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田忌赛马教案 |
范文 | 田忌赛马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田忌赛马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田忌赛马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后题五的词语,能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并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课文3—12自然段。 难点: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1.制作有关的课件。 2.每位学生做一套纸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面的三上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 (2)指名说说三个问题的答案,再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答案连起来。 三、细读课文,弄清赛局 1.理清脉络。 (1)指名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胜”了? (2)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线索将文章分成三段。 2.学习一、三段,弄清比赛经过。 (1)边读课文边完成练习一。 第一次 第二次 田齐 田齐 ( )上——上 ( )上 上 ( )中 中 ( )中 中 ( )下 下 ( )下 下 比分()∶() 比分()∶() (2)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的经过和结果,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边连线边介绍) 四、学习第二段,深究课文 1.导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2.出示图片,介绍孙膑: a.找一找图中哪个是孙膑?另一个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b.他们正在干什么?文中哪些段落是写这幅图的? 3.学习3—9自然段。 (1)指名朗读3—9自然段,其他学生用“____”划出同孙膑讲的话。 (2)学习孙膑的四句话。 a.出示这四句话,自由读一读,想想每句讲了什么?该怎样读? b.讨论这四句话的关系。 c.孙膑说这四句话时神态是怎么样的?(胸有成竹) d.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及在文中指什么? e.有感情朗读这四句话。 (3)讨论孙膑思维过程。 a.孙膑在第一次比赛时看到了什么而想出调顺序这个妙计的? b.出示句子:“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①刚才的情形指什么?他看出了什么?(仔细观察) ②假如这六匹马赛跑,它们的名次如何?(大家摆一摆) ③他进行了怎样的分析?(科学分析) ④他准备怎样调配力量?(板演六匹马调配的过程) ⑤再读3—9节,想想孙膑替田忌出主意时,田忌的心情是怎样的?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师范读,学生练读。) 4.学习10—12自然段。 (1)导入:“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败为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转败为胜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请大家自由读10—12自然段。 (2)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齐威王骄傲轻敌? 理解:夸耀、讥讽、轻蔑(找近义词) (3)指导朗读齐威王的话。 --------------------------- 5.分角色朗读第二大段: (1)分组练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明确写法,延伸课外 1.本文的三个人物谁最重要?为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得那么具体? 2.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六、课堂总结 (略) 七、板书设计 16.田忌赛马◆ ※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田忌赛马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出场顺序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事物原理的科学态度和辩证的思维模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事物原理的科学态度和辩证的思维模式。 【教学难点】 知道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使用力量。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两次比赛的结果怎么样?(指名反馈) 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田忌赛马。(板书:田忌赛马) 二、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挖苦、疑惑、夸耀、讥讽、轻蔑、咱们、顺序、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 三、学习“两次赛马”的经过: (一)教师出示自学提示(一): 1、自由读“两次赛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这两次比赛各是怎么赛的?画出两次赛马的对阵图。 2、两次赛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3、第一场比赛田忌为什么会失败?失败后,田忌是什么表现?找出文中的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讨论: (三)小组汇报: 1、第一次赛马第二次赛马 齐威王田忌齐威王田忌 上上上下 中中中上 下下下中 2、两次赛马的相同之处: (1)二人的马没换。 (2)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3)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两次赛马的不同之处: (2)比赛结果不同。 (3)齐威王前后神态不一样。 第一次齐威王胜,得意洋洋 第二次齐威王败,目瞪口呆 3、失败的原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表现是“扫兴”“垂头丧气” 田忌不懂得变通,用相同等级的马与齐威王比赛。 四、出示自学提示(二) (一)学习“孙膑献计”的部分: 1、孙膑想出了什么办法取胜的? 2、他是怎么想出这个好主意的?(围绕哪三句话来想的?) 3、孙膑的主意“妙”在哪?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二)小组自学、讨论 (三)小组汇报 1、孙膑想出的办法是: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 2、孙膑主要是围绕以下三句话来想的: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了。 ①指名读一读,②说说你的理解。③在这三句话前面加上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虽然…、但是…、因此…、 3、孙膑的主意“妙”在它能发挥优势,合理安排,扬长避短。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 (四)小结: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当他要离开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孙膑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再赛一次,最后写了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齐威王,让我们感受到孙膑的足智多谋的形象。 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也能像孙膑那样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一定能找出解决的办法!