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迈入了新的学校,开始了初一的新生活。在告别了小学的六年生活之后,初中新的学习方法将对他们有着新的挑战与冲击。下文为您准备了七年级上册政治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 教学内容及计划教学课时。 1、 上册共六课,24个小结,其中: 绪论 计划课时4节 第一课 正确看等自己 6节左右 第二课 锻炼心理品质 8课时左右 第三课 善于调节情绪 7课时 第四课 磨练坚强意志 6课时 第五课 能够承受挫折 9课时 第六课 勇于开拓进取 6课时 复习考试 9课时 2、 下册共五课 第七课 发挥性格优势 养成良好习惯 8课时 第八课 待人真诚热情 建立真挚友谊 9课时 第九课 融入社会生活 陶冶高尚情趣 9课时 第十课 培养爱国情操 树立崇高理想 8课时 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康人格 8课时 复习考试 12课时左右 二、实施素质教学中拟入教学计划应达到的目标为: 1、 以课堂课时为基本单位,以课时达标为基础实现大纲要求,务必达到的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进行整体教学。 2、 每课或课时的教学目标仅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进行。 3、 政治思想课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长(健康成长)其目的性为较强较实惠,教学中要诱导好。 4、 注重实际,面向全体,尽可能切入学生实际思想,以免政治课为空洞的理论说教。 5、 教学中充分注重从学生中反馈收集以矫正和调控教学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工作计划具指导性外,在教学中还应随时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进行,非一成不变,持前面章节的课时分配。仅是一个大概,这是教学中的灵活性所在。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2第二单元 太阳与时间 认识太阳 一、教学目标: 1.在交流有关太阳的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想法;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2.在搜集及交流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个温度很高的大球体。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师:搜集有关太阳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叙述谜语内容: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学生说出谜底,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关于太阳,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组内交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交流,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师巡视,注意倾听,适时指导。) 3.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 4.思考与总结 各小组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总结。 5.展示交流 学生再次进行汇报。 6.师生共同总结。(可投影太阳的相关图片或制成课件) (1)太阳的外观和银河系 (2)太阳的结构 (3)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4)太阳的大小、体积、质量。 (5)太阳与地球的比较 7.对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进行总结交流。 (三)自由活动: 1.说一说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假如没有太阳,会怎么样? 3.评价:从我学到的知识.学习的方法.表达与交流方面让学生进行自评。 (四)拓展活动: 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来创作有关太阳的科幻小说或科学童话。或者让学生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将对太阳的研究继续进行下去。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3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与考数40人及格数40,其中成绩较好的有; 杨嘉欣 杨 荷 成绩比较差的有:陈昌裕 曾庆渊 林 鑫 (一)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偏低。 分析学生: 1、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2、填空、选择部分做得较好,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一题,考察知识点为XX的意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审题不清。解题方法:①确定关键词; ②第二题,判一判。考察知识点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念。 第三题,选一选2。重点是对XX的理解。 第五题,解决问题4。XX情况,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四)跟踪练习 教学反思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来上好单元评析课。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4【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元第21课搭石。 【教材分析】 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写作风格,课堂教学时应该把握好作者的风格,才能事半功倍地引领学生领略文本,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正因为《搭石》一文的作者刘章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所以他才能用那样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么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读者的心,激发读者善良的人性美。那一方方小小的搭石,就那样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一幅幅画面,质朴生动,让人感动。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的阅读主题是人间真情,前面已经学习了《古诗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对于人间的离愁别绪有了初步感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学习《搭石》,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同时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惰。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教学重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谈话,并课件出示: (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温州,有着数不胜数的风景名胜,你认为什么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师生交流。 3、在作家刘章的家乡──河北承德,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教师板书课题: 搭石 4、学生质疑: 看了这个课题,你联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刘章? (预设归纳学生的话题: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为什么刘章认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出示课文的中心句,导入新课,并且看课题质疑,在搭石和风景之间划上联系的同时,也打上了问号,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随文解词,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明确目标:用自己喜欢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并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书声朗朗,也要静思默想。让学生朗读课文,可以有效解决生字的读音问题,而让学生再朗读的基础默读课文,则能让学生更好的思考。) 3、检查反馈: ⑴ 课件出示: 谴责 懒惰 协调有序 轻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师:看得同学们读得入情入境的样子,一定是成竹在胸,看看这些词语,谁能读正确。 ⑵ 理解脱鞋绾裤: 师:还有一个词,虽然不是生字词,但是它比较难读,请大家看老师写这个词。 