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范文 |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情感目标 感悟诗歌表达的信念和哲理,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1.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一种信念、一个哲理,意象壮阔,诗意跌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凝练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像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诗中“山”与“海”对应,形成强有力的冲突,波澜迭起,显现出情感的起落。关于“山”与“海”,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要调动生活经验,激活思维,以求深层探究。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意蕴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从诵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语言,探究关键词语蕴含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一个山区孩子面对无言的群山时,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的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了生活中不倦的追求。今天我们走进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倾听有关山和海的诉说。 二、资料助读 投影: 诗歌文体常识简介: 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像,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 三、诵读感知 1.学生默读全诗,勾画出诗歌的生字词并疏解。 投影: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 凝成( ) 诱惑( ) 一瞬间( ) 隐秘( ) 喧腾( ) 痴想( ) 教师明确,学生识记: 凝成(nínɡ):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诱惑(huò):文中作吸引、招引。 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 隐秘(mì):隐蔽,不外露。 喧腾(xuān):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似的。 痴想(chī):发呆地想。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诵读中的语气、停顿和情感表达。 3.学生练习朗读,要求语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4.听读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到:如对诗歌中“山”与“海”两个鲜明意象的感知;对追寻大海中遭遇挫折但又富有坚韧、乐观的体会;对诗歌中“山”与“海”寄寓深层含义,是理想与挫折的象征等。 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山”与“海”蕴含着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诗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海”的深层含义是指理想的境界。“山”在诗中,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爬山比喻艰苦奋斗,群山比喻重重艰难险阻。 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5.学生齐读,体味凝练而形象的诗歌语言。 四、研讨释疑,探究诗意。 1.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提出的疑难诗句可能有: (1)“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2)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6)“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归结: (1)王家新创作谈中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作者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2)“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是“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 (4)“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6)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2.教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如有不完善的地方,鼓励学生补充。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3)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5)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明确: (1)小时候理解的山是指具体的、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今天,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体验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是重重困难,道道难关。 (2)“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诗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眼前。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是“信念凝成的海”。 (3)“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王家新创作谈), (4)由“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照亮前后的心情是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让人兴奋、惊喜。 (5)诗人富有坚韧的信念,但语调并不总是高亢的。他没有回避生活的真实,在诗歌第一部分,他以一个孩子的语调写出,“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从负面描写的挫折感,反过来从感官和情绪上增进了“山/海”对立的真实性,使诗歌得以在一种强有力的冲突中,饱满地完成了最后的“海”与“山”的逆转。同时,这种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诗获得了一种恰当的节奏。 3.学生表情朗读全诗。 4.语言运用: 仿照示例扩写句子。 例:海在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树在点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告诉人们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坚定信念,即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这种告诉,是借助于“山”和“海”两个具有审美意义和价值的形象来进行的。“山”,一个实际生活的境界,是要挣脱和超越的对象;“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是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山那边是海”把诗人的哲理感悟转化成了具体而又实在的人生不断追求的过程。所以寄寓哲理的形象美是这首诗歌的鲜亮的特色。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扎实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训练诗歌的朗读能力,形成初步的语感。 