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爱莲说教案
范文

爱莲说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知识目标:

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能力目标:

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一般14至16岁,欠缺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对作者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采取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发展。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展示关于荷的诗句

二、作者简介

生先谈,然后看大屏幕

三、词句闯关

1.解释加点的字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为。

④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读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

①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②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四、美点探寻

(一)、聆听课文,享受文章美

1、 听读课文。(教师背诵课文,配乐。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荷之风韵)

2、 小组合作,疏通词句

(二)、 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美。

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

2、读文,感受语言形式的美。

(三)、 读懂课文,领悟品格美【小组讨论完成】

1、 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

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

(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近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之王。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

(追求名利富贵)

4、 作者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的。

小结:作者运用三个比喻,将三种花人格化了,带上了自己的喜好。可见,《爱莲说》是一篇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的文章,状物抒情,喻哲理于比喻之中,这就是“说”。

(四)、 读懂作者,领悟思想美

1、 在三种花中,作者很明显最喜爱莲。从哪句话可以直接看出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 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莲花有哪些特点?

3、 作者喜爱莲、赞美莲,实质上是赞美君子的品格。你觉得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来说,庄重。结合作者一生的经历,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检讨,生在淤泥般的环境中想要不染是那么困难,生淤泥而不染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来说,正直;亭亭净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来说,清高。

五、难点质疑

菊有什么特点?

结合你的积累陶渊明为什么爱菊?

六、 读出自我,提升精神境界

讨论:莲是花中君子。你如何理解君子的品格?今天我们还需要像莲一样的君子精神吗?

七、 才华展示

围绕“莲香四溢—莲文化魅力探寻”这一主题,查资料寻找莲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渊源,可用不同艺术形式来表现:画,文字,多媒体,歌曲,舞蹈,表演等。

八、师小结

爱莲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2、掌握“蕃”“染”“植”“鲜”的意义,辨识“之”的不同用法。

3、学习莲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四字真言:

读——读背课文;

解——解读生涩字词;

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学——学习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赏花!(展示图片)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不只刚才所展示的诗句,我们今天还将学习到一篇名文——《爱莲说》。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著。据说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解题

有题目可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主要内容是关于“莲”;

2、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爱”;

3、题目最后一个“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统称为论说文。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

1、读——先听后读,要求:

①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② 边听朗读,边给自己不懂的字词注音(找疑难字词)。

③ 文中提到哪些花?重点写什么?

2、解——解读生涩字词。

蕃(fán) 淤(ū) 濯(zhuó) 亵(xiè) 鲜(xiǎn)

四、深入研读

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第一段分析(提问引导为主):

提问1:作者重点写莲花,在他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明确: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提问2:这一长句,分别突出了莲花哪些特点呢?

引导: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作者笔下的莲美是美,但究竟是什么特点可以代人言志呢?依句引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

明确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香远益清”: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

赏析完后带着赞美与钦佩的感情重新朗读本段。

第二段分析(探究讨论为主):

探究1:莲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引导:,作者的情感态度决定对物的爱憎,由初一学过的《紫藤萝瀑布》VS白居易《紫藤》(白居易说紫藤“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并比作“谀佞徒”“妖妇人”)。

明确:原文“莲,花之君子者也”。

探究2:作者爱莲赞莲,却不通篇写莲,反而加入了对菊和牡丹的描写,用意何在?(正衬与反衬)

引导:所谓“红花还要绿叶配”。“红花”这里指莲花,“绿叶”自然指菊花和牡丹,那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人,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呢?各抒己见。

明确:菊 隐逸者 逃避现实 正衬

牡丹 富贵者 庸俗逐利 反衬

作者借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洁,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所以文中分别赋予了莲、菊和牡丹以特定的象征意义(究竟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概括(逃避现实、庸俗逐利),以衬托手法突出表现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力本的道德信念。

探究3:从“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作者将“莲”看作君子的化身,可见“莲”与君子在神采气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在同学们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学习莲)

引导:从《论语》入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出淤泥而不染”V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后引到课文“莲,花之君子者也”上。得出本课学习第四字真言——学,学习莲高洁的品质。

