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
范文 |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一、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的减法。 2、通过故事,认识“-”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1、提前把卵生动物的图片放入玩具蛋壳中。 2、《狮子和蛋》幼儿用书。 3、白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蛋壳,请幼儿猜猜哪种卵生动物会从蛋里走出为。 2、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第一组图: 池塘力,鸭妈妈生了两个蛋,有1只小鸭子出生了,池塘边还有多少个蛋? 第二组图:鸟妈妈筑了个窝,生了3个蛋,有两个蛋孵化小鸟,窝里还有多少个蛋? 第三组图:鳄妈妈在沙滩上生了5个蛋,5个蛋中有3个孵化小鳄,沙滩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四组图:鸡妈妈生了4个蛋,有1只小鸡先出生了,还有多少个蛋? 第五组图:不知谁在草丛里生了3个蛋,3个都孵化出小宝宝,叶片还有多少个蛋? 3、认识“-”减号,每次讲完一促故事,老师引导幼儿在白板上写算式,找出答案。并请幼儿说说“-”表示什么? 4、幼儿两人一组,师给每组幼儿5个玩具蛋壳,请他们轮流用玩具蛋壳讲述有关动物宝宝出生的故事,并在纸上写下5以内减法算式。 5、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重复物体的排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楚地说出发现的规律,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并学会欣赏规律。 二、活动准备: 小兔、小猫、小鸡、胖猪的图片、各种颜色的图形卡、一座房子、幼儿操作卡、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发现规律--以小兔搬新家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气球、彩旗、水果排列的规律师:小兔的新家打扮的非常漂亮,它买来了许多气球、旗子和水果,调皮的小兔把它们摆放的很漂亮 ①以1面红色,1面黄色重复排列的组图(彩旗) ②以2个蓝色,2个绿色重复排列的组图(气球)小结:它们两样东西摆放的不一样,数量和颜色也不一样,像这样两个以上物体依次不断重复排列有规律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③小兔请小朋友们吃水果水果的摆放让小朋友们发现有什么规律,从颜色、数量去发现小结:这水果的排列和前面两组的也不一样,颜色和数量的规律都不一样。 2、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小兔邀请三个朋友来家作客,他们各走一条路来小兔家,让幼儿观察三条路的不同点,并说出每条路面上石块的排列规律。 小猫的路:红、黄、红、黄、红、黄小鸡的路: 胖猫的路:123123123老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的路铺的石块不一样,有颜色的规律,有图形的规律,有数字的规律 3、请幼儿来帮忙铺路师:大灰狼听说小动物要去小兔家,就把路给破坏了,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把原来的路铺好吧! 老师小结:小朋友非常棒,动物们高兴的去小兔的新家。 4、幼儿操作师:小兔来考考大四班的小朋友,看你们懂得了这些规律没有,动动脑筋,看谁最聪明哦幼儿操作老师小结 四、活动结束 1、创造规律,表演规律,寻找生活中身边的规律--小兔要求小朋友按1个男生,1个女生的规律排队,和它一起跳着兔子舞去外面玩,找找幼儿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一、目标: 1、快速找出同种蔬菜的不同特征,尝试运用该特征自编加减法式题。 2、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10以内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萝卜10根(白萝卜1根、胡萝卜9根),茄子10根(2根粗茄子,8根细茄子),黄瓜10根(表皮光滑的短黄瓜3根,表皮有刺的长黄瓜7根),番茄10个(大番茄4个,圣女果6个),辣椒10个(黄、绿灯笼辣椒各5个);5个分类筐,记录纸,记号笔,计时器,青菜奖励。 过程: 1、蔬菜分类导语:我这有一些蔬菜,请你们把它送回家。(分类框放在地上,蔬菜放两边的矮桌子上) 2、观察不同特征,用不同的数字表示。 提问:你们把那么多的蔬菜分成了几家?哪几家?(开始认读竖形表上的字,翻出数字)萝卜有几个?茄子有几个? 小结:原来按照蔬菜种类的不同分成了萝卜、茄子、黄瓜、番茄和辣椒5种,每种蔬菜的总数都是10个。 提问:再来看看每种蔬菜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任意挑选一种蔬菜进行表述)(C:我发现xx不一样。T:怎么不一样?C:有的x,有的x)小结:原来##的大小/颜色/粗细/长短/表皮不一样。 小结:同样数量的蔬菜能根据颜色、大小、粗细、长短这些不同的特征来分家,用不同的数字表示。 同样是10的蔬菜能分成两个不同的数字,10可以分成xx和xx一起来说说看。 二、编题 1、示范编题导语:今天我们就用每一组的3个数字来做编题游戏。先用萝卜家族的三个数字1,9,10来编道题,谁来试试看? 提问:他编的你们看得懂吗? 小结:原来3个数字可以编出4道不同的算式题。 2、结伴分组编算式题 导语:接下来我们来比赛。赢的那个队会获得一棵青菜奖励。我们先来进行第一个比赛——分组选菜。 导语: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编题。等会我说开始的时候,请你们用认领的这种蔬菜里的三个数字来编题,看哪一组编题编的又快又准又全,一个都不能少。限时2分钟。 小结:原来3个不同的数字可以编出4道算式题,2道加法,2道减法。三个数字中有两个一样的数字,就只能编出2道算式题,1道加法,1道减法。 比赛结束了,我们来看看比赛结果。看看在编题游戏中谁获胜了?获胜的那一队有几棵青菜? 哦,落后的几队也别气馁,相信在以后类似的比赛中会再接再励,继续加油的。 活动反思: 让幼儿的学习回归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创设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想努力做到的。我认为在一定的情境下,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能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幼儿真正的自主活动,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游戏性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敏感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数学的作用,将数学融入情境化、生活化,让幼儿学习得十分轻松,也越来越爱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出九方格图案。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能在记录单上记录并拼出多种组合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三)九方格图案1张,各种颜色,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板若干,图板上有不同的数字。 2、幼儿用书第13、15页的操作材料。与幼儿人数相等的九方格图案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各种方块拼图板。 1、教师出示各种方块拼图板,引导幼儿观察每块拼图板上的正方形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教师出示九方格图底板。 