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中班音乐教案
范文

【热门】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1、小鱼游啊游,总算躲过了大鳄鱼。小鱼们游得没劲了,它们要去玩一样好玩的东西,听听音乐,猜一猜小鱼们正在玩什么呢?(播放音乐:滑滑梯)

小结:音乐就像一格一格的往上爬楼梯,然后“嗖”地一下滑下来,就像我们爱玩的`滑滑梯一样。

2、小鱼宝宝们,我们听着音乐也来玩玩滑滑梯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内容与要求: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轻快,乐意尝试用动作来表现三拍子的节奏。

2、知道小树苗长大离不开阳光和水,能产生照顾小树苗的愿望。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

1、最近我们都在聊春天里发生的事情,你们喜欢春天吗?

2、过渡语:我也很喜欢春天,春天小草会从泥土里钻出来;小树会发芽;小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3、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小树是怎样长成大树的.吗?

4、小结:小树需要水河阳光才能快快长大,我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关于小树成长的歌曲,我们赶快

来听听,小树到底是怎么长大的!

二、欣赏歌曲——感受小树苗三拍子的节奏

(第一遍欣赏)

1、你觉得这首歌听上去是什么感觉?

2、我们用打节奏的方法来帮助小树快快长大吧!

(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拍肩膀等方式)

(第二遍欣赏)

1、 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2、小树苗是怎样长大的?

3、小结:原来小树又要浇水、又要晒晒太阳,还要吹吹风,我们还要说好听的话,这样小树就长

的又高又大。

三、歌曲表演——感受集体表演的乐趣

1、谁愿意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出来呢?

2、宝宝们得声音真好听,不过我觉得要是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一起来试试好吗?

3、鼓励幼儿尝试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来演唱歌曲。

4、小结:宝宝们都唱的很好听,我来看看你们的小树有没有长高呢?真的有长高哦,想不想让你

们的小树长的更高呢?那我们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用好听的声音唱,好看的动作表演,我想你

们的小树一定会很快长高的!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堆雪人》,感受3/4节拍的特点。

2、鼓励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3、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2、难点:感受3/4节拍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歌曲《堆雪人》雪人头饰、小雪花

2、情境准备:布置一个用于做音乐游戏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是冬天,看,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教师给幼儿展示剪纸图案小雪花)现在,冬爷爷让我把它们送给你们。(大屏幕展示下雪的情景)下雪了,我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欣赏一首《堆雪人》的歌曲,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歌曲《堆雪人》

1、播放歌曲第一段。

问题:

(1)下雪天,小朋友们在玩什么?(堆雪人,做游戏)

(2)雪人长得什么样?

2、播放歌曲第二段。

问题:

(1)都有谁在堆雪人啊?

(2)他们是怎么和雪人一起玩的?心情怎么样?

3、幼儿和教师一起学唱歌曲,边唱边打拍子。

教师要注意观察,要引导幼儿唱准节拍,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

(二)音乐游戏:玩一玩

1、请一名幼儿扮演雪人,其他幼儿和教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动作设计

(1)“下雪天,真有趣,堆雪人,做游戏”:按照节拍拍手。

(2)“圆脑袋大肚皮,白胖的脸笑嘻嘻”:跟着歌曲摸摸脑袋和肚子,手捧着脸笑嘻嘻;

(3)“小弟弟,小妹妹,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围着雪人做游戏”:围着中间的“雪人”按一个方向转圈。

(4)“多么欢喜”幼儿随意摆出一个“雪人”造型。

2、教师要注意:要观察幼儿的表现,要鼓励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雪人的造型,体验做游戏的欢乐情绪。

3、雪人的角色可由幼儿自愿轮流担当,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幼儿,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1、如果下雪,可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去雪人。

2、让幼儿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画一个雪人。

设计思路

冬天来了,这个季节最好的礼物是雪花。而堆雪人是大人和孩子都喜欢做的游戏。中班的孩子有堆过雪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来开展此活动,对幼儿来说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学习起来趣味性更强。因此,在活动开始我就运用谈话活动引题,对于堆雪人、玩雪的话题,幼儿都比较感兴趣。

教学反思

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尽快的融入到本节的教学之中,在开始部分,我给幼儿发了小雪花的剪纸图案,结果,有的孩子就不专心欣赏歌曲了,注意力转移到玩雪花上去了。在音乐中, 我感受到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产生再次参与聆听的兴趣和期待。但活动的开始部分尽量少用或不用辅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儿对音乐的注意力,固定住幼儿独特的思维和想象。要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欣赏的目标。支持幼儿的表现,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释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各种辅助手段的运用要灵活,在运用辅助手段前教师必须对音乐进行深入地分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仔细研究各种手段在理解作品时应占的比重,避免盲目累加。运用辅助通道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仍要强调以听为主,不要让过多的辅助手段喧宾夺主,把音乐成为“辅助”的“背景”。在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时要注意以他们已掌握的运动觉参与为主。

三、《堆雪人》这首歌曲为三拍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歌词形象、易记,第二段歌词稍有难度。在活动中,由于孩子比较多,有多个孩子要争着当雪人,由于开始考虑不周,因此,在中间环节有点混乱,有的幼儿因为没有当上雪人而不高兴。因此,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仔细研究本班的实际情况,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快乐的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深入的学习有关的知识,以尽快的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以上只是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反思,为的是更好地让幼儿走进音乐,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让音乐欣赏教学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的快乐之源!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尝试学唱歌曲“马路上的灯”。

