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
范文 |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快和慢变化。 2、培养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康康舞曲》《动物狂欢节——乌龟》节选。 2、PPT《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3、幼儿操作材料:小乐器、图画纸、画笔、餐具、生活用品。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问好 1、教师用不同方式向幼儿问好(声音有高低、快慢)。 2、小乐器问好。感受节奏的不同变化。 3、互动问题:请你猜一猜小乐器在说什么? 关注点:幼儿是否能够发现节奏的不同变化。 (二)神秘的客人 1、放PPT情景引入:生日会上,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2、教师分别用快速和慢速的说话方式,请幼儿判断是急匆匆小姐还是慢吞吞先生。 3、互动问题:请你猜一猜这是谁在说话?她(他)说话的速度是怎样的? 4、请幼儿用快和慢的方式向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问好。 互动问题:小朋友们向他们问好的时候。分别应当用什么样的速度更适合他们呢?关注点:幼儿是否能够发现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 (三)游戏:声音听辨 1、欣赏乐曲,请幼儿判断哪一段是急匆匆小姐,哪一段是满吞吞先生。 2、鼓励幼儿想象并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动作,如吃饭、走路、刷牙等。互动问题:请你想一想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做起事情来是什么样子的? 3、再一次欣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听辨并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各种动作。 关注点: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模仿能力。 (四)游戏:动物小客人 1、互动问题:生日会上还邀请了许多的小动物,听了这段音乐,请你想一想谁可能来参加生日会了?走(跑、跳)得快(慢)的小动物都有谁? 2、引导幼儿分别模仿说出的小动物。 3、幼儿听音乐辨别并模仿生日会上的动物客人。 关注点:幼儿的听辨能力及模仿能力。 (五)游戏:听一听,玩一玩幼儿听音乐。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表现。关注点:幼儿对音乐快慢的感受。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投放动作快和动作慢的小动物空白卡片。请幼儿听音乐填色。 2、设计听辨反应游戏和选择其他乐曲,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不同音乐中快慢的变化。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设计思路】 延续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结合主题,体现同伴间的友好情感,我选择了歌曲《两只小象》,老歌新唱,动听的旋律犹如讲述着一则动听的故事,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歌曲中不仅表现了两只小象团结友爱、一起游戏的情景,而且这首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对幼儿来说也比较新鲜,所以试图通过这首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旋律后尝试接唱表现,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从而感受到动物之间友好的情感,进而演绎到人和人、人和动物之间友好的情感。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从感受歌曲的意境中引起学唱的兴趣;从梳理歌词、欣赏歌曲节奏的氛围中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结合肢体动作保持唱歌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组接唱;在歌曲表演中明白朋友间的友爱团结。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尝试以接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2.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之间需要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引起学唱的兴趣 1.有两只小象,他们一起结伴来到了小河边,他们到底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聆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意境。 二、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结合肢体动作保持唱歌的兴趣并尝试接唱 1.欣赏歌曲,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边听边打拍子。 2.小象在做什么? 3.学唱歌曲 4.分两组,尝试接唱(要求接得快,不拖拍) 三、表演歌曲——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间的友爱团结之情 1.鼓励幼儿自由两两分组,跟着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表演两只小象。 2.两只小象玩得可高兴了,吸引了很多的小象来到了小河边,我们一起来表现小象玩耍的情景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词,并说说歌词的内容。 2、学会演唱歌曲,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教育幼儿当别人有小缺点时,应给机会让别人改过。 活动准备: 课前幼儿已熟悉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狼头饰一只,钢琴一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你们猜我梦到了谁?(兔子、狼)它们俩在一起会说什么? 