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班音乐教案 |
范文 | 小班音乐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音乐教案 篇1一、教学活动建议 1、建议用儿歌辅助幼儿记忆动作顺序: 附儿歌 打蚊子儿歌 嗡......啪,嗡......啪。 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 打不到蚊子,真生气 小小蚊子,真淘气 好痒,抓一抓,好痒,抓一抓, 上面(啪),下面(啪) 这边(啪),那边(啪) 小蚊子最爱跑来跑去, 擦一擦药睡觉去。 2、动作建议: 动作要求:一句儿歌按一个8拍的节奏进行。 (1)嗡......啪,嗡......啪。 “嗡”时左手叉腰,右手食指在耳朵旁绕圈圈,“啪”的时候拍蚊子,看一看;换右手叉腰,左手食指在耳朵旁绕圈圈,“啪”的时候拍蚊子,看一看 (2)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1234”食指在空中点4-F,“打蚊子”在空中做打蚊子动作。“4321”食指在空中点4下,“打蚊子”在空中做打蚊子动作。 (3)打不到蚊子,真生气“打不到蚊子”双手在胸前摇手,“真生气”小手放在两旁,扭动身体 (4)小小蚊子,真淘气 “小蚊子”食指向前伸出点;“真淘气”小手放在两旁,扭动身体 (5)好痒,抓一抓,好痒,抓一抓, (“好痒”食指点再痒痒的地方;“抓一抓”做抓痒痒动作) (6)上面(啪),下面(啪) “上面”食指向上指;“啪”时做打蚊子动作;“下面”食指向地下指,“啪”时做打蚊子动作 (7)这边(啪),那边(啪)“这边”食指向右指;“啪”时做打蚊子动作;“那边”食指向左指,“啪”时做打蚊子动作 (8)小蚊子最爱跑来跑去,左手和右手食指在空中绕圈圈 (9)擦一擦药,睡觉去。 “擦一擦药”做擦药动作;“睡觉去”双手合掌敖耳朵旁做睡觉动作 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用绳子钓起的自制大蚊子一只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的活泼与动感。 2、能手眼协调地跟着音乐做打蚊子、搔痒痒、搽药等动作,并尝试创造性地表现这些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当夏天来到的时候,你们最怕什么?(蚊子) (2)蚊子真可恶,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打蚊子吧。 2、学习不同方位的打蚊子动作 (l)出示道具蚊子,教师提起蚊子道具,不断地变换方位,幼儿追拍蚊子 (2)教师提验幼儿拍打蚊子的动作,全体幼儿练习拍打蚊子的动作 (3)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拍打蚊子的动作。 3、创编搔痒痒动作 (l)师:我被蚊子叮到了,好痒啊,怎么办呢?(搔痒痒) (2)请一幼儿帮老师搔痒痒,老师指出自己很多地方都被叮到了,请幼儿帮他在不同搔痒。(幼儿一边搽药,教师一边用儿歌和音乐清唱导入) (3)请幼儿找到自己好朋友,做互相搔痒痒动作。 (4)师:搔了痒痒还是痒啊,怎么办呢?(搽药) (5)请幼儿做互相搽药的动作。 (6)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完整进行搔痒痒一擦药的游戏 4、完整进行蚊子舞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2活动意图: 本次音乐教案讲述了一个“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也教育幼儿们要全面的看问题,不能片面化。全方位考虑问题,找出合理的答案和生活规则。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2、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活动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活动准备:鲤鱼妈妈、鸭妈妈、青蛙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音乐,学蝌蚪游。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三、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小节:老师带领在xx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上) 四、学说角色的话。 1、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提问: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师:小蝌蚪们,我们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泳、找东西吃、做游戏,还找到了妈妈,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下次再来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 头饰 flash课件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幼儿吐字清晰的歌唱。 活动过程: 一、入室: 听音乐:学小燕子飞进来。 二、发声练习: 音乐:问好歌。 三、学习新歌曲: 1、引入:播放flash课件。 教师提问: (1)谁来了?谁和谁碰在一起了? (2)小鸭怎么了?小鸡怎么了? (3)他们俩个好像在干什么?又像在干什么? 2、教师播放flash课件,幼儿欣赏,感受。 3、教师带幼儿拍手说歌词,引导幼儿边看flash动画边学说歌词。 4、教师弹琴,带着幼儿一起演唱歌曲。(2-3遍) 5、幼儿自己跟着音乐演唱。(1-2遍) 四、出室: 听音乐学小燕子飞出去。 小班音乐教案 篇4一、设计意图: 我选择《蚂蚁搬豆》这首歌曲组织一场音乐唱歌教学活动源于它的歌词充满童趣,情节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小班幼儿兴趣。旋律简单重复,易于掌握。