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 |
范文 |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1人物外貌不但指人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还指人的神情、姿态、声音等。把人物的这些特点具体地写下来,就是人物外貌描写。学会观察和描写人物外貌是写记叙文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因为,作文不论是记事还是写人,总离不开人物描写。人物在文章里一出现,就像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一样,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外貌。 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注意人物的身分,了解、熟悉他们的个性。还要留心他们的变化。具体来说: 第一,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这样,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 第二,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的身分,不能张冠李戴。 第三,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经济地位、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人物的外表来。因此,写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心内世界。 第四,描写外貌,还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人,各有各的性格,就是一对双胞胎,尽管长相一样,但性格和气质是不尽相同的。描写外貌的时候,就要注意“以形传神”地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出来。 外貌描写四法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等等进行描写。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白描式描写。就是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的词藻,而以简练单纯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这种描写方法的运用,可以给读者一个简单而明快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写藤野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糊”,冬天穿旧外套。抓住特征,几笔勾勒,就活画出了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描写。在人物描写中需要强调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征,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的外貌就是漫画式描写。如鲁迅笔下的阿q:“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鲁迅先生抓住阿q外形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富幽默色彩的特征——头上的癞疮疤,以诙谐的语言进行了夸张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幽默的漫画。 三、工笔式描写。工笔描写指对人物多用笔墨作细致入微的刻画。犹如电影中的人物定格特写或绘画中的工笔肖像画,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穿戴以及细微的表情,都能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留下深刻印象。如刘绍棠《榆钱饭》中:“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着脚丫,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岔上。”这段文字用工笔细描法,把一个“野性”“胆大”饥不择食的“丫姑”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对人物的外貌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使人过目难忘。 四、间接式描写。就是作者不直接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是通过写周围人物的反应来表现特定人物的外貌。此法含蓄隽永,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陌上桑》描绘罗敷出众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行者”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摸着胡子,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少年”见到罗敷脱下帽子,只戴纱巾,希望引起姑娘的注意。和罗敷邻里的“耕者”、“锄者”,他们该不是第一次见到罗敷吧,可也因观看罗敷而常常停下活计导致贻误了工时。这几句,没有一词半句直接描绘罗敷的容貌。我们甚至无从知道罗敷是高还是矮,是苗条还是丰满,可我们就是觉得她很美。间接描写十分含蓄,平添了无穷的神韵和魅力。 侧面描写三法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像,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常见的侧面描写有三法: 一、对有关环境的描写。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性格特点。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通过天险、气候恶劣、敌人嚣张、索桥高悬等各个侧面的描写,突出飞夺泸定桥的重重困难,而红四团与敌人激战两个小时,就夺下泸定桥,显示了红军战士智勇双全,说明党领导下的红军不畏艰险,所向无敌。 二、对有关人物的描写。这是对与主要人物有联系的其他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心理等进行描写,以衬托主要人物的品质。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并没有正面描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情景,而是通过“我”的心里活动侧面烘托,写“我”首先想只要他跳起来就可以把火扑灭,或者“我”跳过去也能救出战友,但这样就会被敌人发现。接着写“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叫起来,以及“我”不忍朝他看又忍不住看,盼望出现奇迹的矛盾心理,从侧面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勇于自我牺牲的顽强毅力和崇高精神。 三、对他人言论的描写。通过别人识别能力和议论评价来描写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品质和事情的意义。例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写道:“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真可惜!’‘有志不在年高。’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这些话写村里人误以为雨来被鬼子打死了,人们对他议论和评价。这侧面描写讴歌了小英雄雨来的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对敌斗争的高贵品质。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2绘形绘声画灵魂 ——如何描写人物外貌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神情等的描写。外貌写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精彩的外貌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下面结合鲁迅小说《祝福》,谈谈如何写人物外貌。 一、揭示灵魂画眼睛 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它最能传达人物的内心秘密。鲁迅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变化。第一次写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时,她的眼睛是“顺着”看人;第二次到鲁家时,“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当知道周围的人在嘲笑她再嫁之事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她在去世前,“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作者通过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描写,将吃人的封建礼教强加在她身上的苦难,深刻而形象地反映了出来。需要指出的是,鲁迅先生的"画眼睛",是比喻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描写人物外貌非得画眼睛不可,而是要细致、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 二、透析个性绘肖像 在《祝福》中,作者抓住祥林嫂一生中三次具有代表性的外貌,透出她经济上受尽剥削,政治上备受压迫,精神上惨遭摧残,直至最后沦为乞丐,冻饿致死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是她来鲁镇做工的时候,“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此时,她为死去的祥林穿孝,不幸、年轻、健壮、能干,在鲁家暂时安了身。虽遭遇不幸,但“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二次是祥林嫂被卖改嫁之后,不仅死了丈夫,而且失去了儿子,再一次来到鲁镇,外貌有了很大变化,“她仍然头上扎着百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穿孝和头饰依旧,可脸色和眼光今非昔比,祥林嫂经受的打击接踵而来,即使抗争也还是回到了不幸的起点。 第三次是祥林嫂捐了门槛之后,仍被当作不干净的女人而遭到歧视,她精神崩溃,外貌发生巨大变化:“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了;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这是祥林嫂死前的最后一次外貌描写,苍老、头发花白、面容黑瘦、表情麻木,她的肉体被摧垮,精神也已死亡。 三、显示变化写动态 把人物外貌放在一个动态环境去描写,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变化过程。《祝福》写了祥林嫂外貌的三次变化:第一次写她脸色表黄,说明生活的艰辛;红润表示青春的活力;顺着眼意味着善良、安分和温顺。第二次写她两颊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说明她人生遭受了惨重打击。第三次,写她间或一轮的眼珠,说明她精神完全麻木。透过作者动态的外貌刻画,我们看到了祥林嫂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不幸遭遇。 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抓住特征是关键,体现个性是目的,揭示主题是归宿。倘若能让读者知人知面知其心,描写就算成功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