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输)齐威王(赢) 第一次 上上 中中 下下 第二次下上 上中 中下 田忌(赢)齐威王(输) 六、课堂检测: (一)、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轻视,不放在眼里。(轻蔑) 2、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得意洋洋) 3、变失败为胜利。(转败为胜) (二)、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孙膑观看了这场比赛,根据(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取得了第二次的胜利。 田忌赛马教案 篇3教学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懂得怎样理清课文的条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重点难点: 从两次比赛中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法: 质疑讨论 学法: 自读自悟 合作讨论 表演 教具: 头饰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质疑。 1、一个小小的游戏,一次精彩的比赛,往往都会给人深深的启迪。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去看看齐国贵族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赛马,看看从这次比赛中,我们又能受到怎样的启迪? 2、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田忌为什么赛马?跟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 3、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田忌第一次为什么会输?而第二次又为什么会赢?) (三)理清课文条理,学习二次赛马的经过。 1、过渡:大家想要了解的问题也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比赛的? 2、首先请同学们找出两次赛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小节? 3、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二次赛马的部分,按课文内容边说边用你们准备的小马摆一摆,说说比赛的经过,并联系上下文思考两个问题。 4、学生自读,边说边演示。 5、交流。 (1)第一次赛马。 a.请一生上台摆演并解说第一次比赛的经过。 b.教师板书(上--上,中--中,下--下,0:3败,齐威王赢了)。 c.齐威王为什么会赢? 出示卡片 理解并朗读这句话。 d.田忌输了,他的心情怎样? e.小结:短短的四句话,既交待了如何比赛,又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还写出了当时人物的表现。 (2)第二次赛马。 a.请学生上台摆(两名),并请一名学生解说。教师板书。 b.师: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找答案。 C.学生自读后回答。出示 (1) 分析理解这句话。 (2) 快不了多少是怎么知道的?(孙膑观察到的)板书:观察 (3) 除了观察到马,还观察到了什么? (他不仅观察到了马,而且观察到了人,齐威王的个性不但不可能高换出场顺序,也不可能想到别的对策。)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想出这个办法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是他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的虽然强,但快不了多少!二是认真思考了能够取胜的科学方法。另稳步,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观察了齐威王的为人个性,所以(出示) 师:方法看似简单,田忌却想不到,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足智多谋) (3)理解三句话的联系。 我们刚才了解了田忌与齐二次赛马的经过,并知道了胜负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用一组关联词来说说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3-12小节。 师:佩服孙膑吗?同时老师还十分佩服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用精炼的文笔描写了两次比赛的过程,又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时田、齐、孙三个人不同的神态、心理、看3--12小节,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既适合于表演,又适合于朗读,你们想怎么学? 1、朗读表演都应该把握人物的心态,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第一次比赛后,三个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 出示:(田忌:垂头丧气;齐威王:得意洋洋;孙膑:胸有成竹。) 2、请大家在把握好人物习态的基础上,练习朗读或表演,可以自由组合。 3、学生上台读或演,学生评价。 4、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你们从得意洋洋的齐威王身上是否找到了齐威王失败的原因。 (五)总结。 1、 同学们,演出是需要努力的,不仅要熟悉剧本,更要用心去体验,大家今天就练到这里,回去后大家可以把它排练面课本剧,在班队课上表演。 从两千年前的这次比赛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如果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有所警觉,是否还会出现其它的比赛结果呢?请同学们回去试着摆一摆,画一画。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课 型 : 阅读探究课。 第一课时安排: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 第二课时安排: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本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动脑筋”故事交流会。 [课前激趣]玩纸牌 出示两组牌,红心10、8 、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引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生字“忌”上面是自己的“己”。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 ①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 一(1—2) 二(13—17) (二)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孔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1、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接着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最后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指名读。读一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一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 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 板书:孙膑献计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5、学生推算。教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 6、(展示台)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 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__________。