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 |
范文 |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教学目标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青灵灵)的树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2【教材分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词语。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熨帖”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对比欣赏,激发兴趣: 1.激趣揭题 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走进一条水泥道。通过原始水泥道和铺满金色叶子的水泥道比较,感受水泥道奇妙的变化,感受落满叶子的水泥道的美,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板贴,认识梧桐叶。 2.指导书写“铺”。 指导“铺”的读音,指导书写。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1.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语。 下面咱们读读课文,可以吗?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画出你认为难读或难懂的词语。 2.生自由读课文。 3.师板书:熨帖,凌乱 “粘在熨帖”这两个词语指导认读。等楼梯的方式认读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小雨靴。 4重点指导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1)重点指导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 课文中还有一些难懂得词语,刚才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画了,熨帖、凌乱,其实还有一个词语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看板书:明朗。课文里是这样写的:抽生读第1-3自然段。“明朗”什么意思啊?总结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 (2)小结:同样一个词语,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的。 三、细品:学习5-7自然段 重点学习5-7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5-7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画下来,喜欢的词语用圆圈圈出来。2.与同桌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1.学生根据要求学习。勾画,交流 2.分享你都画了哪些词语和句子,体会秋景之美。 (1)抓词语“闪闪发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下过雨,叶子上的水珠还在发光,好美呀!指导朗读。(老师范读,生读,齐读) (2)抓句子“我走在……路的尽头……”比喻手法,把水泥道比作地毯,把落叶比作图案,师范读,生跟读。体会的好,你们才能够读的好。 (3)抓词语:“金黄金黄”重点强调叶子的颜色,体会到了色彩之美。图文结合感悟美:金黄金黄的叶子,带着体会再读一遍。有了理解就读的更美了。 (4)联系上下文理解“熨帖”“凌乱”。 “熨帖”就是粘在,紧紧地粘在(联系上文),联系下文就是平展的粘在。(师板贴,联系上下文。) “凌乱”,用学过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不规则,联系上文,也可以借助词义理解。“凌乱”就是杂乱无章,这个词有点贬义的,可是为什么放到这里来形容落叶的美啊?(自然,不死板,是一夜秋风也是一夜秋雨,更是美丽的大自然。)学生上讲台把凌乱的落叶铺到水泥道上来吧!欣赏图片,再次感受凌乱之美。 指导朗读:他们排列的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生齐读。你们体会到了这凌乱,感受到了这份自然之美,这份秋景之美,(师板书:美) 3.指导写作方法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整体的这三段,作者是如何把这秋景之美,自然之美呈现给我们的呢?完成练习纸第二个学习内容。 (1)学生完成第二部分学习内容, 汇报:一片片是数量,金黄金黄是颜色,小巴掌是形状。同学们,你们看有光泽,有数量,有形状,有颜色,你们认为作者怎么样?(喜欢秋天,带着这种喜爱之情他把叶子观察的非常细致,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想象,就依靠这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作者把这秋色之美写的多好啊,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秋景之美读出来。找三位小小朗读者,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欣赏这秋景之美。 (2)师创设情境引读: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我发现:(接读5自然段)。这湿漉漉的水泥道啊,是秋天里最美的风景(接读6自然段)。这小小的落叶,每一片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接读7自然段)。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如果是你就走在这条水泥道上,你想做些什么呢? (生说) 四、学习最后一段,收尾呼应 为什么说“第一回”,因为以前都没有留意过,今天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有心发现,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五、拓展延伸,练习写作: 上学、放学路上的美,下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细心感受把你们上学放学路上的美写下来。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3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凌、增、棕、靴”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13个生字;正确读写“铺满、水泥道”等词语。 2.在朗读中感受水泥道的美,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水泥道的美。 资料库 课前搜集:有关法国梧桐树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洼、印、凌、增、棕、靴”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铺满、水泥道”等词语。 一、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导入语:同学们,从你的家到学校是柏油马路,还是泥泞的小路?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起看看这条通往学校的道路吧。 (二)资料分享 有关法国梧桐树的资料。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一 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借助课文中标注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得2颗星。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铺满、水泥道、亮晶晶、院墙、印着、排列、规则、凌乱、棕红色、迟到 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题目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秋雨过后沾满 的水泥道,文章优美而富有童趣。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 4.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增、棕:声母都是z,不是zh; 印、凌:“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能把字音全部读正确得1颗星。 点拨:根据部首,学习“洼、棕、靴”。 预设2会写字 1.观察生字结构: (1)“铺、泥、院、排、规、棕”都宜写“左窄右宽”; (2)“列、则”的偏旁都是“刂”; (3)“晶”由三个日组成;“紧”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短,下部长;“迟”的“尺”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印、规。 预设3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四、检测环节 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也肯定不错。请小组内先自测一下! 1.看拼音,写词语。 2.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亮晶晶(ABB式)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的水洼()的水泥道 ()的图案()的地毯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水泥道的美,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一、导入环节 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雨后的水泥道非常美。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看看它具体美在哪里。用提问的形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二 1.请找出描写水泥道的语句画上横线,说说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泥道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2.作者把梧桐树的落叶比作什么? 把梧桐树的落叶比作。 3.“我”走在水泥道上的心情如何?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4.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5.课外搜集有关梧桐树的资料。 (二)小组交流 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 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学生从描写水泥道的句子不难体会到水泥道的美,难点在于朗读。如何读出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方法:教师范读、播放朗读。 预设2对于作者把梧桐树的落叶比作什么,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参考答案如下: 金色的小巴掌 预设3体会重点语句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这句话中的“映着”说明水洼里的水很清澈,水泥道很干净。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梧桐树的落叶的样子以及水泥道的美丽。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这句话写出了水泥道因为有了孩子的加入,变得更加美丽了。 四、检测环节 1.读句子,完成练习。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这两句话是把比喻成,说明了。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 2.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五、本课小结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是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路上看到过什么样的美丽景色?课下讲给同学们听。 六、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水洼中的蓝天 梧桐叶金色的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雨靴 棕红色的小鸟 七、拓展阅读 《自报家门》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4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夜秋风、秋雨后,天开始放晴,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落在了水泥道上,为水泥道增添了美感。字里行间流露着“美的发现”,表达着“美的情感”。教案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水泥道之美。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体会语言文字使用的优美。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进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从而去发现美、记录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梧桐树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2.寻找能体现秋天的美丽的事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是啊,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问问同桌,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交流,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认,交流识记方法。 (3)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水洼、脚印、凌乱、增添、棕色、雨靴 (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洼 、印、 凌、 增、 棕 、靴 (4)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认?