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理道德教育差别分析论文 |
范文 | 心理道德教育差别分析论文 “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先生提出的一种植根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新型教育思想,主张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认为心理—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下面是心理道德教育差别分析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涵 广义上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它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组成的,这些教育活动是一个有机体,统一地存在于广义的道德教育中。政治教育培养政治素质,它解决与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有关的问题;思想教育培养思想素质,它解决与思想认识和思想工作方法有关的问题;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伦理道德素质,它解决与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有关的问题。当前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内涵就是这三种教育的总和。它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德育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一种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德育话动。具体而言,心理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心理过程正常、健康发展,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活动,它解决的是心理素质上的问题。心理教育的这一概念,概括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和普及性的心理知识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忽视了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差异 第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产生的渊源不同。自古就有以德治国的说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道德教育源远流长。道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相对于德育而言,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人们分析各类社会现象,发现许多问题无法从既定的道德标准中找到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解释时,便开始关注个体的心理现象,从而开始了对个体心理的研究,提出了心理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心理教育是道德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容不同。道德教育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领域和道德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问题;而心理教育要解决的是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问题。道德教育针对的是政治方向、思想倾向和道德价值观念的问题,解决人的社会倾向问题;而心理教育主要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心理教育解决的是育人任务中基础层次的问题。 第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行为准则和标准的道德规范。所以,道德教育常用灌输和树立榜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个体没有任何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的空间。榜样式的教育方法通常通过榜样的事迹促发人们深藏在内心的道德情感,从而促使人们以榜样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得到提高。榜样式的教育方法比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更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且教育效果更为明显。进行道德教育的这两种方法,属于被动式教育。而心理教育常通常采用倾听、讨论、鼓励、辅导等方法开展教育工作。这些方法都属于互动的、主动式的教育方式。心理问题源于个体的内心,表现于个体的语言、行为,要做好心理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个体的心理,只有通过倾听、讨论、观察,才能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通过讨论、鼓励、辅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个体进行心理教育。由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方法存在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可以采用面对群体集中教育的方式,而对于心理教育则更适合采用面对个体单独教育的方式。 第四,推进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动力不同。从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方法上的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差异中不难看出,推进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动力是不同的。道德教育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它是一些道德规范和要求,往往要求被了解、被接受;而心理教育的动力则是来自于内部的、自身的需求,它是主动的、积极的。第五,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对个体发展阶段性要求的程度不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虽然也需要针对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道德教育,但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教育,这样心理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心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程度高于道德教育。 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 第一,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之上的。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受教育者没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道德教育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心理教育到位了,道德教育才会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受教育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是非面前辨清方向,明确目标,经受考验,从而使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说,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 第二,道德教育为心理教育明确了教育方向。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有差异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心理教育也必须同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相适应。在不同时期道德教育过程中凸显的心理问题,也正是心理教育需要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脱离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所以说,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同时,道德教育又为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 第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必须有机结合。从道德教育的视角看,心理教育给日益受到严峻挑战的德育注人了新的活力。心理教育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使其成为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使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方向。从心理教育的角度看,在主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道德心理能力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心理教育发展观与道德教育发展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二者的结合点是促进道德人格发展。这种共同的发展观使心理教育成为现代德育的基础。 道德教育方法以被动式灌输为主,心理教育的方法以主动式引导为主。在教育过程中,首先从道德教育的内容出发,在灌输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同时,积极同受教育者进行主动沟通和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谈出在接受道德教育过程中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掌握和了解他们的心理,然后有针对性地通过心理教育使受教育者真正从内心接受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将道德教育融入心理教育之中,同时使心理教育服务于道德教育。在个体的一切素质中,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也是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才干的必要条件。只有清楚地认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差异与联系,将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灌输德育的知识和理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