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 |
范文 |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4、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 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 课件,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通讯的资料,哪些同学收集的是人类早期的通讯资料?请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共睹一下。 3、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人类创造了文字,那么人类一定先于文字出现。那么在文字被创造之前,人类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 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读的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4)教师适当的总结,并再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和书写。“徽”“擦”“烁”“倒”(多音字)“摔”。 (5)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 三)、整体感知,弄清条理 1、反馈课文的分段情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理清文章的条理。 4、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过去的.记事方式 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思考:这一部分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 2、指名反馈。(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3、交流阅读收获,重点了解“贝壳记事”的方法,注意发散学生思维,想象不同的贝壳可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4、、理解“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这句话的意思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人类是怎么记事的呢?(指名反馈) 5、导读:那么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 (二)、学习课文,了解古人的通信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 2、指名反馈。(借助特定的事物表达一定的意思。) 3、课文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指名反馈) 4、学生读课文相关的句子。 5、引导学生想像,他们如果是报平安会怎么表示呢?(学生大胆想像,自由发言) 6、教师小结: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一个的文明。 (三)、阅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2、读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发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3、教师总结,鼓励学生收集资料,了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