小班幼儿是具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在活动设计时我利用情景表演和蚂蚁搬豆的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唱歌,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初步学唱歌曲,学习用图谱来联想记忆歌词。 3、大胆演唱,并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会唱练声曲《蜜蜂做工》。 2、小蚂蚁要在冬天来临前储备冬天的粮食。 物质准备: 小蚂蚁头饰、豆子头饰;《蚂蚁搬豆》ppt、《蚂蚁搬豆》图谱。 环境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四、活动过程: 1、快乐练声《蜜蜂做工》。 2、情景表演,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内容。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配教老师播放歌曲录音2遍。 (2)引导幼儿回忆表演的内容。 师:刚才的表演里有谁?它发现了一个什么东西?它准备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3)观看ppt,进一步熟悉歌曲内容。 (4)出示图片,巩固学习歌词大意。 3、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1)师带幼一起有节奏地念歌词2遍,记忆歌词。 (2)鼓励幼儿根据图谱来念唱歌曲。 (3)教师有表情有动作地范唱,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5)"让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唱一唱。"(拍手清唱)(6)"让我们跟着琴声再来唱一遍"(集体学唱)(7)完整演唱歌曲《蚂蚁搬豆》(3—4遍)。(分组唱、遮图片唱、轮唱。)五、延伸活动游戏巩固——表演唱《蚂蚁搬豆》。小蚂蚁排队送豆子回家。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我执教了一堂音乐活动《蚂蚁搬豆》,歌曲的内容诙谐有趣,深得幼儿喜爱。活动开始我利用了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征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将小蚂蚁是怎样搬豆的情景通过游戏的手段一一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创设相适宜的音乐情境,营造氛围,让幼儿感受、体验音乐。其次让幼儿在欣赏完故事后,幼儿对歌词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幼儿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因为有了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幼儿也特别乐意去尝试表演,如:蚂蚁急得直摇头,想出好办法后,大家一起将豆子抬着走等,活动效果比较好。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展开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蚂蚁把豆子搬回洞中?孩子们都纷纷讨论开了,积极帮小蚂蚁想办法。有的说:“把豆子切成一小块一块的,小蚂蚁就能搬回洞中了。”有的说:“小蚂蚁可以去请小动物来帮忙,”有的说:“可以让小蚂蚁去找一辆车来,然后把豆子装上车,拉回洞中。”正当大家讨论的热烈的时候,小马语出惊人:“你们想一想,小蚂蚁的洞口那么小,豆子这么大,怎么把豆子弄到洞里去呀?”小朋友又开始想办法。小轩说:“小蚂蚁可以在洞口就把豆子都吃光了。”……总之,孩子们充分开动起了自己的小脑筋,想出了许多许多的好办法。在这次活动中,我没能较好地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些幼儿思维活跃,有很好的语言表达、歌舞表演能力,他们是幼儿中的佼佼者,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接受较快,但也有几个幼儿平时不善言语、表演、自信心不足,接受较慢,所以应该更加注重这类幼儿的培养。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用音乐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 小班音乐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ⅹⅹ ⅹⅹ |ⅹ—|。 活动准备: 1、彩色纱巾,录音机,录音带。 2、事先在白纸上画好图谱,水彩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条纱巾听音乐进活动室)。 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 看看谁能找出来,(师幼一同欣赏音乐,并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师:谁找到有趣的话啦? 幼:我听到“??”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师:是这句吗:师哼(啦??咿呀咿呀呦)。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好吗?当我们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和它招招手吧!(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 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呢,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小朋友,我们再竖起小耳朵听听。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四小节)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吧。当听到第一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一起来拍拍手,听到第二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就一起跺跺脚;小朋友,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想拍拍手、跺跺脚,还想干什么呢?