3、尝试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品味诗中重点字词及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4、从本文的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理想,并培养学生面对理想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山”和“海”的深刻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请4、5位同学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共同的目标。(用课件打出这一句话。) 二、朗读5’ 那么,处在崇山峻岭当中,几乎是与外面的世界隔绝的孩子们,他们所追求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家新的这首诗歌《在山的那一边》,一起来探讨他们的理想,看看从中能得到什么对我们实现人生理想的启发。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的听朗读,认真地想一想,在这首诗中,有哪些句子、词语是值得我们三思的,把它们找出来。 播放完后,说明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字音,词意和句子停顿。然后由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三、合作探究,品味诗歌 1、课题 (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在山的那一边》,那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2)、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也就是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因为大山挡住了作者的视线。这里就涉及到了这首诗的作者王家新,他在童年的经历。 (3)、作者: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当山下,在他童年的五六年里,一直没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一片寂静的校园,一条清澈的小溪以及无数座环抱着的群山,便构成了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而作为一个充满着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决不会满足于这片小小的天地。于是他产生了一种想法,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并为着这一个理想进行艰苦地探寻,甚至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后来,他把在探寻和奋斗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体验写成了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 因此我认为这篇课文对于你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培养自己为理想不懈努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就请大家把刚才找到的,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句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含义。 (4)、品味重点句子。由学生自己来找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并补充其他没有找到的。(在课件中打出全文,每一句都使用超连接,以便课堂上灵活运用。) 详细见书上的笔记。 (5)采用讨论的形式,深刻理解“山”和“海”的含义。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3 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并读一读。 痴想()诱惑()隐秘()扎下() 铁青()xuān()腾一shùn()间yùn()含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3、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二、课堂研讨 1、朗读诗歌。 A、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听朗读,模仿读,尝试总结朗读技巧。 2、讨论。 A、“山”与“海”在诗中除了指自然界的山与海外,还有什么别的含义吗? B、“爬过山就能见到海”,作者借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3、揣摩语意,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 A、阅读整首诗,概括出“我”不同时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B、“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一句中,“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C、“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D、“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中,“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三、拓展延伸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四、巩固提高 潮汐王家新 月光下/大海涌起爱的潮汐/月亮离地球越近/大海越是激荡不息/那一层又一层的潮汐呵/涌向了海滩/苦苦地寻觅……/月亮因羞涩而脸红了/——虽然大海并不曾/把她的嘴唇轻轻吮吸…… 大海呵/只是从月亮的流照那里/得到了一种深深的激励/那雪白的,爱的潮汐呵/一排升腾起来/一排又跌落下去/——就这样来回往返/生生不息……/可是,要接近月亮/却是不可能的/——大海知道这个/于是把月的倩影/默默地带回到海心的深处/像为了孕育珍珠的贝壳/夹进一粒沙子/又旋即紧紧地合闭/——只给未来的观潮者/留下一个永恒的谜/这是沉默/又是默许……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寻觅()羞涩()吮吸()跌落() 2、诗歌讲究押韵,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韵脚。 ————————————— 3、本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我们的知识库中,存有许多与大海、月亮相关的诗句,请你各写出一句。 五、日积月累 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2、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 3、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莫格利希 4、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伏尔泰 5、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6、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俄】托尔斯泰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4学习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抓住细小关节部分来理解,由表及里的领会作品的意思。 初步认识和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中学语文学习的特色及基本方法:独立思考、想象联想、由我及人与由人及我,等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学生接触到的中学语文的第一篇课文。因此,从内容到方法,它的学习都应有一个恰当的过渡。所以,我们应从内容上着手,引导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的进程上来。 就本篇课文而言,第一课时便也应以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为重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渐进入作品的核心要点。因此,指导学生从细小关节部分入手,独立思考,大胆想象与联想,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理解“我”的思想感情,是学习指导的难点所在。 