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 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善于观察) 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善于思考) 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知己知彼) 4、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出示学习目标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 ⑤遇到困难,不灰心 ⑥骄兵必败 ……)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出示学习目标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案: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神机妙算、智勇双全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有勇无谋、屡败屡战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你想对孙膑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田忌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齐威王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大家学会的词语可真不少。老师准备了一张词语卡片,大家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词语卡片: 神机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智勇双全 有勇无谋、垂头丧气、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 得意洋洋、目瞪口呆、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课外作业 :(课件出示) 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预案: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你有哪些故事,回去收集资料。) 田忌赛马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转败为胜、轻蔑、疑惑、讥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录像、powerpoint课件、马纸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田忌赛马》录像 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这场比赛的课文《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抽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认读以下词语。 田忌、孙膑、疑惑、讥讽、轻蔑、顺序、目瞪口呆 三.交流书读书收获: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田 忌:上 中 下 下 上 中 齐威王: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三、设疑,直奔课文重难点。 1、为什么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 ①简介孙膑。 ②孙膑是怎样想出此办法的? ③如果六匹马一同跑是怎样一种情形?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课间调节:欣赏《赛马曲》 2、当齐威王的军师,你有办法赢田忌吗? ①学生用手中马,一方代表齐威王,一方代表田忌进行比赛。 ②学生交流比赛情况。教师用课件展示。 ③小结活动情况。 四、总结学习情况 1.孙膑从第一次赛马的情形看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2.孙膑分析了齐威王如果进行第二次比赛 不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3.学习孙膑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品质。 五、作业: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孙膑 田 忌:上 中 下 下 上 中 认真观察 齐威王: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仔细分析 田忌赛马教案 篇5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 2、让同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标有不同颜色的六匹马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今天这节课俺们学习俺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 2、板书:15、田忌赛马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 1、出示课题 考虑: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讨论 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 a 、田忌和和谁赛马? b 、一共赛了几次马? c 、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2、生答 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局部。 4、考虑: ①田忌和齐威王在竞赛前做了些什么? ②第一次竞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 6、提问: a 、这次竞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 b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 c 、第一次竞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示怎样? d 、“无精打采”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 e 、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俺们想到失败了应该怎样办? 7、指名答 8、师过渡:田忌无精打采,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 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 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同学相互讨论后作答。 11、师过渡:面对田忌的再次挑战,齐威王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从齐威王的话中能看出他的表示怎样?从齐威王身上俺们想到,面对胜利应该怎么办? 12、指名读第二次竞赛的经过和结果。 13、考虑: a、第二次竞赛,孙膑想了个什么方法让田忌转败为胜?同学用图演示竞赛过程。 b、理解词语:目瞪口呆 c、齐威王为什么目瞪口呆? 14、师过渡:同样三匹马,竞赛结果为什么完全改变了呢?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片4) 四、体会中心,明白道理。 1、考虑: a 、为什么这个方法田忌想不出来,孙膑能想出来? b 、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2 、生讨论(出示投影片5,结论) 五、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1、数学游戏导入新课。 (5)<(6) ( ) ? (6) (7)<(8) ( ) ? (8) (9)<(10) ( ) ? (10) (转败为胜?) 六、以“转败为胜”为切入口,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何败? 2、田忌第二次赛马为何胜? 3、孙膑凭什么断定田忌第二次竞赛一定能胜? 数学游戏提示: (7)>(6) (9)>(8) (5)<(10) 七、小组讨论会,认识人物。 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八、悬念作文。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 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方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竞赛中仍然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竞赛改写一下。 