师板书: 脱鞋绾裤 把绾字突出 指名读,了解绾的意思,再创设情景理解脱鞋绾裤的意思。 读着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刘章所描述的情景:没有搭石时,人们出工、收工需要──(生:脱鞋绾裤),赶集、访友需要──(生:脱鞋绾裤),来来去去,需要──(生:脱鞋绾裤);有了搭石后,人们出工、收工不再需要──(生:脱鞋绾裤),赶集访友、来来去去,都不需要──(生:脱鞋绾裤)。 师:也许正因为如此,(手指课件,引读)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 ⑶ 学法迁移,理解其它重点词语: 师: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还有哪些词语让你似乎看到了一道家乡的风景。 结合理解运用: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 把这些词带入中心句(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朗读。 ⑷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词语教学应该是有层次,有质量的,脱鞋绾裤的教学先从读准字音开始,让学生理解字意,做动作理解词义,再结合课文语境理解,然后把脱鞋绾裤带入课文中心句朗读,再把这种学习方式迁移到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教学中,力图把词语教学高效、丰满、立体。) 三、初品搭石,小结本课,引发深思 1、思考: 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阅读第一个自然段,划出相应的记号。 2、出示句子: 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⑴ 指名朗读。相机评价。 ⑵ 自由朗读,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 (解决学生之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正是因为有了人们的搭,两岸普通的石头才能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搭石,它们构成一条路,架起了一座桥,联结了两岸的小村庄,也联结了乡亲们的生活。) ⑶ 小结本课,引出下节课要讨论的话题: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读通了课文,还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作用,那么,为什么作者刘章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那又是一道怎样的风景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的结尾,教师出示下节课需要研究的话题,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既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延伸,又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课外,他们会在课后思考下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学习动机被唤醒,真正做到主动学习。) 四、学习写惰,规范书写 1、课件演示惰的写法,介绍与惰字相关的文化,观察字形,并得出要点。 2、学生书写。 3、点评。 (设计意图:写字是中年级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可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这个训练要求。中年级的写字教学应该有重点进行指导,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选择惰进行书写指导,除了要求写正确之外,还要求写美观,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构建阅读背景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我们反复咏叹了这句话──出示: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指名朗读)。 2、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出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道风景? (2~4自然段。) 3、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出示: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 )的风景?你是从哪句子读出来的,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设计意图:构建阅读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行思维训练、语言积累。本课时围绕中心句展开学习,达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目的。) 二、精读课文,体会意境,想象拓展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进行三个板块的学习。 预设1: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朗读,质疑:读着读着,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 善良 2、理解踏: 师:你现在就是这位大叔,您今年高寿啊?您这么急着赶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看到您刚才已经从搭石上过去了,怎么又回来了呢?我还发现您在这块搭石上踏了几个来回,您这是── 师(质疑):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踏? 师(朗读指导):是啊!正是这个小心的踏,踏了几个来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这位老人的善良,你还能把这种形象读出来吗? 3、体会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 师(引述):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如此善良,你觉得中年人会怎样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们这样大的孩子呢?(更换主语,引读句子,例: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真是──淳朴乡风,代代相传啊! 师: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写满善良的风景。 预设2:出示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读。 2、理解协调有序: 板书: 协调有序 师(质疑):这几句话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师(引述):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走到那一行人当中去吧。 师: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我──(生:抬起脚来),你呢──(生:紧跟上去);你──(生:抬起脚来),他──(生:紧跟上去);我们──(生:抬起脚来),你们──(生:紧跟上去)这就是──(生:协调有序) 3、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师:这样协调有序的画面,真是让我们久久沉醉,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音乐,范读),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相机体会两个比喻:像轻快的音乐、画一般的美感。) 4、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师: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布满和谐的风景。 预设3: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朗读。 2、师(质疑):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 谦让、尊老、理所当然 3、此情此景,多么感人,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要表达自己的赞美,如果你当时正站在岸边,你准备用怎样美好的语言来赞美他们呢? (生交流)。看样子,你还真不是刘章的老乡啊,他们是不会这样说的,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来证明。 4、理解理所当然: 师(质疑):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生交流)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5、先扶后放,写话训练: 师:是的,家乡人把尊敬老人、互相谦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他们不把许许多多美好的行为与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你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几句话。 课件出示: 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遇到 , 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写话,稍后交流。 