3、请个别幼儿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证明就放个图上的每个正方形与拼图板上的每个正方形大小相同。 4、引导幼儿讨论:你能用这些方块拼图板拼出九方格图案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 1、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拼法。 请一名幼儿运用方块拼图板,在大家面前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3、请全体幼儿在小组操作活动中尝试不同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三、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每种拼法。 1、教师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记录自己用那几块图板拼成九方格图案的。 2、请幼儿操作后在记录单上记录自己想出的每种拼法。 四、交流、分享各自的拼图方法。 1、展示个别幼儿的拼图及记录单,集体进行验证。 2、请幼儿将自己的所有拼法和相应的记录单展示在桌子上,引导同伴间相互欣赏学习。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5一、活动目标: 1、学习10的减法,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二、活动准备: PPT,钥匙题卡,门三。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减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学习第一组算式10—1=9和10—9=1 (1)师:你们看前面有群小鸡,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只小鸡在小桥上,还剩下9只小鸡在草地上)。 (2)师:谁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一道减法算式题?(10—1=9) (3)师:10表示什么?(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表示什么?(1只小鸡在桥上)9表示什么?(9只小鸡在草地上) (4)师:谁还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9=1)这里的10、9、1又表示什么? (5)师:这两道题中有什么秘密呢? 小结:原来这两道算式都有数字10、1、9,最大数排在最前面,等号前后的数字交换了一下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2、学习第二组算式10—2=8和10—8=2 (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鸭子,有2只蓝色的鸭子,还剩下8只黄色的鸭子) (2)师:谁能根据鸭子颜色的不同列出一道减法算式?(10—2=8) (3)师:谁能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8=2) (4)小结:以后看到10、2、8就可以列出两道不一样的减法算式题。 3、学习第三组算式10—3=7和10—7=3。 (1)师:走的好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吧!看,好多鸟呀!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2)师: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10—3=7)。 (3)师:看到10、3、7这三个数字,谁能列出另一道的减法算式题?(10—7=3)。 4、学习第四组减法算式10—4=6和10—6=4。 (1)师:前面到沙滩了,你们能用完整的话来表示沙滩上的乌龟吗? (2)师:用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4=6)。 (3)师:看到10、4、6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谁来试一试?(10—6=4)。 5、学习第五组算式:10—5=5。 (1)师:羊村到了,谁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草地上一共有10只懒羊羊,5只在吃东西,5只不在吃东西)。 (2)师: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5=5)。 (3)师:10,5,5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前面一个5和后面一个5分别表示什么)。 (4)师:这个算式等号前后的数字一样吗?。那它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吗? 三、游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 (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 (2)师:你们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 四、玩一玩游戏,复习10以内加减。 活动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6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加强,随着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幼儿会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与同伴教师的互动。由于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知识,他们喜欢用数字相互留下电话号码,喜欢用很多常见的字来相互留下地址,加强相互间的交往。这时,对数字概念的理解都还都处于零碎状态的幼儿,那些知识碎片就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和疑问,比如“我家是102,你家也是102,那我们俩不是住在同一个家里了么?”。 为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以门牌号码为切入口,将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挖掘、梳理和提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设计了《楼房与号码》这一数学活动,揭示数字和住址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正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 2、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3、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材料:纸盒做的楼房材料人手一份,门牌插卡(用不同颜色区别层与间的数字)人手一份,多媒体课件,写有具体地址的信封若干,人物图像若干,彩色胶带卷(用于标示楼房位置)。 环境:多媒体、幼儿操作学习的场地、桌椅、地垫人手一块。 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幼儿对门牌的已有经验 1、(师幼交流)徐老师第一次来东阳,发现我们东阳真是个美丽的地方,马路又宽又干净,不仅大街上都是高楼大厦,而且住宅小区建设得特别漂亮。请你告诉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吗?(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 2、这是xx住宅小区,我们一起去参观。(播放多媒体,直观感受小区一栋一栋的住宅) 3、这栋楼我们来数数有几层?(镜头到一个单元)让我们来看看这第一单元。这是一楼,(镜头到一个门牌)这是什么?(101)你知道它的对面一间门牌号是多少吗?(在幼儿有答案后出现对面的门牌号)它楼上呢?