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田忌(输) 第一次 齐威王(赢)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田忌(赢) 第二次 齐威王(输) 下 上 上 中 中 下 田忌赛马教案 篇6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晏子怎样挫败了楚王的第一次侮辱?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读课文,划出晏子所说的话。 2、读晏子的话,想一想含着的意思。 (1)“这是什么话?……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2)“敝国有个规矩,……就派到这儿来了。” 给这两句话配上话外音,讲讲他们心底的意思。 3、同桌对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注意人物的神态与语气;指导名学生角色表演读。 4、练习小结:第二次楚王取笑晏子( ),没想到反倒被晏子取笑楚国是( ),晏子又一次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善辩的口才,反击了楚王。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二次失败,楚王仍不甘心。在一次宴会上,楚王取笑齐国人没出息,晏子又作了非常巧妙的回答,请看第5自然段。 2、自读课文,划出晏子说的话。 3、分角色读课文,注意人的语气和神态。 4、练习小结。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联系上文回答:“从这以后”是指什么事以后? 2、“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楚王尊重他的什么样?我们从晏子身上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田忌赛马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田忌赛马的经过,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成功的道理。 2.学会6个生字,理解“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再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懂得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板)读准“忌(j )”,他特别喜欢赛马。(板: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6 田忌赛马 二、初 读课文,了解课文层次。 1.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书,检查阅读情况,师生共同正音。 3.检查生字读音,出示生字词。 丧、讽、蔑、赢、序 指点笔顺 扫兴 肩膀 挖苦 疑惑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夸耀 讥讽 轻蔑 顺序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四段。 一段(1~2)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二段(3~12)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和齐威王再赛一次。 三段(13~17)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四段(18)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第一次赛马是怎样比赛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面用齐威王和田忌的三组不同等级的“马”分别演示比赛情况。 3.田忌失败 原因是什么?出示“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指导读,注意“每个等级”“都比”。 4.联系上下文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5.齐读第一段。 6.小结: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失败了,比赛输了,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他的好朋友孙膑,孙膑给他想了个取胜的计策。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随堂练习 。 1. 抄写生字:忌、丧、讽、蔑、赢、序 师指导:忌、丧、蔑、赢写法。 五、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田忌 垂头丧气 轻蔑 讥讽 赢了 顺序写法。 2.指名读第一段。 3 .指名上黑板画第一场赛马规则、结果。 4 .过渡:田忌正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忽然看见了他的好朋友孙膑,结果怎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2.讨论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田忌的话开始是气愤,后来是将信将疑,再后来是自信。孙膑的话应该读得胸有成竹。 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一匹也不用换”可以看出孙膑是经过观察分析双方的实力后,找到了取胜的可行办法。 ⑵“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说明了孙膑对自己的办法很有信心。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等词意,体会齐威王初赛取胜骄傲自满的态度。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 2.指名读课文,演示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 .每场比赛, 齐威王有哪些表现?“心慌”“目瞪口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齐威王根本没想到田忌会赢。) 四、讲读第四段。 1 .齐读第四段。 2 .讨论:“只……就……”说明了什么?(说明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3 .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 因为“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4 .孙膑看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想出取胜的办法,说明孙膑足智多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五、总结全文。 1.填空:(出示) 本文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与齐威王赛马时转 为 的事,说明了 , 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2.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表达的。 出示“思考·练习2 ”的三句话总结。 (课文先讲了初赛中“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田忌只凭马力,不用智谋,赛法不当,失败了。接着又讲孙膑观看这次比赛时,经过观察分析后,得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的结论。积极动脑,想出了取胜的办法。最后讲了孙膑的办法“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使田忌转败为胜”。) 六、随堂练习。 说说书后带点词语的意思。 作业设计: 1.填字成词。 ( )头( )气 ( )有成竹 得意( )( ) 目( )口( ) 2.辨字组词。 塞( )输( )慌( )瞪( ) 赛( )愉( )谎( )蹬( ) 3.根据带点字,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扫 兴 (x塶g x宯g ) 垂头 丧 气 ( s刵g sh刵g) 转败为胜(w 卛 w唅) 目瞪口 呆 (d乮 d 刬 )得 意洋洋 (d d噄) 约定 ( yu y刼 ) 4 .写近义词。 扫兴( )讥讽( )轻蔑( )次序( ) 夸耀( )挖苦( )疑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