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第14课给儿子的一封信 |
范文 | 第14课给儿子的一封信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08一113页,第14课给儿子的一封信(语文版九年级上教案)。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向儿子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时对儿子的性格、思想、行为进行剖析,勉励他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进一步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作者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应掌握其精髓,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父子深情。 3.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探讨对父子、母子亲情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亲情的名篇,来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许多有关“代沟”的一些争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第14课给儿子的一封信(语文版九年级上教案)》。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应掌握其精髓,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父子深情。 3.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探讨对父子、母子亲情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亲情的名篇,来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许多有关“代沟”的一些争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进一步理解书信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儿子的分析,来让他不断从性格、意志等方面完善自己。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关于亲情的名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关于亲情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名片的录像带。 2.搜集一些以父爱、母爱或其他亲情为内容的文章,与本文在风格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的饱含深情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2.摘抄一些反映父、母爱或其他亲情的文章,认真体会;绘制父亲或母亲的图画。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从描写亲情的句子或文章入手,结合创 1.结合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思考相关作背景,导入新课。 问题,进入新课。 2.朗诵教学。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