师: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画满谦让、尊老的风景。 (设计意图:三个画面,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且通过三次吟诵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体会和感悟,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一咏三叹,不露痕迹的理解文本人文内涵。) 三、总结全文,升华课文人文内涵 1、师(小结): 今天,我们走进了作者刘章的家乡,和他一起欣赏了搭石构成的美丽风景。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它是什么? 2、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朴的乡亲,就让我们饱含着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罗丹说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搭石发现了美,我想,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平凡的事物,你发现了哪些蕴含着美的事物? 4、总结全文: 同学们,一块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调优美;一块搭石,就是一段谐调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然而,这些美好的行为,在乡亲们的眼里,是那么的──(生:理所当然),而在我们眼里,却构成了最美的风景,这就是──(生齐:搭石)。 【板书设计】 (圆圈可以画成搭石的样子,文字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 【设计评析】 1、抓住中心,反复咏诵: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着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中心句进行:导入新课时,出示的是(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研读课文时,出示的是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 )的风景;在词语学习是,让学生把那些优美的词语,带到句子(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中去读一读,既检查了字音、理解了词义,还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研读课文时,吟诵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每次都有不同体会,每次都有新的感悟。经过这样一咏三叹,学生对这道风景的理解应该能深刻且有深度的。 2、读悟结合,增进实效: 美文应该美读,但不是机械重复读,那样只能造成学生的疲惫。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再把这些人间真情发自肺腑的朗读出来,才能与文本质朴的语言、秀美的意境协调有序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关键句子的理解上,设计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预设1用了采访引读,预设2用了想象画面,预设3用了写作迁移。三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进行朗读指导,让朗读教学的增量尽可能的放大。 3、写法指导。 (是不是应该还可以写一些练笔上的设计,但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去说。)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5教学设想: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国标本(人教)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第17课,这是一篇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韵文。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需要,创设情境,利用留白,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动,变接受掌握为探究、体验、发现,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此来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铺垫: 1、游戏:在白纸上画自己的手印,想象说话:我的手印像…… 2、分小组比较各人手印的不同,组长汇报比较结果。 3、小结:我们要学会观察比较,善于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 二、导入新课,对题质疑: 1、谈话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发现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带来的美。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择要板书:谁?画? 三、初读感知,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自学。 2、小组交流学习字音、字形的方法。 3、汇报检查:刚才的合作学习中你做了些什么? 四、再读理解,体会语感: 1、自由读文,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2、把答案轻轻地告诉同桌,并指名说说你的同桌是怎么说的。 3、贴动物图,理解“一群”,扩充积累“三五成群”。 4、贴动物脚印图,完成课后连线作业,一生板演。 5、课件演示动物画画,说说“我看见了……” 6、自由体会朗读课文,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展示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是用怎样的语气读的?为什么?(适时出现下雪动画) 7、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五、质疑补白,想象说话: 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或不明白的?随机插入: ①拓展说话:行人画小船,长蛇画绳子…… ②理解“睡着”,用其它动物名称替下青蛙问一问、答一答,并积累词语“冬眠”。 六、拓展阅读,发展语言: 1、出示《脚印》读一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2、仿照《脚印》口头改编“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七、成功体验,愉悦心情: 自豪地说说这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八、布置作业,提升练习: 1、书写指导。 2、回家后把改编的儿歌用文字或拼音写下来。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6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读“稻”、“藏”、“催”三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熟 塘 报 落 岸”。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有关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当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 池塘 岸边 电报 运动场 熟了 当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蓝: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监”字第一笔是竖。注意与“篮”字区分。 塘: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笔是竖,要出头。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上是一点一横,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笔要写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点底。 报: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横折钩 竖 横撇 捺 落: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洛”字,这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5)认读“稻”、“藏”、“催”三个字。 稻:稻子,水稻。农作物的一种,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脱壳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来。就是躲着不让找到的意思。 催:急着、催促的意思。