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节。 教学重点: 1、字词教学; 2、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领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老师简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学习“潮、浩、沸、涨”,指名读,说说共同点。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学习“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学习“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作业 1、写生字。 2、练习朗读课文,体会钱塘潮的壮丽。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3、能运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5、通过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教学难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2、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3、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学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我们浙江省的旅游景点非常多,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像美丽如画的杭州西湖,文化底蕴深厚的绍兴,优美自然风光的千岛湖,佛教胜地普陀山……真是举不胜举。我国宋代有大诗人苏轼游览了浙江的一处胜景后,让他久久不能忘怀,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你们知道他讲的“潮”是哪儿的潮?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海宁的盐官镇去领略一下这名扬中外的钱塘江潮。 (板书:观潮)(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课文时自学课文。要求: (1)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自学新词,想想意思;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边读边想:钱江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自学结果: (1)检查字词――――出示投影,指名读 重点掌握:字音:堤、颤、涨、薄 字形:若、昂、崩、震 (2)畅谈感受,理解“观”: A、读完课文,谈谈钱江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景象吗? C、“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那么“奇观”的意思呢?“天下奇观”的意思? 3、再读课文,理清顺序,给课文分段 (1)大家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在写这一天下奇观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完成填空,并按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把课文分成三段。 (3)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盐官镇观潮。 (4)潮来了。 (5)潮头奔腾西去。 (6)师小结:给这类课文分段,除了要注意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发展的,分几个阶段,还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有哪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句。通过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较快地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节,你读懂了些什么? 师归纳:潮来前江面平静,看潮人已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江面平静”的?(横卧、笼罩、屹立) 3、交流读,引导学生抓住“横卧、笼罩、屹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注意及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 4、朗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该部分课文。 3、通过拓展资料的交流,学习,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每年的观潮节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去目睹它的风采,你们有没有见到过?别遗憾,我马上就带着大家去看看这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不过,老师不是让大家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看。现在请你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屏幕就在你的脑海里,需要你用心去看,用心去体验这一“天下奇观”。 二、品读词句,欣赏佳景 1、生闭目听老师范读第2、3小节,听文字,想画面。想想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什么也别说,赶快投入到文本之中,看看刚才哪些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惊叹钱江潮真是“天下奇观”,划出有关的句子,点出最让你惊叹的词语,好好体会。可以采用谈体会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 3、交流汇报,重点研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为什么会这样? B、指导朗读这句话。(低沉)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水天相接”是什么地方?“白线”是什么?(远) B、那条白线就是大潮的潮头。观潮的人们从一大早一直等到了午后一点左右,这时终于看到了一条白线,如果你们是观潮的人,你们会怎么样呢?(情不自禁地喊起来。)怎么喊? C、那么多的人,大家都这样情不自禁地喊呀,叫呀,这样的场面就是――“沸腾”。 D、有一点老师不明白了,怎么说人群“又”沸腾了呢?(结合理解上文“人声鼎沸”) E、指导朗读。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A、重点理解“横贯”一词。(速度快、面积大)“横贯”与“横卧”能否调换? B、“横贯江面”多么壮观!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想像那个情境,再读一读。 C、那条白线“很快”地移来,却“逐渐”地拉长变粗是否矛盾?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读出潮水变长,变粗,形成白色城墙的气势。(速度快,气势大)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了。 A、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 B、想像一下“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大潮是怎样的一种气势! C、潮来汹涌,当你们面对着万马奔腾似的潮水,你想对它些什么呢? D、这么雄壮的气势,不得不让人惊叹它确实是“天下奇观”,那就读出这份激动吧! 个人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4、理清顺序,试背 (1)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生动笔在练习纸上填写) (2)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3)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4)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5)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6)师生齐读这段话 (3)现在,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学生自由准备背诵) 三、结合名句,再次解读 1、关于钱江潮,许多文人墨客曾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你们有知道的吗?说给大家听听。 2、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几句,看看他们笔下的钱江潮跟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有哪些相似之处。每个同学选择2――3句来谈谈理解。 3、让我们再一次满怀激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4、师读第三段,结束课文的教学 四、实践运用,活用文本 请你当当主持人,给画面配解说词。主题是――《钱塘潮来》? 五、拓展阅读,引向课外 阅读拓展资料《话说钱江潮》,探究钱潮的成因及历史等,作简单交流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准备 词卡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 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 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 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 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 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 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A、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 B、盐官镇——最好的地方 C、观潮人——最多 D、响声——最大 E、浪潮——最壮观 F、人的情绪——最高涨 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指导朗读: (1)要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 (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丽而罕见的景象。 5、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厚?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预设:学生很容易地从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大潮十分壮观的语句。在学生找出后,教学进行小结:这就是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景象。板书:潮来时,潮过后。再启发: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板书:潮来前。) 6、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 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 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 B、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 指导朗读: 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这响声响亮吗?(不响亮。)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 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 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 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沸腾了,刚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 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 E、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中的激动。 F、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 G、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 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 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 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 5、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 A、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时因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 (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 (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 B、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 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 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味“横卧”。 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 B、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又边一个“卜”,表示“人”。“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两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时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卧”是什么意思? C、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平静。) 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 A、理解“屹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 B、小山:若隐若现 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丽、和谐、壮观……) 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 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番盛况吧。 二、朗读课文、感知大意 1、朗读课文。 2、理解字词,领会课文大意。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略:略不相睹() 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文身() 皆出酒食() 而:既而渐近() 倏而黄烟四起() 三、研读理解课文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3、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 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4、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5、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 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你能从中举例吗?(像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神舟6号飞天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是具有挑战性。)从中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有能力的同学课后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