(同法) 4、(镜头到小区人来人往的大门口)看来这个小区里住着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所以还需要很多的楼房才够呢。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工人叔叔造楼房好吗? 二、尝试操作 梳理幼儿对门牌知识 1、造楼房 我们造楼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纸板,(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这里有造3、4、5层楼房的材料,喜欢造4层楼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这些,喜欢3层或者5层的可以选另外的一些。方法是:每个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楼房后套在你现在坐的椅子背后,把楼房正面展示给大家。, 2、编门牌 楼房都有门牌。请你把造好的楼房按照一定的规律编上门牌。 1)、幼儿尝试自主编号。 2)、请你说说是怎么编号的。 3)、讨论:门牌号上各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最底下的层叫做第一层,把最左边的间叫做第一间,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编门牌的方法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第一个数字表示层,最后一个数字表示间,中间用0隔开,楼房的门牌号就是101、102、201、202等,4)、请小朋友检查一下自己的门牌编对了吗?没有编对的调整过来。 三、探究学习 认识住宅地址 (幸福小区)小区落成了,大家为小区的落成放个三响炮表示庆祝吧。“啪!”(集体击掌三下) 1、探究楼号。xx小区里有几栋楼房?请小朋友来编号。 2、探究单元号。观察第一栋楼房和第二栋楼房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栋短,第二栋长……)第一栋楼房有三个单元,第二栋楼房有1、2、3,4、5五个单元。让我们从左往右数一数。教师逐一指各栋楼房,说说各栋楼房都有几个单元。 3、探究栋、单元、层、间的关系。红红要住进这个幸福小区了,她拿到了她家的钥匙,钥匙上有她家的地址(出示及钥匙地址卡片2—3—301),你看得懂吗?你知道他家的地址是xx小区第几栋楼?第几单元?哪一间吗? 4、巩固认知。如果请你也来这个新小区住,你希望住在那里,请在新家的阳台上插一枝花,并告诉大家你的新家住在第几栋第几单元几零几?(请幼儿指出具体住处并完整表述地址,并说“我的新家在xx小区x栋x单元x室,欢迎大家到我的新家来玩”。)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分别板书。 这个小区太漂亮了,徐老师也想把家搬到xx小区来,我喜欢这套房子,你能说说徐老师新家的详细地址吗?(xx小区第4栋第二单元501。) 四、巩固迁移 尝试生活中的运用 搬新家:小区建好了,很多住户要搬进来了。请你帮助大家一起搬家好吗?请你根据他给的地址帮助他们搬进新家。 请一幼儿讲解他准备把新住户搬进哪里?为什么是那一家?最前面的x表示第x栋,中间的x表示x单元,后面的x表示x房间。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教敏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彩纸一张、A4纸一张、剪刀一把、胶水一个、 铅笔一根、圆形椭圆形塑料杯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形王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选美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图形能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 二、主要活动 1、出示图形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和特征。(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梯形) 2、找幼儿说一说那个图形最美,出示一幅由各种图形组成的图片,(告诉幼儿其实每个图形都很美,因为可以组合起来变成不一样的图)。 3、出示图片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 4、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粘一粘。(指导幼儿折纸并剪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画出圆形、椭圆形、然后将这些图形随意组合成不同图案,粘在A4白纸上)。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具体,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机会,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后让幼儿说一说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第三环节幼儿个人在示范拼搭时,不会忽视了下面的幼儿,改为小组合作,效果可能会好些;还有那些拼图范例会充分利用;第四环节的剪图形改为课前准备,把更多的时间给幼儿动手拼更有主题、情节的画面,这样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三角形人手12个,三角形底座、正方形底座、长方形底座各六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指认几何图形出示三角形"我是快乐的三角形,我最喜欢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了。看看我的哪些图形朋友来了。"指认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请幼儿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三角形碰碰乐。 播放三角形声音,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2.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幼儿回答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演示,然后播放操作视频) 3.归纳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三、引导幼儿进行拼搭活动。 1.介绍操作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条边要全部"碰"在一起。 2.教师播放课件录音"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观察幼儿拼搭情况。 3.提问: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 4.归纳小结。 5.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录音"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请用4个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 6.4个三角形"碰出"了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任意移动一个三角形,把它变成另一个图形。看看你能变出几个图形呢? 四、送三角形回家。 1.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你的12个三角形要回家了,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要把12个三角形不多不少、正正好好送回去,拿一个底座是它们的家? 2.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见你的名字贴贴到相应的图形中。然后请你来说说你的理由。 3.