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学教案 |
范文 | 关于科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科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重点、难点: 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 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 数点心。 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 包装点心。 1、 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 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 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 点心装筐。 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 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 3、做玩了以后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帮你检查一下。 关于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2.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3.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并相互适应的; 4.感受人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2.认识关节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人体骨骼模型和有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图片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 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学生交流介绍。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六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5.学生交流讨论。 6.出示图片 指导学生观察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7.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六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将身体的某个关节固定起来做某件事情,体验关节的作用。 10.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关节呢?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关节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教后反思: 在《关节》这一课的教学中“人体上有哪些关节”“关节的作用”“关节的保健”等问题,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便利用有效的提问,揭开关节秘密的欲望,就好比一粒小小的石子,在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荡起了朵朵浪花,将学生的探究激情荡漾开来,踊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科学,把各种不同的关节固定起来再去做各种事情,通过与平常动作的对比,让学生体验关节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于科学教案3温州新桥艳洁幼儿园::徐阳君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一次“做中学”的活动,在设计时,考虑到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是从现实世界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因而设计了本次“纸片变变变”的活动。在活动中,面向儿童,给予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带有一定的探究性,让孩子带有特定任务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操作。当然,进行这样的活动,是为了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以特定知识的掌握为目标。 活动准备: 剪刀、纸片、胶水、用纸做成的城堡 活动目标: 1、在折折、剪剪、贴贴中,引导幼儿理解纸片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2、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伤心手工纸娃娃)这个是谁呀?你们认识吗?其实他是一个手工纸娃娃,来,我们来看看这个手工娃娃怎么了? 讨论:小纸片请你们帮它一个忙,什么忙呀?那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教师小结:我们宝宝本领真大,想出了许多办法,那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二、自由尝试 1、桌上有纸、剪刀、固体胶,我们去试试吧。 2、幼儿操作: 要求:能用不一样的方法使纸片站起来。 师:你们都成功了吗?(出示笑脸手工纸娃娃)你是用什么办法的?请小朋友上来说说看。 3、小结:原来,我们用折、剪、贴、卷的方法是能够让小纸片站起来的。 三、探索操作 1、初次操作: 师: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玩,先闭上眼睛,这是什么地方? 1)、出示纸做的城堡:这是什么?这个屋顶是什么形状呢?(圆锥体) 师:圆锥体跟三角形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圆的,大的,三角形是扁的,这个里面是空的,这个我们说它是立体的,这个是扁扁的,我们说它是平面的,像纸城堡这些我们就叫他是立体的,跟老师说说看“立体的”。 3)、师幼互动:找出正方形的好朋友正方体;长方体的好朋友长方形。 4)、认识圆锥体 师:(出示圆锥体)这个呢?下面是圆圆的,上面是尖尖的,那它的名字里肯定有圆这个字,是什么呢?(可以请教后面的客人老师) 师:小朋友见过哪些东西上有圆锥体? 2、再次操作 1)、幼儿讨论 师:其实这些立体的纸城堡都是一张纸做成的,只要剪上一刀,就可以变成一张平面的纸了。 师:猜猜会变成什么形? 2)、造城堡 把立体城堡变成平面城堡。 四:结束 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拿了一个什么体变成什么形? 师: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准备了很好玩的东西,带你们去看一下好不好? 关于科学教案4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感知轮子是圆形的;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它会滚动。 2、引导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生活中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通过尝试、比较,体验轮子能省力,体验发现的乐趣。 