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
范文 | 人教版《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⒈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⒈学生搜集相关的冰川活动资料;搜集有关李四光的材料。 ⒉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⒈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⒉简介李四光, 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⒈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⒉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⒊扫除词语障碍 陨石 地质学 突兀 第四纪 冰川 秦岭 长江流域 ⒋齐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⒌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⒈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⒉划分段落 第一段(1):写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第二段(2):写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 第三段(3—9):写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 第四段(10):写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四、写字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著、藏、究、震”为“上小下大” 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此外,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不要写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⒈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⑴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⑵讨论交流: ①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②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③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⒉感受好问精神 ⑴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①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②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从哪儿看出来?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应该会把草地( ),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⑵李四光没有解开巨石之谜,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⒊感受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第九、十自然段,读后讨论: ①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②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①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②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③回到家乡,经过考察,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⒋小结: ⑴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⑵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三、总结升华 ⒈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中心:这篇课文通过讲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⒉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⒊总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