方法要求 诵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作品,在声音表达与意思理解中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有目的地明确地提出小问题,让学生从小问题去思考、探究,在探究这些小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大问题。 时间安排 第1课时共3课时 学习过程 一、学习导入 1、(登高望远,山外有山) 2、导入课题:在山的那边 二、阅读感知与指导 1、范读。在听读中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与感情基调。(这步很容易完成) 2、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由朗读来理解“我”的思想感情。(这步不容易一下子就弄懂,只能是一知半解,但也足够了) 3、解读。师生共同解读作品,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虽然有点难度,稍稍点拨,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得通的:我们不是也像“我”一样,很多时候也常常一个人发呆,遐想万千?你在这个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4、阅读指导 (1)年幼的“我”经常想一个什么问题?妈妈给“我”的答案是什么? (2)当“我”爬上那个山顶后,“我”看到了什么?这给“我”什么样的打击? (3)在失望而归之后,“我”后来是怎么做的?(在失望而归之后,我产生了极大的疑问:妈妈,那个海呢?既相信又怀疑) (4)长大的“我”是怎么追寻到妈妈所说的那个海?(难点所在) 三、学习互动与交流:长大的“我”怎么追寻到妈妈所说的那个海 指导学生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理解和体会“我”长期坚持不懈的追寻和探索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我怀着永不放弃地好奇心,坚持不懈地探究 2、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①调整顺序:按正常的思维方式把这三个诗句重新排列 爬上山顶——失望——鼓起信心向前走…… ②如果把它们的顺序巅倒过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失望——爬上山顶——鼓起信心向前走……(爬上山顶——失望;失望——爬上山顶,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是什么决定了最终找到妈妈说的那个海? (失望——追寻……找到那个海) (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这是学生可以自己领会得到的) 3、从“我”的经历,你觉自己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什么道理? (要有梦想、有信念;有好奇心、有恒心) 四、诵读感悟 1、深入品读作品,思考:诗歌中的那个“海”的涵义? 2、理解下列词语在作品的含义 痴想隐秘铁青诱惑喧腾漫湿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⑴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⑵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⑶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3、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投影仪、录音机。 【学习设置】 一、课文感知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三、课文导入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中国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四、朗读课文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 五、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提示:“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六、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七、体会感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教学方式】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1、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2、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2、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 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代讲是本课最大的成功之处。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6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对大海有好奇之心吗?你们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来说一说。 学生发言 师: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在海边,时不时可以去看海。第一次看到大海心情是无比兴奋的,大多数情况下大海风平浪静水天一色非常地广博浩渺,到了涨潮,特别是台风的时候大海又会掀起惊涛骇浪,波涛澎湃。总之,大海是神秘的,变幻莫测的,让人好奇又神往的。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现代诗,来看一下,作者所说的大海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二、积累整合 1、看导语,默读课文。 师:大家看导语部分(教师读一遍),带着问题,大家默读一遍课文,初步把握诗歌大意。 2、读一读,写一写。 教师板书: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漫湿一瞬间 学生齐读上述词语 3、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先朗读一遍,大家注意听字音和停顿、语调等。 师:诗歌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于朗读,只有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才能逐步体会诗中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的朗读才算读得好呢?有哪些标准呢? 生:读准字音、语气、语调、停顿、读出感情、对诗有自己的理解 师:很好,这些也是背诵诗文的关键几点。现在同学们带着这些标准自己练习朗读。 生:自读、齐读。 三、感受鉴赏 师:插入作者简介。《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起源于童年经验。我生于湖北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无言的群山。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在诗中,我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 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作者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根据你的理解,他实际上在寻找的是什么?“山”和“海”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吗?“爬山”这个过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生:山,象征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和重重困难; 海,象征人生奋斗的目标、理想的境界。 爬山,象征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不畏艰险、战胜困难。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文中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海是什么样子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用信念凝成的、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四、思考领悟 师:很好,作者在第一节中叙述的是小时候的渴望、困惑,现实中的山和海,而在第二节中叙述的则是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写的是象征意义上的山和海,是用信念凝成的、一个全新的理想世界。