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创设问题情境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研究论文
范文

创设问题情境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研究论文

一、现实的,有意义的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倡导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身边的历史',加强历史课程与生活的联系等”.这实际上是提倡历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来化解历史教学理解上的隔膜感,即创设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这样学生参与的程度高,求知欲自然就增强了。如,历史“必修一”中,西周的宗法制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但是由于历史久远,学生学习时,常常感到抽象、深奥,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有位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宗法制度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在西周,即使在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呢?”问题情境创设后,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从“家谱”、“祭祖”、“家庙”、“家族”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历史”与教师互动,这不仅达成学生经验与历史教材的有机整合,同时也加强学生对宗法制这个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认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身边的历史”浩如烟海,如果每节课都纳入历史教学过程,必定会影响历史课堂教学进度。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选取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并将其有机地纳入历史教学过程中,从而解决这一矛盾。

二、丰富的,有层次的

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构成了历史知识丰富的呈现方式,这也意味着创设问题情境的资源较为丰富。历史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来,还可以为学生由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慢慢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又有助于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优秀的课堂就像一部精彩的戏剧,有丰富的情节,巧妙的结构,更有循序渐进的发展,这也是创设问题情境所追求的层次性,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经历学习历史的过程。

其实质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与动机的`目的。如若背离“层次性”创设“跳跃式”的问题情境,其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如一教师在执教“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一内容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首先展示了一面旗(图片),接着设问:旗上有四颗小五角星,他们代表什么?课堂上顿时一片沉默。教师很惊讶,并说:“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没有一位同学知道?”于是接着问:“那它代表着哪些阶级和阶层啊?”因教师已表明这是“这么简单的问题”,而事实上,同学仍不知道,于是课堂更沉默了。在重复“启发”无效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进行了回答:“四颗星分别代表四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学生并没有大彻大悟,而是在下面窃窃私语“什么是小资产阶级?什么是民族资产阶级?”……这是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历史知识,教师没有从学生现有的水平设置问题情境,没有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原则,学生自然难以理解和领悟。

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有充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做铺垫,更应该具有层次性。如上案例,教师可先提供文字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解读两“资产阶级”的概念;然后再提供图片(一面旗)创设问题,“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最后将材料与图片组合,再问“其所揭示的历史主题是什么”?这样就为学生认识新知提供思维的桥梁和阶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

三、典型的,有针对性的

典型、有针对性,是创设问题情境中较难把握的价值取向。问题情境资源之丰富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提出了挑战。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不仅要有充分的情境资源储备,更要有独到的眼光创设出典型的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因为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服务的,即“有针对性”.如中国古代史中,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传统的历史教学通常是教师收集与某历史人物相应的功与过的事迹,再讲给学生听,指导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看似成功的教学,其实是忽视了学生个性理解的差异,将教师个人的理解、经验当作教学的根本,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如果教师能针对这一重点内容选择典型的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发散其思维。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对孝文帝的评价,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今天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已没有鲜卑这个民族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鲜卑族消失了,所以,孝文帝这个人以及他所进行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对“功与过”的简单思维,学生可以从各自的理解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甚至可以提出各种质疑。

四、新颖的,有挑战性的

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思维性问题。教师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时,往往简单设问为“背景是什么?”、“经过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或“积极和消极作用是什么?”这实际上是将复杂问题有意简化的一种灌输办法。

其目的只是为了记住。比如,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就是中国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评价历史事件似乎只有进步与局限等等。结果导致学生只会背诵现成的答案,只会单向思维,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只是一纸空谈罢了。创设问题情境以新颖的、有挑战性为价值取向,重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及学习历史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例如,在学习到“抗日战争”的时候,最普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爆发抗日战争”或者“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这样的问题不仅不新颖,也不具有挑战性,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到课本上找到答案,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也很少有情感体验,是一个失去了情境的问题。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创设情境,情况就会大为改观。

如:“如果你是当时日本政府的官员,要说服一批大学生参军,去打中国,你会怎样为战争辩护?如果你是当时中国的大学生,你要参军抗战,你怎样说服你的母亲?比较以上两种对战争的不同态度,想一想,这个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类具有一定情境的问题,新颖且具有挑战性,学生不仅获得了新的体验,而且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但其备课难度很大,教材的编串、组合、情节的巧妙安排都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创造智慧。

这就需要教师钻研创新素质教育理论和历史课程标准,创新教法,丰富历史问题情境教学的内涵。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