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6 熟 塘 报 落 岸 蓝 金 池 底 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按照一定的顺序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的的特点,知道是收获的季节,感受到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叶子发黄落下,候鸟南飞等一些自然现象发生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抓住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2、体会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 池塘 岸边 电报 运动场 熟了 当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1)让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思考: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变化?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出示相应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看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来了,天又高又蓝,还有一朵朵白云。教师板书:天:蓝 高 云:白 (3)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A。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B。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体。 C。指导朗读,突出蓝天的特点。 (4)让学生观看画面,欣赏的天空。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的美丽,读出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么样? ,稻谷熟了,一片金黄,像是铺上了一层金子一样。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喜欢的语句,谈看法,体会粮食丰产的景象。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一眼望不到边”说明稻田所占面积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边际。 “黄澄澄”是写稻田的颜色,这是稻子成熟的表现,说明了粮食的丰产。 “铺了一地金子”说明稻子长得好,满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书: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一片金黄。 (5)师小结:,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黄,远远的看不到边际,就像是金子洒满地,面对这一切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运用读的方式,体会那种丰收的喜悦。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A。读这两个自然段。 B。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和有关语句谈一谈大自然的变化。 (2)各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一片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下,小鱼藏在落叶下边把落叶当作了伞,小蚂蚁在落叶上爬来爬去,来回跑着,把落叶当作了运动场。燕子看到了落叶,把落叶当作了电报,它们要到南方去过冬了。 板书:黄叶:落下来。小鱼——伞 小蚂蚁——运动场 燕子——电报 (3)师小结:这些语句使我们感受到:来了,自然界里的小动物,小昆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还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小昆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还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导: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A。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B。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够说明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是一片接着一片往下落,陆陆续续的感觉。) C。教师和学生一起用实物演示。 D。指导朗读,突出落叶的特点。大家评议。 三、组织学生观看的录像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附:板书设计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7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后与学生议定目标。 二、诵读施标: 1、初读感知阶段: ○1师范读,学生标划生字词。然后领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2遍,力争读得通畅。读完之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主学习阶段: ○3师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指导。 生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思考想象“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三幅画面。时间8分钟。 3、检查反馈阶段: ○4师生、生生之间以做游戏的形式来检查词句理解情况。 学生根据文中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4、深化领悟阶段: ○5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美读课文——投入感情,进入角色,放飞想象,物我两忘。 5、激趣探究阶段: ○6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生共同想办法探索“山市”成因。 三、 作业布置: 请学生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 四、 板书(略)。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8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四、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作者是抓住了长城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和特点的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变近了,说明了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观察的)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指名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3、背诵第3、4自然段。 板书设计 2、长城 远看 像一条长龙 (气魄雄伟) 近看 (高大坚固) 伟大的奇迹 联想 劳动人民的智慧 小结: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9一、设计理念 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自读自悟,在读议练的过程中掌握赠言的一般规律。 3.提倡合作学习,在互评互赠中提高写作水平,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 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说出它优劣的所在。 2.能根据同学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能感受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 三、重、难点 重点: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写赠言。 难点:能选取合适的内容,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意。 四、课前准备 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有关赠言,选择几则自己喜欢的赠言背诵下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赠卡。 教师:了解学生中流传的赠言,选择几则典型的抄录下来,制成录音;准备几则自己写的或从其他资料中找到的优秀赠言。 五、教学流程及设计(节选) 1.激情导入 ,出示课题 你认为在毕业临别之前,什么东西最能表达你对同学的情谊,最具有纪念意义?(小礼物、贺卡、赠言等,根据学生讨论,相机出示课题——毕业赠言) 2.通过课前的阅读,你认为毕业赠言该写些什么?(怀念、劝勉、警戒、希望、回忆等) [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3.提出听辨要求: 我从同学们的毕业赠言中选了几则,请大家听听,哪几则写得比较好,哪几则写得不够好?为什么?(播放录音,附录音内容:) 4.听后同桌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教师从旁相机点拨。 