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采薇》教学设计 |
范文 | 《采薇》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薇》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采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莫”“止”“刚”“疚”“腓”“思”“雨”等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读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初步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2、过程目标:诵读,合作学习,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好处。 3、情感目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爱护和平,珍惜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文言实虚词。 2、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分析战士归途“我心伤悲”的原因及“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和平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然而战争却一直如鬼魅一样,缠绕着和平。似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因而战争是不少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回到中华文学的源头《诗经》,去感受战争给古人带来的百味人生。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采薇》。 二、回顾《诗经》有关知识 三、诵读课文 1、自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音 靡室靡家 不遑 归聘 靡盬 牡 骙 腓 弭 霏霏 2、范读 3、齐读 4、指名学生诵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优点与不足 5、自读,梳理基础知识(找出课文中重要词语,并解决其意义和用法) (1)古今异议词:止作聘孔路 (2)通假字:莫 尔 棘 (3)活用词:日(名词作状语) 雨(名词用作动词) (4)一般重要实虚词:靡(无)、遑(闲暇)、牡(雄性鸟兽,与牝相对,如牝鸡司晨)、捷(胜利)、骙骙(熟练的样子)、载……载……(一边一边,如载歌载舞) 助词,无实义:维、斯、思、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四、文本赏析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戍边战士思乡 2、是不是一开篇就写思乡呢? 不是 3、开头没写思乡,写采薇,这是《诗经》中的哪一种手法?还有哪些章用了这种手法?兴,1—4的章都用了兴的手法。1—3章都是以采薇起兴。第4章以棠棣之花起兴。(进一步加深对《诗经》“六义”的理解) 4、其实,作者写采薇,不仅有兴的作用,还应该有其它用意,要不,为什么不写采蘑菇?“采菇采菇”不也行吗? 暗示了战事的艰苦,战士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所以才以野菜充饥;另外也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5、再看前三章有什么特点? 重章叠句,有加强语气一唱三叹之效,有节奏感和音韵美。(齐读体会) 6、前三章都以采薇起兴,但也有变化,试说出。 写采薇从生到老的变化,反映了作战时间之长,可能是一年,更可能是几年、十几年、几十行。 暗示时间的流逝,增强思乡的表达效果。 7、那么战士思家,他们有没有回去呢? 没有,这反映了战士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主动的去作战。 8、第四、五章具体描写了边关战事,都写了哪些与战斗有关的事物呢? 高大的战车、雄壮的战马、整齐的队列、熟练的动作、精良的装备等。 战士们对自己军队的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面对强敌,雄纠纠,气昂昂,同仇敌忾。最终取得了战事的胜利(一月三捷)。 9、战事胜利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吧,最后一章在写法上与前面几章有何不同吗? 最后一章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另外用了对比手法,以离家时的欢愉与归家时的忧伤作对比。 10、既然可以回家了,为什么“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呢?你知道“他”的哀吗?试说一说。 多年的在外作战,音书断绝,家乡的亲人还在否?人事变化大否?(“少小离家老大回”)“去时里下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几十年的离家,家乡的老母亲或许早已化成一冢坟墓了……真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啊。怀着种种复杂的'心情,凶多吉少,怎么能不悲哀呢? 《古诗十九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何谁?” 五、小结 这首诗歌写到在国家危难之时,战士在思归与作战之间,毅然决然选择作战,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作为现实主义诗歌,《诗经》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今天我们的钓鱼岛正面临着日本的觊觎(日本已经声明从个人手中购买钓鱼岛),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去做呢? 冷兵器时代,人多力量大,而现代战争的今天,人多已经不是优势,应该以科技武装自己,打好科技战。作为我们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也就足够了。 六、布置作业 诗歌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同学们扩写成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七、板书设计 采薇思归 战场战事 回家悲伤 曹晴 《采薇》教学设计2一、了解《诗经》,引入课题。 1、(课件展示《诗经》,)大声呼唤它! 2、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课件演示) 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品味《采薇》中一个经典名句,请同学们打开书……(课件出示教材) 二、读准诗歌,把握基调。 1、同学们自由诵读。 2、指名个别读,注意“薇、雨、霏”的读音。 3、结合注释初步理解。 4、引入课外学习资料。(课件演示)[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远征战士离开边关,孤独地行走在回乡途中。