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
范文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诺曼底”号游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里。 [教学目标] (一)语文训练方面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二)方法习惯方面 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思想教育方面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文范读录音带、录音机、字幕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游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欲知,请看第9课。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问题:①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②“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等) (三)深入探究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 (能悟出至少两点:①工作安排的有顺序,有目标;②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长想到用枪帮助维持秩序。“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我就开枪打死他。”这样一威胁,效果果然不错。“大家立刻不做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么样? (①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不出去。②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的一切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③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景,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人的眼里呢? (3)船长是一个舍己为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总结拓展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布置作业] 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9*“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救人:镇定自若 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壮烈殉职:纹丝不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