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学习目标: 1、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3、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第一课时 预习环节: 听写词语。完成《导》P61二1-3题。 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这一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留心观察自然界,以便掌握日月星辰等自然物来了解天气的变化,并总结出许多相关的谚语、诗词等,而在各种观物识天气中,最重要的方法莫过于看云识天气。俗话说:“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云就是天的“脸色”,通过“云”的变化,可以“识”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那么,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这篇科学小品将教你几招。 讲解说明文的有关考点和答题技巧。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三、研读品味、语感体验 研读第一自然段,品味比喻的妙处: 语感训练(投影出第一段有关练习)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A;有的像鱼鳞,B;有的像羊群,有的像一张大棉絮,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下面四个短语是对文中的四个比喻的具体描述,它们各自在横线上的适当位置是:①来来去去②轻轻地飘在空中③满满地盖住了天空④一片片整整齐齐排列着A——B——C——D—— (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在全文中的重要性。 明确:文章开头即介绍了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形态和特征,接着连用了八个比喻,紧扣“姿态万千”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说明云的姿态之多,接着又用“刚才”“霎间”来突出云“变化无常”的特点,最后一句既是本部分的总结,也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 第二课时 预习环节: 1、研读课文第二部分,2、找出云的特征及其预兆。 3、完成《导学导练》P61 二 4——6 课堂展示: 一、分析、理解课文第二部分 话题一、体会第二段在文中提纲挈领的作用。 明确:第二段是3、4、5段的“纲”:段中分号前的文字引出第三段的内容,分号后的文字引出4、5段的内容。 话题二、①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形态并归纳出共同特征:卷云→_____云→_____云→_____云。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轻、高、薄,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②云有许多种类。将第一段文字与课文第三段进行比较阅读,可以知道:第一段中“像羽毛”的云指_____云,“像羊群”的云指_____云,并且推知,“像鱼鳞”的云是云,“像一张大棉絮”的云指_____云。 ③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变化并归结出共同特征:卷层云→_____云→_____云→_____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低、厚、密,常常是雨雪天气的预兆。 话题三、云的光彩现象及预示的天气情况:晕、华、虹、霞,预示着晴、雨天气。 二、讨论探究、链接生活 探讨:看云识天气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卫星的科学预报,还有没有必要依据老经验看云识天气? 三、梳理小结、拓展延伸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涉及的内容多、术语多,但文章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更重要的还要归功于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材简介 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盛夏,烈日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照射着大地直到黄昏,多么沉重闷人的时光!人们懒洋洋地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画个绿绿的太阳吧!让大地上到处一片清凉。金秋,登高望远,大地犹如茫茫的金海。它给人们献上一个丰收、欢乐的季节。画个金色的太阳吧,它会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寒冬,冷风飕飕,天冷得让人缩手缩脚。画个红红的太阳吧,人们都会有这个希望。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画个彩色的太阳吧,给人惊喜,催人奋进。 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适合背诵。 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学习重点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学习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四个太阳图卡 学生:学生用生字卡片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谜语:白天不见,晚上出现。又红又圆,照亮地面。 2.出示词卡太阳,指导读准字音。 3.出示课题四个太阳,指名读,齐读。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的小脑瓜里是不是蹦出了小问号?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出示课件:带拼音生字,指名带读。 2.出示课件:去拼音生字并打乱顺序,摆字卡,自由练习朗读。 3.游戏:我说你找喊名字。 4.指导识记生字方法。 5.巩固游戏:我把生字送回家。 三、动画演示,指导写字 1.猜谜引入:大口框里有个大 2.出示课件:因书写笔顺规则 看了动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课件:园 园与因哪里长得很像?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同样先里面后封口) 4.师范写园因,讲解书写要领。 5.生自由练写,师巡回指导。 6.集体评价。 四、感悟理解,感情朗读 1.生再读课文后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2.你们知道文中的小男孩分别为四季画了哪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吗?用──在文中划出。 3.指名发言,指导练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师贴板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4.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呢? 同桌互读描写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太阳的自然段 5.指名朗读,感悟理解 春天──多彩的太阳 1.指名读 2.指名再读,喜欢的齐读 3.你们看到的春天的色彩都有哪些? 4.师生合作读 夏天──绿绿的太阳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指导朗读该句 3.男女生比读 秋天──金黄的太阳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指导读通,读好该句 3.引导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香甜的水果? 出示课件:水果图 4.齐读该段 冬天──红红的太阳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冬天图片及风声 你能用动作告诉我你现在的感觉吗? 3.出示课件:红红的太阳升起 现在是什么感觉? 4.老师也想通过朗读让大家暖和暖和,该怎样读?谁来教我? 生自由练读,师学读 五、背诵表演,拓展延伸 1.指导背诵表演最喜欢的段落 2.指名背诵表演,集体评价 3.出示课件:四季图片及种太阳音乐 描画你心中的太阳,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教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对名人的一言一行十分的关注,那是当然,名人嘛,最能吸引我们的眼球。但我们接触得最多的却仍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你是否曾关注过他们?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女士就曾经关注过一个车夫,并为他写下了散文《老王》。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杨绛来关注老王。 2、介绍杨绛及钱钟书,写作背景: ⑴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⑵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⑶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3、“画”说老王: 看课文插图,请同学们注意老王,你们从老王的身上读到些什么? (沧桑、凄凉、痛苦、老实、苍老……) (过渡:同学们的观察力很强,下面让我们透过杨绛的文字来走近老王,感受老王。) 4、走近老王: ⑴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你能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吗? (提示:从生活和为人两方面考虑)──穷苦、善良(板书学生所说词语,评选公认的好词) ⑵精读课文,文中哪些事情体现老王善良的性格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老王的种种善良行为是在自己本身生活悲苦的情况下发生的,自己悲苦的命运更能够突出他的善良。) ⑶哪些事情体现老王的穷苦呢?(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5、关爱老王: “我们一家”如何关爱老王?还有人关爱老王吗?(抢答) 明确: 坐他的车,照顾生意;老王再客气,也要付给他报酬;不能让他白送香油鸡蛋;当三轮改成平板三轮时,关切的询问他的生活;女儿像她一样,送他一大瓶鱼干油。老先生自愿当货照顾他生意。(板书“我们一家”“善良”) 与此相反,不愿做他车的乘客,恶意闲话的“有的人”──冷漠 (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6、感受“老王”: 总结老王和“我们一家”的善良,谈感受。 (根据板书阐述,穷苦卑微的老王善良地关怀着我们一家,我们一家同样回报以善良。