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草原教案 |
范文 | 实用的草原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原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原教案 篇1设计理念 在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唱、演、跳、等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舞蹈动作, 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及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将音乐与舞蹈、绘画等姊妹艺术及地理、历史等学科有机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蒙古族的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 三、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的表演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一、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能小组合作进行舞蹈、绘画和打击乐的编创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一)律动(简单的蒙古动作),刚才我们做的什么动作?你知道我国哪个民族最喜欢骑马?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劳动生活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背上的民族”那蒙古族生活在哪呢?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出示课件,简介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背景音乐)。 1、蒙古的地域、大草原 2、蒙古族的风俗 3、蒙古人民丰富的生活(善骑马,射箭,摔跤,更能歌善舞)。(看,这是我们祖国国土的版图,象一只美丽的大公鸡,图中红色的地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就主要分布在这里。内蒙古有美丽的草原,珍珠般的湖泊, 草原上驰骋着勇敢的蒙古人,那里牛羊、马匹、骆驼成群,水草肥美,天高云白,一座座蒙古包就象天上的星星洒落在草原上,奔腾的马群给草原也带来了生机。蒙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喜欢骑马、射箭、摔交更喜欢唱歌跳舞,每到节日他们穿上盛装唱歌跳舞来赞美草原、赞美家乡。 (三)舞蹈导入,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跳一段蒙古舞蹈: 1、老师自跳,学生拍手伴奏 2、师教几个动作和学生一起跳起来(讲解蒙古族几个动作的要领如:硬腕、硬肩、骑马的动作) 3、师生一起跳起来 二、新课教学 (一)、听、蒙古族小朋友骑着小红马向我们走来了(完整聆听歌曲)。 (二)(你听到蒙古小朋友都唱了些什么)读歌词(可用动作提示) (三)请同学们跟音乐小声唱一遍。 (四)你们唱的真好听,老师还想再听一遍 (五)如果你们也骑上小马奔驰在草原上,心情会怎样?现在让我们也来试试。(处理歌曲情绪) (六)下面一起跟琴来唱(纠正错误解决难点)直到唱好 (七)这么好听的歌,我看有的同学都忍不住跳起来了,让我们边跳边唱(跟伴奏) 草原教案 篇2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学内容16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的景象。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3、感受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教学方式 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电脑课件板书: 野草 广阔美丽: 湖水 野花 16 欢腾的世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导入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一)一、二自然段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齐读课题。下面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到大草原去欣赏那独特的风光。 自由读课文: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问:草原广阔美丽和是个欢腾的世界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的? 1. 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你从哪里感受到是广阔美丽的?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出声读一读。 读课题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草原是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2、同桌互读。找到感受最深的语句。 从整体角度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渗透段落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二)学习3、4自然段 2、指名汇报: 3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是广阔美丽的?4.指导背诵:多美的草原啊!那一碧千里的美景,那清澈透亮的湖水,那星星点点的野花。你们想不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里,自己试着背诵第二自然段,愿意背哪句就背哪句。 过渡: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1.问:.是什么使得这片草原变成了欢腾的世界? 2.出示填空练习:草原上有()、()、()、()、()和()。 3.为什么有了他们就把草原变成了欢腾的世界?提出自学要求 (1) 分组讨论;(2) 每组同学找到一种或两种动物或人物,通过有语气的朗读感受到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3) 同学认真听,并给予评价。(4) 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4.悠扬的乐曲回荡在草原上空,咱们看看这首歌完整吗?(出示歌词)下面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把这首歌续写完整。 美丽的草原宽广无边,热闹的草原充满生机,让我们一起来歌唱草原,一起欣赏草原那迷人的美景,跟着歌曲来唱一唱你们续写的歌词。 学生汇报自学结果:1、读句子谈体会:第一句:通过看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草原广阔。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站起来,体会草有多高。第三句:看图:想象一下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第四、五句:师读第四句,生读第五句。 学生自由诵读1、2自然段,亲身感悟草原的广阔美丽 指名回答。 小组学习讨论朗读用不同的形式汇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续写歌词 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学生跟着唱。 电脑演示辽阔的草原的图片 湖水图片 野花图片 联系生活实际 整体感知独立思考 渗透给段分层 亲身感悟草原的广阔美丽 填空 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中形成互动,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集体续编歌词 播放录象 草原教案 篇3教学内容: 接力出版社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页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的韵律,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2、过程目标:通过学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让学生体验蒙族民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儿童的生活情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蒙族以及蒙族音乐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难点: 唱准“ 1”和“ 2”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验 在《草原赞歌》的旋律中,老师带领学生做骑马的动作进教室。 1.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一起“骑着马儿”,非常神气地进了教室,你们知道哪个少数民族的人最喜欢骑马吗? 生:蒙古族。 2.看一看 师:对,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今天,我就带你们到蒙古的大草原上去欣赏一下那里迷人的风光吧。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二、学唱歌曲 1.看视频,听歌曲录音。 师:大草原可真美呀,许多蒙古族的小朋友都在这里比赛骑马呢,而且她们的舞蹈也融入了骑马的动作,老师这里就有这么一种歌舞表演,同学们想不想看啊? 生:想。 师:但是老师有小小的要求哦,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带着这些内容听歌曲,“歌曲的情绪;大切分和大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把握; ”和“ 是怎么唱的?” (放《我是草原小骑手》视频) 2.解决问题 分别提问学生。 师:我看哪个同学是细心的孩子,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a.歌曲的情绪:优美,欢快,自豪地。 b.师敲打黑板上写出的节奏。 c.“ 2”和“1”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3.学唱歌曲 同学们真像这神气的小骑手,这么多难关我们都一一闯过了。好,那我们来一起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a.模唱旋律(放慢速度) b.轻唱旋律(放慢速度) c.唱歌词 4.歌曲处理 师:我刚才听见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唱的(范唱有下滑音的部分),你们也一起来试一试,觉得这样唱好听吗?为什么? (有模仿牛羊叫声的感觉,这么唱就更加贴切。) 