二、熟悉歌词 1、狼说:"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按节奏说歌词)兔子说:"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我看了又看,做朋友的是还真难办。" 2、幼儿重复说说歌词。 三、熟悉乐曲 1、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要用兔子和狼的故事玩唱歌的游戏。歌词就在故事里,曲子在哪儿?请你们听琴声,你听过这首曲子吗?(老师弹"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乐曲) 2、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是谁唱过的?(任贤齐唱的流行歌曲) 3、什么是流行歌曲?我们也来编一首自己的流行歌曲好吗? 4、老师编出第一句:"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幼儿编唱:"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老师提示:兔子怎么说的,也编编看?)幼儿接着编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5、老师弹琴,幼儿演唱自己编的歌曲。(讨论:最后一句歌词可不可以用说唱的形式说出来?"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四、游戏活动 1、老师戴上狼头饰问:"我是一只改好的狼,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请用歌声告诉我!(老师唱狼说的话,唱完后小朋友接唱兔子说的话) 2、唱完整首歌曲,问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和我做朋友?(老师假装把自己的尖牙齿拔掉,再和幼儿对唱一边歌曲。) 问:你们现在愿意和我做朋友了吗? 3、和家长玩对唱的游戏。 问:爸爸妈妈,我们今天真高兴,你愿意和我们玩兔子和狼的游戏吗?你想扮演什么?(和客人老师对唱几遍,在最后一遍时,爸爸妈妈答应做朋友,歌词最后一句改唱为"做朋友的事真好办。"五、随机教育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的朋友、同伴有了小缺点,要给机会让别人改过,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好吗?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 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 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甜地、酸酸地、还会跳……)。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学跳三个舞步。 1、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听,那你们愿意来学一学跳跳糖吗?我们边唱歌边来学学跳跳糖是怎样跳的。(随音乐任意跳) 2、师:都跳得不错,刚才老师发现ХΧ小朋友是这么跳的,(双脚蹦跳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学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脚蹦跳步,跳的时候要轻轻的,两只脚一起往上跳,脚尖先着地。(幼儿学跳),你们学的真快,咱们把这个舞步放进歌曲里来跳跳,(边哼边跳两遍)。 3、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幼儿上台跳)噢,他是把一只脚提起来跳的,也来帮它取个名字(幼儿自己起名)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边学便提要求:一只脚提起,另一只脚轻轻跳起,也是脚尖先着地)咱们也把它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可把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和跳一遍)。 4、师:老师这里也有个好看的步子,(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跳得好看吗?那我刚才是怎样跳的呢?(幼儿回答)(讲解: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 5、师:如果把刚才我们跳的三个步子都放在歌曲里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让老师来试一试,你们帮我拍手唱歌,请你们看看我是怎么跳得?(提醒幼儿注意欣赏舞蹈,哪句跳什么动作)我表演得好不好?(开头部分可拍手,从双脚蹦跳步到单脚蹦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们想来试试吗?(与幼儿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儿边唱边跳,步子要轻) 6、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儿随意加上手的动作)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现在,我们把这些动作都加上来表演,相信大家都会表演得很漂亮。(提醒幼儿找个空的地方表演,边唱边跳,注意自己的表情)。 三、游戏。 1、(给幼儿一个惊喜)师:听,什么声音?(电话响起,师接电话)你们知道吗,刚才“巨人”先生打来电话,他说用望远镜看到我们小朋友跳得很好看,想邀请我们到它的嘴巴里去跳,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来打扮一下,我呢,就打扮成跳跳糖姐姐,你们就打扮成跳跳糖弟弟和妹妹。(挂好胸饰出发)。 2、师:哇,“巨人”的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表演一遍)(对幼儿的舞步进行指导,表扬有节奏的幼儿)(根据时间长短,可分男女表演)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师:“巨人”说,你们表演的都很棒,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回家休息休息吧。(听着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根据中班爱吃糖果的特点,将跳跳糖作为本节活动的题材。符合了《纲要》中所提到的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把跳跳糖代入课堂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跳跳糖。