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堂飘满花香的语文课 |
范文 | 一堂飘满花香的语文课 设计理念: 教育与课程的出发点是儿童及其活动,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课试图通过“花”主题活动,整合儿童、社会和知识,创设情景,激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感悟、表达、交往、评议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花”主题活动,创设情景,激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感悟、表达、交往、评议的基本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做“花”主题手抄报。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前播放,封面, “一堂飘满花香的语文课”, “花”图片欣赏,自动切换,背景音乐钢琴曲《秋日私语》。(课件①)[营造气氛,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花”的氛围中] 2、课前板题:一堂飘满花香的语文课,配以花草简笔画. 3、同学们,请轻轻吟诵,静静品味,“一堂飘满花香的语文课”,你有什么话想说?有什么感受吗? 二、开火车,报花名〔了解花的品种〕 1、过渡:正是因为世界上有红花绿叶,我们的生活才五彩缤纷。 2、游戏:开火车,报花名(课件②) 规则:从前到后,按顺序,每人报出一种花名。 如:木棉-牵牛花- 3、小结:花的品种可真多啊,你能说出一个有关花的词语吗? 如:五颜六色〔全班学生每人都说,了解花的品种之多〕 三、词语对对碰(课件③)〔丰富花的词汇〕 1、规则:1-6台为a组,7-12台为b组,a组说出一个词语,b组就对出一个词语,要求都是和“花”有关的词语。双方词语对对碰.〔丰富“花”的词语〕过渡:丰富的'词汇是我们表情达意的基础,可你知道中国八大名花吗? 2、小测试:(课件④) 中国八大名花 花中之王——牡丹(国色天香) 花中皇后——月季(只道花无十月红,此花无处不春风) 水中芙蓉——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寒秋之魂——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它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 花中西施——杜鹃(深圳市花—簕杜鹃) 花中君子——兰花(君子兰) 金秋娇子——桂花(人间八月桂花香) 黄金花卉——君子兰(原产南非,长春市花) 四、诗中寻花,古人也喜欢把花写入诗中.(课件⑤) 1、快来,给精彩的诗句插上美丽的花。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④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 2、你也说说你所到的有“花”的古诗.(课件⑥) 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⑤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⑥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 (回味朗诵,开火车,小组读) 五、品花、赏花、议花,小组交流.〔丰富花的知识,感悟共的诗句,欣赏花的语段〕 1、同学们,你们在课内外,诗词歌赋中可能也看到很多花的语段吧? 请打开你的手抄报,小组之间,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小组汇报. 2、评选“十佳手抄报”,每台选送一份,到台上,大家评议,(12台选10人) 说出“评选”根据、理由,也可请听课老师参与。 六、总结: 1、这一堂课,你感到快乐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认为表现最出色的是谁?和以往相比,进步最大的是谁? 2、你想把这节课的活动告诉爸爸、妈妈或朋友、邻居吗?用什么样的方式?(口头介绍、写信、作文) 3、你也想写一首花的诗?或者花的文章吗?那就试一试吧(小练笔花) 课后反思: (学生发言声音小,胆怯,整节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令人失望。) 1、情景导入,让学生轻轻吟诵“一堂飘满花香的语文课”时,学生没有进入情景,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2、报花名,学生说出了许多平时所见的花卉,这个环节尚可。 3、词语对对碰,学生有的说的词语不好或不是有关“花”的词语。如:水性杨花,花花公子,没有及地点拨、纠正。好的词也没有给予肯定,一闪而过,可以给以鼓励,试说一句话,拓展运用。 4、小组交流部分,本来学生的手抄报内容较丰富,但因为没有明确提出交流的内容,怎么交流,所以流于形式,这样一个开放的、同伴互助,学习交流的草草收场。 5、评选最佳手抄报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即目标、要求不明确。 6、教师语言单调、呆板、缺乏感染力、吸引力,课堂气氛不活跃。 7、思考:怎样不拘泥于手抄报,怎样从课内到课外,深层拓展,真正能使花香飘满这节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