四、文言词学习

1、翻到课后练习第三大题。

2、另外,“之”字在课文中出现频率多达八次,但每一次的意义却不一定一样。找出来,好好区分和把握。

五、回顾小结

1、托物言志

2、衬托手法

3、辨识“之”字的用法

六、布置作业

1、翻开课本184页,“莲文化的魅力”,大家尽量去搜集有关莲的知识或小故事,这周综合性练习我们一起讨论。

2、课后小作文“爱------说”。

七、板书

生长环境

予独爱莲 体态香气 君子 托物言志

神采气度 不慕名利

爱莲说 洁身自好

菊 隐逸者 逃避现实 正衬

牡丹 富贵者 庸俗逐利 反衬

爱莲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字音字形句子翻译;

2、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3、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2、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wēi。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二)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

(三)文学常识

(二)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人。文学家、哲学家,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

因定居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堂并终老于庐山濂溪,所以号濂溪先生。

(五)预习检测

字音字形

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噫颐

解释加点词语和翻译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六)解读莲

1、莲花有哪些独特的外在特征?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

外在样貌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

枝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这一意象还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借助莲表达什么?

出身低微却洁身自好,谦虚谨慎不锋芒毕露

表里如一,正直无私

美名远播,根基深厚

廉洁自律,神圣不可侵犯

3、小结

托物言志莲花的美是端庄的,典雅的,神圣的,高尚的。

君子如莲,洁身自好,正直进取却又廉洁自律,谦卑谨慎,美名远播。

通过对莲花的赞颂,表达了作者既不愿意消极避世,孤高自诩,又不愿意趋炎附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要做一个洁身自好,积极进取,谦虚谨慎,表里如一,受人敬重的谦谦君子。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

4、菊花、牡丹分别象征哪一类人?作者对他们怎样的态度?试着读一读。

(七)拓展延伸象征意象的延伸

梅花迎霜斗雪,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也被认为是最有气节和傲骨的花种,虽然其生长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强、快乐地绽放,表现了一种开拓进取,迎接希望的无畏精神与乐观性格。

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

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春竹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竹子象征品德不俗、高风亮节、谦虚自持的人中君子。

菊,陶渊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黄巢赋予它饱经风霜替天行道的勇士风范“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李清照赋予它伤感的情思“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陈毅诗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松松历寒不衰,四季长青是傲骨峥嵘的勇士的象征。

爱莲说教案 篇4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能够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

言文的能力;

(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学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有关咏“莲”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多少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设计意图:由赏心悦目的图片配上高山流水的古曲,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感受莲的魅力,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诵读感知

1读、示范背诵。以此来激起学生背诵短文的兴趣和信心。

2读、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3读、指名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朗读中,以声正字,以声断句,以声达意,以声传情,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语音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渐次提高,最终熟读成诵。】

(三)自主学习

1、什么是“说”?

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设计意图:了解本文的文体,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2、交流收集的作者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疏通文意

①学生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②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设计意图: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环节,在自读自疑的基础上,学生互相交流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由大家讨论,老师加以点拨。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给予强调和提示,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能达到熟练准确翻译的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又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四)合作探究

1、请你在课文中找出直接描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

知识明确:

托物言志:即抽取事物的某种物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3、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4、小结。

【设计意图: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品味课文内容时,主要以托物言志为突破口,带动全篇的品析,引导学生在词句的品析中强化文言语感,体味作者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五)延伸拓展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表达的“独爱莲”而不喜爱“牡丹”的道德情操?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设计意图: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仿写《爱莲说》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以我爱___为题,写一篇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准确地把握志与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暗示性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爱莲说教案 篇5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按“播放”键播放音乐,上课开始按“停止”键停止音乐,开始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我和大家的第一次合作,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字,课题是《爱莲说》。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请同学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导入新课”键放莲花组图)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回答,一律加以肯定)

解说:莲花确实是诗意盎然的。历来就有许多咏莲的名句,如姜夔的名句“一一风荷举”;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内在的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体裁作者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作者。(按放图像)

1、同学读“说”的介绍。

本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偏重于论述道理。那么我们课文这个标题“爱莲说”就可以怎么解释呢?