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的底座去操作。 4.提问:你们刚才送了之后,哪个底座才是正正好好12个三角形的家呢?请你说说理由。 5.归纳小结:三角形底座太小,有几个没有放进去,正方形底座又太大,要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刚好。 6.刚才选择三角形和正方形底座的幼儿重新找一个长方形底座再次将12个三角形都送回家。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中物体的数量和看两张卡片合并的过程列出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发展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棵大树,各种可以爬到树上的小动物磁教具。 2、6以内的加法算式题几张。(开火车游戏中教师出示时用) 3、幼儿每人一套学具。 4、布袋一只,内装有各种7以内加法的算式题。(题目要做成各种礼物) 活动过 (一)、《开火车》的游戏复习6以内的加法。 教师出示6以内加法的题目,幼儿按座位以开火车的形式答出得数。 (二)、看算算是多少。 1、(出示大树)小朋友今天有很多小动物来我们班来玩,它们在玩爬树的游戏,想请小朋友把爬的结果用算式题摆出来。 2、教师先拿出5只动物到树上,再拿出2只小动物,请一名幼儿上来摆出5+2=7的算式。请个别幼儿讲讲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3、同上形式请全班幼儿练习:3+4=7、6+1=7、2+5=7、1+6=7、4+3=7等算术题。(用学具摆) (三)、游戏(摸礼物)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 小朋友们很能干,小动物玩得很开心,它们有礼物想送给小朋友。请幼儿逐个上来摸礼物,但必须回答对礼物后面的算术题才能得到礼物。 活动反思: 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0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操作活动好像是不可缺少的固定模式,感觉这让孩子们有那么点倦怠,于是我尝试让幼儿在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真正让幼儿体验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来学习6的分解组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学习6的组成,知道6有5种分法,掌握数分合的规律。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同伴间的协助能力。 活动准备: 1、5以内的分合式卡片、一列火车,能让幼儿从中找出车厢上各有不同的地方,然后用6的分合式表示。 2、开火车的音乐,幼儿的火车票(数字1-5中间的一位数字),一排小火车(贴好座位号,1-5中的一个数字)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开火车教师以"开火车"游戏来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我的火车几点开?" 幼儿回答分合卡片上空格的数:"X老师,告诉你,你的火车X点开。" 二、游戏:找茬通过玩找茬游戏,学习6的组成。 1、车站到了,我们来看看火车有几节车厢?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辆火车,共六节车厢,教师在黑板一边书写数字6) 2、我们来找找每节车厢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红色车厢一节,绿色车厢5节,在6的下面按规律写分合式表示) 3、还有什么不同?(长的车厢两节,短的车厢4节,继续写分合式) 4、还能找出不同吗?(两个轮子的车厢3节?四个轮子的车厢也3节?书写分合式3和3) 5、除了颜色、长短、轮子外还有不同吗?(两个窗户的车厢4节,三个车厢的窗户2节) 6、我也发现了一个不同,有的有门,有的没有门,我们一起说说看,有门的车厢5节,没有门的是1节。(书写分合式:5和1) 7、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都找出了几个不同的地方?(5个) 8、我们在刚才的游戏中,发现了6的5种分合方式,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9、你能从这个分合式中找出它排列的规律吗?(左边的数字从小到大,右边的数字从大到小) 三、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今天,我们这么多好朋友一起坐火车旅行,我们先来玩个好朋友的游戏吧!请7个幼儿为一组,请一个幼儿在黑板上用分合的方式记录下来。其他幼儿手拉手边念儿歌边走动:"你拉我,我拉你,我们都是好朋友,你蹲下我站起。"儿歌念完,有的幼儿蹲下,有的幼儿站起,然后继续游戏,引导幼儿把每一次游戏的情况记录下来。 四、游戏:快乐出发 1、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坐火车去旅行了。给幼儿每人发一张票,(票上的数字式1-5其中的一个数字)凭票去找座位,只要你的票和座位上的数字合起来是6,那就可以坐下了。 2、座位找好了听音乐开火车去旅行。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1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2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一张。 学具:数卡、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进行观察,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看看小兔和小猫的门牌号码一样吗?它们都有数字几啊? 总结:虽然它们的门牌号码都有数字3和5,但由于它们数字排列顺序不同,门牌号码也不同。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师:我来考考我们小朋友了,小熊家的门牌号码含有1、3、5三个数字,你们可以排出哪些门牌号码? 幼儿自己排列数卡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小结规律,总结3个数字的6种排列组合。 三、第二次操作,加深幼儿对3个数字排列规律的印象。 师:周老师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呀?可是这个手机号码没有写全,其中号码中未写出的数字是由5、6、8这三个数字组成的,小朋友排排看,这三个数字有几种排列方法? 活动延伸: 进行4个数字的排列组合。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3(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A、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B、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C、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 D、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刚才老师怎么说的?请小?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也来说一说。 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2、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3、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4、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第一组: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第二组: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第三组: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 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活动应用题。