首先,用视觉观察跳跳糖的颜色、用听觉来聆听跳跳糖发出的声音、用味觉来品尝跳跳糖的味道,体验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回顾各种感官经验用动作表现跳跳糖。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5一、设计意图 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哟”乐句的反出现,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中班幼儿乐意听音乐,在音乐活动中,能感受音乐,掌握音乐旋律。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我力求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结合幼儿好动,喜欢游戏活动的特点,我将游戏融入于活动中,借助据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我借助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也是丰富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 二、说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艺术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提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并运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重难点剖析: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运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是韵律活动中最基本也最主要的要求,幼儿天生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我们应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现,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所以我把这个作为活动重点。活动中我以多种游戏情境激起幼儿的表现欲望,在师幼互动中让幼儿大胆表现。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咿呀咿呀哟”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但不是每个乐句都有,这让幼儿辨识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我运用图谱,让幼儿从直观上感知咿呀咿呀哟出现的规律,同时通过一些动作提示,眼神交流,帮助幼儿辨识。 三、说活动准备 为激起幼儿兴趣,更好地进行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一)知识准备 课前对幼儿进行“锯子”这一词的理解,并积累一些锯木头动作的经验,帮助幼儿在锯大树游戏环节中,有更清晰的思路。 (二)物质准备 1、小动物图片 用开场时的环境创设,这些直观的图片,让幼儿在与小动物打招呼时更真实,从而引起幼儿兴趣。 2、图谱 用于环节二中寻找反复出现的乐句,图谱的直观地出现,可以帮助幼儿更清晰地感知固定乐句出现的规律。 3、纱巾 纱巾在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各个游戏情景中它都以不同的游戏工具出现。 4、音乐CD 四、说活动过程 五、说活动特色 (一)趣味盎然,使教学活动富有特色。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营造了有情有趣的“童话世界”,游戏化的情境:森林、大树、锯木头、洗澡……孩子们在有情有趣的游戏中愉快地感受着,积极地发现着,快乐地学习着。 (二)纱巾的创意运用,使活动充满挑战与发展价值。 一方面纱巾色彩鲜艳,能唤起幼儿学习的热情,既有趣又不干扰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符合幼儿的特点。另一方面,纱巾轻盈多变,能挑战幼儿想象、创造能力,时而纱巾变为大树、锯子,时而变为毛巾、浴球等等,孩子们在与纱巾的游戏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固定乐句,并大胆进行表现。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6一、活动的选材 茶壶是孩子们身边随时可见生活用品,应该说孩子们是相当熟悉的。同时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歌词风趣,以拟人的方式给予了小茶壶生命,很适合孩子来表演,个人认为十分适合中班幼儿来学习。 二、活动的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具体目标是: 1.熟悉歌曲和歌词,学习用肢体动作模仿小茶壶,感受歌曲的风趣,活泼。 2.通过小茶壶和茶杯的角色扮演,体验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 是理解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 四、活动的准备 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更具趣味性,游戏性,为此,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幼儿对茶壶已有初步的认识;教师韵律表演;活动前幼儿尝试过各种茶杯的动作模仿;茶壶PPT 五、活动的过程 1.兴趣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无论是什么活动,孩子们的兴趣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活动以“教师跟音乐表演,请孩子们猜猜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开始,老师的表演,猜谜的形式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愿望,为顺利开展活动做好铺垫。 2.三大活动环节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活动以观察、理解——熟悉、表演——合作游戏三大环节进行。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 1、通过教师的表演以及茶壶图片的展示,抓住茶壶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尝试用动作表示“小茶壶”。 