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范文 | 精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汇编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指导思想: 以二期课改为重点,聚焦课堂教学,聚焦校本教研,坚持课题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培养学生的愉快地探究能力。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工作要点: 1、积极推进二期课改。 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理念,认真贯彻二期课改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每一堂随堂课中。积极准备,认真投入到第十周的家校一日活动中。 2、同伴互助,共同学习。 结合组室特点,寻找自身特点,本学习主要努力方向: (1)依托校龙头课题,努力学习制作课件技术。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不仅仅局限于一些简单技术,而要能在有所加深和提高;不要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提高,而要注意整体水平的提高。 (2)结合“日常课堂改进记载和体会”,结合校本教研,更多的关注教研课。将每次的教研课都作为一次集体教研、学习教材、深入研究的好机会,重视研究课前的集体备课和试教,将教研课成为反思实践后的一次展示。 (3)重视“资源共享”的建构。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将已有资源进行整理、分类,进一步完善共享资源,使资源更加条理、系统、易于“共享”。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一、基本情况: 成都市棕北中学初中20xx级3班,现有学生48人,小学升初中毕业考试数学成绩: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2分,及格率是100%,优生率是100%,其中90-100分有37人,80-89分有6人。入学考试数学成绩: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45分,及格率是94.3%,优生率是71.4%,其中90-100分有7人。80-89分有18人,70-79分有7人,60-69分有1人,50-59分有1人,40-49分有1人(参考人数为35人) 二、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努力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教书型教师为教育科研型教师。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教书育人. 三、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奋斗目标: 搞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与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衔接教育,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因材施教,严格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成长为优秀学生,尽力避免出现差生。在期末的全区统一考试中,各项指标都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四、本期落实教育教学工作“六认真”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看书学习,学大纲,学教材,学优秀教案,学经验文章.备课时注意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备学法指导,备方法技巧,备拓广加深。 2、认真上课;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追求课堂语言的准确、规范、生动、有趣。讲练结合,加强常规训练,及时反馈,力戒出现两级分化。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积极铺垫,滚动前进;注重实质,追求实效;引导读书,培养能力。 3、认真布置作业:注意作业布置中的层次性问题,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其主要的途径是:认真备课,认真讲清、讲活每一个数学知识点,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4、认真批改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学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归纳、分析、小结,及时纠正,及时强化训练。 5、认真辅导:由于没有专门安排的数学辅导课,因此更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多安排课堂练习,多进行个别辅导,培养兴趣,指导学法,利用课间或自习课,活动课时间给需要帮助的同学以必要的个别辅导。 6.认真组织考查和检测:及时分析,认真总结;增添措施,完善计划,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五、加强学习,深化认识;积累素材,总结经验;坚持教研,提高能力;注意练笔,厚积薄发;以自学促教学,以科研带教学.用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去教育学生。 六、教学进度: 1、根据学校的计划和教务处的安排,本期工作20周,其中新课授课时间为16周。每周开设数学课5节,能够按时完成本期的数学教育教学任务。 2、代数教科书第一册(上)各章的授课时间(每周5节)大致分配如下: 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约10课时第二章有理数约28课时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约11课时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约28课时 机动约3-8课时 3、具体安排如下(周次,章节,单元,课题;计划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预备周:通读教学大纲,联系小学内容;一周;了解教学目标,进行总体构思;努力进入角色,浏览教科书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一、学生情况简析 一小部学生基础一般,大部份学生基础差,学生主动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调动各层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总体分析 必修1: 第一章: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集合与函数概念的小结。 第二章: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 (Ⅰ)的小结。 第三章: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函数的应用的小结。 必修2: 第一章: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小结。 第二章: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点、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直线与方程的小结。 第四章: 4。1圆与方程;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圆与方程的小结。 三、 目标要求 1、 掌握各章的有关基础知识,比如公式、定理等等; 2、在掌握基础知识上,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的运用。 四、方法与措施 教学方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讲授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法;师生共同讨论法。 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情景图,展示台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学设计: 1.通过解决问题,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创设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每组数据的总合不能反映总体的情况,而是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每组数据体现的情况。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并验证,感受,某个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平均数才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在最后的环节,安排了交流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堆煤的情景图,图中标明煤的重量为1吨,一个炊事员说:“这堆煤计划烧40天。”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后来在实际烧的过程中,情况发生了变化,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在情景图上加上另一个炊事员的对话框:“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 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新情况吗? 根据上面的情景,你能编出应用题吗? 根据学生的编的应用题,选出与例2有似的问题 (1)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要求改进炉灶后,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我们应该先求什么? (2)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让学生尝试解答。 2、如果把题目里的第三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改成“改进炉灶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10天,每天实际烧煤多少千克?”该怎样解答? (1)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式解答。 (2)讲评时让学生说出分析过程。 (3)引导学生看一看例2与改编后的题目的联系和区别 3、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2)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帮助学困生。 (3)集体评讲。 三、课堂练习 1、新华乡计划25天修渠道135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21米,实际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要求出实际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必须先算出下面的哪个问题?( )怎样算?再求哪个问题? (1)实际要修多少天?(2)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3)提前几天修完? 2、有一堆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1.8吨,20天完成,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计划多生产0.2吨,实际多少天完成? 四、作业: 课本第51页的1——5题 板书: 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 计划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1000÷40=25(千克) 改进炉灶后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25-5=20(千克) 这些煤可以烧多少天? 1000÷20=50(天) 列综合算式 1000÷(1000÷40-5) =1000÷(25-5) =1000÷20 =50(天) 答: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