总评:第1、3、4则抓住了同学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写出了对同学真诚的希望和祝愿。 第2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份,挣钱不能作为学生努力的方向。 第5则是套话,没有抓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针对性不强。 小结:从刚才几则赠言中,你认为赠言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可以写同学的性格、品质、兴趣、理想等) 在语言表达上,可以用上什么方法? (可以适当应用比喻、比较、排比、对偶等等)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0学习目标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议出谁的设计好。 课前准备 结合《兰兰过桥》的学习,自己设计“未来的桥”。 第 一 课 时 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 “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 3.生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汉字。 如:(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日积月累 1.找找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意) 2.选字填空,填完后读一读。 3.拓展练习。 声 生 身 远 圆 园 做 坐 座 笑( ) ( )方 ( )好 学( ) 花( ) 请( ) ( )体 团( ) ( )位 我会读 1.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 二 课 时 口语交际:未来的桥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帮助小猴过河。请大家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推荐自己设计的桥。 想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分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桥,并说出选中的'理由 拓展创新 1.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评选出最好的桥。 第 三 课 时 展示台 1.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启发:可以从图上提供的大树、石子、树枝……设想捞球的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5.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6.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1活动目标:研究在自己读过的书中,哪几种动物出现的较多,他们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写下研究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与自己的结论和想法有什么不同。 活动重点:写下研究结果并与同学交流。 活动准备:读书,写下自己的研究结论和想法。 活动时间:一周 活动过程:首先读书,研究书中出现较多的动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接着写下研究结果,最后与同学交流,比较结论与想法有什么不同。 活动交流——书本中的动物 一、引言导入: 同学们,在众多的故事书中,比如《丑小鸭》、《狼和小羊》、《舒克和贝塔》,都有大家熟悉的动物朋友。哪几种动物出现较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大家的研究报告拿出来与朋友交流共享。 二、小组交流。 1、分组交流,哪几种动物出现最多?我最喜欢和最讨厌的动物是谁?为什么? 由组长填表格或者写下结果。 2、整理小组成员的发言,并选定代表准备全班发言。 3、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故事片断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想法。 三、全班汇报成果。 1、动物名称及自己对他的印象。 2、喜欢或讨厌及原因。 3、故事片断表演。 四、教师小结: 童话故事是同学们喜欢的,故事中的动物更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他们明确的代表了我们内心评判善恶美丑的标准。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以这种标准去衡量别人和自己。找到自己的影子了吗?愿大家多读书。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2教学目标: 1、读通按照从小到大的归属关系排列的词语,并理解意思。 2、积累带动物的成语及格言、警句,能背诵名言,并做到书写规范、美观。 3、通过读短文,明白要从广博的生活中获取知识。 4、通过读句子,发现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并知道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积累成语、格言、理解其中的含义,能正确运用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教学准备:课件、收集的名言、成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有关动物的知识,而且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词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乐园四,继续感受学词学句的快乐。 二、学习读一读。 1、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词语,自幼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词要连读,词与词要有停顿。 2、指名读。 3、再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4、这两组词语都是有规律的,他们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老师这里还有几组词语,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学生动手排列,思考为什么这样排。) 5、顺序齐读词语。 三、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在我们的语文中,有些词语可有趣了,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自己读,读准字音,词儿读连贯。 2、指名读。 3、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4、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词语的?分四人小组说,可以用动作表达。 5、指名说。 6、试一试读好词语,自己练读。 7、师生对读。 8、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有动物的词语,告诉大家。 四、学习探究欲发现。 1、这里的两个句子课文中学过,边读边想,注意带电的词,你发现了什么? 2、带点的词语都是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用上他们可以使句子更有条理。一起读句子。 3、这里有两组图,说图意,别忘了用上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同桌互说。 4、指名说。 5、小组交流说话,用上时间的词语。指名说。 第二课时 一、学习格言警句 1、有些句子会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格言警句,这些句子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会背,一起读一读。 2、指名读,大家仔细听,听她读得怎么样。(适时评价) 3、这几句格言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4、指名背。 5、大家一起背。 6、格言对对碰。男生女生各说一句,看谁说得多。(平时积累的格言警句) 7、抄写格言,写正确、整洁。 8、学生抄写。 9、评价抄写情况。 二、学习短文《墙上的解剖图》 1、自由读短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文,思考:这篇短文讲的什么? 3、小组讨论: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全班交流。 5、齐读短文。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许多有趣的句子,懂得了要从广博的生活中获取知识,会学习真快乐!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3【教学目的】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2、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 【课前准备】 1、拍摄学生参观特殊学校的活动场景; 2、布置学生收集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 3、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 4、了解身边谁最需要安慰并想一想该怎样安慰他。 