2、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并表演。这个环节中,我把学习歌曲与动作表演进行了整合,在“按节奏念歌词”“初步学习演唱歌曲”的同时,都进行了肢体的模仿。因为孩子们是好动的,而通过肢体模仿也是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时,也解决了动作表演,可谓一举两得。 3、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游戏快乐。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迁移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创编倒水的声音。在这环节中教师让幼儿自己想象倒水的声音,模仿这种茶杯的`外形,既增加了情趣,又使幼儿能顺利迁移已有的经验。最后是合作游戏活动,先是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茶壶和茶杯,然后是个别幼儿与其他幼儿分角色扮演,最后让幼儿自己找伙伴两两合作分演角色。 3.活动延伸 活动中孩子们接触的是“又矮又胖”的小茶壶,为了不使幼儿思维局限,在活动的最后我特别出示其他不同形态的茶壶,让孩子们认识到茶壶的多姿,了解到茶壶并不是只有“又矮又胖”这一种,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继续表演的愿望。 六、活动的遗憾 1.原歌曲是一首英文歌,始终找不到原歌曲的伴奏,曾经尝试将英文歌歌词用相关软件弱化,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得用钢琴弹奏录音,虽然音效比较清楚,但是始终及不上专业的伴奏来的感觉好。同时因为我考虑到孩子们又要学唱,又要表演,有意识地将速度放慢了一些,使得歌曲的“欢快活泼”体现不够。 2.孩子们在表演中没有将倒水的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并未及时引导,使在游戏时缺少了些趣味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通过多种形式感知音乐,能有节奏地进行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1.音乐小游戏“洗手歌”,感受快乐,集中幼儿注意力。 2.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及情绪。 T:香香的小朋友们找一个座位坐下,我们要听好听的音乐咯! (听音乐,教师可用点头、拍腿等方式让孩子初步感知节奏) T:听了这首音乐你们想干嘛呀?这是一首快乐有趣的音乐还是悲伤难过的音乐? 3.游戏铺垫 T:这个音乐中还藏着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呢!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 师幼一起进行游戏,节奏由慢到快,内容由少变多(类似于音乐中的游戏内容) T: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是什么地方呀?原来这首音乐说的是小朋友们去动物园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呢,请你听一听这个游戏到底藏在音乐的什么地方? 4.结合图谱完整欣赏音乐。 讲解图谱,熟悉游戏内容。 T:这个游戏藏在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动物啊?这些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T:这些箭头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一共去玩了几次游戏?每一次游戏都比前一次游戏怎样啊? 5.分段进行游戏 (1)进行第一段音乐的游戏。 T:看,老师的小手会走路哦!伸出小手准备进行第一次游戏咯! (2)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后进行第二段音乐游戏。 (3)用“你的小手还可以在哪儿走”和“小手累了,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地方走”等方式进行第三、第四、第五段的音乐游戏。 (4)结合图谱教师讲述第六段的游戏内容后进行游戏练习。 6.完整音乐游戏。 (1)教师带幼儿进行完整游戏,可用身体律动让幼儿感知乐句及旋律的上下行。 (2)尝试请幼儿做领头人进行游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性格。 2、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形象和内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鼹鼠,乐曲 活动过程: 一、完整倾听音乐,初次感受音乐的旋律。 出示课件,教师介绍来了一位小客人(小鼹鼠),他和大家去旅行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听一听音乐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音乐结束,你觉得小鼹鼠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并又用动作把自己想到的简单做出来) 二、欣赏A段音乐第一段想象发生的事情 教师: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样。 (1)小鼹鼠在排队有的小鼹鼠不听话总是自己跑进跑出,请孩子们自己学一学模仿做小鼹鼠跑进跑出的动作。 (2)放音乐,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做动作,教师随旁加入丰富小鼹鼠的跑进跑出队伍的动作。 三、欣赏音乐B段,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创编动作。 1、小鼹鼠继续往前走,听到了什么?(幼儿一起做动作) 2、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谁来了?小鼹鼠们应该怎样做?动作是怎样的?(请幼儿讲述并自由表演) 教师:这段音乐来了可怕的动物,小鼹鼠们有的吓得倒下了,有的藏起来了…… 3、放音乐让幼儿把小鼹鼠遇到可怕的动物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可怕的动物走远了,小鼹鼠们出来吧。 4、小鼹鼠用自己的动作庆贺可怕的动物走了。并请能力强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四、播放C段音乐,感受乐曲的变化 5、小鼹鼠们继续走到哪里了?