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
范文 |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 1、 感受汉语之美之奇之瑰丽。 2、 明确阅读的重要性与个性化写作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 感受语文之美,明确学习方法及要点。 【教学流程设计】 一、问大家一个应该非常简单的问题: 什么是语文?(自由回答)组织讨论。 二、刚才的回答我们似乎是在力求科学。 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个风格,回答得尽可能诗意一些,这样,我们以“语文是……”的形式在练习本上尽可能地多地写一些话,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然而小组内交流,请把大家认为精彩的话作上记号,待会儿请一个同学组织一下代表小组发言。 1、 独立书写,小组交流; 2、 各组奉献,前面已经被人讲过的就不必再说(发言者自己先报姓名。老师遇到十分精彩的,要问这个创作者的姓名,要求课后交上来)。 三、出示袁卫星的有关语文一段话,请大家尽快记诵。 1、 大声地朗读。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袁卫星) 2、 提问:你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几本书? 3、 你还想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几本书? 4、 背诵,默写。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2教学目标: 1、 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 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 芦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 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 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 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 学生讨论。 2、 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 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四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3教材分析: 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作者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但他们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语言文字更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 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l、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课前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课中引导学生回忆三棱镜折射试验,合作、探究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做“三棱镜试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词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五彩。引导学生说出由此想到的词语,如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等。 2、揭示课题《五彩池》。 二、观看美景,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流利。 (2)思考:关于五彩池的传说是怎样的?出示阅读要求 2、教师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词语:藏龙山、炽热、舀水、橄榄、柠檬、矗立、眼花缭乱、菜碟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练读。 (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复述关于五彩池的神话故事。 4、(过渡)瑶池只是人们的一种梦想,作者看到了神奇、美丽的五彩池时,他感到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就让我们到五彩池去游览一番。播放五彩池神奇、美丽的风光。出示课件 5、学生观看后表达自己对五彩池的感受。 学生回答预设:五彩池是美丽的,神奇的。 三、品词析句,深入感悟。 1、(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作者笔下的五彩池更是令人神往。它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阅读提示: (1)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 (2)思考:它们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 3、全班交流。 交流预设: 形状各异 (1)引导学生根据读课文再加上自己对这些形状的理解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将五彩池画下来。 (2)全班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形状的五彩池。 (3)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学生谈感受,然后将这些感受带到文本中,教师指导朗读、背诵。出示课件 颜色绚丽多彩 (1)观看五彩池美丽的景象。出示课件 (2)我们来看看描写颜色的词语:咖啡色、天蓝、柠檬黄、橄榄绿,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准确又生动,引导学生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 (3)五彩池还会有怎样斑斓的色彩呢?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照这一段说一说。 (4)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读出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并指导背诵。 数量多 (1)理解“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出示课件 (2)理解“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也说明了水池非常多? (3)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把水池比作宝石?比作鲜花也挺美?由此体会作者比喻的准确形象,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1)引导学生找出段落,回答:“不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不过”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2)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思考:五彩池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形成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合作要求: (1)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2)小组讨论将每个原因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3)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 2、全班交流谈论结果。 3、全班观看形成原因的示意图。出示课件 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讨论怎样记住这个字。 2、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注意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4、学生练习书写。 四、拓展练习。 课后查阅有关五彩池更详细的资料和图片,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4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宜过细。教学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小组交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 设计理念: 一、教法: 自主学习。 