三、合作,创编,表现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呢? 1.分组讨论,创编 2.分组展示 3.集体展示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游玩了一番,非常高兴。蒙古族还有很多我们没有了解过的东西,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去了解。下面,我们就以蒙族一首非常典型的民歌结束我们本节课。 (在《牧歌》的音乐中,带学生跳蒙族舞蹈走出教室) 草原教案 篇4教学内容: 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及相关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认知目标:能用自豪、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一起玩〈点名游戏〉 二、创设情境 1、过渡谈话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舞蹈,请你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生:…… 师:你们想不想学学?(跟师学动作) 2、表演〈我是草原小骑兵〉伴奏 师:现在我们配上音乐跳一段好吗? 3、师:说起蒙古,会让你想到什么? 生:…… 3、发声练习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了蒙古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准备好,我们出发喽!瞧,我们到了(媒体展示大草原画面),哒哒 哒哒 哒(师模拟马蹄声从弱到强),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 师:原来有马儿正向我们跑来。谁能来模仿马蹄声?(个别)现在请你们随着琴的音高来模仿。(师指导字要唱的清晰、带上唱歌的状态) 1 1 1 1 1 1 1 1 — ……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三、学唱歌曲 1、师: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马终于走近我们了,你们听,还传来了小牧民的歌声呢! 2、听录音范唱 师:听了小牧民的演唱,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回答 3、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 4、朗读歌词 师:谁来按节奏朗读一遍歌词? 生:个别读(其他同学拍节奏) 不准的地方可请会读的同学纠正 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第二遍加上感情轻快地朗读) 5、用la轻声跟琴学唱 6、带上歌词轻声地演唱 7、解决问题(用对比法) 师:你们演唱觉得有困难吗?(可请其他同学帮忙)注意休止的地方 分句练唱 8、完整随琴演唱 9、师生接龙演唱 (提醒分句) 10、歌曲处理(原速演唱) 师:现在要考考你们的耳朵灵不灵了?你们听老师唱,哪一种演唱更能表现小牧民开心的心情? 生:第二遍 师: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这种自豪、欢快的心情来演唱。有信心吗? 11、完整演唱 12、随录音伴奏演唱 四、创编活动(分打击乐、演唱、表演表现歌曲) (一)创设情境 1、师:你们唱得真好听,今天呀牧民们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媒体展示:骑马、射箭、摔跤挤奶图片)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 2、师:那就得学会蒙古族人会做的事。你们看,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想一想,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 挤奶 摔跤 射箭 骑马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刷 刷 刷 刷 嘿— 嗖嗖 嗖— 3、节奏模拟 (分组模拟) (二)分组排练 师: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我们排练一个节目为他们助兴,怎么样?(分配任务) (三)创作表演 1、第一编表演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2、互相评价 3、再次表演 六、小结、下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一起唱唱、跳跳、动动,你快乐吗? 生:快乐! 师:这些都是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是音乐。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草原教案 篇5教学内容: 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小黄鹂鸟》演奏《筷子舞》《银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万马奔腾,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复习。 5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全曲。 2介绍演奏家。 3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4复听全曲,同时随音乐打拍子。 5学唱主题音乐。 6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小黄鹂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鸟的美好感情。 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部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习歌曲。 5、演奏《筷子舞》随音乐边唱边打拍子。 6、掌握音乐的强、弱。 7、齐唱。 8、自评、互评。 三、结束部分: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银杯》,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复唱时正确演唱。 教学难点:正确演里二声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随音乐打拍子。 4、掌握音乐的强、弱。 5、齐唱。 6、指导不足之处。 7、反复练唱。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草原教案 篇6一、说教材 《草原》这篇访问记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这里我向大家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看录像边听诵,通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之特点提供了直观的视听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中,我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我多处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读讨论,再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这样,学生所理解掌握的内容能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解决课文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学习人情美这部分,在共同学习远迎客人部分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利用上段的学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去畅想。这样,所有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又为学生所解决,虽然学生的理解略显稚嫩,不够深入,但答案却是多姿多彩,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读体会,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亦步亦趋被动应答、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并不影响他们对整篇课文的把握。相反,在老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深入地研读自己所选的专题合作学习,在讨论交流中升华认识;同时在倾听他人的见解时,对非自己所研读的内容也有所了解,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所有这些,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这正所谓的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三、拓展学生思维,课外延伸课内 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设计要努力使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学生的学习是应该超越教材本身的。基于这一理念,在这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外搜集的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资料,再一次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发展变化,既为不断发展中的现代化草原骄傲又为被生态失衡破坏的草原而担忧,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同时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广告词,这一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并且照应了课文的开头,让课外延伸课内。这样,一节课的学习看似结束,而学生一生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草原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 ) 俊( ) 竣( ) 限( ) 驰(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理清课文线索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 (2)欢迎远客 (3)亲切相见 (4)热情款待 (5)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草原教案 篇8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学生自由讨论)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