出示课件花园 6、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在这么美的地方你想会有什么事情?你想做什么?(跳舞,转圈……) 7、幼儿根据音乐自己自由的做动作,可以请幼儿互相一起来把音乐中发生的事情做出来。 五、请幼儿再次听完整的音乐,说一说路上发生的事情 1、听音乐幼儿再次说一说路上发生的事情。 2、让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动作。音乐不同的时候,我们的动作也会不同。 六、完整的感受乐曲,师幼共同表现《快乐的小鼹鼠》 1、幼儿互动合作,根据旋律的变化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形象和内容。 2、师幼互动合作快乐的小鼹鼠。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9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会用提问的语气歌唱,并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对探究科学、自然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重点: 初步学会歌曲,记住歌词。 难点: 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准备: 小鱼、小鸟、星星、河水的图片;"?"标志的图片。 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温暖的春天来到了,让我们来活动活动一下身体吧!(幼儿随《为什么》乐曲做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旋律、节奏。) 2.师:刚才我们一起动了动,现在我们一起唱一唱吧!(幼儿随《为什么》的乐曲用"啦"字哼唱。) 二、学习歌曲 1.师出示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表示什么? 2.师分别出示图片,学说歌词。 ⑴出示图片小鱼。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小鱼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小鱼儿为什么游得欢?(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⑵出示图片小鸟。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小鸟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小鸟儿为什么飞得高?(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⑶出示图片星星。提问:这是什么?看到星星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天上星为什么亮眼睛?(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⑷出示图片结冰的河水。提问:这是什么?看到河水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河里水为什么会结冰?(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⑸师:科学知识真不少,怎么样才会知道?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好好学习一定会知道。(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3.师示范唱歌曲。 师:我们还可以把有趣的问题唱出来。师示范唱歌曲。 4.再听一次范唱,听完说出最喜欢哪一句。 幼儿说到哪一句,集体就学唱哪一句。 5.鼓励幼儿跟随教师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重点指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6.引导幼儿用提问的语气唱歌。 师:你发现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7.给歌曲起名。 师:你觉得给这首歌取什么名字比较好?(《为什么》) 三、创编歌曲师:小朋友的问题一定也很多,你有哪些"为什么"呢? 1.引导幼儿模仿歌词提出问题,一起创编表演歌曲。 2.幼儿自由组合,随歌曲伴奏边演唱边表演。 四、活动小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好好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 活动反思:奇妙的大自然中藏着有许多的奥秘,好奇的孩子们总会想一探究竟。新纲要中就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音乐表达也是孩子认识自然的方法之一。通过音乐活动用歌唱的方式对大自然的提出疑问,深切感受要好好学习才能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的奥秘。 活动以歌曲《为什么》的乐曲为律动背景自然导入,为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奠定基础。再以出现"小问号"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分别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自主探讨理解歌词,营造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提问的语气演唱,发挥了主体性,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后,让幼儿发现后表达,在表达后提升,展示积极有效的教学互动。 模仿和创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活动中教师一味强调模仿势必会失去情趣性和挑战性。在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特点、体会歌曲情绪后尝试创编歌曲,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的平台,拓展幼儿的经验,提高挑战性。让幼儿在看、想、说、做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在温馨的氛围中体验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唱歌曲,并学会正确地处理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演唱。 