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编加法应用题。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4【活动目标】 1、学习2、3、4的分解组成。 2、通过观察,寻找发现数的组成规律。 3、继续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西瓜图片若干,蓝绿色的篮子图片各一张,4以内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和要求 ——集体,小组,个人练习 二、学习4的分解组成 1、认识西瓜,出示西瓜图片 ——这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分西瓜出示蓝绿色的篮子图片 ——请把西瓜分给蓝绿色的篮子,可以怎么分?(个别幼儿操作)——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 3、记一记 ——谁有好办法把分西瓜的事记录下来? ——请幼儿用数字和分合符号记录在黑板上。 4、念一念 ——幼儿认读分合式,先说分后说合。 三、出示操作纸,师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 ——给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遗漏,不重复。 四、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讲评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5活动目标: 1.在玩玩记记中感知5的分合方法。 2.体验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气球若干,画有气球图案的记录纸,红、绿两色蜡笔,5以内的数字卡片。 2.将若干气球图片藏于气球中,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活动过程: 一、猜拳赢气球 1.教师与一幼儿示范游戏“猜拳赢气球”的玩法: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猜拳。第一次由赢者用自选的蜡笔从记录纸左边开始涂一个气球,另一方赢时则用自选的蜡笔从右边开始涂一个气球,直到把一排气球涂完。 2.师:记录纸上共有四排气球,所以比赛共有四次。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玩吧,看看每次自己赢了几个气球。 3.幼儿两两结伴游戏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二、交流结果,统计数量 1.老师:每排一共有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第一次你赢了几个气球?朋友赢了几个?用什么记录方法能让别人看懂?(教师出示分合符号“八”,并在下面放上相应数字卡片。) 2.幼儿依次交流赢气球的数量以及记录方法,教师一一呈现!的分法并小结归纳。 3.幼儿闭眼或蒙眼,教师每次拿走5的分法中的一个数字或一组数字,让幼儿猜猜少了哪个数或哪组数,帮助幼儿记忆5的分合方法。 三、帮气球找朋友 1.老师:活动室里有很多美丽的气球,里面藏着小秘密,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呢?(把气球踩破、挤破等。) 2.老师:原来气球里面还有图片,有的上面有数字,有的上面有点子,我们帮它们找到合起来是5的好朋友好吗? 3.让幼儿尝试踩一踩、挤一挤气球,找出气球卡片,并帮它们找到数量或数字合起来是5的卡片朋友。用气球奖励找得又对又多的幼儿。 活动反思: “能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该活动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幼儿在氘气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数的分合关系;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了记录方法并内化数的分合知识:在帮气球找朋友时运用已有经验解决了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数学是抽象的,需要幼儿通过游戏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提供气球记录纸让幼儿操作与记录,同时通过猜拳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猜拳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活动过程充满挑战,幼儿跃跃欲试;猜拳过程需要两人的磨合,能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幼儿只有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中,才能逐渐体验到数学的意义。幼儿只有在不断接受挑战和不断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信心,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帮气球找朋友”的.游戏任务是让幼儿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当教师问及怎样才能知道气球中的秘密时.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完成了任务,满足感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气球的活动远没有结束,教师可以在节日里提供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气球让幼儿分类、数数,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悬挂气球,统计不同特征和种类的气球,并进行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教师应努力让数学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核心,将数学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有机整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相关经验,并逐步提高思维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6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三、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四、活动准备 PPT课件、学具操作材料(打印)、数字卡片(打印)。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公开课课件《6的分解组成》PPT课件 五、活动过程 复习5的分解组合、 对对碰 教师:我说五、 幼儿:我对五、 教师:5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1和4。 ...... 教师:5可以分成4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小熊猫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小熊猫,将6只小熊猫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3、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分别演示点击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请幼儿读屏幕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2和4,2和4组成6,2加4等于6。 (三)、巩固练习(操作学具) 找钥匙开锁(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6,就用线连起来)。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 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6。 2、火车开了。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6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7设计意图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游戏一:转转盘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教师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三、制作并检验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一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游戏设3个奖项:一等奖1个文具盒,二等奖1支铅笔,三等奖1粒糖。你们最希望在活动中拿到什么奖? 教师承接上面的谈话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为下面的制作活动做铺垫:这个转盘应该怎么设计,转盘里应该设置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颜色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 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的原因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活动延伸把两套抽奖玩具和幼儿自制的转盘投放到区域中,让大家继续体验,重点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未能理解知识点的幼儿。 活动反思本活动选材与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运用数学知识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扰。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才有意义。 活动过程逻辑严谨,游戏性强,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机会多,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热烈。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抽奖和设计抽奖工具仍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操作项目。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材与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运用数学知识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扰。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才有意义。 活动过程逻辑严谨,游戏性强,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机会多,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热烈。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抽奖和设计抽奖工具仍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操作项目。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8活动目标: 1、发现递增递减排序规律,会接着往下排,并说出理由。 2、发现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学过其它排序规律(如:ABAB、ABBABB) 2、物质准备: (1)教师材料:运动场图;序列图一(递增)、序列图二(递减);规律图谱 (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萝、桃子、橘子、等各种水果图片;制作奖品用的材料、规律提示卡 活动过程: 一、观看运动场的布置,感受规律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语:果园里举行水果娃娃运动会了,我们去看看运动场的布置吧! 1、观察红绿旗、大小气球的排列顺序,幼儿找出规律。 2、师小结:这种按物体的不同的特征有规律的排列,真美! 二、幼儿操作,初步学习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引导语:运动会快开始了,水果娃娃准备入场了,你们瞧 (一)探索递增规律排列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ABBABBB 2、请幼儿根据图一的顺序,接着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4、老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递增。 (二)探索递减规律排列 1、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BBBBABBBBABBB 2、请幼儿根据图二的顺序,用新材料让幼儿按递减规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4、老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减少的叫递减。 三、发现运动场环境创设的规律美,引导语:小朋友,运动员要经过三条小路,才能到达比赛地点,我们去看看。 1、出示三条路的图片,幼儿观察判断。 问题:哪一条路是递增规律排列的,哪一条是按递减规律排列的? 2、另一条特别的路(有递增又有递减,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师小结:按规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朋友只要认真观察、比较,在我们生活中就会发现很多各种各样的规律美,让我们以后慢慢去寻找吧。 四、分组操作活动,继续学习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引导语:马上要给运动远颁奖了,可是粗心的果园老板还没准备好呢?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奖品吧! (一)介绍分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组:用两种颜色的纸条做彩链。 2组:用两种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链3组:两种形状的木珠制作项链操作要求: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可以按照这种逐一逐一增加的递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减少的递减方法,也可以同时有递增又有递减的方法,制作美丽的奖品,好吗? (二)幼儿自选一组材料,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按照递增递减规律来排列的。 结束语:让我们把作品拿到区域里,在分区时,再和同伴一起来分享欣赏,好吗? 