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九年级上册《差不多先生传》公开课教案
范文

九年级上册《差不多先生传》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差不多先生传》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认识不肯认真从事,敷衍塞责的危害性。

2、理解作品的讽喻意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3、品味语言,体会讽刺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的讽喻意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体会讽刺性语言对表现人物形象以及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很熟悉东郭先生和南郭先生的寓言故事吧。(东郭先生对狼滥讲仁慈,是个不分善恶的糊涂人: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滥竽充数,是个没有真才实学的.骗子。)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差不多先生,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著名学者胡适不是只写了一件事来表现他,而给他专门立了传。(传,即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往往会用多个事例来表现人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具体事例,圈划能够表现差不多先生个性特点的语句,说说看差不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差不多先生是的人。

三、析读课文,探究主旨

1、分角色朗读课文的5——10小节,继续圈划最能表现差不多先生个性特点的词语或语句。

班级交流,教师总结并明确。

差不多先生,凡事差不多(做事敷衍,不肯认真,不负责任)

2、重点品读课文的9、10两段,思考差不多先生死了,他为什么会死呢?从文中找出能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并简要分析。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具体原因——病死

根本原因——本性和周围凡事敷衍不肯认真的大环境。

3、作者希望差不多先生死吗?揣摩文中的语言,作者对差不多先生的态度如何呢?

体会讽刺性的语言的表达效果,揣摩作者的情感。

不久,差不多先生就死了

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他说完了这句话就死了

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4、有什么办法让差不多先生避免一死吗?

班级交流,明确:(如果)自身:认真,知错就改周围人:认真(教育;责罚;炒鱿鱼)

5、从全文来看,有让差不多先生不死的“如果”吗?品读课文的11小节,1、2、小节。

围绕:

通过为虚构人物“差不多先生”立传,讽刺了像差不多先生的一类人,反映了当时国人凡事敷衍,不肯认真,不负责任的通病。

6、作者为什么要为他立传?介绍胡适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名言。

目的:警戒世人应革除弊病,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在幽默调侃的语言背后是作者对这种不良风气的痛恨,以及对国家成为“懒人国”的命运的担忧。

四、作业

1、摘抄一句运用了讽刺手法的语句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2、差不多先生和差不多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依然存在?试举一例说说后果或危害。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