2、通过音乐体验小马高兴与伤心的不同心情。 活动准备: 双响筒、响板、手铃人手一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发声练习:《小鸟醒来了》、《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 二、复习歌曲《小马》。 1、老师弹奏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2、老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幼儿边拍手边演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用快慢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进行演唱,注意提醒幼儿与他人速度协调一致地演唱。 4、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用手拍出均匀的节奏,以此感受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5、带领幼儿边唱歌边用响板、手铃按四分音符为一拍均匀节奏,用两种不同速度分别跟随两段音乐演奏,教师提醒幼儿演奏时应与他人速度一致。 6、教师用双响筒由弱渐强地敲奏,以示小马由远而近地跑来了。弹完前奏后,全体幼儿用乐器边歌唱边伴奏,歌曲结束后,仍由教师演奏双响筒由强渐弱地敲奏,以示小马由近及远地离开了。 三、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1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2一、设计思路: 本节活动是由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为出发点,让幼儿跟随音乐模仿小熊熊跳舞笨拙的动作,步步递进加大难度,同时利用光头强这个角色引出游戏,不但幼儿在游戏化的模式中学习,而且懂得正能量的传播吗,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名称: 韵律活动《熊跳舞》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在故事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不同的段落。 2、熟悉乐曲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小熊熊”跳舞的动作。 3、能跟随音乐的变化玩游戏,感受角色游戏的乐趣。 重点:让幼儿了解交谊舞交换舞伴和创编跳舞动作 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光头强的两次心理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音乐《熊跳舞》《三只小熊》松树、伐木道具、 2、幼儿有跳双圈集体舞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我有问题要问的哦! 2、教师提问:视频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结果怎么了? (二)教师讲故事导出A段音乐,幼儿学习动作。 1、教师讲故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熊大在森林举行一个盛大的音乐舞会,邀请森林里的小熊们都来参加,可是每个小熊都要有一个舞伴,熊大的舞伴熊二,在舞会上,(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他们跳的很开心,跳着跳着,大家都累了,不知不觉睡着了,这个时候,光头强得到了这个消息,心想:这可是我砍树的大好机会,不料正在砍树的光头强发出伐树的声音被小熊熊听见了,小熊熊们跑去抓出了光头强,说:看你以后敢不敢了,光头强说:不敢了不敢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放走了光头强,给他一次机会,小熊们回去继续跳舞,休息时又听到了伐木的声音,光头强又被抓住了,保证以后不砍树了,和小熊一起保护森林,小熊们很高兴的邀请光头强一起来参加舞会了. 2、动作 师:在舞会上,小熊是怎么找舞伴的?然后介绍自己,怎么介绍的?最后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怎么摆个姿势美一下呢? 3、幼儿感知音乐 师:我这里有一段音乐就是熊跳舞,请你们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教师示范。 4、师幼跟随音乐学习上肢动作。 师:刚才小熊熊是怎么找舞伴的?幼儿模仿熊走路的动作,下来我是雄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接下来怎么跳舞的? 我们再来听次音乐,一起来跳舞. 5、师幼跟随音乐学习完整动作。 师:你们坐在椅子上能跳得很漂亮吗?要怎么办? 我们站着试一次.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摆个姿势我们换一下,准备. 6、幼儿找舞伴跳舞 这次我们跳舞有一点的变化,每个小熊熊找到舞伴,要拉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场地很大,散开站)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好朋友,面对面地站好,我们来试一下,强调摆个姿势.多次.请一对幼儿示范. 师幼一起跟随音乐找舞伴跳舞. 7、创编摆个姿势美一下的动作. 还可以怎么摆姿势,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模仿. 跟随音乐再来一次,换角色进行。 8、师幼一起跟随音乐双圈舞律动。 师:我们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双圈舞) 男孩拉手站里圈,女孩站外圈,男孩不动,女孩子怎么换朋友?(走动转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转圆圈的时候又要和好朋友怎么样?我们试一次。我们跟着音乐试一次。 (三)播放B段音乐,光头强表演砍树 1、配班老师:哈哈!听说小熊熊在举行舞会,这可是我砍树的大好机会。 2、播放B段音乐 师:你们听谁来了? 师:光头强来砍树了,我们把他抓住。 (四)跟随音乐完整游戏 1、第一次游戏,小熊熊将光头强抓住,说:看你以后还敢吗?光头强说不敢了,不敢了。结束游戏 2、教师小结:光头强被我们赶跑了,我们继续跳舞吧!跳舞的时候如果听到伐木的声音就要敢快去追光头强,去晚了,他就跑了。 3、第二次游戏,光头强接老板电话,说:老板又来电话了,我真的不想砍树了,可是为了生活,我再悄悄的砍一次吧!听到砍树的声音去追光头强,抓住光头强说:以后我再也不砍树了,大家一起保护森林! 