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环境教育教案 |
范文 | 环境教育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境教育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教育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认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动二: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环境教育教案 篇2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这个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180000千克180吨 月5400000千克5400吨 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说一说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 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略) 环境教育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3.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什么是绿色出行 教学难点:培养绿色出行意识 教具准备: 1、调查表 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 教学设计: 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 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谁来告诉我,加上之前我们调查的和刚刚调查的,你的结果又是哪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2、"我们来看一下,调查出来的结果中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 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 2、阐述理由。 四、看课件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五、请进行第二次选择 "如果你现在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呢?为什么?" 六、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自己来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然后我们一起到社区向大家去宣传"绿色出行"的知识。 环境教育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四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太阳的作用 一、引入 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 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 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结 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置作业-做一个调查 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 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环境教育教案 篇5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动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大雁南飞,队伍成一字形,飞行68—90千米。 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动物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 小结: (1)雁南飞 (2)逆流而上的鲑鱼 (3)白鹭南飞 三、环保在行动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四、总结 环境教育教案 篇6第一单元 1、枫叶红了 教学目标: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植物的影响 能力目标: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课前准备:枫叶,小麦,温度计 教学重难点: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枫叶为什么变红呢? (二) 展示枫叶:漫山遍野的枫叶染红了整个秋天,枫叶用生命和热情点亮了 秋色! (三) 搜集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等等 (四) 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五) 我们不仅借助自然气候进行农业生产,还要有应对干旱、霜冻等恶劣天 气的措施。 总结: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课后调查: 名称、播种时间(节气)、收获时间(节气) 小麦 棉花 玉米 大豆 白菜 2、大雁南飞 教学目标:了解气候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课前准备:画一幅大雁南飞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大雁南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的图片(对生进行表扬) (二)动物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园?学生讨论(与温度有关,与食物有关等) (三)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四)了解当地20 年的动物种类,现在有哪些不见了?原因是什么?(学生讨 论) 环境教育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动物之间互相制约和互相依存的关系,引起学生观察周围动物之 间关系的兴趣。 2、培养学生爱护各种动物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生态意识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之间互相制约和互相依存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爱护各种动物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到森林动物园去,你最想见到谁?为什么? 2、今天,我们除了看动物还要给动物找出它的朋友和敌人,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敌人呢? 二、学习新课 1、观看多媒体画面一: 这是一头怎么样的狮子?动物们都排好队出来了? 说说有什么动物?为什么狮子要站在中间? 2、观看多媒体画面二: 下面,我们帮动物把它的敌人找出来,看看是谁把谁给吃了? 3、讨论: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互相是敌人? (2)动物里它吃谁?又被谁给吃? (3)动物之间这样吃来吃去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没有ХХ,会怎么样? 4、介绍电脑画面三:食物链图。 5、引导学生观察电脑多媒体画面四: 讨论动物之间的朋友关系。(犀牛与犀牛鸟,鲨鱼与向导鱼)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