二、学法: 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体会刘老师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2、学习本文写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通过作者回忆刘老师上历史课和放风筝两件事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及其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奥运会开幕)那你们知道2008年9月6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 (可能有许多同学不知道) 2008年9月6日,是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开幕日。这其实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日子。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而这当中又许多人身残志坚,在与自己的命运搏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张海迪5岁时高位截瘫,可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在病床上自学完成了大学学业;霍金年轻时就身患绝症,可他身残志不残,凭着顽强的精神与命运挑战,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一位老师,他没有张海迪、霍金那样闻名,可他同样用他顽强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了他的学生。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理想的风筝》。 2、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 这个老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二、学生带着质疑的问题自由读文。 三、读后交流。 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老师的品质 四、再次读文,深入探究 1、自学生字新词。 2、读“阅读提示”,围绕“阅读提示”内容探究 (1) 本课“阅读提示”中为我们例举了哪些给自己提出的问题? (2) 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 4、围绕“阅读提示”内容,进行合作探究。 (1)自渎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 ①从作者回忆的两件事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②课文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怎样理解课题? ③刘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2)按照提出的问题自学探究,讨论交流。 ①从中我们体会到刘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体会到他那顽强执着的精神。 ②从老师放风筝的情景我们体会到:放风筝除了代表刘老师对生活的向往执着追求,还寄托着老师对学生寄托的希望。 ③ 刘老师的身教,给学生深刻地影响,使作者在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身残志坚、乐观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五、品读课文 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读读,谈谈你为什么感动? 1、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2、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3、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 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4、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六、总结 1、感情读文。 2、谈读后感。 七、作业 搜集有关“身残志不残”的有关故事,下节课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附:板书设计 上历史课 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14、理想的风筝 放风筝 顽强执着、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刘老师的深情回忆,深刻反映了刘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而又感人,读后无不让读者为之感动。 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小组的合作探究来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人物内心情感,体会人物品质。内外通过朗读、品读来更深层次的感悟文中的人情美。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5习作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难点 明确习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有时,我们还会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谁愿意把这种感觉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呢? 2、创设情境。当然成长也会伴随着一些烦恼,也许你正为不佳的学习成绩而伤心,也许你正为与朋友间的一场不愉快而懊恼…… 二、自主选材,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选择的内容。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准备写哪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学生的.选择情况,鼓励每个方面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的内容,互相评议一下,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方面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昼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 (1)是否抓住了“题眼”,写出了自己成长的烦恼; (2)内容是否具体; (3)是否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句话,明确习作要求。 2、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6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摸瓜”和“送瓜”时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做错事要勇于主动承认错误。 4、收集身边的`小故事,从故事中感悟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悟道理。 2、能结合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小事谈感受。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读说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谈一谈吃西瓜的感受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西瓜的文章。 2、板书课题——摸瓜。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变化 1、读课文,体会小伙伴想出办法摸瓜时的高兴心情。 2、默读“摸瓜”部分,画出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当时的心情。 3、为什么送瓜?体会情感变化。 四、扩展延伸,练习说话 1、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如果换作你,你会怎么做?说一说。 五、作业 1、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准备摸瓜 摸瓜摸瓜经过乡情淳朴 往回送瓜人情浓郁 请我们吃瓜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7教学目标: 1、回忆课文主题,读懂故事。 2、感悟哲理,真正做到启心灵之智,示行为之范。 设计理念: 1、体现“以链接内容为起点,拓展学生视野,使课堂向课外延伸,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依据“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的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体现小学语文“阅读引路——链接拓展”式阅读教学,彰显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本单元所学课文。 1、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2、每篇课文中主要告诉我们哪些人生的道理? 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展示课件 (1)做人也须像梅花那样,品性高洁,不媚俗,不唯上,永葆自己内心的清静纯洁。