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隆中对》优秀教案 |
范文 | 《隆中对》优秀教案 《隆中对》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读准确下列字音 沔 挟 胜 殆 暗 殷 2、学生齐读课文。 3、老师范读课文。 4、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2):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5)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6)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三、学生讨论回答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2、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四、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快速阅读 二、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 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三、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四、请学生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五、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把《出师表》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隆中对》教学设计第二篇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平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创意说明 变换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虚拟对话,领略古人情怀。 教学目标 1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 2感受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3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文眼是哪句话?为什么? 2.趣味感知隆中方略。教师出示古三国军事地图,要求学生转变角色充当诸葛亮为台下的刘备(由同学们充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策略应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这样的句子是好找的,但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呢,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了,这时,老师应适时点拨。隆中对前,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却谓为信然,为文章的蓄势内容; 隆中对时,诸葛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畅达,从中可以想像到诸葛亮讲话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对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证明诸葛亮自比管、乐并非妄说,此段仍扣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句 ;隆中对后,关、张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情好日密却不悦,刘备便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一反一正,犹如高潮之后的余波,把诸葛亮的形象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 2.学生对照地图解说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说出诸葛亮那种意气风发的神采,说出诸葛亮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还要注意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 四人小组在台下练习,然后派几个代表上台说,同学们结合课文点评代表们的优劣所在。) 四、品读课文,揣摩妙点 同学们精读课文,就文章的结构、条理、语言、详略、战略思想等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下品读仅供参考: A.结构:蓄势--高潮--余波 B.条理:隆中对话的条理性,不可争、不可图--可争、可图--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按照这个条理指导背诵) C.详略:隆中对话正面详写突出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侧面略写他人的评论、语言、行为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D.语言:(要引导学生品味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仅仅用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思想状貌、体躯外貌以及生平抱负勾画出来。 2.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 E.思想: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两点是最可贵的,实事求是和强调人的因素。曹操的实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诸葛亮认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语气侧重在人谋的正确。这里,诸葛亮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从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实际情况出发,诸葛亮制定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方案。在制定这一方案时,主要也是从人的因素来考虑的。 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孙权的情况以后指出:刘备只能在曹操、孙权的势力范围之外谋出路--首先夺荆州这个用武之国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诸葛亮制定这一方案时,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荆州的刘表不能守益州的刘璋又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爱抚人民,有本领的人都不想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这就提供了夺取荆、益的客观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和,才能成就霸业,这样的思想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五、虚拟对话,思接千载 由精通三国的同学演绎诸葛亮(也可把全班分成两组),同学们可根据课文提炼有趣话题,虚拟对话,古今碰撞,更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和古人情怀。 教师可提供以下话题: 1.在《隆中对》中,您很重视人的力量,为何在您去世后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 2.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3.你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之势,这种形势为何没出现?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根据隆中对策的思路,进行背诵。 相关链接: (一)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8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琼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27,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思考:从这段文字中,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跨有荆、益的? (二) 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 思考:明代的罗贯中以《三国志》中的《隆中对》作为蓝本,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罗贯中的小说,看看小说和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