其他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呢? (5)归类识字:“洼”,可先出示学生已经认识的“娃、蛙、挂”等熟字,通过比较偏旁,进一步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征。 (6)教师适当点拨:“靴”“棕”可以借助插图理解。 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靴子?(课件出示图片:皮靴、雨靴)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字族识字法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看到过的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出示“熨帖”在字典中的解释:A.舒服;B.(事情)完全妥当。引导学生联系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确选择“A”,“熨帖”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落叶舒服地粘在水泥道上”。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找出“凌乱”的反义词来理解“凌乱”。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________________时,天开始________________,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就像铺上了一块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最后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写。 3.学生汇报交流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 (1)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点。 (2)印:左右等宽,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卩”,不是“阝”。 (3)紧:要写得紧凑,特别注意下半部分“糸”的笔顺。 (4)晶:上边“日”居中,下边两个“日”分别在竖中线两侧。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教师临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铺满 水泥 亮晶晶 紧张 大院 脚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经历观察、交流、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2.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多么美丽的一条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 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 3.重点句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舒缓一些。 4.重点句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3)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地毯。) (4)课件出示:水泥道像()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5)指导朗读,语速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 5.重点句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美。) (2)课件出示路上铺着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 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课件出示,指名读)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是啊,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了。——(课件出示,指名读)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课件出示,齐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 8.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 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导引: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喻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小雨靴比喻成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读出“我”愉悦的心情。 (3)指导朗读。 9.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 (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写法就叫做首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0.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 三、赏析名篇,读写结合 1.过渡:一些著名的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引导学生圈一圈作者在放学回家路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再对比课文描写落叶的语段,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自报家门》的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写法上两者不同。 5.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6.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7.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8.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 9.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独立观察生字,然后交流生字的书写要领。 3.教师示范,重点点拨: (1)规:右边是“见”,不是“贝”。 (2)列、则:左宽右窄,注意“歹”“贝”的写法。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5.同桌互相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排列 规则 杂乱 棕色 迟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掌握书写要领。同时,引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五、作业设计,拓展积累 1.找一找: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从哪里找到了秋天的美?可以选取相关的事物留作纪念。 2.画一画:可以动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 3.写一写: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描写画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美景,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启发学生有感而发,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发现的美。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的美,并且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来直观感受这种美,从而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注重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同时,注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动笔去写一写上学、放学路上美丽的景色,学生写话兴趣很高,再现了自己眼中的美景。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5设计说明: 课文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的天真烂漫。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学前准备 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 2.自学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精读感悟 (用时:10分钟) 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到的每个景点。 2.理解词语:明朗、亮晶晶、湿漉漉、熨帖、凌乱。 3.欣赏文中的比喻句。 4.根据课文内容释题。 1.作者观察了明朗的天空、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亮晶晶的水洼、金黄的叶。 2.联系课文内容和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4.“金色巴掌”指梧桐树的叶,课题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6.仿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 7.仿写比喻句。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赏析美句(用时:20分钟)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美景的句,用“”画出作者高兴的句。 (学生读后,课件相应出示) 2.欣赏、体会这些句中的美。 1.美景: (1)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一掉下来,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2.高兴: (1)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8.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水洼 ()的地毯 ()的巴掌 ()的天空 ()地走着 ()地歌唱 三、总结仿写(用时:10分钟) 1.多美的水泥道啊,你们喜欢吗? 2.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小练笔:用几句话写下你上学或放学看到的景色。 教学反思 本文的小作者观察细致,想象丰富,语言也很优美。教学中,我注重对重点句的理解、感悟,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再去想象欣赏美丽的图案,让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案6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凌”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生字。 2.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3.积累优美的段落语句。 教学重点 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人途经一片枫林,被美景陶醉,写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篇,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呢?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感受吧。 二、新课学习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指导“铺”的读音。并指导它的另一个音节,组词:铺满、当铺 2.小组互相检查。 3.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展示给同学们听。 三、生字的教学 教师重点指导“铺、晶”2个字。学生自学“泥、院、印”并交流识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一起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丽迷人。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悟它的美丽。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2.上节课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来体会作者写出了水泥道的何种之美? 二、新课学习 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表现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出什么样的美丽。说给大家分享。 出示句子: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是什么意思,换成“晴朗”可以吗?表达有区别吗?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粘”这些词语感受到了秋天梧桐叶的色彩美,而“湿漉漉的”“粘”把雨后的水泥路的潮湿、温润展示出来,一种秋色下温润美丽的景色展现眼前。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逼真。熨帖、平展,写出了梧桐叶的状态。那么,熨帖是什么意思? 4.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 5.这篇课文抓住了哪些事物进行描写? 三、有感情地朗读出示的句子 四、课堂总结 作者观察细致、语言生动,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把雨后水泥道的独特的美,写得淋漓尽致。我们一定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 五、课堂作业 1.课堂小练笔:写一写你上学路上发现的美景吧,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课文表现水泥道美丽的句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