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爬山虎的脚》语文教案 |
范文 | 《爬山虎的脚》语文教案 一份优秀的语文教案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保障!所以,接下来小编整理了《爬山虎的脚》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爬山虎的脚》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反复读课文,结合挂图。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师准备: 准备教学挂图,将读文与看图结合起来。 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一、自读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描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2、检查反馈: (1)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收获? (2)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脚的? 脚的样子、脚的形状、脚的颜色 (3)提问:你平时注意过爬山虎有脚吗?那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这一段哪一个词语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想看一下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吗? (4)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快快学习第四自然段。 3、学生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分组学习第四自然段,比一比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哪一些学生学得更快、更好。 (1)找出写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2)找出表示爬的动词; (3)自己试着演示爬的过程。 4、检查提问: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什么? (1)指名演示爬,问: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你们想知道爬山虎究竟是怎么爬的吗? (2)学生找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读一读。 (3)提问: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结: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往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看”。 过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怎么样呢? 5、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 【学法指导】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 6、检查反馈: (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从“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了灰色”知道脚与墙有着密切的关系。 (2)提问: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 第一自然段。 (3)总结提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7、试背2、3、4自然段。 二、拓展迁移运用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 三、作业布置 1、必做【同步达标】: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下来。 2、选做【创造实践】: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援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爬山虎的脚》语文教案2【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3、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观察,采集实物,拍照,收集有关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举行“植物资源”共享会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 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4、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 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 3、学生自由学习。 四、汇报交流 1、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 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观察、描写的。 2、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趁机让全班跟着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3、三生依次上台(师给带上他自己画的爬山虎的头饰)作“自我介绍”,师鼓励灵活表述。 4、同桌介绍。 5、四生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一巴+拉+贴) 6、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7、指导朗读。 8、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9、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落实人文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龙的爪子、相当牢固、休想拉下等。 10、小组比赛朗读。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爬。 五、积累语言 抄写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的,谁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绍一下。 2、指名“自我介绍”。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四人小组研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研究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描写叶子的? b、标出你喜欢的词,两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 C、要用一定的方式把自己研究的知识向大家汇报。 三、汇报交流 1、生朗读描写静态的句子。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体会“新鲜”“均匀”以及那么……那么……”句式的好处。 2、指导朗读 3、多媒体出示描写动态的叶子的句子。(一阵风拂过……)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重点落实一个“漾”字。 4、多媒体展示“漾起波纹的叶子”的情景。 5、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1、同学们,你想过吗,课文为什么以《爬山虎的脚》为题?师随机引导学生体会写爬山虎的叶子是为了衬托爬山虎的脚。 2、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 3、交流归纳: a、整体到部分一步一步细致观察。 b、能抓住特点观察。 c、作者怀着喜爱之情观察,观察得非常深入。 五、积累运用,提升语言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下来。 2、课外练笔,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援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六、布置作业 1、抄第6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6课 3、背诵第三至五自然段 4、完成课外练笔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