——《卜算子·咏梅》 (2)陷入绝境时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跳水》 (3)以“清贫”生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坚持信念,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的崇高气节。——《清贫》 (4)“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看似简单的愿望,但要想真正达成,也需要长时间的心性修养。——《儿子的采访》 (5)“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挑柴》 二、阅读本次链接的三篇文章,用“感言”的'形式表达对三篇文章的理解和得到的启示。 展示课件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课件展示): 1、《听的艺术》:做每一件事都有一个路径。 2、《方法》:听话不要听一半, 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强加到说话人的头上去。 3、《爱的诠释》:爱的智慧的诠释就是应“需”而为。 在该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读懂古诗,也要注意每篇文章最后的起“点睛”作用的话,并由此进行思考,谈感受,写“感言”。 三、拓展延伸,链接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细微的事件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细心体会,真心感悟,随时记录。 展示课件 学生可以自己谈一谈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8一、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跳水》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回顾内容 请学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受理解 (一)引导学生通过读简单了解跳水的起因。 (二)引导学生抓住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态、心理的变化,了解事情的经过,感受孩子遇险的情景。 1.请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表格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把描写“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态、心理的.变化”的词句画一画,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师:孩子是怎样一步一步陷入绝境的呢? 重点体会两句话: 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了帽..... 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重点指导朗读)体会完后问学生还能用哪些词形容孩. 子处境的危险或情况的紧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十万火急、万分危急……)目的是进行词语积累。 体会后问:难道这顶帽子就真的这么贵重,值得孩子不顾危险地去追猴子? 师小结:孩子准是被调皮的猴子气昏了头,一心只想着取回帽子,挽回面子,其余的可什么也没想了,就这样,孩子冲动的、不计后果地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困境。 (三)引导学生从船长的办法,体会人物品质。 1.用一句话概括船长的办法。 2.想一想,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办法,为什么? 3.通过这一段的描写,说说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方面体会出来的?(小组讨论)沉着镇定、机智果断 4.指导读船长的两句话。 5.自读最后一自然段,看看结果怎样。 (四)创设情景,拓展教材。 孩子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了。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写下来。(可对孩子说、对船长说、对水手们说)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课后反思: 教师:能指导学生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不足:在概括主要内容方面有部分学生抓不住重点。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9教学目标: 1、运用树状结构图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运用提要式的阅读策略,通过品读重点词名、感情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黄山松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运用提要式阅读策略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和精神,感悟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用“提要式”阅读方法提炼关键词,体会黄山松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科书、学习卡片(一)(二)、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背景课件) 1、激情导入。(播放视频) 2、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黄山,去领略黄山奇松的风光。 3、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介绍作者丰子恺。 2、交流课前预习的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达到文通字顺。 关注“罅、邛、髓、娉”等字的读音,体会“石罅生、言疏煮石髓、臆测、娉娉婷婷”的意思。学生提出读不准的字音及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交流解答,扫清文章的障碍。 三、发现文章结构特点,借助中心句,理清文路。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分别写了黄山松的哪三个特色,发现文章结构上的特点。(总——分) 2、在书中画出写黄山松的三个特色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中心句) 3、给三个自然段分别加个小标题。 四、熟读课文,梳理结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一、板块解读,回顾导入。 1、由板块主题“名山奇景”切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山松》是名山奇景板块中的一篇文章,黄山便是名山,而黄山松以奇闻名于世,与黄山的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堪称是奇景。加之这篇文章的作者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的作家,黄山松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名家名篇,又选入名山奇景的板块中,教材编得多么恰如其分啊! 2、用树状结构图,回顾梳理课文内容。(板书,构建结构树) 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脉络也清晰的显现出来,以黄山松的三个特点为纲,这一系列内容都蕴涵其中了,可以看出作者安排文字的独具匠心。 二、指导运用提要式阅读策略,学习黄山松的第一个特色。 1、巧妙引导,明确任务。 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长文如何品读,丰子恺先生又是怎样把黄山松的三个特点形象而又传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看看在研读的过程中能否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帮助我们高效、准确地把握出作者都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首先,我们来关注第一个特色。 2、自主学习,提炼方法 (1)出示学习指南一: 学习指南一 1.默读描写黄山松第一个特色的相关段落。(建议2分钟) 2.完成学习卡片(一)。(建议5分钟) 3.小组内交流学习卡片。(建议5分钟) 4.全班交流。(预计13分钟) (2)学生进行了自主性学习,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化指导。 (3)小组交流学习卡片的内容,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进行课堂观察。 (4)全班交流,学生汇报。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苍翠、坚劲、窈窕、郁郁苍苍、娉娉婷婷等词语,体会黄山松长势葱郁的特点;结合“不可思议”一词,体会黄山松生命力的顽强。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黄山松顽强的精神品格。(相机引入图片、视频资源,进一步感受黄山松的顽强的特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的基本策略: ①借助学习卡片汇报;②追问提炼关键词的想法; ③透过这个词语体会到黄山松的特点;④比较研究提炼哪些词最恰当; ⑤教师支援的引入等。 3、总结方法,体会提要式阅读的方法及作用。