3、鼓励幼儿相互合作、积极交流,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带有轮子的玩具、实物;各种积木、物品(书)、相关图片。废旧纸盒、瓶盖、剪刀、双面胶、画笔、画纸 2、活动前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带有轮子的各种东西。 活动过程: 1、导入,第一次探索活动。知道有轮子的东西会滚,感知轮子是圆形的,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会滚动。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待一会儿要请你们玩一玩,你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玩,还可以几个人玩。玩的时候可以的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分散玩耍、探索,老师参与指导,引导小朋友相互之间交流。请每位小朋友拿两个不一样的东西坐到位置上。 2、谈话: *组织小朋友和邻座交流一下:两人手上拿的东西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刚才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你现在手上拿的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引导幼儿讲述总结,知道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 3、第二次探索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这儿有许多书,我想请小朋友把这些书从教室的这边送到那边,再从那边送回来。小朋友可以想各种办法把书送过去,看谁想的、用的办法最多,你们可以自己去找朋友一起想办法送书。 *幼儿分散送书游戏,分别体验用手拎、抱、抬和用车推的方法,感受用车推的舒服,体会轮子能省力的优点。 4、集中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交流一下刚才自己是如何送书的.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用了哪些方法送书?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引伸谈话:轮子的作用很大,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教师还可以介绍几种,如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等)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5、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关于科学教案5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活动,使学生能正确地区分悦耳的声音,知道刺耳的声音就是噪声。 2、了解噪声污染源及噪声污染的危害。 教学过程: 1、引入师: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能听到哪些声音? 2、教师讲解: 噪声泛指人们不需要的、有害的声音。噪声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是世界的三大公害。噪声大体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音波,然后传到我们的耳朵里!音在音乐里,可分为“乐音”与“噪音”! 在生活里,我国重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平均水平1993年为57。8dB(A),1996年为56。8dB(A),超过国家一类区标准55dB(A),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超过60dB(A)的城市占10%。有70%左右的城市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处于轻度污染的城市不超过20%。有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高噪声的环境中。据统计,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占8%—10%,建筑施工噪声占5%,交通噪声占30%,社会生活噪声占47%。社会生活噪声影响面最广,是干扰生活环境的主要噪声污染源。 3、讨论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50分贝左右的噪声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进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噪声能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人们把噪声称为无形杀手。它的损害以神经系统症状最明显,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劳、爱激动、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伴有耳鸣、听力减退。许多证据表明,噪声还是造成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4、讨论:怎样控制噪声污染源? 关于科学教案6 来源:沾化县古城镇中心幼儿园 张良信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面临上小学,认识记录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与部分幼儿家长和小学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很多幼儿进入小学后,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就包括认识钟表这一环节,由于不认识钟表而耽误了上课时间。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有趣的钟表》 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引出《有趣的钟表》、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运转规律,从而使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 2、引导幼儿拨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录音磁带 2、数字头饰、动物头饰 3、大钟表一个、幼儿每人一个可拨动的小动物钟表模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进入活动室。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钟表,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认识整点: 1、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分针都指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让幼儿注意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指到数字“1”上),提问幼儿是几点,这样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12“上,时针指到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 2、出示小动物时钟模型,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饭; 晚上8:00睡觉。 