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言文《琵琶行》教学设计 |
范文 | 文言文《琵琶行》精品教学设计 上学的时候,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琵琶行》精品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诗歌线索。 2、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2、理解诗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 教学难点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对比衬托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预习题: 1、借助《创新方案》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和文学常识。 2、读课文,疏通字音;结合注释,通译全诗,完成“文本层析”中的翻译部分。 铮(zhēng)悯然(mǐn)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è) 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秋月白(bó)衣裳(cháng) 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 bì)幽咽(yè)谪居(zhé)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ái)间关(jiān) 3、找出诗中的三次音乐描写,思考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琵琶行》这首诗早在白居易在世时就已经风行全国。唐宪宗在吊唁白居易的诗中曾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到了清代,学者张维平也盛赞此诗,他在诗中写道:“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源伐取无人继,一曲琵琶唱到今。”这些都形象的说明《琵琶行》这首诗流传之远,影响之大。今天就来学习这首《琵琶行》。 (二)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1、齐读小序 需要强调的字词: 左迁:贬官,降职明年:第二年,古今异义词色衰:姿色衰老遂命酒:摆上酒宴使快弹数曲:畅快感斯人言:被感动;话因为长句:因此创作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字 2、自由讨论:小序写了几层内容。(以白居易为陈述主体来概括) 发言明确 左迁九江→偶遇倡女→使弹数曲→引起共鸣→因为长句。 究竟是什么样的音乐引起了作者共鸣,为什么他听后会产生共鸣?我们先随着白居易的生花妙笔一起去欣赏一下琵琶女的弹奏。 四、鉴赏诗中的音乐描写,初步了解琵琶女形象。 (一)鉴赏第一段 鉴赏过程中需要强调的字词。 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管弦:音乐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见义,我们下了马上了船 1、一生读第一段 2、具体分析: 时间秋天的夜晚地点浔阳江头环境萧瑟 事件设酒送客心境寂寥凄凉 (注:“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烘托人物凄凉的心境。)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渲染凄凉的氛围,奠定全诗的基调,为琵琶女的出现设伏,做好铺垫。 3、齐读第一段,体会凄凉意境。 (二)鉴赏第二段 需要强调的字词 发:出发,动身上路暗:悄悄迟:迟疑思:悲、伤信手:随手 间关:形容鸟声婉转涩:凝滞暂:短暂幽愁:深沉的忧愁 突出:突然出击,古今异义词 1、齐读首句至“犹抱琵琶半遮面”。 2、琵琶女出场有几个阶段?(教师点拨) 引导回答:乐声引人→寻声问人→相邀始见。 3、“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突出乐声之妙。 4、重点分析“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所展示的琵琶女的内心及作者当时的心情。(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琵琶女:羞怯。(2)作者:急切。 5、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中她终于露了半张脸,迟迟不肯出场的琵琶女演奏了什么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根据其演奏过程划分出不同阶段。(老师点拨即可) 转轴调音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家风范出手不凡 听者感受弦弦掩抑声声思抑郁不止诉说心事 交代指法曲目指法娴熟演奏名曲 (1)一生读 (2)琵琶女的演奏可谓精彩绝伦,诗人的描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如此难以描摹的音乐诗人是如何做到描写的这么成功的? 思考讨论:所写音乐的具体特点,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 学生分组讨论,统一认识,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诗句特点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粗重急促亲切细柔叠音拟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婉转比喻摹声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幽咽冷涩低沉暂歇比喻摹声 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愁恨暗生回味无穷感受烘托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比喻摹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鸦雀无声绕梁不绝环境烘托 小结:诗人运用多个比喻描写音乐的美妙与技艺的高超,“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象声词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正是以上手法的综合运用,才使难以捕捉,稍纵即逝的音乐形象得以永存,使千年之后的我们同样能够领略到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欣赏到琵琶女精彩的演奏。 (3)听第二段配乐朗读,感受音乐之美。 结束语:琵琶女的弹奏仅仅是单纯的应约表演吗?前边提到:“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不,她更是在借助音乐来诉说心事,那么这个举止不凡,技艺高超的琵琶女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琵琶曲的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同学们课下思考谈论,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 特点手法 粗重急促亲切细柔叠音拟声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悠扬婉转比喻摹声 幽咽冷涩低沉暂歇比喻摹声 愁恨暗生回味无穷感受烘托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凄厉比喻摹声 鸦雀无声绕梁不绝环境烘托 (以情演曲)(以情绘声)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作者和琵琶女的身世,理解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 一、导入: 上节课讲到:琵琶女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应约表演,更是在借助音乐来诉说心事,那么这个举止不凡,技艺高超的琵琶女究竟有怎样的经历呢?请看第三段琵琶女的自叙身世。 二、阅读第三段,概括琵琶女身世。 需要强调的字词: 敛容:收敛面部表情,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等闲:随随便便颜色故:容貌衰老。 老大:年纪大了来去:走了以后。阑干:纵横乱错的样子,形容流泪。 1、学生分组讨论,统一认识,选派发言代表。 2、代表发言分析,明确结果。 (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家住京城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年轻貌美技艺高超 (3)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红极一时 (4)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奢华欢乐光阴虚度 (5)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亲人离散时过境迁嫁与商人 (6)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独守空船凄凉孤独 (7)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今昔对比感慨万千 3、总结琵琶女经历:曾经色艺双全,红极一时如今年长色衰,漂流沦落。 4、学生再品第二段音乐描写,自由交流,让学生明白此段音乐描写既是在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更是在通过音乐来书写琵琶女的情感。为下文自叙身世做铺垫。 总结:正是这样既旋律多变,又饱含情感的音乐引起了作者的共鸣。在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不禁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那么诗人与琵琶女究竟同在何处? 三、阅读第四段,概括诗人现状。 需要强调的字词: 唧唧:叹息声。呕哑嘲哳:形容声音繁杂。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却坐:退回坐下。促弦:把弦拧紧。向前:以前。掩泣:掩面哭泣。 1、齐读第四段 2、由同学发言分析。 (1)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被贬离京,卧病浔阳 (2)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地势荒僻,环境恶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孤独苦闷 3、补充作者经历,体会作者沦落之叹。 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32岁授校书郎、35岁升周至县蔚、36岁时被擢为翰林学士,37岁任左拾遗(谏官),期间,他除了直言诤谏外,还写了大量讽喻诗,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病死在长安,白居易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他的直言进谏和那些讽喻诗。 4、今昔对比,总结作者经历 曾经得志升迁,如今被贬离京;曾经春风得意,如今孤独苦闷。 5、总结诗人与琵琶女的共同点,理解主旨句。 曾经色艺双全红极一时欢乐奢华春风得意才华横溢连续升迁 如今年长色衰漂流沦落孤苦寂寞苦闷无聊被贬离京卧病浔阳 正是有如此的相似,再加上音乐的沟通,诗人忍不住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慨。这既是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又是对自己处境的感伤,更是对遭压抑,受打击的不满。 四、鉴赏最后一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先前我为琵琶女而叹息,现在琵琶女为我“良久立”,二人已经有了情感上的共鸣,此时心中充满的是“天涯沦落”的凄凉,因而再弹琵琶已是“凄凄不似向前声”,而听者的感受也有了变化,先前只是被琵琶女超凡的技艺折服,现在也为二人的经历感伤,因而“满座重闻皆掩泣”而诗人感触最深,故而“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真是“天涯沦落至九江,浔阳秋夜遇知音。知音一曲引诗情,世人永唱《琵琶行》。” 五、听最后两段的配乐朗诵,体会作者的贬谪之恨。 六、作业完成《创新方案》评估卷相关内容 。 板书设计: 昔今 琵琶女红极一时门庭冷落 欢乐奢华寂寞凄凉 技艺超凡色衰沦落 同是天涯沦落人 才华横溢被贬沦落同病相怜感慨多 白居易得志升迁被贬离京 春风得意孤独苦闷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