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 |
范文 |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