三、放歌曲《小时钟》: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四、认识半点: 1、放课件,让幼儿再次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和分针都指到数字“12”上,然后将分针转半圈,指到数字“6”上,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间)。提问幼儿是几点?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6”上,时针指到两个数的中间,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2、出示小动物钟模型,让幼儿拨出作息时间: 上午8:30上课; 下午3:30做游戏; 下午5:30放学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重点说明钟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表的用途) 2、教师归纳: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 关于科学教案7一、主题名称:小司机 二、活动内容:车轮骨碌骨碌转 三、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类型的车辆发出不同的铃声,模仿他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2、尝试体验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四、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车辆 五、过程与指导: 1、说说自己上幼儿园的'方式 (1)、介绍每天早上自己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2)、如果是坐车来,说说坐的什么车。 (3)、谈论车子怎样跑得快,车身下都装着什么。 2、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 (2)、说一说儿歌里出现的是什么车,发出怎样的声音。 (3)教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一起边念儿歌边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小汽车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带着我呀向前跑。车轮骨碌骨碌转,转呀转,转呀转,一直转到幼儿园。” (4)谈谈说说:自行车有没有车轮?它会发出怎样的铃声? (5)将儿歌中的汽车改编为自行车,听听老师怎样念: “自行车呀丁零零,丁零零,丁零零,带着我呀向前跑。车轮骨碌骨碌转,转呀转,转呀转,一直转到幼儿园。” 3、做做玩玩“车轮骨碌骨碌转” (1)听教师的信号变换车辆,边念儿歌边开车。 (2)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车辆,边念儿歌,边模仿车轮转动的状态。 关于科学教案8活动目标 1、认识洋花萝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对人身体的好处。 2、通过观察、交流、品尝了解洋花萝卜的特点。 3、愿意讲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喜爱洋花萝卜。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萝卜 2、洋花萝卜、记录纸、刀 ,兔妈妈的标志牌 3、洋花萝卜人后一个洗净切好的生洋花萝卜,糖、醋、小盘子、调羹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洋花萝卜。 1、今天,兔妈妈给小朋友带来一件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呀?(小萝卜) 2、它其实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洋花萝卜。 3、你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二、观察洋花萝卜,感知萝卜的外形特征。 1、教师:请你们想看看洋花萝卜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吗? 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个,可以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哦! (幼儿观察,发现) 2、谁来告诉我,你看到的洋花萝卜是什么样子的? (颜色,形状,味道) (1)形状:圆圆的 扁扁的 颜色: 红色的 (2)摸摸它们的皮有什么感觉?(滑滑的) (3)咦!洋花萝卜上面是什么呀?(叶子) (4)谁能告诉我,洋花萝卜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绿绿的) 追问:叶子什么形状?只有一片叶子吗?引导:长长的,有很多。 3、洋花萝卜下面的这是什么?(根) 教师:洋花萝卜的根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细细的,长长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实,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须呢! 4、教师小结洋花萝卜的外部特点。 教师:洋花萝卜的皮是红颜色的,摸起来滑滑的,长着扁圆的身体,它的顶上长着绿绿的长长 的叶子,还有一条像小尾巴似的细细的根呢!! 三 、观察探究洋花萝卜肉的特点。 1、谁知道洋花萝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讲述) 2、幼儿猜测 教师:你们猜一猜,萝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出示记录表,记录幼儿的猜测。(根据幼儿的回答涂色) 洋花萝卜图片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看到的这红红的是洋花萝卜的皮,切开洋花萝卜我们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尝萝卜 1、幼儿品尝生洋花萝卜,讲述自己品尝中的发现? (1)你们谁吃过洋花萝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请个别幼儿讲述) (2)洋花萝卜吃起来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妈妈请你们尝一尝,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3)幼儿品尝 (4)谁来告诉我,洋花萝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点甜) (5)你们吃过洋花萝卜做的菜吗? 2、幼儿品尝糖醋洋花萝卜,讲述自己品尝中的发现 (1)其实呀,兔妈妈也可以把洋花萝卜也可以变成一道很好吃的菜。是凉拌糖醋洋花萝卜, 你们尝一尝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品尝 (3)凉拌糖醋杨花萝卜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绍洋花萝卜的营养及对人身体的好处。 教师:其实杨花萝卜最喜欢春天,这个季节它生长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萝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汤,凉拌,红烧,都可以呢!我们也可以让爸爸妈妈 做一些洋花萝卜的菜,看看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哦! 关于科学教案9一、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 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2、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每组一大盆水、一块擦手毛巾。 