟声。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30分钟)——班主任负责进行安全教育 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2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 3、应急疏散(1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到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继续做护头动作。 4、演练总结(安全负责人)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四、管理人员职责: 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到: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2、要严肃,要当作是真的地震发生,而不是一种游戏。 3、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作出处理。 5、集合后及时清点人数。各班班长通报给总指挥是否人员已经到齐。 演练方案 篇4为进一步增强我园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发生火灾时,能临危不乱,有序、迅速地按照消防逃生路线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 通过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幼儿的安全防护知识,逐步学会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让教职工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及保护幼儿逃生的方法,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一、时间、人物、地点 演习时间:20xx年xx月xx日早九点 参加人员:所有教职工及幼儿 地 点:幼儿园 二、准备工作 1.准备警报声。 2.各班确保三名教师负责幼儿的安全疏散,提前做好安全教育。 3.师生事先了解园内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集中地(操场)等处,下楼梯的方法,顺序,路线等。 4.有清晰可见的安全通道标志。 三、疏散原则 1.一楼为先,二楼为后,每个班级都以最近的楼梯下楼。 2.听见报警后,班级老师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集中所有幼儿,清点 3.人数,不能落下每一名幼儿。 四、幼儿逃生路线 一楼:小一班从后门逃生到达集中地,小二班从正门逃生到达集中地。 二楼:中一班从侧楼梯,后门逃生到达集中地,中二班从主楼梯,正门逃生到达集中地。 三楼:托班从侧楼梯,后门逃生到达集中地,大班和小三班均在主楼梯,正门逃生到达集中地(大班先行) 五、人员安排 1.指挥与疏散 园长:指挥整个场面,对于突发状况作出及时调整。 特色班(钢琴班和亲子班):分别在主楼梯和侧楼梯进行疏散并起到安全保护作用。钢琴班男教师去三楼协助托班和小三班,以防突发情况的.发生及帮助特殊情况的孩子。 2.救治方面 保健医:警报响起,保健医生及时准备急救药箱到集中地为伤员救治(要备有烧伤烫伤的药膏) 3.联络员 教师:起火时,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拉响火警信号并帮助疏散幼儿。 4.摄影方面 教师:负责拍摄演习的场景并留存。 六、演习过程 1.联络员拉响警报。 2.各班教师立即组织幼儿离教室,按安全逃生路线疏散。 (1)各班幼儿用湿毛巾或衣角捂住嘴和鼻孔,以防吸进有害气体。 (2)幼儿站成1-2排逃生,前中后都要有教师,最后的教师要检查一遍教室是否还有幼儿。 (3)逃生时要迅速有序,靠楼梯右侧弯曲着身子下楼,不得乱跑不得抢道。 3.所有班级逃生到集中地(按照上操的位置站好),班级老师清点人数,站好队。 4.师生共同讨论火灾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以及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5.园长老师讲话,宣布演习结束。 演练方案 篇5一、演练目的 通过实战演练,增强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师生自护、自救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顺利逃生,为打造“平安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特制订如下消防实战演练活动预案。 二、演练原则 坚决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三、实战演练指挥部成立 1.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zz 副总指挥:zz 成员:zzz 2.