【教学过程】 一、创境揭题 情境一: 1、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请看大屏幕。 (师点击课件,课件出故障。) 2、请老师帮忙,课件恢复正常。 3、引入教师对帮助者的感谢。 4、引导学生向他表示感谢! (师生共同鼓掌表示感谢。) 情境二: 1、播放课件: 公益广告洗脚的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2、师揭题: 感谢和安慰。 二、学会感谢 1、刚才这个画面能播放出来,还得感谢谁呀?我们已经用掌声表示了感谢。想想,还能说些什么来表示我们的感谢?我们感谢他的态度应该怎样? 板书: 真心实意 2、谁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表示感谢?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交际中真心实意表示感谢并及时给予评价。) 3、师小结。 三、学会安慰 1、老师也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前几天,咱班设立了这个小烦恼信箱,(课件出示:小烦恼信箱)里面收到了很多来信。你们愿意帮忙解除同学的烦恼吗? 2、从小烦恼信箱里抽出信,生生互动,根据学生安慰该生的话语。 情景三: 1、(放录像天地对话)31岁的聂海胜叔叔和他妻子女儿的天地对话。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看后,师问:聂海胜叔叔的妻子和女儿说了些什么?聂海胜叔叔有什么反应? 2、师小结: 安慰别人,就需要我们真心实意,用鼓励、同情、委婉、动情等得体的话语打动人心,使别人得到真正心灵上的安慰。 板书: 话语得体 3、你们看,我们的小烦恼信箱还有很多有烦恼的同学需要沟通: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烦恼在小组里说一说,其他同学试着用你们得体的话语真心实意地去安慰同学,排解烦恼。 (小组交流,师参与其中。) 4、小组愿意上台展示安慰同学排解烦恼的招数? 全班互动交流,教师注意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四、整合升华 1、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感谢和安慰。最近,我们班的同学去了纳溪区特殊学校参观,老师这里有一组参观的镜头。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这些同学对残疾人们说了些什么?残疾人们有什么反应? 2、师总结,同时大屏幕出示: 诗《安慰》。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板书设计】 感谢和安慰 真心实意 鼓励、同情 话语得体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4学习目标 1、 围绕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2、 观察并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字,认识其危害,积极改正。 3、 学习、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4、 初步认识对联,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课前准备 1、 布置家庭(或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访:长辈谈一谈小时候的梦想) 2、 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 2、 在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成为现实。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能简洁地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 a. 学生依据调查情况汇报。]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内容;可以是社会或生产建设巨大变化的内容;可以是有关自然的;可以是有关医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 b. 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指导学生交流 1、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a. 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说说未来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绍个人的制作。 b. 指名读以上学习提示。 2、 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边画边说,边演示边说,补充说明,提出问题或多或少就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3、 相互交谈,准备发言内容。 4、 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师带动学生及时并积极的针对情况从说和听两个方面积极评价与指导。) 5、 师生相机评价。 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 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 总结感悟 1、 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东西。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2、 学生谈个人收获。 (无论是知识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内心独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谈话导入 1、 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 2、 认真回忆,交谈看法。 3、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你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吗? 揭题讨论 1、 师生共同商讨习作内容和要求。 2、 综合归纳:写清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产生这奇思妙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奇思妙想如能实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3、 小组交流习作内容。 动手习作 1、 学生起草习作内容。 2、 草稿完成之后,伙伴交流,相互帮助。 3、 根据同学意见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教师评议 1、 整体评价。 a. 习作态度。 b. 习作内容、角度等。 c. 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 2、 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 a. 宣讲、展示优秀习作。师生评议。 b. 宣讲、展示优秀语段。师生评议。 c. 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对后进学生,发现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小组交流评价,互相提高。 1、 组内数人朗读交流各自的习作,互评互议。 2、 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3、 互评互议,选出优秀习作若干份,在展才华天地里展览。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 自读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的内容。 2、 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a. 学生交流个人的发现。 b. 教师相机点拨(字形的变化词义的变化语言文字纯洁性的重要)。 3、 开展争做文字小卫士活动。 a. 动手修改成语广告中的错别字。 b. 出示自己搜集的错用滥用的成语广告词。 c. 生生交流,动手修改。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5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 2了解包含因果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 3 积累名言警句。 4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学习对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会为我所用。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安排:1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词。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 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学习“收集资料” 1 自由读。 2 说说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3 学习了这个阅读材料给你什么启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