2、每组一个筐,内有雪花片、泡沫、硬币、棉签、圆铁片、塑料瓶、铁钉、记号笔若干。 3、个人记录表每2人一张。 四:重点难点: 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怎样帮助蚂蚁过河? (幼儿开动脑筋:游泳圈、小船等) 基本部分: 1、引出沉与浮的概念,认识沉与浮的标记 师:为什么游泳圈可以帮助小蚂蚁呢?出示沉与浮的标记,指导幼儿如何画标记。 2、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寻找帮助小蚂蚁的方法 是不是和你们猜的一样呢?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等一会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这些材料放进水里一个个试一试,2个人一组,一人记录,一人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集中分享探究结果。 请一组幼儿讲解记录结果。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观察的很好,雪花片、棉签等会浮上来,圆铁片、硬币等会沉下去。 4、引导幼儿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探究:借助辅助材料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幼儿探索,教师指导。 5、展示幼儿探索结果。 请个别组幼儿讲解自己的探索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三)结束部分: 安全教育,引导幼儿不要玩水,学会自救。 师:小朋友们真棒,在你们的帮助下,小蚂蚁已经上船了。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所以我们不要到河边玩水,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游泳圈、盆、木头等物品自救。 关于科学教案10设计思路: 夏天来了,天气渐渐炎热,防暑成了我们口中的热门话题。孩子们对于夏季的各种防暑办法也有一些经验的积累,因此设计本次活动,一方面是对他们经验的整理,同时也是对这一大主题经验的总结和梳理。 整个活动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开展,为了感受竞赛的激烈性,让孩子们会说,有“法”可说、敢说,因此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必不可少。在这样有准备的前提下,游戏就显得踊跃了。第二部分通过将各种方法的分类,感受不同方法运用的不同场合和作用,感知方法的不同用途;第三环节通过动物防暑的了解,知道更多自身防暑的办法,进行方法的拓展。 活动目标: 1. 乐意分享关于“夏天防暑”的各种办法。 2.知道各种不同的扇子,感受扇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黑板、扇子、手工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分享和交流不同的防暑办法 1、幼儿分成两组,轮流说出防暑的办法,不能重复。 2、说对一个,就得一颗五角星。师在旁边做好相应的记录。 3、统计一共有多少种防暑的办法。 二、分类——感知不同方法的不同作用 1、太阳很厉害,你在外面,可以用哪些办法来防暑?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办法吗? 2、好热的天,你在家里,可以用哪些办法来防暑?还有吗? 3、小结:并将新的方法一起记录到黑板上。 三、拓展——感受和了解动物防暑的不同办法 1、幼儿讨论动物避暑的办法。 2、你们知道的可真多,我这也有一些小动物避暑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好吗? 小狗:伸舌头排汗 孔雀:开屏降温 松鼠:竖起尾巴,把尾巴当太阳伞 大象:耳朵是“空调器”,鼻子能喷水,洗澡降温 蜗牛:夏眠,缩进壳里睡觉 3、小动物们避暑的方法可真多,我这里还有很多资料,区域活动时你可以到语言角里去找找看,那外面藏着许多小秘密,我可等着你们来告诉我啊! 关于科学教案11目标 让幼儿感知沙子的特性,比较干沙与湿沙的不同,学习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乐趣。 准备 小铲、小桶、筛子、模子、水等。 过程 活动(一) 干沙游戏 1、让幼儿在沙地里自由自在地玩沙子。可以光着脚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铲子、小桶、筛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师启发幼儿: 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么感觉? 用脚踩过干沙子后,看看留下的脚印什么样? 用手捏一把干沙子,试试能不能捏成一个球? 用铲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试一试能不能成功? 用筛子筛过的沙子什么样?摸一摸这些沙子有什么感觉? 2、模仿游戏:让幼儿在沙池里或沙滩上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如乌龟、螃蟹爬,小兔跳等。 活动(二) 湿沙游戏 1、在沙箱或沙池中喷洒适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让幼儿自由地玩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 用脚踩一踩,看看湿沙子上留下的脚印什么样? 用手捏一捏,试试湿沙子能捏成球吗? 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湿沙子能变成什么样? 用筛子筛一筛,仔细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 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画画、按手印、按各种图型印,比一比,谁的图案最美? 用湿沙子筑长城、建城堡……比一比谁建的最牢固?谁造的最有趣? 2、讨论:干沙子与湿沙子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 小实验 在玻璃杯中放些干沙子,然后往杯子里倒水。让幼儿观察杯子里出现了什么现象。(沙子里会冒出小泡泡,说明里面有空气。)将杯子放到窗台上,过一会再观察,看看杯子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漏斗上铺一块纱布,将杯子里的沙子倒入漏斗,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 建议 活动(一)和(二)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玩沙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应创造条件,扩展以上活动内容。 关于科学教案12内容: 鲁班造锯 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现实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 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茅草,放大镜,粉笔。 2.匹配图片人手一份。 3.锯子一把,故事图两幅。 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茅草有锯齿的特点。 1. 出示茅草,要求幼儿轻轻地摸一摸,用放大镜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在粉笔上划一划,找一找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 2. 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活动。