社会需要爱,社会呼唤爱,让我们去关心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7、现实: 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幸的人,许多弱者,而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生活在爱的光环里,让我们学习杨绛女士把爱之光分一些给身边的人。欣赏《让世界充满爱》,深化感情。 8、身边老王 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9、板书: 穷苦 老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1.谈话引入。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欢迎吗? 老师们都很想认识你们。咱们先来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可以吗? 2.合作交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长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写或画在纸上。 汇报:班长的位置在第4组的第三个,他在从右边数第二组的第三排… 哪个小组也用语言描述出了班长的位置? 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述准确吗? 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 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班长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画图的方法: 如果大家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看全班的座位,这张图应该怎么放?(课件) 把座位图转过来,班长的`位置变了吗?为什么? (没变,还是第四列第三行,因为老师和我们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但位置没变) (2)探究新知。 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我的,我的位置在第五列,第4个) 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 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 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 板书:(2,5)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 (3)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板书出来。 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 (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戏:接龙。 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 先让学生在心中想好你想叫得同学的位置。 D、寻找新位置。 同学们都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了吗?下面这个环节要检验你们每一个同学是否真的会了。 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学生的数对里有两个特殊设计: 二、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你能看懂这张图吗?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请你用数对说出飞禽馆和南门的位置。 请你写出狮虎山,猴山,大象馆的位置。 观察这三个地点在图中的位置和他们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 请你设计一条路线: (1)从南门进,从北门出。(2)经过所有的景点。(3)不走重复路线。 用数对写出路线方案。 2.老师的礼物。 老师相送给每位同学一份礼物,但是只有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的同学才能看到这份礼物。 学生按照数对涂色。 介绍经验:这么多数对,你是怎么做到不丢不重,又准确的找到位置的。 看来这些同学取得成功时有方法的,老师真心祝贺你们,没有成功的同学也别气馁,老师把信心送给你们,只要吸取好的经验,下次一定会成功。 思考:在这幅图中,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和之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方法一样,一组数对表示一个方格,而不是一个点) 3.第5页第4题第(2)小题:描出下列各点并按字母顺序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这道题的构图方式和刚才的心行构图有什么不同? 三、生活中的数学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 教师出示:地图、围棋图… 四、小结 五、小小设计师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构图方式,用数对确定位置,设计一个图案。把设计方案和效果图都记录在图表纸上。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 : 1、能划出课文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学会生字,理解帷幕等词义,会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 3、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诵第3、5 自然段。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按一定的方法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2、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准备:录相、录音、词卡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 ,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去雾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板书:庐山的云雾(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播放录相] [导语 ]你们看,这就是庐山![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过听。 结束提问:庐山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三、预习课文 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生字词情况 A、 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字词?(生答师出示) B、 你利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2) 检查朗读情况 四小节由四个同学朗读。要求: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有没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并作记号。 (3) 学生齐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 读后提问,并相应板书:景色秀丽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过程 :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过渡语: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出示风景一(1)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简单的描述一下,提问:如果不看图只听老师的描述,你觉得庐山的风景美吗? (3)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 要求: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 检查默读情况: A、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关系? 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C、图文对照,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欢这风景吗?请一同学试读出喜欢的语气。 D、指导朗读。(方法: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培养语感) 庐山内山谷、高峰、瀑布、溪流、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师范读,让生感受语气的变化) E、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 提问: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 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雾多? 师引背:漫步山道 D、句式比较:漫步山道,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提问:哪句句式好?为什么? 描写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E、播放腾云驾雾片断。体会飘飘欲仙的感觉。 F、实时指导朗读,读出飘飘欲仙之感。方法:看录相、听录音、找感觉,学一学 G、试背:方法:引读、引背、试背相结合。 H、请一同学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介绍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听听。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庐山的云雾,了解到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新的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三、作业 : 背诵第3节。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段落或句子,体会庐山云雾神秘和优美。 2、能给课文分段,认识过渡句的有关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过渡句的有关作用。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5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可用录像、音乐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创设情境) 二、研读课文 1.