此外,我们知道,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文,找出诗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点评,或找出诗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明确: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明确:拟人。“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明确: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明确: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这首诗抒写了作者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五、应用拓展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诗歌主旨,通过以上的分析,这首诗所蕴含的主旨可以说是显而易见了: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2、“山”、“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象征手法 山海 (困难)艰苦奋斗(理想境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在课文句子中划出词语,明确词不离句。查词典,明确认知上有困难的词语的意思和读音。 导入 1、导语: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2、谈谈诗歌的特点 3、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课文: 提示:关于诗歌朗读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1)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2)作者通过对“山”“海”两个意象的描写,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写作意图呢? (3)本文主旨是什么? 探究学习: 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解说: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3)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探究学习: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 第二节应以“肯定、坚决”的语气为主旋律。 重点练读语句: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是的!人们啊……照亮你的眼睛” (生四人讨论,各组合作学习,拟朗读处理方案。) (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提示: 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 (再次齐声朗读课文) 3、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三、布置作业 1、语言训练: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对不理解的语句质疑。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喜欢的句子,丰富语言,积淀语感。 二、研习课文 诗的语言是非常新颖、凝练、含蓄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一起讨论。 (1)自主阅读。圈划批注。 (2)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课文悟读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铁青”词典上意思: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根据语境,应选择盛怒时人的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山,既和山的青色相符,又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我的沮丧的心情。这句诗言简意丰,语言既形象又生动。诗人惯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幻想”? *“痴想”“幻想”可以互换吗? 4、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的三个数量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师备问: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把这句读一读。 学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细加品味,细微处有无限烟波。 5、怎么理解“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这句话? 细加品味“在远方“、“雪白”、“夜夜”、“一次次”、“漫湿”。 这里道出了理想和信念对人生追求的巨大意义。它给人以艰苦奋斗的内驱动力。即使漫漫旅途布满荆棘,只要坚信远方有海在为你暄腾,你将充实而有活力。虽然渴望实现理想的心人皆有之,但真真正正屡败不馁执着地为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是最终的强者。 读法指导:关键字词在朗读时要做突出处理。平时要多提高语言感悟力多揣摩发现! (深入理解诗的内涵后,全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师生对课文内容相互质疑。 三、体验与反思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感悟到了什么?并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 2、比较阅读《山民》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首诗我们已深深懂得:要见到山那边的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2、课外荐读冰心哲理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3、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体会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 6、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山”和“海”的深刻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朗读,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中国。在这个中国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谁来说说你们的理想?就是你们以后希望从事哪一项工作?为什么? 看来同学们都有理想、有目标啊!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共同的目标。 说实话,其实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还真没好好想过以后准备干什么。因为我们要走的路基本上都很清晰,那就是读完小学就考初中,读完初中考高中,读完高中考大学。我也没想过要是考不上要怎么办,幸好该考上的都考上了。 但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看过一篇报道,是一个记者问一个牧童:你为什么放牛?牧童说,攒钱。记者再问:攒钱干嘛?牧童说,娶老婆。那,娶老婆干嘛?牧童说,生娃!生娃干什么?牧童想了想,说:生娃,放牛!我那时候就感觉这牧童很可悲,我说不上自己以后要干嘛,真要问我有什么理想的话,那就是不要像那个牧童一样! 幸好,我发现真像那个牧童这么想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说的就是一个边远山区的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大家翻开课本第2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在山的那边》(板书题目、作者)。这首诗呢,是作者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成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山的那一边是什么;一起来探讨,来自边远山区的作者,他是如何追求理想的;想想我们能从这当中得到什么启发。 