讨论:你发现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茅草的边缘有什么?像什么? 3. 有的小朋友发现茅草的边缘有一排小锯齿,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4. 幼儿再次观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茅草边缘锋利的小锯齿。 5. 刚才你们都发现了茅草很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也有一个聪明人,他的名字叫鲁班。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初步经验。 1. 出示挂图,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鲁班造锯》 2. 提问:鲁班发明了什么?(出示锯子)锯子有什么用?他是怎么发明的?(出示茅草)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 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加锋利的锯子。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一看。 3. 出示匹配图片,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连线匹配。 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瞧,鸟会飞,鸭会游,蝙蝠会使用超声波,鱼儿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们仿照它们的特点,制造出了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的飞机,船、雷达和潜水艇。 三、通过竞猜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1. 教师说出一种人造物,请幼儿猜一猜它是受哪种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 (1) 渔网(蜘蛛网) (2) 母子雨衣(袋鼠) (3) 电鼻子(猎狗) (4) 脚蹼(蛙蹼) (5) 迷彩服(动物保护色) 2.小结:你们想做个“小小发明家”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事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赶快来告诉老师,好吗? 关于科学教案13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和认识夏季花卉的兴趣。 2、发展幼儿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能力。 3、按照花、叶、茎的顺序认识牵牛花,知道其开花的规律。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漂亮的花 2、课件:图片-牵牛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谜语: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 教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牵牛花。 二、展开 1、谈话:我知道的牵牛花。 提问: 你在哪里见过牵牛花?它长得什么样?它在什么时间开花? 2、借助图片引导幼儿按照花、叶、茎的顺序观察牵牛花。 提问: (1)牵牛花的花儿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你见过什么颜色的牵牛花? (2)牵牛花的叶子是什么么样的?摸上去什么感觉? (3)牵牛花的茎是什么样的?牵牛花的茎是怎样生长的? 小结:牵牛花的花朵像一只小喇叭,颜色有蓝色、紫色、粉色和白色等。 牵牛花的叶子像心形,绿色,上面有一层毛茸茸的东西。 牵牛花的茎又细又长,会绕着篱笆或绳子往上长。 牵牛花在夏季秋季的早晨开花。 3、学习谜语《牵牛花》。 教师:我们一起学习谜语牵牛花,这个谜语把牵牛花的主要特征都描写出来了。 4、ppt课件:漂亮的花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多种多样的花卉。 教师:自然界有很多美丽的花在夏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丽,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三、结束 活动评价:从幼儿回答问题和积极参与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夏季开放的花卉,自然结束。 关于科学教案14小班科学活动:虫子和苹果 设计意图: 每个人都应该关爱和尊重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虫子和苹果》,旨在通过活动,初步培养幼儿从小客观看待大自然的眼光,体验成长的快乐,理解大自然中各种生物和谐共处的现象。 活动目标; 1、了解生长需要营养。 2、激发幼儿尊重生命,并感受成长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1、苹果为虫子提供了生长的营养是合理的现象。 活动准备: 1、fish课件、磁带、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2、讨论与分享 提问: 苹果被虫子吃了,它心里面怎么想呢? 如果这个虫子不吃苹果那么它会怎样呢? 如果这个苹果没有被吃掉,它会怎么样? 如果被虫子吃了以后,种子落在地上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看课件) 3、游戏:我们要长大。 4、小结 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我们美丽奇妙的大自然,这些生物每天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和我们一地长大。 关于科学教案15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双侧同重平衡杆的方法帮助铅笔站立,掌握简单的平衡原理。 2.乐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1.秃头铅笔、铅丝、记录纸人手一份。 2 .辅助用具;夹子、木珠、橡皮泥、螺帽、雪花片、木头积木等。 3 .西游记人物图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倍)。 4. 西游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铅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T: 铅笔放在手指上不用手扶会怎样? 今天偏要和铅笔做个游戏,让它立在手指上不用手扶也不掉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T:桌上有许多工具,用它们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让铅笔立在手指上不掉下来。 1. 幼儿尝试 2. 教师出示范例 T:看,我的铅笔会跳舞,它跳得多开心呀。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好,你也来试一试吧。 (三) 幼儿第二次尝试 1.探索学习平衡杆的制作 引导:它为什么站不稳?朝哪边倒?为什么/ 帮助:铅丝需绕紧,两侧铅丝要一样长,悬挂物一样重。 2.进一步尝试新工具并记录 T:记下你成功的方法,比比谁用的工具种类多,谁成功的次数多。 3. 交流记录结果 问:为什么你的铅笔能站稳?(“平衡”的概念) (四) 运用已有经验制作铅笔娃娃 1 .出示西游记人物图片,提出制作玩具 T:你们的铅笔都会跳舞了,我们帮它们打扮打扮,让它们变成有趣的玩具。 2 .听音乐庆祝。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