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比的应用教案 |
范文 | 比的应用教案汇编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的应用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比的应用教案 篇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 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8000元。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分奖金才合理呢? 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 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 2、说以说你的想法。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 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或5:3) 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出示课题:比的应用) 四、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1),把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 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 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填表完成。 3、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可以怎样分?你会分吗?试着分一分。 学生试做。 4、与同学交流分的方法。分组讨论疑点,并试着在组内解决。 四、交流方法,老师精讲 1、班内交流,老师答疑 三种方法 (1)、方法一:借助表格分。 (2)、方法二:画图 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 140个 140÷(3+2)=28 大班:28×3=84(个) 小班:28×2=56(个) 追问:为什么要“140÷(3+2)”? (3)、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2、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 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 2、 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602班和603班,两班都是43人。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 六、总结评价 1、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收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 比的应用教案 篇2学材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3+5=8 1203/8=45(个)1205/8=75(个) 2+3=5 2502/5=1002503/5=150或250-100=150 4+5=9 364/9=16365/9=20或36-16=20 1+5000=5001 0.51/5001=0.55001=2500.5(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比的应用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 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m,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m? 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比的应用教案 篇4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从而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二、复习,创设情境 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 ):( ),男生占( )份,女生占( )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 )和( )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 ):( ),其中( )量占( )份,( )量占( )份,( )量占两之和的( )/ ( ),( )量占两量之和的( )/( )。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例2: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数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平民约有6850人伤亡,其中死亡和受伤的人数比为25:112,请你求出死亡和受伤各有多少人? 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 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生:因为这道题实际上是把6850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死亡的人,另一部分是受伤的人,所以可以用1250+5600,看是否得6850。 师:说得太棒了,也就是将伤亡的人数进行了分配。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就叫做按比例分配,例2题就是把6850按照25:112来进行分配的,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死亡1250人,受伤5600人这两个数字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谈感想 师:面对着大量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平民,面对着大量无辜的伊拉克平民的尸体,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伊拉克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大家看例3. 例3:中国方面政府向伊拉克难民授助了500顶帐蓬,俄罗斯政府为伊拉克平民援助了60万吨粮食,伊拉克议会经过协商,决定将这批粮食按照人口数分发给受轰炸比较严重的三个城市:巴格达、基尔库克和巴士拉。这三个城市的人口分别为500万人,24万人和76万人。假如你是伊拉克的政府官员,你将如何分配这批粮食。 师:各位官员,你们马上召开会议讨论一下吧,如果有了结果,请将你们的分配方案写到黑板上,比一比,看看哪组的工作效率高? 生板演他们组的`做法: 师:下面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记者招待会,各位小记者,你们认为这个分配方案合理吗?对于黑板上的算式,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这几位官员给你们解释一下?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适时的举行一场辩论会,从而使学生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师:你认为这道例题属于哪种类型的应用题?为什么?遇到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我们该怎么做?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能够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小组学习来自己解决问题,看来呀还是团结起来力量大,你看你们竟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就研究出了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应用今天所得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不好? 四、巩固内化,解决生活中问题 1、据卫生部统计的数字,截止到4月21日,中国大陆共报告非典型肺炎20xx例,其中治院,尚在治疗中和死亡人数的比为1201:708:92,请你求出在这次疫情中,已经治院、尚在治疗中和死亡各多少人? 师:请大家拿出课堂练习本,将这道题做在本上,如果有谁做完了,请前五名同学和我击掌 祝贺。 师:请第一个做完的同学找个人读答案。 师:看来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预防,大家尽可以放心地学习和工作。 2、小李、小王、小张三个人是合伙买福利彩票的彩民。他们采用合作出资,共同选号的方式来购买福利彩票,幸运的是他们中了特等奖,老师这儿有一张调查表,上面记录了三个朋友中奖金额和投注额。 合伙买福利彩票情况调查表 中奖金额 500万 投注人 小李 小王 小张 投注款(元) 200 140 160 应得奖金 1、请你们帮他们算一算,每个人该分得多少钱? 2、小李将实际得到的全部奖金160万元按照1:3的比将钱捐给了希望工程和自己留作教育基金,请问小李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师课件演示先出示第1问,生算完后,将答案点击到括号内。 师读第2个问题时生议论,师问:”怎么有问题吗?” 生:小李应该分200万元,怎么你说小李将实际得到的全部奖金为160万元,你算错了吧? 师:我再看看,没有。 生:那两个人少给他了吧! 师:也没有,到底怎么回事?因为中奖后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小李实际得到了160万元,大家一定要记住,依法诚信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接着算吧。 师:请做完的同学报告你的名次。 算完后出示一个大募捐箱。 师:同学们,看来呀,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我们经常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那么我们的数学本领一定会越来越高,老师留一个作业, 作业:在普九达标活动中,教育局拨给南关小学20xx本图书,学校决定把这批图书按照人数的多少分发给各班用于置办图书角,每班应该分多少本书呢?,请你展开调查,并且将你的分配方案写成书面材料交给李校长。 比的应用教案 篇5一、 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板书】 比的应用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