4、师:光头强不砍树了,和我们一起保护森林,我们一起邀请他来参加舞会吧! (五)跟随音乐《三只小熊》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师:小熊熊们,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舞会就到这吧,跟光头强说“再见”!我们回家啦! 四、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向大家展示了韵律活动的基本教学过程。《熊出没》是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活动开始,老师以《熊出没》的动画视频导入,瞬间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接下来,老师又以故事的方法,介绍活动包含的主题内容,并以儿歌: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渗透了音乐律动的动作,使孩子轻松的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在后面游戏中,以松树的情景布置以及“光头强“逼真的表演,有趣的音乐,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使整个活动在轻松,快乐中进行,达到了活动目标。 不足之处: 1、教师交代双圈舞的游戏规则不够完整清楚,致使幼儿游戏的时候秩序比较混乱。 2、由于教学活动场地较小,游戏环节,小熊熊抓光头强时,在超短的时间里孩子们一哄而上,场面混乱较为危险。(改为孩子们拉圈围住光头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3设计意图 中班《跳舞的树叶》这一主题对幼儿来说,蕴藏着树木自然生长、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是幼儿乐于亲近、探索、思索、尝试的一个主题。主题活动拓展了树叶的功用,在自然界,落叶归根,最终滋养了树木。树叶里有无数的遐想和快乐。该活动内容符合季节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让孩子在与树叶亲密接触后,通过身体的语言以及优美动听的歌声来体验和表现秋天的落叶飘飘,随风飘动的景象。从而更深刻得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意境美和秋风拂面树叶落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来自于西方音乐大师巴赫的《小步舞曲》,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也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良好的唱歌习惯以及音乐表演能力。 学情分析 本次参与教学活动孩子地处农村乡镇,树叶是孩子常见的自然物,在闲暇散步时,在外出游戏时,随风而落的树叶都会常常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探究落叶的形状、颜色等等,都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另外,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手、口等动作、表情来进行表达表现与创作,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采用多通道感知、图谱理解、欢快学唱等方式,带领幼儿进入自由、快乐的氛围,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同时,引导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不同的树叶宝宝,大胆地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在自主、协作探索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共舞中,幼儿不仅能表达自己对音乐和身体动作的感受,更能互相传递快乐的情绪,分享其中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学唱歌曲《跳舞的树叶》。 2、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随风飞舞的姿态,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画视频、歌曲CD、树叶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倾听乐曲,熟悉旋律。 1、谈论对音乐的感觉。 师:小朋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舞动身体。 师: (1)你觉得小树叶在做什么呢? (2)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学小树叶随风摆动的样子吧。 二、聆听歌词。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跳舞的树叶》,幼儿安静的倾听。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歌曲内容及谈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3、播放动画一遍,幼儿欣赏。 4、请幼儿说一说在动画里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小树叶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 5、再次完整欣赏动画一遍,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 三、肢体探索,表现歌曲。 1、探索树叶随风舞动的姿态。 师: (1)如果你是一片树叶,你会怎么在空中舞蹈? (2)除了刚才已经做过的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树叶的随风飞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现树叶飞舞的姿态。 四、我是跳舞的树叶: 1、师:小树叶跳舞跳的那么好看,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片会跳舞的树叶宝宝呀!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两片树叶手偶套在手上,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小树叶随风飞舞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请个别能干的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动作,其他幼儿共同练习。 