2、理解马路上各种信号灯的提示意义,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马路的背景,路上的各种标记、设施等。

2、红绿灯、贝贝电话吧、书吧等照片。

活动过程:

一、看手势开汽车

“警察”指挥交通,“司机”开车。

幼儿边唱歌曲边开车。马路上的汽车真呀真正多,小朋友们快来看这是什么车:轿车、卡车、面包车、洒水车、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嘀嘀吧吧汽车开来了。

二、在游戏情景中感受乐曲,尝试配唱歌词,理解各种信号灯的意义

1、情景一:我开××车

马路上的汽车真多,你喜欢开什么车?怎么开?(引导幼儿运用形象、夸张的动作表现所开的车。教师与幼儿互动,学做幼儿的动作。)

用歌曲来回应:嘀嘀、嘀嘀,你开什么车?嘀嘀、嘀嘀,我开××车,我们开着××车,来呀来到马路上。

(根据不同的车,改变“嘀嘀”这类象声词)

2、情景二:信号灯告诉我

(1)观看照片,红绿灯、汽车的.尾灯、警灯。

讨论:这是什么灯?灯亮了告诉我们什么?

红绿灯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各种汽车的尾灯有的告诉我们要转弯,有的告诉我们要注意别碰到我;警灯请我们快快让行。

(2)将各种信号灯与音乐形象建立联系。

讨论:从3种音乐的不同节奏分辨什么灯亮了。

(3)听音乐做游戏:“信号灯亮了”。

幼儿边开车,边唱歌,听到音乐信号,作出相应的回应。

3、情景三:开车去游玩

(1)出示禁止行驶的标志,什么地方不能开车?

(2)开车去南京路(市中心),听音乐信号开车,听错了则进场修理一次。

(3)乘着游览车去步行街观光。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利用废旧瓶子和其他材料自制乐器,发展创造力。

2.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自制乐器表演节奏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塑料瓶。

2.老师自制的瓶子乐器。

3.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彩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出示带到幼儿园的塑料瓶,利用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等,制作一件乐器。

2. 制作完成后,请幼儿轮流示范怎样操作自制的乐器。

3. 老师提议大家组成一个乐队,利用自制的乐器进行表演。请他们选一首最喜欢的歌或儿歌来排练。

4. 老师帮助幼儿写下歌词,与幼儿商量在歌词哪一部分加入节奏乐。

5. 确定加入节奏乐的位置后,老师先用自制的乐器敲打拍子,幼儿用心听,跟着拍子敲打自己的乐器。

6. 待幼儿熟悉后,请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歌曲中敲打拍子的次数和速度。老师向幼儿提问:怎样才能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引导他们用符号表示。

7. 经过几次探索和实践后,可请幼儿合作表演。

活动评价:

1.能利用废旧瓶子制作乐器。

2.能跟随节奏打拍子。

3.能与同伴合作表演节奏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1.活动目标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的音乐节奏感;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熟悉2/4节奏。

2.重点与难点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我”去寻找好朋友共同游戏时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门的欢愉心情。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表现歌曲的气氛是重点,这首歌曲的难点是熟悉2/4节奏,感受不同的2/4节奏,表现节奏。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录音磁带“找朋友”。

(2)若干圆舞板、铃鼓、串铃、小铃等乐器。

(3)每人一张椅子。

4.设计思路

对中班上期幼儿来说感受乐曲的气氛并表现乐曲并不容易,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和好朋友共同游戏时的开心相当重要。另外2/4节奏的培养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受,幼儿节奏感才能提高。

5.活动流程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欣赏乐曲

“找朋友”游戏,教师请幼儿互相找朋友,每一对朋友中有一名幼儿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幼儿念着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笃笃笃”边念边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幼儿调皮地模仿敲门声也念“笃笃笃”敲击自己椅子,最后共同一声“嗨”相互灿烂一笑。

说明

“找朋友”游戏一来解决幼儿熟悉歌词,二来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戏时开心、友好的`情绪情感。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反复欣赏“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节奏。

“拍拍手”游戏,教师和幼儿做模仿游戏,教师可拍击各种2/4节奏型,让幼儿模仿,更要鼓励幼儿自己拍击不同的节奏型。为提高兴趣,也可借助乐器。

说明

模仿幼拍击各种节奏型是基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幼儿能拍击不同节奏型,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2/4节奏型,如“开开门”“举举手”等等。

(2)集体活动中共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由老师上幼儿家去玩,幼儿反坐椅子以示等在家里,等到老师敲着门“笃笃笃”幼儿调皮地也敲门模仿“笃笃笃”最后互相灿烂一笑“嗨”好朋友见着面。

请一半幼儿去做客,一半幼儿等好朋友来玩。

玩法同前。

请幼儿创编不同2/4节奏型,即:用不同节奏敲门声表现2/4节奏,玩法同前。

说明

在每一环节中游戏均可反复进行,在每环节中教师都要引导幼儿愉悦欢快地表现歌曲,要引导幼儿感受2/4节奏,切准2/4节奏,注意鼓励每一个幼儿大胆表现。

(4)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大胆表现创编节奏。

表演角里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感受节奏在表演角里可有一个星期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可在角落讲评中设“小舞台”让幼儿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创编节奏。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0: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