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一至二遍音乐,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可是它们没有小木匠,你们愿意当它们的小木匠吗?(幼:愿意) 师:小木匠用什么来锯木头呢?(幼:锯子) 师:对,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老师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了(教师将纱巾拿下来拉直,幼儿模仿) 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吧,要注意听音乐,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喔!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注意聆听音乐,在固定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师:本领练好了,哟,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来和老师试试锯木头?”(配课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肌体当大树) (教师与一位幼儿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锯木头呢?(幼:想) 师:好,那就请拿绿纱巾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拿粉色纱巾的小朋友来当神气的小木匠,一起来锯木头吧。(幼儿寻找合作的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师幼一起玩锯木头的游戏,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用肌体动作表现出来)。 师: 哦!树倒啰!扮演大树的小朋友都蹲下。“锯木头很辛苦,流了许多汗,回位置坐下擦擦汗吧。”(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 师:“休息好了,小朋友还想玩锯木头的游戏吗?”幼:“想。”师:“好,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其他的小朋友当小木匠吧。”(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三)、结束游戏 师:木头锯好了,小朋友又流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师幼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洗澡盆,大家站在盆边准备洗澡) 师:拿好你的洗澡沐浴球,一起来搓搓挫······(师幼将手中纱巾团成小浴球,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师:小朋友,拿好小木头,一起去给动物们造房子吧。(退场) 小班音乐教案 篇6一、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节奏,了解歌词的内容 2、能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的内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与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游戏的快乐二、活动准备: 二、教具准备: 小鸭子头饰4个、音乐CD、PPT2 经验准备: 已经初步和新班级中的幼儿熟悉并交流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七只小鸭子图片,教师带上小鸭子头饰T:大家好,我是一只小鸭子,今天天气真好,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请你们看看我有几个好朋友? (和幼儿一起数一数图片上的鸭子)--1、2、3、4、5、6、7 2、T:原来,今天我有7个好朋友和我一起出去玩,我们玩的真高兴呀!可是走了一会儿,我和朋友们走散了,那可怎么办呀? --安慰它、帮助它找到朋友 (二)活动过程: 1、出示只有草丛的图片 T:我的朋友们不见了,你们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 (教师念歌曲前半段: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举手我来看一看。 (幼儿举手) T:原来你们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啊,我来看一看(教师边数边念歌曲后半段: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并轻轻摸一摸举手幼儿的头) 2、T:这么多小朋友愿意做我的朋友,我真开心,我要唱首歌给大家听(教师弹琴完整演唱歌曲) T: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首歌?用这首歌找朋友? (带幼儿分段演唱这首歌曲1-2遍,然后连起来唱) 3、T:现在我要来找朋友啦!你们和我一起唱,等唱到:"我的朋友在那里 "的时候,请你们举起小手,我看看谁想和我做朋友。 (教师幼儿一起跟音乐CD唱歌,唱到"朋友在哪里"时幼儿举手,教师边唱边摸一摸幼儿的头) 4、T:现在该你们找朋友了,谁想做小鸭子来找朋友? (将头饰戴在幼儿头上,请1-3个幼儿做小鸭子找朋友)幼儿边唱,边摸一摸举手的幼儿的头 (三)活动结束: T:今天我们帮小鸭子找了朋友,出了可以轻轻的摸摸它的头,还可以怎么做? --握手、拥抱、拉钩.等T:今天,我们帮小鸭子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 当你找到你身边的好朋友时,你们可以互相摸一摸对方的头,或者是握握手(教师播放音乐CD,幼儿跟着音乐找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会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学小企鹅。 ⒈冬天来了,小朋友你知道什么动物不怕冷吗?(北极熊、青蛙、蚂蚁、企鹅)对了,企鹅!播课件。那我们一起来学可爱的小企鹅吧! ⒉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企鹅摇摇摆摆的动作。 二、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⒈看了小电影,你知道小企鹅长得什么样?谁能用小电影里的话说一说?(小小企鹅,穿着黑袍,白白肚皮,走路摇摇。) ⒉小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那里的气候怎么样?(很冷)对,冰天雪地,可是小企鹅怕冷吗?(不怕)(恩,冰天雪地,快乐舞蹈,不怕寒冷,真勇敢) ⒊完整地跟着歌曲节奏朗诵歌词2~3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一遍。你觉得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欢快地,活泼地)那我们也要用欢快,活泼地声音来演唱哦! 2.幼儿跟着教师学唱歌曲。(教师的声音响亮一些,孩子的声音轻一点) 3.幼儿再次学唱歌曲,要求教师的声音轻一些,孩子的声音稍微响亮一点。 4.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 四、给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 1.看老师边唱歌边做动作。 2.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会怎么做呢?让幼儿说一说哪些动作是适合表演小企鹅的,为什么? 3.选择好的小企鹅的动作,跟着老师一起边唱歌边表演。 4.选择四个方向边唱歌,边表演。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8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小班幼儿英语游戏活动,整个活动不管是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环境创设,幼儿活动材料、知识经验的准备还是活动的指导策略都围绕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灵活表现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幼儿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丰富多样性、趣味性及可操作性。活动注重各领域的整合、师生的互动和幼儿的全面发展。活灵活现的将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形象化,故事化,游戏化。 本次的英语活动《Hello tiger》作为音乐游戏,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当幼儿看到老虎与小兔子的动物形象,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加上教师有机的创设游戏活动的情景,使活动更加的趣味游戏化,幼儿兴趣浓厚。这首英语音乐游戏的曲调是孩子耳熟能响的《两只老虎》的旋律,因此有效的促进了小班的幼儿学唱。最后,教师让每一位幼儿戴上胸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结束游戏活动,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留下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学效果甚好。 活动目标: 1、理解会说单词:老虎tiger[’taiɡ?] ,初步学唱歌曲。 2、能主动愉快参与音乐活动,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老虎卡片一张;老虎、小兔头饰各一个。 2、幼儿教玩具:老虎,小兔玩偶各一只;小兔胸卡幼儿每人一张。 3、情景创设:大树2棵;请大班2名幼儿分别扮演老虎,小兔。 4、多媒体:电视,小班英语vcd光碟(下册) 活动预设: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 《Good Morning》 (早上好)欢快入室。 师幼问好。 师:Good morning children! (小朋友,早上好) 幼:Good morning ms. Li! (李老师,早上好) 师:How are you? (你好吗?) 幼:I’m fine,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 !) 二、发声练习曲《Rain,Rain,go away》 《雨,雨,走开》 三、认知 1、学习单词tiger[’taiɡ?],请幼儿闭上眼睛,猜猜谁来做客? 出示老虎卡片引导幼儿跟读。 (1)师演示老虎玩偶启发幼儿与tiger打招呼 师:Hello,X X X!(小朋友名字) 幼:Hello,tiger! (2) 引导幼儿模仿老虎动作并大胆的说:“Tiger,Tiger,ao ao ao!” 2、操练游戏 (1)请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师扮老虎练习对话。 师:Hello,rabbit! 你好,小兔。 幼:Hello,tiger! 你好!老虎。 师:How are you? 你好吗? 幼:I’m fine,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 (2)分别请幼儿扮演角色表演对话,及时鼓励表扬幼儿。 四、学习歌曲《Hello,tiger》 1、师完整表演唱,幼儿倾听。 2、幼儿随师有节奏念歌词;轻声跟唱。 3、播放vcd幼儿跟唱。 4、邀请大班两名幼儿参与表演,幼儿跟随教师配上动作表演唱。 5、随音乐幼儿找伙伴自由表演。 五、游戏:《Tiger is coming》(老虎来了) 玩法:幼儿――戴胸卡扮小兔:Rabbit,rabbit,jump,jump,jump! (小兔跳跳跳),向场地中间跳。 教师――戴头饰扮老虎:Tiger,tiger,I’m coming! (老虎来了),说完就去捉兔子,兔子赶紧躲到大树妈妈后面算安全。 六、在快乐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