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范文 | 有关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五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们班学生共有75人,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综合为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处理、空间与图形安排、分类与统计、实践活动。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目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x)班有62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3、分一分、认识物体; 4、11-20各数的认识; 5、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略)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一、复习导入 1、 复习: 昨天我们认识了谁? 13是怎样组成的?18呢? 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数:11,15,20。并说说数的组成。 2、 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10以内的。 比一比,谁算的快。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 一共有几个苹果?你是怎样知道的? 2. 你看了图能列出什么算式? 10+5=15 5+10=15 15-10=5 15-5=10 这些算式是什么意思?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3. 想想做做第1题——你能用小棒摆出17吗? 看了你摆的小棒能列什么算式? 反馈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有关10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4题 看图,明图意——复习有关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文应用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观察算式半分钟,思考怎样算得又对又快。 再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 交流怎样算得快。 3、夺红旗比赛。 想想做做第3题。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抽卡片报得数。 (2)火车开得快又快。 5、同桌合作,一个说算式,一个说得数。 6、摘苹果游戏: 准备一些卡纸,将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算式写在苹果反面,贴在苹果树上,指名学生摘苹果,苹果就奖励给学生。 四、小结提升。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师出示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各一道,提问学生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2、 练习十第2题 按顺序填数,比一比谁数得熟练。 3、 游戏——猜数:第3题 老师先和学生一起玩,示范如何开展这个游戏。 再由学生同桌玩或四人小组玩。 4、 第5题 读懂图意后,独立完成。 5、 比一比——想想做做第2题 注意一组四题的联系。 6、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2+3 农历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初二 17-7+6 指名板演,集体交流时,注意强调算法。 练习十第6题——求未知加数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10加几和10减几的内容,想一想,这类题你是怎么算的?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1 2.9-2.15 位置3 11 4.20-4.26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5 2 2.16-2.22 位置1退位减4 12 4.27-5.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1 整理复习2考查1 五一休息一天 3 2.23-3.1 退位减5 13 5.4-5.10 运动会三天 认识时间2 4 3.2-3.8 整理复习3考查1 14 5.11-5.17 认识时间1 小小商店1考查1 5 3.9-3.15 图形拼组2 数数、数的组成2 15 5.18-5.24 找规律4 6 3.16-3.22 读书、写数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3 16 5.25-5.31 统计3端午休息一天 7 3.23-3.29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减法1 摆一摆、想一想1 复习 考查1春游一天 17 6.1-6.7 总复习 8 3.30-4.5 认识人民币2简单计算2 清明休息一天 18 6.8-6.14 总复习 9 4.6-4.12 考查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 19 6.15-6.21 总复习 10 4.13-4.19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 20 6.22-6.28 总复习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及其推导过程。 2、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计算。 3、通过用文字概括法则,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4、通过反馈练习,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渗透公式恒等变形的和谐美、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主要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和一个特殊的二项式乘法公式,在学习时应注意分析和比较这一法则和公式的关系,事实上它们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当遇到多项式乘法时,首先要看它是不是 的形式,若是则可以用公式直接写出结果,若不是再应用法则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多项式乘法法则。 (二)难点 利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推导本节法则。 (三)解决办法 在用面积法推导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理解多项式乘法法则的几何意义,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公式,又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准确地使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长方形演示纸板。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设计一组练习,以检查学生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掌握情况。 2、尝试从多角度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 (1)把 看成一单项式时, (3)利用面积法 3、在理解上述过程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归纳并指出多项式乘法的规律。 4、通过举例,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尝试练习,不断巩固新学的知识。对于遇到的特殊二项式相乘可利用特殊的公式加以解决,并注意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将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及其特殊形式的公式的应用。 (二)整体感知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关键在于展开式中的四项是如何得到的,这里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品味法则的规律性,实质就在于让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遍乘既不能漏又不能重复。对特殊的多项式相乘可运用特殊的办法去处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