二、检查预习 1、之前已经安排大家回去预习课文了,现在大家先集体朗读一遍课文,完了我找两位同学上来给加粗字注音。理解词义。 痴想 隐秘 凝成 诱惑 海潮 喧腾 攀上 一瞬间 痴想──发呆的想。 隐秘──隐蔽、不外露。 凝成──聚集在一起。 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 喧腾──喧闹沸腾。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2、找同学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读后感。 三、朗读训练 1、老师范读。 2、各自练习朗读,用斜线划出停顿,用圆点标出该读重音的词语。 3、分别找两个同学朗读两大部分,大家点评。 4、集体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究关键词蕴涵的意义,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四、课文研讨 1、局部品味: 词句理解,问题探讨(学生提问为主,而后补充)。 ⑴ “痴想”在文中的意思? 提示: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立志追求“全新的世界”。 ⑵ 如何理解“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提示: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⑶ “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 提示: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⑷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⑸ “哭”蕴含怎样的情感? 提示:满怀希望,结果大失所望,因此哭;艰苦付出,却无所回报,伤心而哭;上了当,被妈妈骗了,因委屈而哭…… ⑹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中扎下了深根”句中“种子”指什么?能“飘来”的东西应是轻的,为什么能扎下深根? 提示:“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飘来”写出童年的我对人生的这里似懂非懂的神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人生感悟越来越深,所以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⑺ “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提示: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⑻ 为何隔着崇山峻岭,作者还能听到海的“喧腾”? 提示:作者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⑼ 如何理解“枯干”? 提示:“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在体验失败或者挫折以后,要总结出自己如何去面对现实。所以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勇敢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⑽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节诗的含义? 提示: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路上回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向困难地头和弯腰,最终就必将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谱写出灿烂的人生来。 ⑾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提示: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⑿ 在第二节诗中,“一次次”变换着出现了三次,集中地突出地写出了“我”对“追寻”的一种怎么样的精神? 提示:执着。 2、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提问、总结: ⑴ 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 ⑵ 第一节诗,写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 ⑶ 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板书: 第一节:童年时──现实中的“山”,妈妈说的“海”──想望、困惑 第二节:长大后──“山”象征困难,“海”象征信念──拼搏、奋斗 3、整体感知: 揭示诗歌的象征意义,体现的哲理。 ⑴ 标题为《在山的那边》,那么,山的那边究竟是什么呢? 提示:海。 板书: 山──海 ⑵ “山的那边是海”,这个“海”是怎样的“海”呢?在诗歌中找答案。 提示:“用信念凝成的海”、“全新的世界”。 板书: 信念、全新 ⑶ 为什么说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海是“全新的世界”?课文的导读提出一个问题──作者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大家想想这个问题。 提示:揭示“海”的象征意义。 举例子说明:大家到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没有?知道这些著名学府是怎么样的吗?这些大学的校园里你没有到过,只是你想像中的校园。用诗中的句子来说,这些大学就是你想象中的“海”;所以说,“海”是作者主观想象的海,并不是自然景物中的大海。但是,当你一踏进这些校园时,学校里的一切,就会给你一种特别美的感觉,这种感觉用诗中句子来回答──全新的世界。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所说的“海”是指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奋斗目标,即理想。 板书: 海──奋斗目标、理想的象征 ⑷ 既然说“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么,作者为了实现看到这个“全新世界”的“海”,沿途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 提示:山。 板书: 山 ⑸ “山”又有何特点呢? 提示:“铁青着脸色”、“无数座山”。 板书: 铁青、无数 ⑹ “铁青”、“无数”的含义?请举例说明:为什么说山是“铁青”和“无数”的?揭示“山”的象征意义。 提示:铁青: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要实现理想,得克服长期性和艰巨性。人们起初往往对此估计不足,一旦达不到预期目的,就大为失望。这种情况还可能反复多次。随着认识不断深化,才能对长期性和艰苦性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诗人告诫人们,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 由此可见,“山”是指阻拦我们前进的障碍物,我们要实现理想而必须克服的困难和挫折。 板书: 困难、挫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 五、体验和反思 作者在写完这首诗的20多年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我们课后第5页,有这篇文章的摘录。他在文章中说道: 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像力的召唤。 这是作者亲自揭示出来的“山”和“海”的象征意义。 板书: 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 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 为什么作者会写成这么一首诗,我们也可以从作者在后来写的这篇文章之中找出原因。大家来听我读上一段: 命运就这样造就了我们这样一代。我们这一代,生于五六十年代,从小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经历过“**”和上山下乡,在“**”结束后又来到大学校园,有人称我们为理想主义的一代,又有人称我们为幻灭的一代。理想主义培养了我们的幻想和精神气质,但我们也是为“理想”的虚妄付出过最惨重的代价的一代。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许多人历尽磨难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精神,但也有许多人到后来心如死灰,变得非常迷惘。正是基于对同代人的这种了解,我在这首诗的后来这样写道:“朋友啊,请相信──”。这是对我的同代人讲话,但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可以说,最后一节诗简直是人生格言。