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范文 | 四年级《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范文 第一、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第二、初读课文,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⑴ 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出示句子: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⑵ 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出示句子: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第三、复述故事 1、导语激趣: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 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 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