道路崎岖,又饥又渴。此刻,他遥望家乡,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5、指名个别再读。 6、同学们,读了这许多遍,你有没有发现诗中这两句有什么 特点呀? 7、检测问:“昔”指何时?“往”去何方?“我”指谁?“今”又指何时?“来”去何方? 8、哪一句是这位远征战士的回忆?(课件出示) 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一)吟诵品析 1、诵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想象画面。 2、出示《清平乐·村居》,诵读,想象画面。面对此情此景,这位士兵呢?——征战沙场!他愿意吗? 3、大丈夫仗剑远行志在四方,他真的不去征战沙场吗?出示课件。(周宣王执政的前夕,玁狁(xiǎnyǔn)曾乘周王朝动乱和遭遇大旱灾,侵扰我国北方边境。) 4、在“不得不去”面前,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士兵出征前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父母、兄弟、子女、妻子、亲朋好友、门前的那棵柳树……) 5、出示《长相思》体会战士在外征战的情感。我想,此时此刻也就只有一词可以形容的心情了——“依依不舍”。 6、(课件出示诗句)指导读出味!我们的古诗文不仅仅有文字的意思,更有声音的意义。尝试练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吟诵的时候将“依依——”声音延长,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与亲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文化探寻 1、其实,自古就有“折柳相送”的说法,哪位同学能借用诗句来印证一下?(课件出示相关诗句) 2、学生猜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送别诗文写到“柳”3、是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自己的意象系统的,很多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含义,比如:流水——一定会和时光流逝有关;浮云——基本与游子有关……这些意象都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经典。折柳相送的意向典故源自于《诗经》,“柳”“留”同音,有挽留之意;还有一层意思,柳树好种易活,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折柳相送之中有对亲人朋友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像柳树一样快速适应环境。 四、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就这样,这个士兵带着对家园的思念,带着对亲人的眷恋,踏上了漫漫征程。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三五年,亦或许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征夫回来了!(课件出示后句诗,齐读) 2、“雨雪霏霏”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位归来的征夫却——(课件出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4、一位凯旋的战士回归故里怎能如此凄惨?如此悲凉?这样一位战士凯旋而归,照理说应该有些什么?吟诵《木兰辞(节选)》感受战士凯旋而归的心情。 5、出示《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吟诵感知战争的悲壮凄凉。 6、出示《十五从军征》,吟诵感知战争带来的苦难。 7、凯旋而归的这位征夫呀,没有了丝毫的喜悦;侥幸活下来的征夫呀,没有了半点庆幸!为什么?为什么?征夫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抚今追昔,仰天长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为何雨雪菲菲? 8、可是仰天长叹,谁又能听得见呢?还不是只有那——雨雪霏霏! 填空练习:昔日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9、哀兮!悲兮!这“雨雪!霏霏——”中“雪”是入声字,要做到短促急收藏,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之感!“霏霏——”延长,不正是这位回乡征人内心凄苦的真实写照吗? 10、出示《采薇》,教师吟诵整首诗。 11、集体练习吟诵全诗。板书设计: 诗经采薇(节选) 昔往 杨柳依依——不舍 战争之祸 今来 雨雪霏霏——悲凉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采薇》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理解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以爱情为主题的《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采薇》是一首以战争为主题的诗。 二、信息筛选 1、自行诵读全文,分出诗的层次 明确:分三个层次:1~3章为第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4~5章为第二层,直接写战争。6章为第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三、合作探究 1、仔细品读前三章,你认为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2、仔细品读4~5章,这两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弥、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四、分析鉴赏 再读全文,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战士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1、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 2、对父母妻儿的担忧。 3、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古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五、拓展探究 假使你就是当年归途战士中的一员,请描写你当时的心理。 六、课堂小结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忆是痛苦的。从古到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是厌恶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热爱和平,并且会尽力去维护和平的。 七、作业 阅读《秦风无衣》,和《采薇》在内容和手法上进行比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