明确: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文的作者。

2、(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

教师补充: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三、前提测评

在读课文之前,先请大家对照屏幕上映出的生词,把它在课文上画出来,并能正确朗读。(放注音,并请同学读,点“问号”播放“答对了”,如答错了可点上面的小天使动画,可播放“不对哟”声。正音并全班读,注意“鲜”的读音,可用现代汉语组词来区别,并读一下该词所在)

四、朗读训练

1、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按“读”放课文录音)课文读完后,按椰树上方可回到界面。

2、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课文朗读中有两个错别字,可让同学边听边找)

3、请同学们轻声的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总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五、思考讨论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五分钟。

2、请同学来根据课文注释,把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一遍。(按图中书上的小按钮放图像,分页指名复述,并解释加点字)(解释课文的最后一页是巩固练习,如时间不够可跳过,直接按右下角的按钮即可进入下一步。)

3、现在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这次我们请女同学来读第一段,男同学来读第二段,女同学的声音应当是清新悦耳,男同学的声音应当是铿锵有力,我们比比谁读得更好。(同学读)

4、总结:都读得不错。但大家对“爱莲”的感情体会得还不够深,因此还没有把课文表达的感情充分的读出来,我们还要仔细体会。我们一起看课文的内容。

5、看课文分析题。(问题三个)

⑴问题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课文分析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按下面的向右的箭头即可)

答:比作君子。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现的品格: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

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同学体会得很好。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作者爱莲,也在赞颂莲,我们要注意带着赞美之情来读。一起朗读一下这个长句。(予独爱……)

⑵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我们来讨论一下。君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课文注释: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总结打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呢?(课文注释: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打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打出: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那么,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我们齐背这三个排比句。(予谓菊……君子者也)

⑶问题3、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答:“菊之爱……宜乎众矣。”在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个表示感叹的词“噫!”表示作者要发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么?生答: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总结:对,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这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点拨: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六、能力训练

1、了解托物言志。(按图中的红球,放概念)

2、按下面的红箭头,略作解释,放范例。

解说范例:梅花不畏霜雪,高洁不俗,有独特的风范,这正是作者本人这样一个革命的女性的象征,作者以梅自喻,梅花抒写了傲岸不羁、有随俗俯仰、追求平等自由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

3、练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解说:请同学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放图像)大家可以参照我屏幕上放出来的各种花木,也可以任意地另找一种。可以在纸上写一下,然后先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我们再一起交流。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这篇课文。

2、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笔本上。

八、退出课堂

爱莲说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他们着眼全篇,品读结合,美文美读。让他们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感悟莲花的形象美,从而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教学目标

1.美读、品读、背诵全篇。

2.感受莲花的形象美。

3.学习古人高洁傲岸的品质和情操。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疏通文意。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莲花图、采莲曲等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美读、品读、诵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生互动,猜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谜底: )

2.多媒体播放赏心悦目的莲花图、采莲曲。

3.师:荷花,被誉为“花中仙子”,又名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齐声朗读。

2、用心感悟。

三、读文见义,整体感知

1、释题、简介作者(学生结合课文导读回答后,师补充强调: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也可叙事)

2、指名朗读课文,学生随时点评,教师适时指导

3、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重点字词的读音及相关句子的节奏

4、师生交流字音、节奏

5 配乐自由朗读课文

6 跟读录音,感受句子的节奏及语气的缓急轻重

6、齐读。(男女分组朗读,男同学一句女同学一句)

四、含英咀华,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2、探究成果展示交流

五、熟读精思,感受文章主旨

1.找出描写莲高尚品质的一句话,并品读。

2.结合莲花图,找出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分别填入绽放的花瓣中,并感悟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3.看莲花图,听采莲曲,在图画美、音乐美的氛围中,感受莲花的美好形象。

4.感悟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感悟、讨论、交流)

5.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点拨托物言志的写法)

6.作者以花喻人,试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她们都象征了哪些人?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点拨:隐逸者——逃避现实;富贵者——追求荣华;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 、清白正直)

7.作者写“莲之爱”的同时又写了“菊之爱”、“牡丹之爱”,用意何在?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后,教师点拨:菊,正衬;牡丹反衬,更加突出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8.在音乐的旋律中,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尝试背诵全篇。

六、回顾内容,拓展提高

大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你喜欢什么样的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用“我爱 ,因为她 ”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我爱梅花,因为她不畏风霜,高洁傲岸。)

七、联系自身,总结收获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如: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到了什么写法?)