演练人员职责分工: 总指挥:负责整个实战演练 副总指挥:负责整个疏散、自救的协调与指挥 救援组:负责报警、协调有关力量,进行救援抢险,对所有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医治。 组长:zz 组员:校医zz 后勤联络组:负责后勤保障,对疏散到操场学生的清点和安抚人员,认真做好指挥与小组的通讯联络工作,确保信息通畅。 组长:zz 组员:z 广播音响组:现场讲解 组长:zz 组员:z 宣传组:负责摄影、宣传报道 组长:zz 组员:zz 疏散保卫组:负责安排各楼层引导员,确保楼道畅通,现场保卫工作,场地队列引导。 组长:zz 组员:陈侠黄崇鸿吴道委黄加诚王圣图林洲陈林枝王桥陈海霞郑海影李开会裴海雁林来家及各班主任,保安(z) 特邀指导:县公安消防局指战员 四、具体演练活动安排 (一)实战演练时间:20xx年11月26日;参演人员:全体师生 (二)做好演练预演组织工作: 1.周一各班对学生进行演练的安全教育工作,把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要跟学生反复宣讲,确保演练安全、万无一失。 2.各班能学会迅速组编成两队,一组从前门出,一组从后门出,后门不能开的班级,两组按先后顺序向同一个出口撤离。为了提高撤离的速度,最好边撤离边组队,形成一个动态组队、撤离的局面。在逃生过程中,学生应该弯腰大步行走,不得冲跑,同时用红领巾、手帕或衣袖等捂住口鼻。 3.各班走一走撤离的路线,各位老师明确其职责。各楼层的保护引导人员在楼梯口、转弯口等要指挥学生安全撤离,确保队伍的.安全。 各楼层引导保护人员安排如下: 教学楼1号楼梯口东边:陈侠黄崇鸿中间:吴道委郑海影西边:李开会裴海雁 行政楼楼梯口z 实验楼楼梯口z 寄宿部楼梯口东边:z 值日教师坚守岗位 操场指挥人员:z(z老师拿话筒提醒学生不要慌张) 职责:维持疏导秩序,保障线路畅通,保护学生上下楼梯安全。 (三)疏散路线及顺序安排 按周一升旗仪式出场线路疏散。全体师生到学校操场中央集中。 五、正式演练 副总指挥宣布:“阳昆二小火灾逃生实战演练开始”。(阳昆二小教学楼二楼和三楼某教室发生不明真相的火灾,顿时浓烟迅速向楼道蔓延,学生们发现后立即向老师报告。)火警报警声在校园上空响起(学校校园音响系统)。校领导得知信息后,立即启动消防安全紧急预案,一方面发播紧急求援疏散命令,另一方面拨打119报警,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1.警报信号:警报声。(当学生在撤离时,广播发出火警报告:模拟拨打“119”火警电话:(这里是阳昆二小,我校在细龙路2号,我们的教学楼发生了火灾,现被困师生有20xx多人,我们已派两名教师在路口迎接消防队。报警者:,联系电话:。)当同学们听到警报声后,各班立即从前后门形成一定的动态队伍,当班级有了一定的队伍后,在前面的班级立即进行撤离。) 2.广播告诫学生:(播出内容:各位老师同学们,我校教学楼发生火灾,请大家不要恐慌,不要拥挤,更不能跳楼,一定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带领下,用自备的毛巾或红领巾(有条件的可以沾上水),有序逃生到安全地点(参加升旗仪式的位置),消防叔叔马上来救你们。请大家不要慌张,听从各班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注意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 3.听到警报铃声,其他老师迅速到达各自岗位。班主任和任科老师在第一时间内到达教室。 (1)及时关闭电源开关。 (2)指挥和组织学生迅速从教室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线路疏散。 4.在防火疏散演练中,以首先保护学生安全为前提,在每个楼层以及楼梯口安排教师维持秩序,保证学生全部疏散后再撤退。 5.各人员指引学生及时正确地逃离“火场”。 6.启动各层面的上报网络联系体系——由各小组报告→班主任→向副总指挥→向总指挥报告各班级学生撤离状况。 7.各班班主任再次清点本班学生人数。 六、演练终止状态 1.现场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全校2450人现已安全脱险,无人员受到伤害。 2.计时员向现场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用时XX,全体人员疏散完毕。 3.后勤组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秩序井然,同学情绪稳定。 4.总指挥:“事故已经排除,险情已经结束,下面我宣布紧急实战演练圆满结束,学校恢复正常秩序。” 七、消防队员为全校师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与消防演练。 第一板块:疏散营救 要求听到撤离信号(警报声),打开所有门,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成两列纵队,从自己班级撤离出来,疏散地(操场),按指定位置站好。 第二板块:消防知识讲解 听消防战士介绍消防知识。 第三板块:灭火器使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