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描写黄山松的特色的句子,然后提炼出最能突显其特色的关键词,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的品味,体会文字背后展现的黄山松的精神品质,从而感悟到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这就是提要式的阅读方法。提要式阅读不仅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作者写了什么,而且文章的脉络也会一目了然。 三、尝试运用提要式的阅读策略,自由选择学习另外两个特色之一。 1、出示学习指南二: 学习指南二 1.默读你最感兴趣的那个特色的相关段落。(建议2分钟) 2.运用提要式阅读方法,小组共同完成学习卡片(二)。(建议3分钟) 3.全班围绕卡片内容进行交流。(建议5分钟)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学习最感兴趣的一个特色。 3、完成学习卡片(二)。 4、全班做简要地交流。 交流重点:在小组研读的基础上,能提炼出关键词“左右平伸、挺秀坚韧、不肯面壁、一心倾向阳光”,并结合这些关键词谈对第二个特色的感悟:抓住关键关键词“偎傍、铁铸一般、团结松、松”体会黄山松的第三个特色;并结合感悟与体会,总结提升出黄山松一心向阳和具有团结力的品格。(此环节重点考察学生是否会运用提要式方法进行阅读,主要以学生汇报为主,教师做适当的占拨)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课,深化主题。 同学们,这就是丰子恺的笔下的黄山松,顽强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奇特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松树是坚韧的,人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吗?或许我们会从丰子恺先生简单的文字中,读出许多独到的人生感悟来。 2、布置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描写黄山风光的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10教学目标: 1 了解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播放民族英雄的画像,定格。导入:同学们看到的画像是谁?能简单的评价一下吗?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已初步了解到郑成功是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民族英雄。今天你想研究些什么呢? 2、 学生提出问题。 3、 发新帖。 请大家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发到“自由论坛”里,供大家浏览。 二、自主探究 今天我们就主要围绕这些问题来研究,请大家浏览网站上的内容,两人合作一起解决问题。对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去研究一番,看哪些同学解决的问题多,学到的知识多。 1 、研究学习 (1)查找 小组围绕主题,分工合作,自主学习。 (2)上传 根据研究主题把小组研究的结果上传到“自由论坛”里。 (3)教师巡视指导 2、 反馈学习成果 (1)研究主题是什么?研究结果怎样? (2)关于这方面内容,有没有补充? (3)你觉得郑成功具有什么精神?我们应该怎么做? 3 、朗读课文 知道了这么多,我们来读读课文,再感受一下郑成功的`丰功伟绩。 (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三、尝试练习 学到这儿,我们对《郑成功》这篇课文了解得更深了。老师设计了一些作业,在“考考你”栏目里,请点击,看看自己会做哪些题。 学生点击任选题目,进行练习并递交。 四、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网络学习知道了有关郑成功的许多知识,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我国的民族英雄还有许许多多,他们都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你们想不想更深地了解他们?课后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一个故事,为我们的英雄故事会作准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11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同学们,课前通过互联网搜索,你对中国的民居有了哪些了解。 2、共同交流。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进入六年级,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互联网搜索的引入,也大大地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所以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进入课堂的学生当做一张白纸,而应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以生定教。)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同学们,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民族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具特色。 2、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猜猜下面出现的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居。 (出示老师课前以“民居”为关键字在“百度图片”中搜索整理出的有代表性的民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搜索的方法学生在信息课中已掌握,这里不必现场演示搜索) 3、小结学生回答情况。 4、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让人眼花缭乱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读了这篇课文,大家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两种民居? 2、就让我们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3、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4、先联系上下文或利用“百度词典”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如:闽西南粤奇葩夯筑竹篾) 5、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6、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画一画。 四、自主研读,了解民居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体会民居特点。 五、体会说明方法: 1、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6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12教学目标: 1、认识“斟、酌、怔、敝、宗”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了解三位名人是怎样争画的,从中感悟毛泽东、郭沫若和齐白石高尚的生活情趣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从三个人争画中,你觉得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三个人之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读了题目之后你有什么问题?(谁和谁争画?他们为什么争画?争的是什么画?争画的结果如何?) 2.简单交流上述问题。 二、学前准备 根据自己了解的材料,讲一讲对毛泽东、齐白石和郭沫若的了解。为读懂课文做一个铺垫。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看看谁和谁争画?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尽量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感悟。 3.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讨论时与同学、老师研究。 四、再读课文 1.思考:三人争画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2.组织学生讨论,解疑。达到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结 1.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老师小结:从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争画这篇文章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三位大家的知识渊博,才思敏捷,不愧当代的伟大人物。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独到理解。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诵读。 六、作业 摘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