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六年级上《中华巨龙》教案 |
范文 | 湘教版六年级上《中华巨龙》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六年级上《中华巨龙》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的原因。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介绍长城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xx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横跨北京、辽宁、天津、河北、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市。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经过历代的增补修筑,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现存的长城为明朝所修筑由渤海之山海关伸展到甘肃省之嘉峪关,长城平均高度为7.8米,平均底部阔6.5米,而顶部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设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了望之用。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长城的有关图片,教师介绍有关长城的知识。) 2、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合唱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好吗?歌声是多么雄壮呀!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三课,题目是《中华巨龙》。很显然,这“中华巨龙”指的就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长城。(边说边板书:中华巨龙) 二、检查预习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理解本课词语。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盘旋、绵延、屏障、咽喉要地、甘苦同尝、荣辱与共、英爽、斗志昂扬、矗立、艰难险阻 3、检查朗读情况。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读,从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再设计:出示自学要求。) (1)课文介绍了长城哪能些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说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 (3)课文哪部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桌讨论。 四、全班交流 1、课文介绍了长城哪能些方面的`内容? 课文介绍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长城的发展历史、长城的巨大作用、人们由长城产生的联想等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说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 因为长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历史悠久、作用巨大。千百年来,这条巨龙与中华民族甘苦同尝、荣辱与共。它集民族之精华,凝九州之一国魂;挟昆仑之神威,扬黄河之浩气。它虽历尽坎坷,饱受风霜,但雄姿英爽,斗志昂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学生交流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教师也可积极参与,交流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部分,并说明原因,再引导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如:课文第1自然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自然段展现了长城的雄姿。作者把“长城”比做“巨龙”,把“城垛”比做“巨龙身上的背鳍”,把“城砖”比做“巨龙的鳞片”,把“烽火台”比做“巨龙的利爪”。比喻生动贴切,突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特点,表达了作都对长城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介绍了长城雄伟壮观的特点、悠久的历史、巨大的作用以及人们由长城产生的联想等方面的内容,是为了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长城的喜爱、赞美之情以及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交流课前收集的介绍长城的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中华巨龙 外观特点"发展历史"巨大作用 伟大民族的象征 (赞叹、自豪)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