八、板书设计:

完整的莲花图,绽放的花瓣承载着写莲的七个短语。

爱莲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积累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这篇短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认识“说”这种文体。

2.学习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对污浊世风的批判。

2.在现实生活中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启迪学生的生活态度。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反复诵读法。

2.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

3.品读赏析重点语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态万千。莲以其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平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扎根淤泥的根,博得世人的青睐,赢得人们的赞赏,多少文人雅士妙笔生花赞美它,请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含苞欲放的荷态巧妙传递初夏的气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顷荷叶一直连到天边,绿得无穷无尽;朵朵荷花映着旭日,红得娇艳。写尽了盛夏荷的风貌。“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写的是秋风初起时,红白相间的荷花,以美人醉酒来形容荷花的艳丽与娇憨。可见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说起对莲的钟爱当属宋代周敦颐,莲也因为周敦颐的美赞而留下万世美名。今天我们来欣赏《爱莲说》理解他爱莲的缘故。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关于周敦颐的为人,黄庭坚曾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喜欢游览附近胜景,他酷爱莲花,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他即赴池畔观赏,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三 文体介绍,理解题意

说,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思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谈谈爱莲的道理)。

四 朗读课文,积累理解

1. 正字音

步骤一: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书中标出难读的字音。

步骤二:全班交流疑难,读准每一个字音。

可爱者蕃( fán) 濯清涟而不妖(zhúo)(lián)

出淤泥而不染(yū) 不蔓不枝(màn ) 不可亵玩焉(xiè) 噫(yī) 陶后鲜(xiǎn)有闻

步骤三:欣赏名家朗诵,感受本文的节奏美。

步骤四:师生齐读课文。

2.明字义

步骤一: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掌握重点疑难字词含义。

步骤二:学生抢答,解释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 (多) ②出淤泥而不染 (污染)

③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④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 ⑤香远益清:(更加)

⑥亭亭净植(立) ⑦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 ⑧花之君子者也:(道德高尚的人)

⑨鲜有闻:(少) ⑩宜乎众矣(当然)

3.通文意

步骤一:两人为一组,互译课文。(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或一人翻译,一人还原为原文。)

步骤二:学生闯关,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5)予谓菊 ,花之隐逸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五 精读细品,合作探究

1.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即谈谈爱莲的道理,莲有哪些可爱之处值得作者喜爱有加呢?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的?

明确:从三各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作者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对莲作了细致传神地描绘,难道他仅仅喜欢莲花美丽的花形和芬芳的气质?文中还将莲花比作了什么?

明确:“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唯独爱莲不仅因为它美丽的外形和芬芳的气质,更因为它有着君子一样的高尚品质。

4. 既然莲是君子的化身,这些描写赋予了莲花哪些高尚的品格?请同学们绘制一幅“莲花君子图”。 老师把描绘莲花的句子分别贴在一片花瓣上,请同学把君子的品德也贴在与莲花相对应的位置。(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象征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象征君子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高洁独立,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朗读背诵指导:“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生长环境和外形香气要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

请同学背诵描写莲花的句子。

5.课文是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的,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的美好。

5. 请朗读三处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的句子,思考三次衬托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次衬托: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表明自己的喜好与众不同。

第二次衬托:“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出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第三次衬托: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和 自己的爱好相同。

6.从作者对这三种花的评价和爱花之人的感叹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做一名君子。也表达出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批判。

朗读背诵指导:第一次衬托依次说菊,牡丹,莲,期间有明显的停顿。第二次衬托分别指出三种花的品格,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第三次衬托用三种花的遭遇来批判世风,“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

请同学们背诵这三处句子。

7.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判,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有没有在文章中直接表现出来呢?

明确:没有直接表现,通过莲的美好形象的描写,以莲自况以述其志。这就是托物言志。

六 课堂小结

《爱莲说》先从可爱的花很多写起,提到陶渊明爱菊,有提到世人爱牡丹,衬托自己爱莲。接着从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等反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花君子般的美好品格。最后,作者将菊 牡丹 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出它们是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的化身,借爱莲来表明自己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在文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文人情怀,而且品味到了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

七 借花喻人 自述其志

就你喜爱的花草树木,仿写《爱莲说》以“爱 说”为题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自己所言之志。

八作业布置

1 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整理到积累本上。

2 准确背默《爱莲说》。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