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范文 | 课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了解邓小平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激发学生从小认真学习的思想感情。 2.学习剩下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工字旁”“言字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理解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究竟如何练字,取得怎样的成绩。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经常 当时 功课 每次 邓小平 时候 先生母亲 衣服 2.读好这些字,就能更好地读好这些词。 3.齐读词语。 4.接下来,就让我们赶快读读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从复习巩固入手,说说对课文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自觉地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口头填空:邓小平爷爷小就能写( )好字,( )受到先生的( )。 (3)“一手”有时用来表明某人有一种技术或本领。 (4)指名朗读全段。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揭示练习题,讲这是两个长句子,要求各自轻轻读课文后口头填空。 (2)再次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一自然段一共几句话?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② 两个长句子告诉我们什么? ③ 练习用“先……再……”说一句话。 ④ 联系书上的插图,体会先生的要求:身坐正,纸放平,笔垂直,专心致志。结合讲“要求”:提出的具体条件。 ⑤ 指名读第五句,“小平学习这样用功”怎样用功?母亲心里怎样高兴? 3.回顾全文,讨论:邓小平爷爷小时侯写的字就很好,我们从哪儿看出来? (1)邓小平爷爷小时侯写的字就好,我们从哪儿看出来? (2)为什么他能把字写好?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体会小松树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神态,为感情朗读奠定基础。“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感悟。) 三、教学生字,布置作业。 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邓 平 经 当 主 课 次 求 2.上面这些生字,哪些字写的时候容易安排?请说说你的想法。 “平 当 主 求”等四个字都可以在、竖中线为准安排,“当”的小字头笔顺试竖、点、撇。 3.“邓、经、课、次”虽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具体安排上还是有区别的:“邓”的左右两部分,上部横向持平。“次”左低右高。 4.练写生字。 5.上面这些生字,我们怎么才能很快记住它们的字形呢?师生共同想主意。 (1)主:“王”字加一点,别把“玉”字猜。 (2)次:“欢”字去掉又,换上两点水。 (3)邓:又加耳朵旁。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字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开发学生右脑,让学生更加喜爱汉字。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然后教授字的笔顺,再按照字的笔顺规则进行写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