五、延伸活动区域活动:将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练习按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9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动物手偶。 3、实物钟。 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 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再看看数字, 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又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老狼拨到6点,那就要吃小羊了。 2、请几名幼儿和老师先示范一次。 活动反思: 为什么要有时钟呢?时钟的作用是什么呢?由时钟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时间,针对问题,根据我们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我们预舍了本主题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成功的关键是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身心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我首先用欢快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认识时钟时,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0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操作活动,能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2.学习掌握6的组成与分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重难点: 1.学习掌握6的组成与分解。 活动准备: 1.六条小鱼的图卡和鱼缸。 2.幼儿操作的小鱼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幼儿看图卡,向幼儿交代帮小鱼找家的任务。提问:小河的水被污染了,爸爸救了六条鱼回来,请小朋友分到两个鱼缸里。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幼儿讨论尝试) 二、幼儿操作 (一)教师:小朋友请你们数一数自己有几条小鱼? (二)引导幼儿用小鱼图片分出不同的方法,试一试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三)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师对个别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和帮助。 (五)教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分法,并进行记录。 例如: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可以组成6。 6可以分成2和4,2和4可以组成6。 6可以分成3和3,3和3可以组成6。 6可以分成4和2,4和2可以组成6。 6可以分成5和1,5和1可以组成6。 三、巩固练习6的分解组合 (一)朗读分合式。 (二)游戏《猜拳》、《对数》 四、延伸活动 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一起玩“分糖果”或“分筷子”的游戏巩固复习6的分解组合。 教学反思 幼儿通过此次活动能热心的帮助小松鼠们分新房,通过自主尝试探索的方式得出不同答案,对6的分解组成有了深刻的了解,但对数字排列的有序性仍不是太明确,需要继续加强。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孩子不断发现6的不同分配方法,应让孩子多在自主活动中发现不同方法,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更放开孩子,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并得以解决。 大班上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1要上公开课,我先前设计了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通过吃桃子游戏贯穿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有点紧张,每次都要利用好长时间准备,这次准备的是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将教学内容布置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了将要学到的内容,将数学与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将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理论上,在游戏吃桃子中,幼儿会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幼儿就会直接有一个体验,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通过对现实中数学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体验幼儿对数学活动的价值,更激励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目标: 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 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练习; 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 活动重点: 幼儿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数 活动难点: 让幼儿理解什么叫倒着数。 活动准备: 1、教学准备 ①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②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彩色串珠,彩笔,托盘 2、知识经验准备 ①能熟练地按顺序排列彩色串珠 ②熟悉儿歌 3、环境准备 将数字贴在楼梯的阶梯旁,幼儿上楼时就会感受到数字变化与脚下阶梯的变化。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猴吃桃子 2、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 ①让幼儿将串珠按顺序摆放在盘子里,感知串珠是越来越多。 ②提问怎样将盘子里的串珠倒过来(将盘子换一个方向) 倒过来后,串珠是越来越少。 ③将串珠与数字相对应 ④看着盘子里的数字倒着数 3、游戏活动 开火车:每个幼儿胸前贴一个数字,将10放在最前面,让后面的幼儿按倒着的顺序依次排列。 4、分组活动: ①连线 327564891 ②按倒着数的顺序排列串珠和数字卡。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33—34页的活动。 2、利用吃饼干时,让幼儿感知吃掉一个少一个,进一步感知倒着数数。 教学资源: 小猴子作猴状 吃桃子作吃状 10个大桃子张开两只手,手指伸直 啊作咬状 9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啊作咬状 8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桃子吃完了摊开两只手 创新意图:将教学与幼儿的动作相联系,由动作直接来感知倒着数,再与粗象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利用幼儿的身体来感知数的变化与量的变化,直接来理解数学中的重难点。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