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数学线路图教案 |
范文 | 大班数学线路图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线路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线路图教案1活动目标: 1、理解“→”、“←”、“↑”、“↓”四个不同方向的箭头所表示的意义。 2、尝试能根据路线图中箭头所指的行走方向,正确画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行走路线。 3、乐意在活动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听取同伴的不同意见。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自备:箭头标记。 2、菜园图,教学ppt。 3、幼儿用书《走迷宫》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箭头,理解箭头所表示的意义。 1.教师:兔妈妈有三个兔宝宝,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有一天,兔妈妈对兔宝宝说,菜园里结出了许多果实,你们长大了,应该自己去找食物了。于是兔妈妈给了兔宝宝三张不同的路线图,可是上面有兔宝宝看不懂的标记。 2.教师出示四个不同方向的箭头标记图。你们认识这些标记吗?这几张箭头标记一样吗?分别指向哪几个方向? 二、明确路线图中每一步的行走的方向。 1.出示兔宝宝路线图:教师:除了箭头标志,路线图上还有什么?路线图中每个格子里的箭头和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呢?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教师:我们来看看小黑兔的路线图,第一步往哪个方向走?第二步、第三步又往哪个方向走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3.教师:谁愿意来读一读小白兔的'路线图上面每一步的行走方向呢? 4.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小灰兔的路线图,一共要走多少步呢?它是怎么样一步步走的?请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小结:数字表示第几步,箭头表示每一步行走的方向,小兔子的照片表示是谁的路线图。) 三、画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行走路线。 1.教师出示菜园图,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路线图我们看明白了,再来看看兔妈妈的菜园吧!你看到了哪些果实? 2.明确行走的规则与要求。 (1)师示范:根据路线图,我先来帮助小黑兔找食物,第一步很重要,从小黑兔所在的格子出发,根据箭头方向向上画一条短线到下一格处,画的时候要跨越两个格子的中线,这是第一步的行走路线。第二步哪个方向?第二步要从第一步走到的地方向左再画一条短线到下一格。第三步哪个方向?小黑兔一共走了几步?找到了什么食物? (2)谁来帮助小白兔找食物?小白兔收获了什么? (3)小黑兔一共走了几步?谁来试试?小黑兔收获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刚才是兔妈妈在考验我们的能力,她发现我们小朋友都很能干。现在,兔妈妈可放心啦,但是真正的路线图可没这么简单。 2.出示幼儿操作纸《走迷宫》。 师:兔宝宝们的步数都增加了,那这3只小兔到底会收获什么食物呢,好期待啊!难度增加了你们害怕了吗?兔妈妈说,要不走错路有一个秘诀,走一步划掉一步,这样就不会漏掉啦! 3.操作要求:第一,找到小兔子的起点;第二,确定第一步方向;第三,箭头跨越两个格子的中线;第四,走一步划一步;第五,兔子和食物进行连线。 4.接下来,请你根据兔宝宝们的路线图在迷宫里画出相应的行走路线,然后将小兔与找到的食物进行连线。 五、活动评价。 1.教师:你们帮助兔宝宝们找到它们想要的食物了吗? 教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帮哪只小兔完成了路线图,找到了什么食物? 2.对照路线图,师幼共同验证检查正确与否。 大班数学线路图教案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体验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必须要有一件事情,两个已知数(条件)及一个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2.发展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算式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5的组成。 教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4球。)……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知道5有几种组成吗?(4种)对了,5有4种组成,5有哪4种组成? 教师板书: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引导幼儿看图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教师点击课间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盒子里有什么?”(盒子里有3块糖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 教师:又怎么样了?(又拿来了2块糖果) 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教师:谁能看着图再提个问题?(一共有几块糖果?) 教师:现在老师用数字3和2以及你们提出的问题编一道加法应用题,你们要仔细听哦。(教师边指图边讲)“盒子里有3块糖果,过了一会儿又拿来2块糖果,一共有几块糖果呢?” 教师分析:(结合图)这道题叫应用题,在这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盒子里的糖果;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盒子里有3块糖果是已经知道的和又拿来了2块糖果是已经知道的,也就是3和2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块糖果呢? (2)体验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 “这样我们就编好了一道应用题。” 教师:“那这是一道加法应用题还是减法应用题?” 教师:谁来列算式?(幼儿列算式,教师出示3+2=5) 总结:我们一起说说这个加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3表示盒子里有3块糖果,2表示又拿来了2块糖果,也就是3和2是已经知道的条件;5表示一共有五块糖果;用算式:3+2=5。) 2.教师点击课间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图上有什么?”(图上有2颗草莓)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又怎么样?(又拿来了3颗草莓) 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教师:谁能看着图再提个问题?(一共有几颗草莓?) 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 教师:谁来列算式?(幼儿列算式,教师出示3+2=5) 3.出示图片三 教师:“图上有什么?”(图上有4只蝴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又怎么样?(又飞来了一只蝴蝶) 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教师:谁能看着图再提个问题?(一共有几只蝴蝶?) 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 教师:谁来列算式?列出算式4+1=5。 三、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教师:请看图片上的这道加法算式,刚才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看图编加法应用题,那你们能根据加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吗?和你的伙伴说一说,(2分钟) 教师:谁想好了?(老师重复)xx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xx表示算式中的4,xx表示算式中的1,问一共有……表示算式中的xx?(教师边指图边讲)说的真好表扬他。 教师:还有谁想出了不一样的?(请多位幼儿尝试编应用题并检查纠正不正确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有学会了新本领,会看算式编应用题。知道编一道应用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及一个问题。如果少了一个数字或少了一个问题,这道就不好编了,更没办法算了。 四、请幼儿看卡片自由编应用题。 教师:请每位幼儿拿一张算式编应用题(2分钟) 请幼儿与同伴或老师分享自己编的应用题。 收拾操作材料,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1.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孩子的思辨能力,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定适合孩子学习的方法,适合教师的教法。 2.本次活动中,活动目标基本达成,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编加法应用题。 3.在列算式这个部分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算式和应用题的概念还不是很强,可以在平时的活动中加强此方面的锻炼。 4.在演示部分,可将操作材料一一对应演示,让孩子更加一目了然,更加容易了解如何编加法应用题。 5.在纠正量词以及提问上,花费的时间过长,语言不够简洁,精炼,在以后得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待加强,提高语言的有效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