同学们可以把它抄到资料积累本上,慢慢回味。 作者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也许已经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形式: 1、前后四人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推举一人记录讨论内容,并回答。 2、堂上练笔,题目参照第5页,研讨与练习三。 六、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 2、第5页,研讨与练习三。 3、《每日五分钟》第1课。 七、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山 海 铁青、无数 信念凝成、全新的世界 奋斗之路: 漫长、艰巨 困难、挫折 理想、奋斗目标 实际生活的世界 想像性的世界 封闭、灰暗、压抑 开阔、光亮、自由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此诗情感,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境。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 示范法朗读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以人生为主题的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一起看此诗前面的导语。(生读)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他真的是寻找大海吗?这是一段能启发我们思考的导语,是没有进入诗歌以前给我们每位读者留下的一个问题。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既然是诗歌,我们就需要了解创作者及其创作的背景。因为诗往往都是作者自己一定时期的情感体验的表达。诗的作者叫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关于创作的时期,王家新说到《在》是我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这首诗的创作起源于童年体验,童年的生活经历促使他创作了这首诗。王家新出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他的父母为中小学教师,从小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童年的山区生活是封闭的,压抑的,而诗人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界充满好奇的少年。诗开头的两句,可以说正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三、之前我说过,课堂是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下面我们找同学为大家做示范性朗读。 幻想huàn凝成níng痴想chī一瞬间shǜn 四、(肯定后)全班齐读,准备好在学完后再各自朗读。每个学生都应该在诗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了些什么,也应该能初步感知此诗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全诗共一二两部分。首先,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于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的理解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这里的“海”是指什么含义呢? 明确: (1)不再是自然界的山,而是指重重艰难险阻。 (2)“海”也有自己蕴含的意味,是指理想境界。这样的探究,我们发现了“山”与“海”的深层含义,也就不难领会诗歌传达的情感?也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会实现。 五、诗人巧用群山和大海这两个具体的形象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翻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这首诗“山”与“海”都具有“象征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象征手法”。所谓“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东西表达事物的某种意义。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领悟这首诗的象征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 六、下面我们分诗节理解这首诗 1、第一诗节 (1)第一诗节是从作者童年的一次生活经历说起,小时候我会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痴想”就是发呆地想,也即是说童年的“我”有什么样的愿望? 明确: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山区,想要追求新的天地,这种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世界的愿望已达到痴迷的程度。 (2)是母亲指点了我的理想,唤起了我的向往。“于是-----零分”这里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 (1)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2)“铁青着脸”这是拟人手法,“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受,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心情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所谓“零分”就是幻想全部落空,小时候的“我”认识肤浅,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后来明白这都是幻想。 2、第二诗节 (1)第二诗节,诗人长大了,才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海是很遥远,但并非虚无缥缈,“凝成”在这里即是指经过一定努力才变化而成,表明只要有理想和信念,百折不挠地奋斗,最终会看到海的。 (2)这里“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扎根于我心中的种子比喻什么呢?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明确: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但就是这妈妈的一句话使我的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不可动摇,“我”是一次次失望,但还是一次次地鼓起了信心,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海潮是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也即是说诗人一直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信念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枯干的心灵”比喻什么呢?比喻失去理想的心,疲惫失望的心。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3)最后诗人发出自己内心的坚定的信念,“翻过无数座山,终会攀上一座山顶”,“那座山的那边,就是海,是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也即是告诉我们每位读者什么? 明确: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说明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会给你兴奋和惊喜。 七、齐读此诗,再次感悟情感。 八、布置作业 熟读此诗,完成课后习题 [课后反思] 现代诗歌以感悟情感为主,此教学设计能体现这个宗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充分领会了全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注重把握意境,教学重点突出。大量地朗读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由朗读促理解,这是诗歌教学最实用的教学策略。从课堂信息的反馈看,教学效果良好。如果配合以音像资源,将学生带入所营造的诗的意境,相信课堂将更加精彩。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