4、听歌曲,教师将幼儿练习的动作连贯在一起完整表演一遍。 5、教师继续鼓励幼儿想像各种树叶跳舞的动作,幼儿共同练习。教师将幼儿练习的动作再次连贯起来和幼儿共同表演一遍。 6、教师鼓励幼儿俩俩结伴大胆舞动自己的身体表演歌曲一遍,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喜悦。 五、展示 鼓励幼儿像小树叶一样尽情起舞。 六、离开活动室: 1、师:树叶宝宝们,外面还有许多的小树叶想和我们一起跳舞,我们一起到外面随着秋风跳舞去吧! 2、幼儿随歌曲边跳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简评 1、这是一节欣赏活动,步骤清晰,难点突出,比较具体形象。 2、这节课的效果不错,只是觉得树叶与音乐的关系可以在密切一些,或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乐理常识以及作曲家的生活背景。 活动反思 树叶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孩子对于飘落的树叶也比较的感兴趣,有时会捡上几片玩弄一番。《跳舞的树叶》从内容的选择、导入的手段、展示的方式等方面来看,还是比较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孩子至始至终都能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 《跳舞的树叶》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节奏起伏,而且歌词也很生动,适合幼儿演唱。 让孩子欣赏了歌曲《跳舞的树叶》,并要求他们说出歌中唱了什么,每当他们说出一句歌词,我便将这一句唱出来,对于没有说对和说全的,便再次播放录音让他们听一遍,最后,幼儿终于将一首歌补充完整。这时,再次播放CD,幼儿轻声跟唱两遍。在孩子们基本学会的基础上,再要求他们有表情地演唱。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要让孩子们多听,多感受,这样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才会增强。在我们的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都可以用不同的音乐作背景,既可以营造气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一活动的学习,幼儿可以认识很多树叶,可以认识他们的外形及颜色,丰富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和了解。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4一、活动目标 1、感受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 2、能与同伴合作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小兔头饰和玩偶小兔各一个。 3、幼儿认识过各种花的名称和特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玩偶小兔,讲述故事(配合音乐) 今天小兔子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门,来到花园里。这时,兔妈妈来找它。小兔子想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它就变成一朵小花的样子,一动也不动地躲在花园里。果然,兔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来,小兔子玩累了就和妈妈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2、幼儿完整倾听音乐(ABA)(根据幼儿理解情况增加欣赏次数) 指导语:刚才讲的故事就藏在这首曲子里。请小朋友们听听看音乐有几段,每段说的是小兔子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跟着音乐合拍做蹦跳步。 4、幼儿跟着音乐练习。 5、请个别幼儿表现。 指导语:他们跳得好在哪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 6、幼儿再练习一次A段的蹦跳步。 7、学习表现花的造型 指导语;小朋友都认识很多的花,谁来说说看你知道什么花?还要用动作来做出这种花的样子。(个别幼儿回答并表现花的造型) 8、请全体幼儿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做在椅子上) 10、幼儿跟着音乐做蹦跳步和变花(做在椅子上,教师提醒小花不能动) 11、幼儿站起来表现AB段音乐。(一个人表现花) 12、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表现花 指导语:小兔子变的花太小了,怎样才能让花更大呢?(几只小兔子变成一朵花) 13、跟着B段音乐合作表现花。 14、完整游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5教学活动目标: 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尝试,创编蒙古族风格的舞蹈动作,初步学习随音乐节拍表演。 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CD光盘图解。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老师问:小朋友,你们可见过美丽的大草原么? 小朋友们发表意见。 老师小结:在大草原上住着一个少数民族,叫蒙古族。他们喜欢骑马,喜欢挤奶,喜欢喝奶。现在我们来听一首,蒙古族音乐,叫草原赞歌。 二、基本部分: 1.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熟悉乐曲 教师小结:乐曲具有蒙古族草原的风格,粗犷,豪放,朝气蓬勃 2.幼儿创编舞蹈的基本动作 ⑴学习A段: 1、骑马动作勒马,扬鞭,马走,重点练习拉缰压腕的动作,然后分步跟做。 2、帮助幼儿分析动作,观察图解,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动作。 3、幼儿随音乐舞蹈。 ⑵学习B段:挤奶动作 叉腰:教师强调手位拳在前拇指在后 抖肩:抖肩是难点指导幼儿双肩要左右交替移动。 挤奶:幼儿模仿即可学会 3.幼儿随音乐练习表演。 三、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在草原上骑马,挤奶,玩得真开心吗?小朋友表现棒极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好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