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三年级《有趣推理》教学设计
范文

三年级《有趣推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有趣推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学生学会运用列表、尝试、操作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推理,发展推理能力。

3.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在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会生活中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按照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

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用表格的形式处理信息。

教具准备:

课件、1号学习单和2号学习单、磁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抛出问题,学生猜测:糖果放在哪个杯子里?

2.不同猜测,学生明白:还需要更多的数学信息方可判断。

3.呈现信息,尝试分析:1.绿色杯子是空的,2.糖果不在蓝色杯子里。

4.语言描述,找出结论:糖果一定放在黑色杯子里。

5.梳理过程,引出课题:回顾刚才是怎么判断出糖果在哪个杯子的?

教师导语:是呀,由给出的两个信息,通过分析,最后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么有趣的问题我们称为推理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推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要想知道糖果在哪个杯子里,必须给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且会用排除法做出判断,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这样有趣的推理现象很多,并对推理问题产生深厚的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初涉新知,尝试推理。

1.呈现主题图,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判断:你们觉得笑笑、淘气、奇思分别在哪个组?

(让学生说出结论,不说出想法。)

3.学生记录推理过程。

4.展示连线与文字叙述两种分析过程,并进行比较。

让学生明确连线和文字叙述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是:都是从奇思入手。(简单)

5.展示列表法,引导学生把表格填完整。

初步体会到借助表格进行推理的简便性,并且懂得根据1个已知的肯定判断能推出4个否定判断,但是1个否定判断,不能直接推出1个肯定判断。所以推理分析应从重要的肯定的信息入手。

6.通过对比,体会用表格的形式处理信息的简便性。

7.进一步呈现有序推理的分析过程,学生掌握列表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记录分析问题的过程,并且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引导他们借助表格来推理,感受思考数学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和简洁性,并且掌握列表这一策略。]

三、方法运用,巩固练习

生活中这样的推理现象可多啦,你们想不想象福尔摩斯那样用心观察,认真分析推理?请拿出2号学习单,先看懂题目的信息与问题,并用列表法进行判断。

1、甲、乙、丙三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获得了前三名。他们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比赛成绩的:

甲:“我得的不是金牌。”

乙:“我没有获得银牌。”

丙:“我比乙快。”

这三名运动员分别获得了什么奖牌?(用表格判断)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运用列表这一策略进行分析推理,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回顾过程,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推理有趣吗?推理时要从哪入手简单,而且快……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梳理从连线、文字叙述的推理过程到学会列表法进行推理,更重要的明确从何入手、怎么分析与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扎实掌握列表法。]

机动安排:

五、运用多种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2、小红、小丽、小芳和小兰四个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已知小红比小丽住的楼高,比小芳住的楼底,小兰住第四层。小红、小丽、小芳和小兰各住哪层?(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分析的过程。)3.书上第66页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明确有些推理现象可以借助简易图简化推理过程;有时推理前先进行合理的分类,就可以把原来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些,再次感受思考数学方式的多样性。]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