读课文,思考:庐山云雾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2.默写自认为优美的语句。 3.反馈检查 学生可自由回答,甚至答没有地方吸引我,老师也不要否定。但是所有的回答都要让学生说一说从哪里看出来的,以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加强学生对全文的感知。) 一方面是检查自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重现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例如:庐山云雾的变化非常快,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瞬息万变>雾来时,风起云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什么(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又像给山川披上了一层什么样(飘逸)的外衣?) 三、进行语言的逻辑性训练 云雾特点的语句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训练过程 (1)自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的语句。 (2)比较文中描写雾来时,雾去时与雾浓时,雾稀时不同的描述方式。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 雾浓时,像帐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3)仿照文中的格式,进行换词描述训练。雾来时,( );雾去时,( )雾浓时,像( );雾稀时,像( )。 四、、再读课文 1、课堂交流,理清课文层次。 (3、4、5节描写云雾的优美,那么,第1、2节呢?第6节呢?尝试给课文分段) 2.回顾分段,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1)刚才,我们采用的是抓重点段的方法分段,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或理由分段吗? (如:自然段归并法等,要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且,要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过渡句也可以分段,过渡句是: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这神奇的庐山云雾是哪儿来的呢?要抓住第一句的的确第二句的问句理解承上和启下。) (2)说明过渡句的两个作用:一是连接上下文,承上启下;二是有助于分段,理清文章的层次。 五、作业 1.抄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2、4节。 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材钻研能力,培养教学骨干,更深入的开展课题(数学优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教师们能一展自己的风采,学校特举行此次数学教学设计比赛。 二、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以个人为单位,40岁以内青年教师参与。 2、比赛内容:为做到公平公正,参赛教师将抽取现任年级本册教学内容作为参赛内容。内容由评委选择确定,即从每个年级选择五至六个教学内容,再由各年级备课组长抽签确定本年级具体内容。 3、比赛时间定于第八周星期二下午2:00开始,地点阶梯教室,比赛时间为一小时。 三、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四、比赛评委名单: 刘名松、李青松、廖香煌、王建明 五、评分标准: 见附表。 兴国县洪门小学 教学设计方案 篇7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工作。把教学七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教学设计方案 篇8【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个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 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 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第2自然段。 奇异 第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 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米;最深: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3、指导朗读: 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 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 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 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神奇 3、自然博物馆 4、动物王国 教学设计方案 篇9教学目的: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说明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新世纪已经到来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 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注明,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可本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朗读课文,分析理解 1。提示:有些专用词语找出来,先读顺口。 1)课文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2)什么是多媒体? 3)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间有着这样的关系?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人小组讨论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你能不能举例说明?(填空) 4)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 指名朗读这一段,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电脑是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的“司令部”) 5)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师介绍引入: 其实现在很多电脑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 根据你得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四激情延伸,扩展思维。 1。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 2。将来你想发明这样的计算机。 五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介绍却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很多我们熟知的事物来举例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说明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吸收。 六布置作业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七板书设计 电子计算机→介绍电脑的诞生和初期用途 ‖ 与 计算机会越来越“神” ‖ 多 媒 体→展示当今电脑的多媒体用途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一、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家、飞、机、有、儿、河、入、校”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二、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的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指名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读后说说复韵母发音的口形特点。 2.我们学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 3.指名认读音节:nülü和juquxu,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歌。(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二、提出教学任务 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进一步掌握复韵母发音时口形的特点。还学会了带复韵母的三拼音。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个复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看插图说话,引出ie:图上画着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椰树”,板书ie。 2.教学ie的发音,记清形。 ie老师是怎么读的呢?(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4.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yē 椰树 yé 爷爷 yě 田野 yè 叶子 四、教学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范读üe,出示复韵母üe。 3.看老师念ü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4.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板书yue,yue与ü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时,要把ü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去掉ü的两点?(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6.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7.练习üe与声母的拼音。 8.四声练习:quē(缺点) qué(瘸子) què(退却)(喜鹊) 五、巩固练习 1.看卡片认读:ie üe ye yue 2.打乱次序认读带调ie üe ye yue 3.做“摘星星”的游戏。 六、指导书写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